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5课《守株待兔》第一课时部编版(共15张PPT)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5课《守株待兔》第一课时部编版(共15张PPT)
提问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启示。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其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讲解生字词:讲解本课生字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
读音:确保学生正确发音,通过示范和练习进行巩固
含义:解释每个生字词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改进措施和未来教学计划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文素养的培养。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汇报人: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18张PPT)

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 国人笑话?
因为这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兔子, 就想每天都不劳而获,于是放下农具不 再干活,最后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 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 被宋国人笑话。
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 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 侥幸,不要指望着不 劳而获。
读读“阅读链接”,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 错在哪里?
文言文
理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田里有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了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手中的农具,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
到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 己反倒被宋国人讥笑。
寓言故事
小故事 大道理
守 株 待 兔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战国 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 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 人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 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理解故事寓意,并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1.把去楚国的方向搞反了。 2.不听朋友的劝告,固执己见。
1.品读课文:面对兔子“折颈而死”后,耕田 的人为什么会决定放下农具守着桩子?
2.小组合作探究: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思考:面对兔子“折颈而死” 后,耕田的人为什么会决定放下 农具守着桩子?
农夫会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35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35张PPT)

文言文的特点: 行文简练。 学习文言文的妙招:
1.查工具书; 2.借助插图; 3.借助注释。 同桌合作,一人读课文,一人说意思,借助
课文插图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活动三:借助提示,尝试着概括课文大意。 宋国有个__农__夫___,看见_一__只__兔__子___撞在_树__桩__上__
chù
jǐnɡ
2.兔走 触 株,折 颈 而死。
shì qí
3.因 释 其 耒而守株。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二:用原文中的句子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起因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经过
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
结果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根据刚才的思维导图,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个 故事讲给大家听。
5 守株待兔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猜图激趣,指点书写
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
语文要素: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习作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视察图画。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2.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
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
清楚。
【作者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 233年),
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与李 斯同为荀子的学生。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如果你是农夫,此时, 你会想些什么?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怎么 兔子还不来?
农夫悠然自得地坐在树桩旁,他想:我 今天多坐一会儿,会不会等到更多的兔子呢?
如果让你劝劝农夫,你打算怎么说?
我想对他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 自己勤奋劳作,才会有所收获。”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守株待兔》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5课《守株待兔》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30
怎么还有你这样 笨的人啊。
给宋国人丢脸啊!
对意外怎么能心 存侥幸呢?
精选ppt课件2021
31
他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 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并不是经常发 生的事情。所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 子。
所以,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精选ppt课件2021
精选ppt课件2021
39
课堂演练
一、比一比,再组词。
株( 一株 ) 柱( 柱子 )
宋( 宋国 ) 宁( 宁可 )
精选ppt课件2021
40
二、填一填。
木+朱 = 株
期 —月 = 其
角+虫 = 触
耒+ 井 = 耕
精选ppt课件2021
41
课堂演练
一、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放下

希望



于是
精选ppt课件2021
精选ppt课件2021
25
你能猜测一下这个人的心情是 怎样的吗?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
精选ppt课件2021
26
捡到一只兔子,这个人的心情很好。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精选ppt课件2021
27
小拓展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你怎么看 待这只兔子?
16
朗读第一句话,思考: 1.课文的主人公是哪国人? 2.他是做什么的?
精选ppt课件2021
17
整体感知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宋人有耕者。
宋国
精选ppt课件202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 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 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将商鞅 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 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他的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 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其文学功底之深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 名著。代表作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多首。
守株待兔
寓言故事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 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 言、古希腊《伊索寓言》等。
亡羊补牢 乌鸦喝水 龟兔赛跑 农夫和蛇
守株待兔释义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做有些事不能只知道守株待兔,要主动抓住时机! 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 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 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 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qí 1.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应用:听其自然,促其实现 2.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应用:名副其实,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3.指导代词。那个;那样。 应用:实有其事,有其父必有其子 4.某些副词的词尾。 应用:尤其,极其,何其
jī 1.汉朝人名 应用:郦食(yì)其。
shǒu 1.防卫(跟“攻”相对)。 应用:防守,把守,守卫,守门员 2.照看,不离开;看护。 应用:守护,看守,守着病人 6.守候;等待。 应用:守株待兔,记者们守在大门外
3.遵照,不违背。 应用:遵守,守纪律,守时间,取 信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21张ppt)

注释
① 本文选自《韩非 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 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 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⑦[冀]希望。
守株待兔
结果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➎ 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 本文选自《韩非 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 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练习背诵
起因 经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守株待兔
第二课时
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学提示:
小声读读课文,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会 被宋国人笑话呢?请你从文中找到理由。
注释
① 本文选自《韩非 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 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守株待兔 不务正业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空想美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5.守株待兔(共14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5.守株待兔(共14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守株待兔》
北流市隆盛镇中心小学 陈玫伶
守 株 待 兔
故事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区别在哪里?
不经常发生
必定如此,一定会发生
为什么种田人会被宋国人嘲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 株。兔走触株,折颈而 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脚踏实地,才会真的有所收获!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颈 而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 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 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因此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觉 得
懒惰
不思进取




