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
2023年个人所得税标准及税收政策

2023个人所得税新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
一、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更高一级为45%,更低一级为3%,共7级。
二、.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更低一级为5%,更高一级为35%,共5级。
三、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计税标准

个人所得税计税标准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个人所得税计税标准是根据个人的收入额确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按照逐级累进的税率进行计算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根据最新的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
也就是说,如果个人的月收入低于5000元,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这是为了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
其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逐级累进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级别,分别是3%、10%、20%、25%、30%、35%和45%。
不同的收入额对应不同的税率,超过5000元的部分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
再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月收入进行计算的。
如果个人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那么超过部分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得出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按照年度进行的。
在每年年底,个人需要对全年的收入进行汇总,然后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得出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如果已经在每个月的工资中扣缴了个人所得税,那么在年度汇总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个人所得税的准确缴纳。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标准是根据个人的收入额确定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税率是逐级累进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月收入进行计算的,最终需要按照年度进行汇总。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标准,为个人财务规划提供参考。
项目七-个人税的计算与申报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注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 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如果雇员取得的 不是全年一次性奖金,而是全年一次性奖金以 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 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应一律与当月工 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 税。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 额的确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以纳税人每 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损 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 失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 计算
操作技能,学生应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纳 税申报表的填制。
任务一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特征 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三、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对个人(自然人)取得
(7)3月份购入一批债券,买入价20000元,支付 相关税费共计300元。年底将该批债券一次性卖 出,卖出价25000元,另支付卖出债券的税费共 计200元;
案例导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有关纳税事 项,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1)计算赵国庆2014年全年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应纳的 个人所得税;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 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 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均适用20%的比例 税率。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起征点2000元)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其中,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各项收入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
成本、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度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应税所得率应按下表规定的标准执行:应税所得率表行业应税所得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饮食服务业7-25娱乐业20-40其他行业10-30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计税办法。
*外国人在中国纳税规定外籍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处理。
(一)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个人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通过提供劳务获得的报酬所得。
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税率表根据具体的纳税金额不同,会有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的相关内容。
首先,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分为7个级别,分别是0%、3%、10%、20%、25%、30%和35%。
具体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1. 纳税金额不超过3000元时,适用税率为0%。
2. 纳税金额超过3000元但不超过12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3000元后,适用税率为3%。
3. 纳税金额超过12000元但不超过25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960元后,适用税率为10%。
4. 纳税金额超过25000元但不超过35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1700元后,适用税率为20%。
5. 纳税金额超过35000元但不超过55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4400元后,适用税率为25%。
6. 纳税金额超过55000元但不超过80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7100元后,适用税率为30%。
7. 纳税金额超过80000元时,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减除15160元后,适用税率为35%。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方式为:纳税金额 = 总收入 - 本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 8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
以上就是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的相关内容。
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纳税金额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需要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专业人士。
个人所得税计算演示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本月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右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
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累计其他扣除(通讯费)(1-7月)70007000770028007000210025483.573% 764.51500210063983.5710%2520 3,878.36500申报。
累计预扣得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税。
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如下: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所得税计算演示累计情况累计专项附加扣除(1-7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已缴税额(1-7月)应补/退税额 264.51 3,378.36。
2017年7月1日起-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单位为个人负担税款)(含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扣除)

金额:元工资薪金扣除费用3500元(4800)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单位为个人负担全额税款单位:所属期间:20 年 月金额:元工资薪金扣除费用3500元(4800)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单位为个人负担全额税款单位:所属期间:20 年 月金额:元工资薪金扣除费用3500元(4800)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单位为个人负担全额税款单位:所属期间:20 年 月金额:元工资薪金扣除费用3500元(4800)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表-----单位为个人负担全额税款单位:所属期间:20 年 月湘直资管〔2017〕22号:《关于开民展2017年度住房公积金年审工作的通知》六(四)1.缴存基数。
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高不得超过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最低不得低于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2016年最低月工资标准(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390元/月)。
根据长沙市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长沙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77782元”计算, 2016年度长沙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481.84元。
因此,2017年职工住房公积金月最高缴存基数为19445元。
2.月缴存额。
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缴存基数分别乘以单位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之和。
计算公示为:月缴存额=月缴存基数×(单位缴存比例+职工缴存比例)。
经测算,2017年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最高各为2334元,即月缴存额合计不得超过4668元;最低各为112元,即月缴存额合计不得低于224元;(六)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每年度调整一次。
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除人员正常增减情况外,不再进行基数调整。
单位确有特殊情况的,须报中心审批。
湘直资管〔2016〕16号: 2016年度住房公积金(1)缴存基数。
201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2011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3500]×税率-速纳税范围: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的区别是什么?答: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个人所得收入采用税后收入的概念,比如支付税后多少多少金额。
这时,需要将税后的收入按一定公式换算为应税所得,然后再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应交的税款。
否则,将导致税款的少征。
这里,在换算为应税所得过程中需要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不能按照含税级距的税率表来套用,必须使用不含税级距的税率表。
这就是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产生的原因。
这里的不含税级距指的是“税后收入”级距。
至于两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两个税率表是一回事,只是将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应税所得,按照数学方法,换算为不含税级距税率表中的税后收入,以方便对税后收入进行征税的计算工作,仅此而已。
来源:个人所得税计算器:/ppt/(来源:嘻嘻网)我国个税基本情况:2008年个人所得税构成表详细报道:2008年个税收入3722亿元工薪阶层个税占总收入50%来源:财政部网2010年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预算2542亿元)2010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4837.17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16.4个百分点。
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73202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6%。
2010年,个人所得税4837亿元,比上年增加888亿元,增长22.5%。
2009年个人所得税收入3949.27亿元(预算2366.72亿元)2009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3949.27亿元,其中,工薪所得个税收入2483.09亿元,占个税收入的比重约为63%,同比增长10.8%;储蓄利息所得个税收入139.33亿元,同比下降57.4%;房屋转让所得个税收入7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税法授课时间:××××编号:7-2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课程讲义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税款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收入减去规定扣除项目或金额后的余额,即为应纳税所得额,具体扣除办法见下表所示:
各税目扣除办法与标准
2.个人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
(1)基本规定——限额扣除法
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准予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但是,纳税义务人未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而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2)列举项目——全部扣除法
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进行的下列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在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①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
②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
③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赠。
3.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见下表所示
各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
(2)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税额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当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时,按下列步骤计算:步骤一,找税率。
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步骤二,算税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时,按下列步骤计算:
步骤一,找税率。
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
额”后的余额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步骤二,算税额。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
③企业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④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务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缴个人所得税。
⑤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个人通过招标、竞拍或者其他方式购置债权以后,通过相关司法或行政程序主张债权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作实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内容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