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方山子传 苏轼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
在这里,只分析其中两种(职业的和事业的)。
职业的研究,这类学者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运用自如。
职业化有其必要,但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
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言之无物。
事业的研究则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
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锐,把握全面,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
其突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以感受到真切的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1.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职业的和事业的)”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B.我常常认为(生在)百代之后,未必是不幸,为什么呢?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凶凶(汹汹)地向他走来。
D.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B.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C.其次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D.其次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中可以感受到真切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B.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C.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的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D.从中可以感受到时代文化真切搏动的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方山子传》同步练习

《方山子传》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著:戴B.方山子傥见之与傥:或许C.方山子亦矍然..矍然:失望的样子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悍:精明强干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傥见之与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余既耸然异之 B.见方山子从两骑C.晚乃遁于光、黄间 D.岁得帛千匹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译文:(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译文:二、阅读鉴赏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7题。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6.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六句话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用财如粪土②而岂山中之人哉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念”二字一转,回忆陈慥少时情景以及十九年前在岐山的相遇,这是倒叙,但从“今几日耳”又一转,仍然回到此时此地——在岐亭相遇的时间及地点中来。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16单元 共58份)Word版方山子传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谪.居于黄谪:降职B.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随C.一发.得之发:射箭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相似解析:B项,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
答案:B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逃跑C.环堵.萧然堵:墙壁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解析:B项,遁:隐居。
答案:B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工.技击工:擅长B.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丑陋C.引.之长丈许引:拉开D.扣.其乡及姓字扣:叩门解析:D项,扣:通“叩”,询问。
答案:D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尝与过.宋将军过:访问B.吾数.击杀响马贼数:屡次C.宋将军故.自负故:因此D.人马仆.地仆:向前倒下解析:C项,故:本来。
答案:C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②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①杀三十许.人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A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也相同B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也不同C .两个“以”字不同,两个“许”字相同D .两个“以”字相同,两个“许”字不同解析:以:①介词,因为;②连词,来。
许:①表示约数,大约;②名词,处所。
答案:B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B .方耸而.高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C .亦足以.富乐 以.蓝手巾裹头 D .与.遇宋将军家 与.人罕言语解析:A 项,代词,他,指方山子/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B 项,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语文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试题:4.5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含答案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驰骋.(chěng)当.世(dānɡ)冠.服(guān)B.著.帽(zhuó) 谪.居(zhé) 矍.然(jù)C.奴婢.(bì) 萧.然(xiāo) 园宅.(zhái)D.两骑.(jì) 精悍.(hàn) 垢.污(gòu)项,“矍”应读“jué”。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往阳狂垢污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扣其乡及姓字项,“阳”通“佯”。
B项,“有”通“又”。
D项,“扣”通“叩”。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使酒:因酒使性。
D.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阳狂:假装疯癫。
项,环堵:不是院墙,而是四墙,指屋中。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人民少而.禽兽众B.余既耸然.异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项,而:均为连词,表并列。
B项,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然而。
C项,于:介词,在/介词,与,和。
D项,其: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5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贼二十余骑四面集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项为定语后置,B、C、D三项为介宾短语后置。
二、阅读理解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大铁椎传[清]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5 推荐作品 篇目一 方山子传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篇目一方山子传一、通假字1.前十有.九年“有”通“又”2.犹见.于眉间“见”通“现”,显现3.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4.方山子傥.见之欤“傥”通“倘”,或许,可能二、古今异义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古义:骑在马背上。
今义:立刻、立即。
3.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古义:任职。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4.然终不遇..古义: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
今义:没有遇到。
