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研究百团大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9)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9)

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③此地是中共中央所在
地 ④这里是抗战的总后方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东北三省
4.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 )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完全胜利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军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4.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
日本无条件投降:
1.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8-15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
3.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
7.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
会议是 (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中共“七大”召开后,陈毅元帅非常兴奋,写诗赞道:“百
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
凉山。”你认为“万众瞩目清凉山”的原因是( )
①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中共“七大”
1945年9月2日,日本对盟
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
湾的美军舰“密苏里”号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礼堂举行的
举行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来中 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 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课件 (共30张PPT)
战法: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 战”等。
麻雀战 地雷战
阳明堡机场夜袭战
地道战
2、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图片体现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根据地,争取 抗战的胜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政治: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 生产,开展大生产运动。
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 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发展 作用

时间:1937年9月
场 的 抗 战
平型关 大捷
指挥:林彪 重要意义
主要
时间:1940年下半年
战例 百团 指挥:彭德怀
大战重Biblioteka 意义练习 1、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中国军队是( C ) A、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 B、陈毅指挥的新四军 C、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 D、宋哲元指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 2、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 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 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D ) 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复复习习导回入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3.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4.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新授 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研读 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
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 战……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 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 不利的情况。……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 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百团大战.ppt

百团大战.ppt
背景:
1.中国共产党为了鼓舞抗战士气
2.为Hale Waihona Puke 粉碎日军对于抗日根据地的封 锁围剿
百团大战 ――中共领导下的军队的抗战 1、时间: 1940年
2、统帅: 彭德怀 3、战果: 重创日军
主要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 日伪军的据点
材料一: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 时间 战斗 次数
毙伤俘日 破坏 伪军人数 交通线
2000公里
拔掉 据点
近3000个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材料二:蒋介石给中共发来贺电:“贵 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 电嘉奖。” 材料三:战役开始后,日军在《华北方 面军作战记录》供认:“此次袭击,完全出 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

人教部编辑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课件(共16张PPT)

人教部编辑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课件(共16张PPT)
现在
国人梦想之路
一个人的梦想往往受 到各种各样条件的制 约和影响。时代是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不 同年代的人,往往他 们的理想不一样。
五六十年 代
七八十年 代
三四十年 代
Hale Waihona Puke 1、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南京条约》签订
2.《马关条约》签订
4.日本签署投降书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辛丑条约》签订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欧洲战场 苏德战场 开始时间 1939年9月1日 结束时间 1945年5月8日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1945年9月2日 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七大
1945年
( 打 一 中 国 历 史 人 物 )
日 本 投 降
国共合作、 全民族抗战
美国对日本 投放原子弹
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分别是“屈原”、“共工”、“毛 遂”、“苏武”、“蒋干”。
蒋介石领 导正面战 场的抗战
苏联出兵中国 东北,摧毁日 本的关东军
毛泽东领 导敌后战 场的抗战
创作了《黄 河大合唱》 鼓舞抗战, 被毛泽东称 为“人民音 乐家”。
发明侯氏制碱 法,打破敌人
对中国碱工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课件

指挥 者
彭德怀
地区 目的
华北 粉碎敌人的“囚笼”
百团 大战 (敌后 战场)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
概况
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 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影响
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日战 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第三次长沙 经过 会战
(正面战场) 意义
2019/11/26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 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日军伤亡惨重, 被迫突围北撤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6
考点 6 平型关大捷(识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燃,不能让历史的悲 剧重演
国家公 祭日
2014年全国人大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 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9/11/26
14
考点 5 台儿庄战役(识记)、保卫大武汉(识记)、第三次 长沙会战(识记)
时间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历史过程;

(2)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 意义 (3)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
(4)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2019/11/26
7
考点 2 西安事变(理解)
意义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打破了日 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8张PPT)

