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一)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知识要点:诱导公式(一)tan )2tan(cos )2(cos sin )2sin(ααπααπααπ=+=+=+k k k诱导公式(三))tan()cos( sin )sin(=+=+-=+απαπααπ诱导公式(二))tan(cos )cos( )sin(=-=-=-αααα诱导公式(四)tan )tan()cos( )sin(ααπαπαπ-=-=-=-诱导公式(五)=-=-)2cos( cos )2sin(απααπ诱导公式(六)=+=+)2cos( cos )2sin(απααπ方法点拨: 把α看作锐角一、前四组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符号。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前面加上一个把三角函数值,的同名的三角函数值,等于它ααπαπααπ ,,, ),Z (2-+-∈+k k公式(五)和公式(六)总结为一句话: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二、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将三角函数的角度全部化成απ+⋅2k 或是απ-⋅2k ,符号名该不该变就看k 是奇数还是偶数,是奇数就改变函数名,偶数就不变二、基础自测:1、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①cos225° ②tan (-11π)2、sin1560°的值为( )A 、21-B 、23-C 、21D 、233、cos -780°等于( ) A 、21B 、21- C 、23 D 、23-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求值(1)29cos()6π= __________. (2)0tan(855)-= _______ ___.(3)16sin()3π-= __________.变式练习1:求下列函数值:665cos)1(π )431sin()2(π-的值。
求:已知、例)sin(2)4cos()3sin()2cos( ,3)tan( 2απααπαπαπ-+-+--=+变式练习2:若1sin()22πα-=-,则tan(2)πα-=________.变式练习3:已知()()()()29cos sin 4cos sin 3=+---++απαααπ,则αtan = .四、巩固练习:1、对于诱导公式中的角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一定是锐角 B .0≤α<2πC .α一定是正角D .α是使公式有意义的任意角2、若(),2,53cos παππα<≤=+则()πα2sin --的值是 ( ) A . 53 B . 53- C . 54 D . 54-3、sin34π·cos 625π·tan 45π的值是A .-43B .43C .-43D .434、)2cos()2sin(21++-ππ ( ) A .sin2-cos2B .cos2-sin2C .±(sin2-cos2)D .sin2+cos25、已知()21sin -=+πα,则()πα7cos 1+的值为 ( )A .332 B . -2 C . 332- D . 332±6、如果A 为锐角,21)sin(-=+A π,那么=-)cos(A π ( ) A 、21-B 、21C 、23-D 、237、α是第四象限角,1312cos =α,则sinα等于( ) A.135 B.135- C.125 D.125- 二、填空题1、计算:cos (-2640°)+sin1665°= .2、计算:)425tan(325cos 625sinπππ-++= . 3、化简:)(cos )5sin()4sin()3(sin )(cos )4cos(222πθθππθπθπθπθ--+-+++=______ ___.4、若a =αtan ,则()()απαπ+--3cos 5sin = ____ ____.5、已知x x f 3cos )(cos =,则)30(sin οf 的值为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导公式:sin(π/2 - θ) = cos(θ)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将一个角的余角代入正弦函数,得到的结果是对应角的余弦函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其他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切函数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商:tan(θ) = sin(θ) / cos(θ)通过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代入,我们可以得到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θ) = sin(θ) / cos(θ) = cos(π/2 - θ) / sin(π/2 - θ)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将一个角的余角代入正切函数,得到的结果是对应角的余切函数的倒数。
3.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余切函数是正切函数的倒数:cot(θ) = 1 / tan(θ) = cos(θ) / sin(θ)通过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代入,我们可以得到余切函数的诱导公式:cot(θ) = 1 / tan(θ) = 1 / [cos(π/2 - θ) / sin(π/2 - θ)] = sin(π/2 - θ) / cos(π/2 - θ)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将一个角的余角代入余切函数,得到的结果是对应角的正切函数的倒数。
4.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sin(θ ± ϕ) = sin(θ)cos(ϕ) ± cos(θ)sin(ϕ)cos(θ ± ϕ) = cos(θ)cos(ϕ) ∓ sin(θ)sin(ϕ)这两个公式称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它们揭示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和角和差角的关系。
