【中国分省】之---青海

合集下载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

青海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下辖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辖40个县。

为了进行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需要分析的宏观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平、居民收入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2024-2024年各个区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青海省统计局、各个地级市统计局以及各个县的统计局获得。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查询、调阅年鉴、统计报告等途径来获取这些数据。

一般来说,这些数据会以表格形式进行发布,我们需要收集这些表格,并将其转化成数字格式进行保存。

一旦我们收集到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分析流程:1.数据清洗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统一格式、填补缺失值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数据计算和转化:对于一些指标,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和转化。

例如,计算人均GDP可以通过将地区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数来获得。

3.数据比较和对比:将各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和对比。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来展示数据。

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即同一年份不同县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即同一县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

我们可以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来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4.查找关联性和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查找不同县之间的关联性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比各县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我们可以判断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能力差异;通过对比各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我们可以判断各县的发展重点和政府支持力度等。

5.解读结果和提出建议: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解读不同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

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最后,我们需要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一篇大于1200字的报告,对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2018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一题》中国分省之青海

2018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一题》中国分省之青海

【中国分省】之---青海
2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青海省夏季夜雨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格尔木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

该市多风、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仅41.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

(1)与西宁比,格尔木市城市规模较 ▲ ,服务范围较 ▲ 。

(2)该区域多时令河(季节河),时令河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判断的理由是 ▲ 。

(3)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丰富,盐类按资源属性分属于 ▲ ,在此资源基础上发展的工
业部门主要是 ▲ 。

(4)夏季多夜雨对农作物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 、 ▲ 。

(5)格尔木市光照充足,其原因主要是 ▲ 、 ▲ 。

27.(10分)
(1)小 小(2分)
(2)夏季 水量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2分)
(3)矿产资源 化学工业(2分)
(4)夜晚气温低,可以减少水分蒸发;白天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合成的有机质多,农作
物品质高(2分)
(5)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雾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2分)
ºN。

历史回顾-----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历史回顾-----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

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

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

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

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

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

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

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改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

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规划单位:青海省能源局评价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9年9月西安前言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青海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6′~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逐步顺利推动,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将全部纳入统一的收运体系,各市(县)垃圾量处理将显著增加,如西宁市、格尔木市等市(县)垃圾填埋场日处理量最大超出原有设计规模100%,将造成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急剧缩短。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于现代化垃圾处理资源利用技术,不仅能充分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又能最大化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对加快自治区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减少垃圾填埋场对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土壤的污染及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规划和选址工作,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号)要求,青海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简称《规划》)。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 31°39′~36°16′之间。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核心保护站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三江源区范围内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总面积 为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及野生动植物等为主要保护对象, 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跨青海省16县1乡,涉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玛沁、甘 德、久治、班玛、达日6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6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 海、同德2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和河南2县,和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格尔木市管辖的唐古拉山乡共16县 1乡,行政区划上共由69个不完整的乡镇组成。 保护区核心区面积31218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 20.5%,缓冲区面积3924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5.8%,实验区面积81882平方千米,占自然保护 区总面积的53.7%。
初步区划
保护区初步划定25处核心区,其中有8个湿地类型核心区,10个森林类型核心区,2个高寒草甸类型核心区, 5个珍稀野生动物核心区。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 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
2、国家与青海省重点保护的藏羚、牦牛、雪豹、岩羊、藏原羚、冬虫夏草、兰科植物等珍稀、濒危和有经 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
3、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山草原植被。
4、青海川西云杉林、祁连大果圆柏林,山地圆柏疏林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及高寒灌丛、冰缘植被、流坡植被 等......

中国省份简称及地理的区域划分

中国省份简称及地理的区域划分

华北:是指中国地理上位于中国北部的一片区域。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北地区的中心是华北平原。

华北地区位于北纬32°—42°之间,西邻青藏高原,东濒黄、渤二海。

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

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从丹东、阜新、彰武、围场、张北、右玉、榆林、定边,中宁至乌鞘岭一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属暖温带,作物二年三熟,黄土广泛分布。

华北地区的西界,自乌鞘岭以南沿祁连山东麓、洮河以西至白龙江,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与青藏高原相接。

南界为著名的秦岭淮河线,相当于≥10℃积温4500℃、1月平均气温O℃等值线。

夏季长达6---9个月,具体界线为秦岭北麓,经伏牛山,淮河至苏北灌溉总渠。

亚热带作物逾越此线则不能正常生长,各种自然现象在这条线的两侧都有显著差异,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华北地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北部的冀北山地。

辽东、山东半岛以犄角之势环抱渤海。

这两个半岛上的山地丘陵海拔大多在500米左右,只有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山势虽不高,但对海洋季风的运行却有一定的影响,构成华北地区海陆间的第一道地形屏障。

