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药物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ppt课件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ppt课件

五、骨盆骨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躯体移动障碍 与疾病,医疗限制有关。 自理缺陷 与疾病、医疗限制有关。 便秘 与骨盆骨折刺激腹膜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及 长时间卧床有关。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与卧床、牵引有关。 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合并神经损伤,长时间 卧床导致肌力下降有关。 潜在的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膀胱、尿道、直肠 损伤。 知识缺乏 与疾病突发,无相关知识
一、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2)石膏未干前,用灯泡烤干或用风扇吹干, 干固后防止石膏受潮及污染; (3)抬高肢体,保持功能位,石膏下用软枕支 垫; (4)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病情观察 患肢末梢血循环情况; (1)石膏边缘有无渗血及擦伤,浸湿时用作标 记通知医生。 (2)头颈部、胸部、腹部石膏固定者应注意观 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腹部不适;
一、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G、日常活动 教会患肢锻炼方法,指导肢体肌 肉收缩活动和关节屈伸活动,尽早下床活动, 石膏拆除后按摩肌肉,加强主动活动。 H、综合征的发生和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胀、 腹痛、恶心、呕吐等。
二、牵引病人护理常规


1、概念:牵引即牵拉,是运用作用及反 作用的机理,使患肢软组织松解,骨折和 脱位得以复位。 2、临床特点
D、幼儿常不能自述疼痛部位,表现为不愿活动 上肢,穿衣伸手入袖时困难。 3、医疗目标 使骨折复位 4、护理目标 复位后,保持有效固定。让病人和家 属掌握适时功能锻炼的方法。 5、护理问题 自理缺陷 与受伤后活动受限有关。 疼痛 与骨折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局部肿胀,活动受 限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内固定有关。
c骨牵引患者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情况c骨牵引患者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循环情况如足趾颜色温度和肿胀程度有无皮肤过敏现如足趾颜色温度和肿胀程度有无皮肤过敏现4功能锻炼4功能锻炼1下肢牵引时应将牵引的患肢足底托起1下肢牵引时应将牵引的患肢足底托起预防足下垂同时教会病人作主动屈踝关节运预防足下垂同时教会病人作主动屈踝关节运2指导病人作患肢的肌肉等长收缩运动2指导病人作患肢的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和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科规范用药的ppt课件

骨科规范用药的ppt课件
骨科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骨科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消炎止痛药、抗肿瘤药等,其不良反应 特点各不相同。
预防和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需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原则,确 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定义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产 生异常的免疫反应,通常表现为皮疹 、瘙痒、荨麻疹等,严重时可引起过 敏性休克。
骨折后,骨折断端周围的组织 会形成血肿,这是骨折愈合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炎症反应
血肿形成后,炎症反应随即开 始,白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 以清除坏死组织和促进修复。
骨痂形成
在炎症反应的基础上,成骨细 胞开始分泌骨基质,形成骨痂 ,这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
骨痂改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骨痂逐渐改 建,使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逐渐
骨科规范用药的ppt课件
• 骨科常见疾病及药物治疗概述 • 骨折愈合过程与药物治疗 • 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 骨科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 骨科合理用药原则与建议
01
骨科常见疾病及药物治疗概述
骨科常见疾病
骨折
包括但不限于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等。
过敏反应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过敏 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 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若出现过敏性 休克,需紧急抢救。
药物相互作用及处理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在体内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 强或减弱,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处理措施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了解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 联用。如必须联用,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骨伤科医疗护理常规PPT课件

骨伤科医疗护理常规PPT课件

制动与固定
复位后采取适当的制动和固定措施, 保持关节稳定。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冷敷或热敷
了解患者软组织损伤部位、程度、疼痛情 况等,评估患者状况。
根据软组织损伤类型和时间,采取适当的 冷敷或热敷措施,缓解疼痛和肿胀。
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使用石膏、夹板或牵引等方 法对关节进行固定,以保持
关节的稳定,促进愈合。
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 练,包括关节活动、肌肉锻 炼等,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常规
冷敷
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 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 状。
抬高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 回流,减轻肿胀。
压迫包扎
功能训练
对损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压迫包扎,减少出 血和肿胀。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 功能训练,促进软组织修复。
骨感染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骨感染部位、程度、发热、疼痛等 情况,评估患者状况。
应用抗生素
根据感染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伤口护理
对感染部位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换药,保持伤 口干燥和清洁。
制动与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制动和固定方法, 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关节脱位部位、程度、疼痛 情况等,评估患者状况。
复位操作
根据关节脱位类型,采取适当的复位 方法,如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