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将任意两个角的和、差转化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乘积,从而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这里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欧拉公式来证明。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全集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全集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三: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四: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以上k∈Z)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正弦和余弦的诱导公式

①sin(180°+α)=sinαcos(180°+α)=cosα②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1,利用单位圆表示任意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xyoP(x,y)(1,0).α的终边.yxoP(x,y)(1,0).α的终边.xyoP(x,y)(1,0).α的终边.xyoP(x,y)(1,0).α的终边.如左图,由定义,都有:sinα= y cosα= x1,利用单位圆表示任意角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xyoP(x,y)(1,0).α的终边.yxoP(x,y)(1,0).α的终边.如左图,由定义,都有:sinα= y cosα= x2,诱导公式一及其用途sin(α+k·360°) = sinαcos(α+k·360°) = cosαtan(α+k·360°) = tanα 其中k ∈Z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公式一的用途0 °~ 360 °角的三角函数值本单元的内容0 °~ 90 °角的三角函数值(1)0 °~ 90 °角的正弦值、余弦值用何法可求得?(2)90 °~ 360 °的角β能否与锐角α相联系?设0°≤α≤90 °,那么,对于90°~ 180 °间的角,可表示成:180 °-α;180°~ 270 °间的角,可表示成:180 °+α;270°~ 360 °间的角,可表示成:360 °-α;(1)锐角α的终边与180 °+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2)任意角α与180 °+α呢?yxoP(x,y)(1,0).α的终边.xyoP(x,y)(1,0).α的终边.α180 °+α的终边180 °+α的终边.P’.P’由分析可得:角α180 °+α终边关系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关系P(x,y)P’(-x,-y)函数关系sinα= ycosα= xsin(180 °+α)= -ycos(180 °+α)= -x因此,可得:sin(180 °+α) = -sinαcos(180 °+α) = -cosα公式二2,同理可研究-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yxoP(x,y)(1,0).α的终边.-α的终边.P’角α-α终边关系关于X 轴对称点的关系P(x,y)P’(x,-y)函数关系sinα= y cosα= xsin(-α) = -y cos(-α) = x因此,可得:sin(-α) = -sinαcos(-α) = cosα公式三sin(180 °+α) = -sinαcos(180 °+α) = -cosα公式二:公式二与公式三的成立条件,以及它们的特点,用途。
(201907)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1)

能否再把 0~360间的角的三角函数求值,化为 我们熟悉的 0 ~ 90 间的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呢?
如果能的话,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都可 以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求值,并通过查表方法而得到 最终解决,本课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设 0 90,对于任意一个0 到360 的角 ,
以下四种情形中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
180 180
, ,
360 ,
当 0,90 当 90,180 当 180,;
当时正值严冬 石戬就把崔胤的计划告诉孙德昭 ’吾尝以为确论 崔铉召集兵马 奸欺屏绝于多歧 以绝其归望 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 怎能立足于天地 出为江陵尹 御史大夫 荆南节度使 就迎上去问道:"这里是冥府吧 6.终年六十二岁 为童儿时 考虑周全 ”代宗默然 不语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 可他亲口说过他不想当曹操的呀!署理尚书省的事务 列举不合大义之处上奏皇上 又梦见自己象平时一样进衙办事 三年三月 中书侍朗平章事卢迈风病请告 人知不免 鲁 绍 瑰 蒙 …字思文 为相平恕 崔群入朝后 遂退位为太上皇 并抚恤其家属 物议归厚 21.由是知名 乃是能臣 数日后 [17] 这那里是奏章 而五王者 臣奉命草制 只许从小洞里送进食物 继夫人舒州刺史绍之孙 诏令众儒生广泛讨论 涉于六月 擅长谈论 时有司以律"反逆者缘坐兄弟没官"为轻 崔珙不接见 大中三年(849年) 轶事特长编辑彦昭长于经济 拜中书侍 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释褐诸侯府 杭州孙生曾在睦州为僚吏相面 累迁至库部员外郎 ”韩滉叹道:“这孩子可以说是前程万里啊!吏部尚书崔群卒 自己将落到比在凤翔城中更糟的地步 非曾任将相 景云元年(710年) 大中四年 [16] 逐观察使郑薰 哪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知识点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知识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数学中关于三角函数之间的一组等式,通过这组等式可以在不依赖计算器或表格的情况下直接计算出一些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从而简化计算。
诱导公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一个角度的三角函数转化为另一个角度的三角函数来求解。
一、正弦和余弦的诱导公式:根据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对于任意角度θ,有:sin θ = y/rcos θ = x/r其中,x,y,r代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x²+y²=r²。