中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一般不超过50米,黄淮海平原北缘的冀北山地和西缘的太行山海拔600—1000米,构成华北地区第二道地形屏障,进一步阻挡海洋湿润气流的向西延伸,加强了华北地区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华北地区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长期的人类活动使自然面貌发生很大的改变。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淮海平原旱、涝、碱的危害,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华东简介】地区名。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一般指中国东部6省1市所在的区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知识拓展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素材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知识拓展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素材 湘教版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湖地处青海省东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

北魏以后,始称青海。

藏语称“库库诺尔”,意皆为蓝色或青色的湖。

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

青海湖像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高悬在海拔3179米的山上,周围有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三山环抱,布哈河自西北注入湖中。

青海湖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流云雁影倒映湖中,风光十分迷人。

汉族人民给它取名为“青海湖”,即说明了湖水的颜色,又反映了湖区之大。

蒙古族人民管它叫“库库诺尔”,藏族人民称它为“错温布”,都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青海省也由此湖得名。

青海湖中有个大名鼎鼎的鸟岛。

这里水草丰美,生态环境保持较好,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栖息。

这些鸟不远万里,从印度次大陆、马来半岛出发,分别越过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及横断山脉,来到这里生儿育女。

这里已被划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离鸟岛不远处还有一个蛋岛。

蛋岛的面积更小,只有110平方米,上面分散地摊放着一个个的鸟蛋。

又咸又苦、冰期又长的青海湖,是西北地区的水产基地。

这里出产的一种湟鱼,遍体无鳞,又称青海湖裸鲤。

它肉质细嫩,最大的可长到10多千克。

青海湖的水源不足,蒸发量又大,湖泊的水位已比原来下降了100多米,面积小了1/3以上,而且还在不断缩小中。

【青海湖的形成】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

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日月山强裂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

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干隆时减为350公里。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可行性建议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可行性建议

( 主要包括铁路 、 公路 、 机 场 和 农 村 道 路 用 地 等; 水域面积为3 7) 1 5. 8 8
2, ( 万h 占青 海 土 地 总 面 积 4. 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 m 4 0% ; 8) 4 8 4. 1 1万 2, 占青 海 土 地 总 面 积
h m
主 要 包 括 沙 漠、 戈 壁、 寒 漠 地、 冰 川、 3 4. 6 2% ,
( ) 及柴达木木盆地中部一带 ; 林地主 要 分 布 在 北 部 、 东部和东南部, 面 3
2, ( 积为 2 占青海土地 总 面 积 3. 牧草地面积在青海 4 3. 6 4万 h m 4% ; 4) 2, 为4 占土地总面积5 土地总 面 积 中 占 有 最 大 , 0 3 4. 3 6万 h m 6. 2 3% ; 2, ) ( 居民点及工矿 用 地 面 积 为 2 占 青 海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0. 5 2. 9 8万 h m 2, ( ) 交 通 用 地 面 积 为 4. 占 青 海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0. 3 2% ; 6 9 3万 h m 0 6% ,
2, ( 最严重的省区之一 。 荒漠化面积 2 上转第 8 页 ) 0 4 5. 4 0万 h m
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较温暖 0. 9 6% ,
( 的河湟谷地 和 西 部 海 拔 较 低 的 盆 地 和 滩 地 ; 园 地 面 积 为 0. 2) 6 4万
2, 占青海土地总面积的 0. 主要 分 布 在 东 部 的 黄 河 和 湟 水 谷 地 h m 0 1% ,
摘 要】 青海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之上 , 其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 , 但由于高原特殊自然条件的约束 , 其土地未 能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 通 【 过对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 , 可发现该省主要存在着几个典型问题 : 草原退化 、 耕地稀少 、 土地荒漠化 、 未利用土地闲 置 。 这 些 问 题 严 重 制 约着青海省土地资源的利用 , 为此 , 作者试着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 【 关键词 】 土地资源 耕地 荒漠化 复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中国分省】之---青海
2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青海省夏季夜雨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格尔木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该市多风、干旱,毫米以上.
(1)与西宁比,服务范围较▲ . (2时令河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3)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丰富,盐类按资源属性分属于▲ ,在此资源基础上发展的工业部门主要是▲ .
(4)夏季多夜雨对农作物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 . (5)格尔木市光照充足,其原因主要是▲ 、▲ .
27.(10分)
(1)小小(2分)
(2)夏季水量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2分)
(3)矿产资源化学工业(2分)
(4)夜晚气温低,可以减少水分蒸发;白天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合成的有机质多,农作物品质高(2分)
(5)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雾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2分)
º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