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新商科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

202209339133【经贸教育】新商科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宋丽萍(广州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摘 要]目前,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下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高校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
新商科建设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作为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探索新商科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新商科;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2)09-0133-03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BusinessSong Liping(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Abstract: At present, trade in servic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for all countries.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the market and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usiness disciplines, a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 should be cross-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troduce new concepts and new methods,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talents.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and teaching mode, we will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business disciplines.Key Words: New Business Discipline; Cours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 development 一、引言“新商科”是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新概念[1],是在现有商科发展的基础上,回应科技、社会、经济所带来的挑战[2]。
服创大赛的使命与探索——以第九届服创大赛为例

66《中国外资》 2018年第10期产 业NDUSTRIES伴随着内涵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服创大赛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规模化进入“绿色智慧产业”实现就业的“助推器”。
今后,大赛应进一步挖掘内涵、彰显特色,为服务外包发展和人才培养搭建更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 文/ 饶维亮服创大赛的使命与探索——以第九届服创大赛为例服创大赛全名为“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该大赛的创意始于2009年5月。
当时正值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服务外包人才紧缺的关键时期。
为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关注服务外包,投身服务外包产业,无锡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举办“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的倡议,得到商务部和教育部的高度肯定与支持,从2010年起商务部和教育部同意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第三届起更名为“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每年一次。
服创大赛旨在搭建一个大学生服务创新与创业能力展示平台,引导社会公众和青年学生关注服务外包产业,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办九年来,服创大赛受到国内外院校、服务外包企业和媒体的普遍关注,规模逐年攀升,内涵不断提升,成效日益显著,成为展现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产学研资源互动融合的“加速器”。
成就与收获2018年6月1日,第九届服创大赛在无锡江南大学落幕。
通过前期初赛,从报名参赛的5432支团队中评选出了的134支团队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的19支团队分获企业命题类和创业实践类一等奖。
一、第九届服创大赛的特点及发展第九届大赛以国家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完善设计、深化服务、延伸平台,受到高校和业界的广泛赞誉。
第十四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赛题

第十四届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赛题本次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推动服务外包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以下是本次大赛的赛题内容:一、赛题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的重要力量。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逐渐走向国际化,逐步成为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供应商。
在这一背景下,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一个促进行业创新的评台,将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推动服务外包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赛题内容1. 服务外包行业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对当前国际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新兴技术应用、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对我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2.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案例共享- 选择一个创新的服务外包创业案例进行共享,阐述其创新之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服务外包行业的创业者提供借鉴和启发。
3. 企业服务外包管理与实践- 以企业服务外包管理与实践为主题,围绕服务外包业务的策略、管理、实施和绩效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和实践经验。
4. 服务外包业务风险管理- 分析当前服务外包行业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探讨如何在服务外包业务中有效管理和规避风险,保障服务质量和业务安全。
5. 服务外包与跨国合作- 结合国际经济形势和跨国合作趋势,探讨服务外包与跨国合作的时机和方式,共同推动国际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
6.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 总结服务外包行业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促进服务外包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7. 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创新- 分析当前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问题与瓶颈,提出政策创新的建议,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发展。
8. 服务外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国际服务外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三、注意事项1. 参赛者可根据个人或团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赛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撰写相关的论文或项目方案。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指南

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指南一、什么是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商务部两部委与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学生服务创新与创业盛会。
服创大赛每年一届。
为深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 69号)和《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教高[2009] 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商务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成功举办两届大赛的基础上,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服创大赛)。
服创大赛将紧贴服务经济、信息技术和创意、创新与创业主题,强调应用导向和产学互动,搭建一个大学生服务创新与创业能力展示平台。
引导社会公众和青年学生关注现代服务产业,吸引企业关注高校青年学生,促进高校教育改革贴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高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逐渐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创新创业展示盛典。
二、服创大赛赛什么?服创大赛的主题是:服务经济、信息技术、创意创新创业、应用导向和产学互动。
也就是说只要是和这些主题紧密相关的方案或任务,都可以作为服创大赛的赛题内容。
三、服创大赛主题服务经济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服务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未来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也是形成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领域。
在具体的主题体现中,主要表现为服务创新、服务意识和客户价值等三个方面。
信息技术基于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也是对社会生活和各行各业渗透力最强的技术。
在具体的主题体现上,实际超越了信息技术本身,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关注信息技术对公众社会的积极影响、关注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与促进、关注信息技术与商业社会的结合与创新。
创意、创新与创业青年学生是思维力、精力和爆发力最充沛的社会群体,而创意、创新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服创大赛的核心主题之一。
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校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情况汇总表