骨科用药PPT课件

骨科用药PPT课件
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耳鸣、听力减退等。
②肾毒性: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代谢,故易诱发药源性肾衰,
常表现为血液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少尿、尿蛋白、管型尿等。 应用时应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 用。
③变态反应:可见药物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偶可引
起过敏性休克。
④神经肌肉阻滞: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最常见于大剂量腹
国内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继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非甾体抗炎药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且大 多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疗效肯定, 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严重。
❖ 分类:
COX-2 选择性抑制药: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等;
COX-1高选择性抑制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COX-1 低选择性抑制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 对糖尿病并发症及其他的治疗作用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治疗视 网膜静 脉阻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舒血宁注射液
❖ 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 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本 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其病因 有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 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 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颈椎骨质病变还 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 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 椎动脉粥样硬化等。
其他常用药物

氨甲环酸在骨科中的应用情况ppt课件

氨甲环酸在骨科中的应用情况ppt课件

.
16
氨甲环酸在 THA 和 TKA 围术期静脉滴注联合局部应用比单纯静脉滴注或局 部应用能更有效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
17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抗纤溶药序贯抗凝血药应用方案的专家共识 》
a.THA: 切开皮肤前 5~10 min氨甲环酸 15~20 mg/kg 静脉滴注完毕, 关闭切 口时氨甲环酸 1~2 g 局部应用 ;
.
10
TXA 对THA 对血液有保护作用
Claeys 等人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发现,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15 mg·kg-1可使总出血量减少 237 ml。 Sukeik 等人他们通过对 11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综述发现,使用氨甲环 酸可以使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失血量分别减少 104 ml 和 172 ml。 Ralley 等人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氨甲环酸静脉滴注 20 mg·kg-1可减 少高达 73% 的输血率。 Hynes等人通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发现,在麻醉诱导时 静脉滴注氨甲环酸 20 mg·kg-1可显著减少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
节内浸润 3 种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3 种给药途径均可
减少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 引 流量和输血量,但静脉途径的
效果更为明显, 经引流管途径则在减少术后引流量方面更具优
势。
.
14
TXA 在TKA中的给药途径说法不一
积水潭医院:将患者分为 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 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冲洗 液使用氨甲环酸组以及未使用氨甲环酸组,结论:TKA术中静脉和局部使 用氨甲环酸均能明显 减少术后出血量,冲洗液中加入氨甲环酸不能有效减少 出血量。 蒙医医院: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 TXA 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 降低 输血率和输血量, 尤其是关节腔内灌注 TXA 既可以减少失血又可以避免静脉 给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骨科护理课件ppt

骨科护理课件ppt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 计划。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 ,促进康复。
疼痛管理技能
01
02
03
疼痛评估
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了解疼痛的性质和特点 。
疼痛控制方法
掌握多种疼痛控制方法,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等。
疼痛护理措施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 体位调整、心理疏导等, 缓解患者疼痛。
重要性
骨科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减 轻疼痛、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骨科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骨科疾病主要包括骨折、关节炎、肌肉疾病、脊柱疾病等。
特点
不同类型的骨科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护理需求,例如 骨折需要重点关注固定和康复训练,而脊柱疾病则更注重姿 势管理和减轻压力。
05
骨科护理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
智能护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骨科 患者的远程监控、智能化 护理和预测性护理。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 定制个性化的医疗器械和 康复辅助器具,提高治疗 效果和康复质量。
机器人护理
引入机器人技术,协助医 护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工作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 担,提高工作效率。
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原则
骨科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注重 预防、康复和疼痛管理。
技巧
骨科护理涉及多种技巧,如正确的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肌肉力量的 训练等,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02
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骨折患者的护理Fra bibliotek总结词