5.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古义:遗留下来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岁.得帛千匹 岁:每年(2)名词的意动用法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以……为宗,尊奉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使……跟从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亦足以富乐.. 富乐:使……富足享乐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余既耸然异.之 异: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1.慕⎩⎪⎨⎪⎧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动词,仰慕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动词,思慕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动词,羡慕 2.闻⎩⎪⎨⎪⎧①不与世相闻. 动词,听说,知道②今已显闻.名词,名声、名望③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动词,听说④愿以闻.于官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见⑤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动词,听到,听见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动词,闻名,出名⑦久而不闻.其香 动词,嗅到 3.等⎩⎪⎨⎪⎧①与公侯等.动词,等同,相类似②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名词,次序,等级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形容词,相同,同样,一样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助词,类,辈。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4.因⎩⎪⎪⎨⎪⎪⎧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副词,趁机②于今无会因.名词,机会③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动词,经,由,通过④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动词,依,随着⑤蒙故业,因.遗策 动词,因袭,沿袭⑥因.利乘便 介词,趁着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连词,因而5.然错误!6.焉⎩⎪⎨⎪⎧①过岐亭,适见焉. 代词,他②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相当于“乃”“则”“就”③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两个都是兼词,于此, 在这里,在那里五、文言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判断句 3.何为而在此 宾语前置句 4.鹊起于前 状语后置句5.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状语后置句 6.欲以此驰骋当世 省略句7.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省略句 8.亦足以富乐 省略句 9.徒步往来山中 省略句说作者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其一)》一课寻背景苏轼在《方山子传》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与他当时的政治处境有关。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4.5方山子传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doc

介绍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知识稳固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驰骋 (ch ě ng) 当世 (dānɡ) 冠服 (guān)...B.著帽 (zhuó) 谪居 (zhé) 矍然 (j ù)...C.奴婢 (bì) 萧然 (xi āo) 园宅 (zh ái)...D.两骑 (j )ì干练 (hàn) 垢污 (gòu)...分析 :B 项 ,“矍”应读“ju é”。
答案 :B2.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常常阳狂垢污B.前十有九年 ,余在岐山C.使从事于此间,今已显闻D.扣其乡及姓字分析 :A 项 ,“阳”通“佯”。
B 项 ,“有”通“又”。
D 项 ,“扣”通“叩”。
答案 :C3.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稍壮 ,折节念书..折节 :改变过去的理想、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 :围绕房子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使酒 :因酒使性。
D.常常阳狂垢污 ,不行得而见..阳狂 :假装疯狂。
分析 :B 项 ,环堵 :不指院墙 ,而指四墙 ,指屋中。
答案 :B二、阅读能力培育(一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4~7 题。
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 ,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 ,折节念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 ,曰岐亭。
庵居蔬食 ,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 ,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 ,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 ,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致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 ,而老婆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将军强.留之强:尽力D.语类.楚声类:类别解析:选D D项,类:像。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B 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
B项,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项,介词,在;介词,向。
D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译文:(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译文:参考答案:(1)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
(2)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哆嗦。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矼传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
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异。
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
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禁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
乞申严其禁。
”于是廙杖脊配琼州。
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
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
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4.5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doc

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chěng)当.世(dānɡ)冠.服(guān)B.著.帽(zhuó) 谪.居(zhé) 矍.然(jù)C.奴婢.(bì) 萧.然(xiāo) 园宅.(zhái)D.两骑.(jì) 精悍.(hàn) 垢.污(gòu)解析:B项,“矍”应读“jué”。
答案:B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往往阳狂垢污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扣其乡及姓字解析:A项,“阳”通“佯”。
B项,“有”通“又”。
D项,“扣”通“叩”。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使酒:因酒使性。
D.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阳狂:假装疯癫。
解析:B项,环堵:不指院墙,而指四墙,指屋中。
答案:B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B.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C.将军强.留之强:尽力D.语类.楚声类:类别解析:选D D项,类:像。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余既耸然.异之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C.晚乃遁于.光、黄间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B 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