附件: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校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情况汇总表竞赛成绩指导教师参赛学生作品名称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陈少华、曾洁沈巍、张武警、唐琳、乔梅昌商用厨房油烟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第十一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陈少华、曾洁沈巍、张武警、唐琳、乔梅昌商用厨房油烟净化与余热利用系统一等奖吕斌、费继友于建方、杨龙飞、项阳、赵荣彪、皮姣姣、倪成业、栾诗宇、曲晓伟矿井轨道定点阻拦器一等奖葛宰林赵俊奇、庞德辰、李昱思、马开浪、谢嘉茹、李思达、武琦、张希良直线式永磁海浪发电装置二等奖葛宰林、李永华文怀宇、刘启超、王瑞东、张海、潘野、徐庆昊、何强、李基鹏分级冷却抑制轴承高温锻件网状碳化物生成工艺设备二等奖吕斌、刘晓雪李冰、樊晓伟、夏常玖、贾长风、王灵荷、何倩茜、林帅新型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二等奖陈少华、曾洁高星宇、查格其、吴运幸、侯一鸣、付安磷酸铁锂电池检测与管理系统二等奖吕斌、雷蕾姜新禹、张震宇、钟宏远、孙崇文、关杰元、姜彤、王子安、国雷基于NRF无线通信的云端智能节电系统设计二等奖司伟王迪、窦志刚、马祖国、李珊、朱建辉、齐昌鑫废弃玻璃粉低温烧结制备玻璃陶瓷二等奖张锐、王武生刘子麟、杨鹏飞、尹建、王梦莹、周乐安大连地铁特殊部位防水做法及技术研究二等奖陈少华、曾洁吕锦、张琪、汪康康、陈硕面向老年人的新型智能控制药箱二等奖吕斌、张迎辉杨帆、柳松杨、姜彦辰、王腾、陈宁小型饮用水软化水处理装备三等奖吕斌、张生芳冯波、侯志如、张新朋、杨毅、张平、杨文娇、季蒙模块化教学机器人三等奖左忠义汪磊、孙键、孙海燕、邰淳亮、傅军豪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三等奖李永华王瀚、王显亮、王洋、郑重、陈石杰、周庆、周成旭、王志强“小菜一碟”全自动智能烹饪机三等奖陈少华、曾洁徐克、齐迪、尹琨、张扬、李哲、伍国凌基于基站无线中继模式的区域专网车辆追踪监控系统三等奖陈少华、曾洁韩敬康、李岳枫、杜恒良、康君妍宿舍火灾监视与疏散一体化消防系统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辽宁赛区)二等奖张雪珊王卿三等奖张雪珊王录录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辽宁赛区)一等奖戴晓鸣、王丽媛何克胜、庞艳涛二等奖皇甫明、李宁、林美艳、孙日明、张玉丽、顾颖、梁波朱治文、刘江伟、贺彬、王豪豪、党海舟、张健、梁腾飞三等奖徐志敏、孙晓英、李秀梅、王丽敏、张月、王岩、徐天博、汪颖、汪军、高静华、张书莲刁锋、姚丹阳、刘丰、周益、潘梦然、汪财雄、陈桐、孟飞、胡江祺、梁赛、金仕亚第五届辽宁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戴晓鸣、王丽媛、皇甫明、李宁、林美艳、孙日明、张玉丽、顾颖、梁波、徐志敏、孙晓英、李秀梅、王丽敏、张月、王岩、徐天博、汪颖、汪军、高静华、张书莲何克胜、庞艳涛、朱治文、刘江伟、贺彬、王豪豪、党海舟、张健、梁腾飞、刁锋、姚丹阳、刘丰、周益、潘梦然、汪财雄、陈桐、孟飞、胡江祺、梁赛、金仕亚二等奖于慧徐峰三等奖王海燕、李佳宁、张振宇臧振君、马杰、夏飞大连市第二十二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戴晓鸣、高静华、顾颖、皇甫明、金丽、李佳宁、李宁、李秀梅、梁波、林美艳、刘勇、孙日明、孙晓英、汪军、汪颖、王海燕、王丽敏、王丽媛、王岩、徐天博、徐志敏、于慧、张书莲、张玉丽、张月、张振宇、周大勇庞艳涛、姚丹阳、梁腾飞、董杰、朱治文、金仕亚、刘丰、胡江祺、汪财雄、王坚、贺彬、繤丹东、张向东、马杰、徐峰、将万博、靳叔凯、梁赛、张健、刁锋、管振强、孟飞、党海舟、周益、王树春、杨燚、孟迪二等奖白凤兰、毕卫星、蔡敏、戴晓鸣、丁立佳、高静华、顾颖、郭大为、皇甫明、金丽、李佳宁李宁、李秀梅、李焱淼、李雁南、梁波、林美艳、刘勇、宋爱民、孙日明、孙晓英、万维明、汪军、汪颖、王国灿、王海燕、王丽敏、王丽媛、王晓元、王岩、徐天博、徐志敏、于慧、张继红、张书莲、张玉丽、张月、张振宇司安然、田成志、李文海、李朋、王德名、李强、孙伟莎、马睿泽、卢军、李修雷、兰锋、邓义仁、隆宏斌、李亮、王鑫、张如一、王佳辉、胡珂、陈桐、孙江南、周威、殷佳鹏、尹太国、毛竞争、王玉龙、李芝华、李文浩、吴启龙、胡浩、张翔博、陈志伟、吕小明、刘宁春、孟陈祥、叶安东、张聪、蒋凯雄、侯振兴、孙渤、胡江奎、何江涛、汤泽惠、孙学涛、顾自豪、周密、冯文敏、蒋敏、邵乾宇、张啸男、夏中羽、李嘉曦、汪朝辉、柳驰航、臧晓雅、霍梦梦、孙向阳、赵政、郝靖伟、刘雨涵、王文龙、孙艳阳、张雅霖、宁旭阳、刘晓林。
诚信参赛承诺书(2篇)