骨科镇痛药物案例分享PPT课件

骨科镇痛药物案例分享PPT课件
术前三日塞来昔布200mgbidpo手术当日切皮前10min地佐辛5mgiv如手术时间长于3小时关闭切口前10min地佐辛5mgiv手术切口常规使用复方利多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局封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如nrs如nrs7分予以地佐辛510mgimlogo33常用药物及方法地佐辛对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受体可产生拮抗作用不产生由激动受体引起的身体依赖性故为绿色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属阿片受体激动拮抗混合剂


LOGO
多模式镇痛也称之为平衡镇痛,是一种新的镇痛观念。 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和多种镇痛方法,作用于疼 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时相和不同靶位达到完美镇痛,减弱疼痛
和药物对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减少并发症,影响疾病转归。
疼痛的产生是一个多环节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一的止痛机制
病例一 男性患者,34岁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放散痛10年,加重2周
LOGO
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部活动受限,下腰椎叩痛, 向左下肢放散。左足背、足外缘皮肤感觉减退,左拇趾背 伸肌力略减退。左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小于30°),右直
腿抬高试验阴性。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例资料
病例一
LOGO
疼痛评估
0
无痛LOGOFra bibliotek12
3
4
5
6
7
8
9
10
轻度疼痛
中度痛
重度疼痛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用0-10 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 剧烈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4~7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