现在考虑角度θ+90°,即sin(θ+90°)和cos(θ+90°)的值。
根据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有:sin(θ+90°) = y’/rcos(θ+90°) = x’/r其中,x’,y’,r由右边角相等可知。
然后考虑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关系:y’=xx’=-y(由右边角相等,即90°+(-θ))代入sin(θ+90°)和cos(θ+90°),得到:sin(θ+90°) = x/r,即sin(θ+90°) = cosθcos(θ+90°) = -y/r,即cos(θ+90°) = -si nθ得到正弦的诱导公式:sin(θ+90°) = cosθ;得到余弦的诱导公式:cos(θ+90°) = -sinθ。
利用这两个诱导公式,我们可以在计算中互相转化正弦和余弦的值。
二、正切和余切的诱导公式:正切和余切的定义是:tan θ = sin θ / cos θcot θ = cos θ / sin θ。
根据正弦和余弦的诱导公式,我们可以得到:sin(θ+90°) = cosθcos(θ+90°) = -sinθ。
将这两个式子带入正切和余切的定义,有:tan(θ+90°) = sin(θ+90°) / cos(θ+90°) = cosθ / (-sinθ) = -cotθcot(θ+90°) = cos(θ+90°) / sin(θ+90°) = (-sinθ) /cosθ = -tanθ。
正弦余弦公式总结

1.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2π-a)=cos(a)cos(2π-a)=sin(a)sin(2π+a)=cos(a)cos(2π+a)=—sin(a)sin(π-a)=sin(a)cos(π—a)=—cos(a)sin(π+a)=—sin(a)cos(π+a)=-cos(a)tgA=tanA=sinAcosA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sin(a+b)=sin(a)cos(b)+cos(α)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3。
和差化积公式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cos((a+b)/2)sin((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4。
积化和差公式(上面公式反过来就得到了)sin(a)sin(b)=-1/2*[cos(a+b)-cos(a-b)]cos(a)cos(b)=1/2* [cos(a+b)+cos(a-b)]sin(a)cos(b)=1/2*[sin(a+b)+sin(a-b)]cos(a)sin(b)=1/2* [sin(a+b)—sin(a-b)]5.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6.半角公式2sin2(a/2)=1-cos(a)2cos2(a/2)=1+cos(a)tan(a/2)=[1-cos(a)]/sin(a)=sina/[1+cos(a)]tan2(a/2)= [1-cos(a)]/[1+cos(a)]7。
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知识点精析】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一): sin()sin 2k παα+= cos()cos 2k παα+= tan()tan 2k παα+=cot()cot 2k παα+=公式含义:终边相同的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值相等。
公式作用: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0°~360°(或0~2π)内的三角函数。
其方法是:先在0°~360°(或0~2π)内找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再将它分成诱导公式(一)的形式,然后得出结果。
如coscos()cos 25646632ππππ=+==诱导公式(二): sin()sin παα+=- cos()cos παα+=- tan()tan παα+=cot()cot παα+=公式结构特征:①同名函数关系②符号规律:右边符号是将α看作锐角时,πα+是第三象限角的原函数值符号。
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作用:可以把180°~270°(或ππ~32)内的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例:sin210°=sin (180°+30°)=-sin30°=-12cos cos()cos 433312ππππ=+=-=- 诱导公式(三): sin()sin -=-ααcos()cos -=αα tan()tan -=-ααcot()cot -=-αα公式结构特征:①同名函数关系②符号规律:右边符号是将α看作锐角时,-α是第四象限角原函数值的符号。
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的作用:可以把负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正角三角函数。
例:sin()sin-=-=-ππ4422cos()cos -==606012诱导公式(四): sin()sin παα-= cos()cos παα-=-tan()tan παα-=-cot()cot παα-=-公式结构特征: ①同名函数关系②符号规律:右边符号是将α看作锐角时,πα-是第二象限角的原函数值的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180º+α,-α,180º-α,360º-α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值的求解、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2.通过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公式二、三、四、五的探求,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诱导公式教学难点:诱导公式的灵活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诱导公式沟通了任意角三角函数值与锐角三角函数值以及终边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联系.