诚信参赛承诺书我团队所有成员(以下简称“承诺人”)充分知晓并对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大赛组委会”)作如下承诺:一、承诺人保证符合报名条件且在参赛过程中始终保持符合该条件。
保证向大赛组委会提交的所有参赛材料(包括并不限于学校和团队成员信息以及参赛作品等)所含内容均真实、有效、准确、完整。
如有违反,同意大赛组委会随时取消承诺人的参赛资格。
对因此给大赛组委会造成的损失,愿意承担赔偿责任。
二、承诺人保证其参加“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而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的参赛作品由承诺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的,承诺人对其参赛作品、技术方案或设计拥有合法权利。
三、承诺人自将参赛作品送交大赛组委会之日起,即视为许可大赛组委会可以将其参赛作品、技术方案或设计在非商业用途下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展现,授予大赛组委会对作品的权利包括且不限制于复制权、发表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四、向大赛提交的参赛作品及资料的任何部分均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不含任何诽谤、淫秽或非法材料。
】承诺人:日期:___年___月___日诚信参赛承诺书(2)尊敬的评委们:作为一名参赛选手,我郑重地向您提交我的诚信参赛承诺书。
我深知在比赛中保持诚信的重要性,相信只有以诚信为基础,我们才能真正体现比赛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因此,我愿意郑重承诺以下内容:一、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作为参赛选手,我将严格遵守比赛组织方制定的比赛规则。
我会认真阅读并理解比赛规则,并按照规则要求进行比赛。
我会积极熟悉比赛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进行,以免违规或出现不正当行为。
二、独立完成作品我承诺,本次比赛中的作品将是我独立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抄袭或任何其他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
我将确保作品的原创性,并严禁将他人的成果、观点或其他相关材料抄袭或用于本次比赛。
我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遵守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遵守比赛精神我承诺,我将遵守比赛的精神,尊重对手和其他参赛选手。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申报书

项目名称(必填)
团队类别(必填)
□A类(企业命题类)
参加竞赛类型(必填)
□主赛事
□B类(创业实践类)
□跨境电商分赛事
所属
领域
分组
(单选)
企业服务智能计算文化创意物联网医疗健康能源环保工业设计软件与IT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人工智能云计算其他_____________
主要服务对象(单选)
制造零售物流交通电信医疗健康能源政府与公共服务银行、金融服务与保险教育培训软件与IT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商务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其他_____________
团队
主要
成员
(必填)
姓名
性别
年龄
年级、专业
备注(负责人)
队长
联系
方式
(必填)
姓名
手机
电子邮箱
项目简介(300字以内)(必填)
创意描述、特色综述
开发工具与技术
应用对象
应用环境
商业模式
营销策略
投融资方案
风险和控制
其他(可列图表等阐述)
长江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学科竞赛安排表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学会 地球科学学院 省部级 D 2018年5月-2018年9月 王峰
2018年第十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球科学学院 省部级
崔艳荣
32 湖北省第三届网络安全竞赛
湖北省教育厅
计算机科学学院 省级
C 2018年9月-2018年11月 潘劲松
33 2018年“赛佰特杯”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 计算机科学学院 省部级 D
2018年8月
白凯
34 2018年“H3C”杯全国大学生IT技术大赛
王齐
2018年(第十三届)长江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长江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校级
E 2018年4月
黄河
30 2018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大赛
教育部高教司
计算机科学学院 国家级 B 2018年6月
崔艳荣
31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商务部
计算机科学学院 国家级 B 2018年7月
省部级 D 2018年1月-2018年10月 涂雷
第十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省部级 D 2018年6月
黄河
2018 年中南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大赛
省部级 D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8年8月
教育部
动物科学学院 省部级 D 2018年10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B类(创业实践类)校内赛证明
我校已收到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通知,由于第十一届服创大赛创业实践类(B类)每校限报两支队伍参赛,为表公平公正公开,我校将通过校内选拔/推荐的方式,确定以下两只获胜队伍代表我校参加比赛,特此证明。
校内赛负责人及职务:
联系电话:
参赛团队一
团队名称:
参赛项目名称:
所有队员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参赛团队二
团队名称:
参赛项目名称:
所有队员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注:以上信息一经提交,无法更改。
__________________大学教务处(章)
年月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