骨科护理ppt课件

骨科护理ppt课件

骨科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
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智能化护理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 护理效率和准确性,减轻护理人员 的工作负担。
康复一体化
加强骨科护理与康复治疗的衔接, 提高康复效果,缩短康复周期。
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建议
加强培训
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 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骨科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骨科护理概述 • 骨科疾病与护理 • 骨科护理技术 • 骨科护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 骨科护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骨科护理概述
骨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科护理是针对骨骼、肌肉、韧带等运动系统的疾病进行的 专业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
特点
骨科护理涉及多种疾病类型,如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 ,需要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骨科护 理需要运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如伤口处理、康复训练等, 以促进患者康复。
关节置换手术前后,需要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 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
康复训练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在康 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预防
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 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
总结词
脊柱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涉及多个方 面,包括手术前后的护理、疼痛管理 、康复训练和并发症预防等。
骨科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骨科护理,患 者可以减轻疼痛、恢复功 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类
毒性低
过敏反应(药疹、皮炎、血清病、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
① 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② 皮试 ③ 溶液现配(过敏原: 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 ④ 避免在饥饿时用药,注射后观察30分钟 准备抢救药物(肾上腺素、激素、抗H1-受体药等)。 处理:肾上腺素,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5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肺水 肿甚至惊厥。
➢ 给予监护、呼吸支持、液体治疗及反复进行纳洛 酮拮抗。
19
.
中枢性止痛药—曲马多
适用于中度急慢性疼痛,术后痛、创伤痛、癌性痛、 心脏病突发性痛、关节痛、神经痛及分娩痛
【副作用】 偶有恶心、出汗、口干、眩晕、口麻、头 痛、干呕、呕吐、便秘、胃肠道刺激症状和皮肤反 应。大剂量使用时,则有呼吸抑制的可能性。
F. 凡停用72h及以上者,均应重做药物过敏试 验
15
.
哪些药物还需做皮试? 碘 、PPD、破伤风、维生素B1、泰能 哪些药物说明书需做皮试临床上未做? 庆大霉素、降钙素
16
镇痛药
非阿片类
镇痛药
阿片类
中枢性止痛药 非甾体类 解痉止痛药
曲马多
非选择性: 扶他林 乐松 选择性:
西乐葆 美洛西康 特耐
【注意事项】 (1)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2)酒 精、催眠药、镇痛药或精神药物急性中毒者忌用。 (3)长期应用可成瘾。
20
.
非甾体类镇痛药
➢ 作用: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 的合成。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 副反应: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 肾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过敏反应等
药物
肾毒性
临床用途
第一代 ~唑啉 ~氨苄、 ~拉啶
第二代 ~呋辛、 ~克洛
第三代 ~噻肟、 ~他定 ~曲松、 ~哌酮
第四代 ~吡肟、 ~匹罗
较大 低 无 无
耐药 金葡菌感染
G-菌感染
尿路感染 严重感染 败血症
替代第三代 用于G-菌感染
.
6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 2. 肾损害:主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 3. 凝血障碍:头孢呱酮、头孢孟多长期大量应
用致低凝血酶原血症 4. 口服胃肠反应
7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 掌握需皮试的药物 2 用药前需问过敏史 3 宣教药物的副反应 4 观察肾毒性
8
.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
不良反应 1. 局部剌激 2. 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 3. 耳毒性 4. 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 5. 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6. 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阿托品 山莨菪碱
弱阿片类
可待因 羟考酮
.
强阿片类
吗啡 芬太尼 杜冷丁
17
.
阿片类药物
原理: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产生镇痛效 应。阿片药物无天花板效应,应从最低剂量 开始,之后缓慢增加剂量
不良反应: 1.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胃肠道活动的抑制 2.产生药物耐受和依赖
18
.
阿片类药物
药物过量及处理
➢ 药物过量是引起呼吸抑制,并导致病人死亡的直 接原因。
B. 曾发生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性休克、急 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的 患者,禁作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皮试
C. 过敏体质、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在接受头 孢菌素注射剂治疗前,均应做原液皮试
14
.
D. 青霉素皮试阴性,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却发 生过敏者,禁作头孢菌素皮试。
E. 药物说明书注明需皮试的药物。头孢菌素 类头孢米诺、头孢替安、头孢噻肟需要做 药物原液皮试。p\ß-内酰胺类抗生素分 类.xls
【副作用】 滴速过快,可有一过性头痛、眩 晕、视力模糊、畏寒及注射部位轻度疼痛等, 大剂量久用可有肾小管损害,个别有过敏反 应。
24
.
甘露醇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快速滴注,选择粗直静脉,输注时切勿漏 出血管,注射部位易发生坏死。
2.偶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3.活动性颅内出血,不宜使用。因颅压下降,
可诱发再出血 4.长期使用时,要注意水、电解质紊 5.使用前,注意有无结晶析出。 6. 不宜加入血液或含电解质溶液中使用。
25
.
激素类药物--甲强龙
【应用】 具有强力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及抗过敏 作用。
【副作用】 消化性溃疡、血糖升高、精神异常、 满月脸、多毛症、体液及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升 高等。
.
骨科常见药物护理
邵逸夫医院 贺晓莉
1
.
课程目标
掌握
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代表药的作用
不良反应、用药 注意事项
2
.
课程内容
抗生素 止痛药 消除水肿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 扩血管活血类药物
抗凝药 治疗骨质疏松药物 促进骨质愈合药物 肌松药
3
抗生素
喹诺酮类
氨基糖甙类
常见种类
.
青霉 素类
头孢类
大环内酯类
4
.
不良反应 Ø胃肠道反应 Ø中枢反应:头痛、头晕,并可致精神症状 Ø可诱发癫痫,有癫痫病史者慎用 Ø可影响软骨发育 Ø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Ø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
11
.
氟喹诺酮类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 控制滴数,选择粗直静脉,关注静脉炎。 2. 18岁以下儿童慎用,关注患者年龄。 3. 注意肝损害
9
.
大环内酯类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 不宜肌注,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控制滴数, 选择粗直静脉,浓度不超过0.1%。
2.关注肾、耳、心甚至死亡。
10
.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主要作用于革 兰阴性菌,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
➢ 作用特点:无耐药性和依赖性 具有天花板效应
21
消除水肿类药物
1
消脱止
2 甘露醇
. 22
.
消脱止
Ø作用机制: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毛细 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改善末梢循环, 增加血液流量。
Ø副作用:胃肠道反应
Ø注意事项:平素有胃肠疾患者,请于 饭后服用。
23
.
甘露醇
【机制】 提高血浆渗透压而使组织脱水,在 近端小管中造成高渗透压而产生利尿作用。
12
.
氨基糖甙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等。
副反应
➢ 耳毒性及前庭功能失调 ➢ 肾毒性 ➢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当出现神经肌肉麻痹时,可用钙
剂或新斯的明治疗。 ➢ 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口服本类药物
可引起脂肪性腹泻。
13
.
皮试原则
A. 凡使用青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ß-内酰胺 复合制剂的均须作青霉素皮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