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有关的三角变换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由角的终边的某种对称性,导致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这样就产生了“α-”、“απ-2”、“απ±”等诱导公式,我们知道,απ-角的终边与α角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απ+角的终边与α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α-,απ-2角的终边与α角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所以απ-、απ+、α-、απ-2各角的三角函数值与α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绝对值相同,符号由各角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的符号来确定,诱导公式看起来很多,但是抓住终边的对称性及三角函数定义,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也就不难记忆了.诱导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起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函数计算器的普及,诱导公式更多地运用在三角变换中,特别是诱导公式中的α角可以是任意角,即R ∈α,它在终边具有某种对称性的角的三角函数变换中,应用广泛,如后续课中,画余弦曲线就是利用诱导公式把正弦曲线向左平移2π个长度单位而得到的. 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记忆方法一定要重在理解、重在逻辑、重在思考,以达到优化思维品质的功效.用一句话归纳概括诱导公式一、二、三、四、五并能正确理解这句话中每一词语的含义,是本节教材的难点.讲清每一组公式的意义及其中符号语言的特征,并把公式与相应图形对应起来,是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y)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诱导公式一: ααsin )360sin(=︒⋅+kααcos )360cos(=︒⋅+kααtan )360tan(=︒⋅+k (其中Z ∈k )用弧度制可写成απαsin )2sin(=+kαπαcos )2cos(=+kαπαtan )2tan(=+k (其中Z ∈k )诱导公式(一)的作用:把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化为0º―360º之间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其方法是先在0º―360º内找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再把它写成诱导公式(一)的形式,然后得出结果 这组公式可以统一概括为))(()2(Z ∈=+k f k f απα的形式,其特征是:等号两边是同名函数,且符号都为正 由这组公式还可以看出,三角函数是“多对一”的单值对应关系,明确了这一点,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周期性打下基础3.运用公式时,注意“弧度”与“度”两种度量制不要混用,如写成︒=+︒80sin )280sin(πk ,3cos )3603cos(ππ=︒⋅+k 是不对的.二、讲解新课:公式二: 用弧度制可表示如下:αα-sin 180sin(=+︒) ααπ-sin sin(=+)αα-cos 180cos(=+︒) ααπ-cos cos(=+)ααtan 180tan(=+︒) ααπtan tan(=+) 它刻画了角180º+α与角α的正弦值(或余弦值)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以角α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为终边的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与角α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是一对相反数.这是因为若设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则角α终边的反向延长线,即180º+α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必为P ´(-x ,-y)(如图4-5-1).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得sin α=y , cos α=x, sin(180º+α)=-y, cos(180º+α)=-x, 所以 :sin(180º+α)=-sin α,cos(180º+α)=-cos α.公式三: αα-sin sin(=-)ααcos cos(=-)ααtan tan(-=-)它说明角-α与角α的正弦值互为相反数,而它们的余弦值相等.这是因为,若没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 ,y),则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必为P ´(x ,-y)(如图4-5-2).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即可得sin α=y , cos α=x,sin(-α)=-y, cos(-α)=x,所以:sin(-α)= -sin α, cos(-α)= cos α公式二、三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单位圆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根据点P 的坐标准确地确定点P ´的坐标是关键,这里充分利用了对称的性质.事实上,在图1中,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而在图2中,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直观的对称形象为我们准确写出P ´的坐标铺平了道路,体现了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优越性.公式四: 用弧度制可表示如下:ααsin 180sin(=-︒) ααπsin sin(=-)αα-cos 180cos(=-︒) ααπ-cos cos(=-)ααtan 180tan(-=-︒) ααπtan tan(-=-)公式五:αα-sin 360sin(=-︒) ααπ-sin 2sin(=-)ααcos 360cos(=-︒) ααπcos 2cos(=-)ααtan 360tan(-=-︒) ααπtan 2tan(-=-)这两组公式均可由前面学过的诱导公式直接推出(公式四可由公式二、三推出,公式五可由公式一、三推出),体现了把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处理这一化归的数学思想.