二、中共七大
2.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
主要 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内容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 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2.伟大意义
外: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想东材有方料多一少主:师假战团如的场没日有本,中兵对国可,以世假因界如此中调反国到被法其打他西垮方了面斯,来战你作想战争一。的 他胜们利可以、马维上打护下澳世洲界,打和下平印度作—出—他了们巨可以大毫不贡费献 力中地国把这的些国地方际打下地来位,他得们到并且提可高以冲。向中东……
——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二: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开始实施这次“腾尤 战役”,……此次战役,日军共死伤1万余人,中国远征 军缴获步枪1700余支,轻重机枪160余挺。历史上,中国 远征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2.伟大意义
1.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
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
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中国开辟了世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 提高。
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少数民族 马本斋、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
张自忠
左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课件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课件31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填充表格,整理并识记抗日战争中重要 史实的主要内容。 2、结合图片,说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3、制作时间轴,梳理抗日战争中的重大历 史事件。
任务一:填充表格,整理并识记抗日战争 中重要史实的主要内容。
事件
九一八 事变
一二九 运动
西安 事变
七七 事变
时间
1931. 9.18
中考链接
(2020·营口)“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
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
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020·模拟)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














国民党
淞沪会战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互相配合
共产党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共产党改编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总 指 挥:朱 德 八路军 副总指挥:彭德怀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副军长 :项
挺 英
事件
淞沪 会战
第三次 长沙 会战
1941. 12
胜利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题目+评价
事件 时间 人物
结果
影响
平型关 大捷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
1937. 林彪
胜利
军队正面战场第一个

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辅导资料_06 教学课件_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辅导资料_06 教学课件_敌后战场的抗战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日本不得不基本 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
日 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军 共产党:集中主力进攻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三.百团大战
1.目的: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和封锁,振奋士气。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 封锁沟,企图摧毁华北各个 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4.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日
战争的指导中心在 D
A、南京
B、重庆
C、瑞金
D、延安
课堂检测
5.聂荣臻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百团 大战”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 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等阴谋计划。
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D
A、进行战略反攻
B、破坏交通线
C、壮大抗日敌后武装 D、粉碎日军进攻
课堂检测
6.台儿庄大战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是 A
①沉重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 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 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战争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是C
A、长沙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型关大捷、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 大战的基本情况;正确认识敌后战场的抗战。 2.识读有关敌后战场的地图,提高通过地图获 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 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 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 (1)日军正面战场进攻顺利,目的大多如期达到 后,集中力量指向共军。
➢ (2)国民党在日本“防共”的诱饵下逐渐动摇, 人们抗战必胜的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
➢ (3)日本出台“囚笼政策”,大肆扫荡,形势严 峻。
➢ (4)国际上,英法等国的妥协,助长了日军的侵 略气焰。
-
1
内容
➢ 第一阶段:交通总破袭,重点是破坏正太铁路
➢ 第二阶段: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 个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 第三阶段:粉碎敌人的报复“扫荡”
-
2
第一阶段:交通总破袭
(8月20日—9月10日)
-
3
第二阶段: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9月22日—10月5日)
-
4
第三阶段:反“扫荡”战争
(10月6日—12月5日)
-
5
规模及成果
兵力:共产党共投入军队和抗日群众105个团,近40 万人
➢ (2)八路军在大规模破袭战中,由取得了一些攻坚经验, 为日后派遣敌后武工队到人心脏里战斗创造了条件。
➢ (3)在战争的打击下,日本诱降国民政府的所谓“桐工作” 终止了。
➢ (4)使八路军在国内外的影响扩大,声誉进一步提高,人 民从八路军的身上对抗战再次充满了胜利信心。
-
8
评价
☺ 积极:(1)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最大
地区:整个华北地区 成果:交战1824次,毙、伤、俘日伪军44535人,其
中日军20645。破坏正太线,摧毁这一地区的敌军 补给途径。
-
6
性质
相持阶段到来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 动的一次动用兵力最大、作战范围最广、持 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
7
影响
➢ (1)使华北原有被敌人占据的根据地重新得到解放,根据 地人民从日伪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他们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
规模的战役,粉碎了日本的“囚笼政策”,推迟了 日本南进的步伐
(2)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 信 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
9
消极:(1)过早地暴露了共产党的实力,为国
民党的积极反共留下隐患
(2)引起了日本的重视,导致随后日本 更大规模的“扫荡”报复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