B项,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C项,介词,在;介词,向。
D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B.但观之,慎弗声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选A 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译文:(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译文:参考答案:(1)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
(2)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哆嗦。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魏矼传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
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不公,所以致异。
上识其忠,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
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禁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
乞申严其禁。
”于是廙杖脊配琼州。
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
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
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曰:“贼众我寡,合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
”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
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
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
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
”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
”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
”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
诏金使入境,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
矼言:“贼豫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
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今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
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
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
”未几,丁父忧。
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不就。
改提举太平兴国宫,自是奉祠,凡四任。
丁内艰...以卒。
(选自《宋史·魏矼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解析:选 D 从“光世许之”中的专有名词“光世”分析,其谓语是“许”,那么宾语“之”后要停顿;从“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中的动词“劝”“贻”和“示”分析,“贻”和“示”两个动作都是光世发出的,由此判断“二帅”不能与“示”连用,排除A、C 两项;“二帅复书交欢”,“交欢”的主语是“二帅”,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
综上选D。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
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表示贬官。
B.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
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
C.北面,指面向北。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表示臣服。
D.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
“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解析:选A “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矼忧心朝政,主张严明法纪。
发生星变时,他趁机进言,指出官吏任用制度上的过失;当内侍李廙犯法时,他力主严明法纪。
B.魏矼有大局观念,能团结人心。
刘豫入侵时,他亲自到军中说服刘光世放下私仇为国雪耻,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
C.魏矼忠心耿耿,反对讲和。
面对金人的恐吓逼迫,他请求皇上劝勉众将再战;当秦桧试图说服他时,他加以拒绝,指出秦桧思虑不周之处。
D.魏矼言辞犀利,见识超人。
他认为皇上承袭祖业,不需要顾念金国,应该斟酌民意、询问百官,长远考虑,以防后患。
解析:选B “此举使韩世忠、张俊感动并协同作战”理解有误,文中说刘光世写信给二帅后,二帅回信表达友好之意,最终“众战屡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炎诏令禁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
乞申严其禁。
译文:(2)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
译文:参考答案:(1)建炎年间诏令皇宫内侍不许结交掌管军队的官吏以及干预朝政,违者以军法处置。
请求重申严明这一禁令。
(2)陛下既然想为亲人稍受委屈,更希望您能慎重思考天下安定与动乱的关键,斟酌群情,选择经久可行之计施行。
三、语言表达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答:解析:题干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那么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
可以确定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对偶和对比,句式为“面对……,有的人……,有的人……”,然后按照例句的形式,写相反的两种表现即可。
注意另选话题。
参考答案: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赠送语录1、最疼的疼是原谅,最黑的黑是背叛。
2、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温暖的水域,也许偶尔会被水草缠绕,但因为彼此温暖的呼吸,相信都不会是死结。
如果我说我爱你,我一直爱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4、恋爱就是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件事,从开始到慢慢进行,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思议百转千回。
5、爱情只是宿命摆下的一个局。
6、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7、我独自守候着岁月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
蓦然回首,青春的花,在那烟雨蒙蒙中遗失了心,却在这和煦阳光下找到了魂。
终于了悟了那埋藏已久的心。
于是,我轻轻的笑了。
8、人犹如深海里浮浮沉沉,一波一波的海水带着压力冲过来,要将自己深深地淹没,再淹没。
9、爱情如果只剩下同情,就算回到身边,又有何意义?10、友情其实和爱情一样,很多的时候,距离才可以让彼此懂得。
11、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要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12、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14、结婚时,会说“我愿意”。
愿意什么呢?不是愿意爱你,而是愿意只爱你。
不是愿意和你在一起,而是愿意只和你一起。
不是愿意得到你,而是愿意为你而放弃别人。
不是愿意接受幸福,而是愿意给你幸福。
这句“我愿意”,是个天大的承诺,代表唯一、忠诚和责任……你愿意么?15、希望的未来那么遥远,不想面对的将来总是不期而遇,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以及对未来残酷认识不足,使人产生上面判断,对影响未来主要因素的变化判断准确,就能把握事物未来结果,采取行动应对,能使未来向好,既便困难到来,也会有所准备使损害最小,应对未来有效手段是立足当下,采取行动。
16、一句我等你,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勇气。
它远比我爱你三个字,更需要勇气。
不是每个人你都愿意等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等待。
一句我等你,包含了很多的无奈,心酸,苦涩。
或许是爱不到,或许是不能爱,无论怎样,我等你这个承诺,远比我爱你更动听。
可是有多少的爱情经得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