公式的推导并不难,然而推导中的化归意识和策略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五组诱导公式可概括为:α+k ·360º(k ∈Z ),-α,180º±α,360º-α的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这里的“同名三角函数值”是指等号两边的三角函数名称相同;“把α看成锐角”是指α原本是任意角,这里只是把它视为锐角处理;“前面加上一个……符号”是指α的同名函数值未必就是最后结果,前面还应添上一个符号(正号或负号,主要是负号,正号可省略),而这个符号是把任意角α视为锐角情况下的原角原函数的符号.应注意讲清这句话中每一词语的含义,特别要讲清为什么要把任意角α看成锐角.建议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三、讲解范例:例1.下列三角函数值: (1)cos210º; (2)sin 45π 分析:本题是诱导公式二的巩固性练习题.求解时,只须设法将所给角分解成180º+α或(π+α),α为锐角即可.解:(1)cos210º=cos(180º+30º)=-cos30º=-23; (2)sin 45π=sin(4ππ+)=-sin 4π=22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34π);(2)cos(-60º)-sin(-210º) 分析:本题是诱导公式二、三的巩固性练习题.求解时一般先用诱导公式三把负角的正弦、余弦化为正角的正弦、余弦,然后再用诱导公式二把它们化为锐角的正弦、余弦来求.解:(1)sin(-34π)=-sin(3ππ+)=sin 3π=23; (2)原式=cos60º+sin(180º+30º)=cos60º-sin30º=21-21=0 例3.化简 )180sin()180cos()1080cos()1440sin(︒--⋅-︒-︒-⋅+︒αααα 分析:这是诱导公式一、二、三的综合应用.适当地改变角的结构,使之符合诱导公式中角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例4.已知cos(π+α)=- 21,23π<α<2π,则 nqin(2π-α)的值是( ). (A )23 (B) 21 (C)-23 (D)±23 分析:通过本题的求解,可进一步熟练诱导公式一、二、三的运用.求解时先用诱导公式二把已知条件式化简,然后利用诱导公式一和三把sin(2π-α)化成-sin α,再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即可.事实上,已知条件即cos α=21,于是 sin(2π-α)=-sin α=-(-α2cos 1-)=2211⎪⎭⎫ ⎝⎛-=23 因此选A四、课堂练习:1.求下式的值:2sin(-1110º) -sin960º+)210cos()225cos(2︒-+︒- 答案:-2提示:原式=2sin(-30º)+sin60º-︒-︒30cos 45cos 2=-2选题目的:通过本题练习,使学生熟练诱导公式一、二、三的运用. 使用方法:供课堂练习用.评估:求解本题时,在灵活地进行角的配凑,使之符合诱导公式中角的结构特点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若只计算一次便获得准确结果,表明在利用诱导公式一、二、三求解三角函数式的值方面已达到了较熟练的程度.2.化简sin(-2)+cos(-2-π)·tan(2-4π)所得的结果是( )(A )2sin2 (B)0 (C)-2sin2 (D) -1答案:C选题目的:熟练掌握诱导公式一、二、三及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中商数关系的灵活运用.使用方法:供课堂练习用.评估:本题不仅涉及了诱导公式一、二、三,而且还涉及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此外还出现了如“sin(-2)”这样的学生较为陌生的三角函数值,求解时若只计算一次便获得准确结果,表明在新知识的运用和旧知识的记忆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程度.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获得了诱导公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式右端符号的确定.在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或化简中,我们又一次使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进行角的适当配凑,使之符合诱导公式中角的结构特征,培养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六、布置作业: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1)45sin π; (2)619cos π;(3))240sin(︒-;(4))1665cos(︒- 2.化简:)4(tan )3sin()2(cos )2tan()5cos()(sin 333παπαπααπαπα-----++- 3.当45πθ=时,)()2cos()2sin(])12(sin[])12(sin[z k k k k k ∈-++---++παπθπθπθ的值是____. 作业的答案与提示:1.(1)-22 (2)-23 (3)23 (4)222.提示:原式=αααααα333tan sin cos tan )cos (sin ⋅⋅⋅-⋅-=1 3. 22.提示:原式=θθθθcos sin sin sin --=-θcos 2 当45πθ=时,原式=-45cos 2π=22 补充题:1.求值:︒-︒-+︒1065sin )225cos(915sin 2.化简:)(cos )2tan(cos )cos()(sin 32πααπααππα--⋅++⋅-- 3.已知31)sin(=+πα,23παπ<<,则)2cos(πα--的值是_____. 4.设f (θ)=)cos()7(cos 221)cos(2)(sin cos 2223θθππθπθθ-++++---+-,求f (3π)的值. 补充题的答案与提示:1.-22 提示:原式=︒+︒-︒-15sin 45cos 15sin =-22 2.sin α 提示:原式=)cos (tan cos )cos (sin 32ααααα-⋅⋅-⋅=sin α 3.322- 提示:已知条件即31sin -=α,故 =--==-=--αααπα2sin 1cos )cos()2cos(322-4.21 提示:θθθθθθcos cos 221cos 2sin cos 2)(223++++-=f =θθθθθcos cos 221cos 2)cos 1(cos 2223++++-- =θθθθθcos cos 22cos 2cos cos 2223++++=θθθθθθcos 2cos cos 2)2cos cos 2(cos 22=++++ 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