投机取巧





贪婪

愚昧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种田人的人?
我们不要抱着不劳而获,侥幸 获取利益的心理,幸福生活是 要靠踏实与勤劳换来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课件(共16张PPT)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株( ) 触( )
练一、一组词练。
宋( ) 待( ) 其( ) 株( ) 守( ) 颈( ) 耕( ) 触( ) 二、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2、因释其耒而守株。
于是这个农民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同学们,这些图画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这就是 寓言。
“株”始见于战国时期,初文作“朱”,本义是露出地面的树根和 靠近根部的部分,树桩。[2]引申为树木的量词,棵。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三、读了本篇课文,你想对这位农夫说
阅读链接:
读一读《南辕北辙》,想一想,故事中的 人犯了什么错误?
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所以结果会离目标越来 越远。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第一看准方向,才 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பைடு நூலகம்向错了,那么 有利的条件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shǒu zhū dài
守株待兔
sònɡ
ɡēnɡ
chù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jǐnɡ
shì qí lěi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耒 耕待其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
怎么还有你这样 笨的人啊。
真给宋国人丢脸 啊!
对意外怎么能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守株待兔
点击图片 播放视频
shǒu zhū dài
守株待兔
sònɡ
ɡēnɡ
chù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
jǐnɡ
shì qí lěi

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识记方法
形近字比较 耒 未末 颈
熟字换偏旁


经劲 讲
宋呆 耒耕
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
风吹、日晒、雨淋,家人、邻居的 劝阻……
兔子啊兔子,快点儿撞到树桩上来 吧!这样我就不用辛苦干活啦,等着捡 现成的多好!
感知结局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句意:
被……嘲笑
他再也没能得到兔子,而
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探究:你觉得这个农夫怎么样?你想对 他说什么?
农夫愚蠢可笑。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被农 夫捡到,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我会认
sòng gēng shì

宋 耕释冀
我会写
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
守株待宋耕
“守”下面“寸”的横画与上 面“宀”的横画大致等宽。
“耕”左半部分三笔横画要写得略短且横画之间 等距,右半部分“井”的两笔横画之间略宽一些 ;
我会写
chù jǐng shì

触颈释其
“颈”左半部分下面的“工”最后一笔 横画变成提画;
一、比一比,再组词。

耕(耕地) 讲(讲话)
颈(脖颈) 须(胡须)
二、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走:①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②跑。
1.兔走触株( ② ) ·
释:①说明;解说。②放下。
2.因释其耒而守株( ② ) ·
复:①重复。②回答;答复。③又,再。
3.冀复得兔( ③ ) ·
宋国有一个农民,他家的田里有 一个大树桩。
句段精析
这句话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人地


物点

句段精析 跑
脖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 只 兔
跑 过 来
撞到 了树 桩上
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触 桩而死的兔子后就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再有兔子 撞死,结果一只兔子也没有得到的故事,告诉 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的心理,也不要死守狭 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本书精选多则经典寓言故事, 文字活泼清新、内容简练精要、故 事短小精悍、风格轻松幽默。许多 寓言读起来令人捧腹之余,也常常 引人深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吃 萝 卜




守株 待 宋耕 触颈释其
木株朱耒耕井角触虫
树桩
守株待兔
守候,蹲点
等待
守着树桩 等待兔子
探究起因
……的人,表示人物身份

折断脖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 句意:
碰撞
宋国有个农夫。他的田里有个
树桩。一天,一只奔跑的兔子
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说一说 农夫此时会怎么做,怎么想?
句段精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这几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人物身份、地点,同时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其中“田中 有株”是前提条件,“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为后面农夫 “守株待兔”做了必要的铺垫,同时埋下了伏笔。
句段精析
耕种为生的人, 也就是农民。
树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2.搜集其他寓言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再说说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语文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守 株 待 兔
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寓言简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 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 简意赅。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 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
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 守株”。背诵课文。
背诵指导:要在充分疏通课文大意、 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可以按照 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 来记忆。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 会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兔子被树桩撞死本就是一个偶然事 件,不可能天天有兔子被树桩撞死,但是农 夫却将这个事件看作必然事件,心存侥幸, 不再耕种田地,任田地荒芜也要守在树桩旁 等兔子撞死好不劳而获,结果却一只兔子也 没有得到,所以他被宋国人笑话。
农夫喜出望外,捡起兔子,跑到集市 上,用卖兔子换来的钱饱餐了一顿。
农夫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兔子就 好了,何必辛辛苦苦种田呢?
了解经过
于是
代词,代指农夫 希望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放下 耕田的一种工具
又,再
句意:于是放下他的 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 次收获撞死的兔子。
说一说 农夫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想些什么?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 坐车人错在哪里?(“阅读链接”见教材第 17面)
坐车人要去南边的楚国,但却往北走,朋 友提醒他楚国在南边,他却认为只要马跑得快、 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就一定能抵达。 他没有意识到,一旦方向错误,再好的条件也 无济于事,最终只能事与愿违。
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正确书写 本课生字。
“释”左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应把位置留给右 半部分,且右半部分上面“又”的横撇要注意 避让左半部分。
朗读指导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词语解析
守株待兔 冀
耒 折颈
词语解析
【守株待兔】: 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
希望。
【折颈】:
折断脖子。
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段落大意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事件;不要想着不 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位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 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 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反而成为宋国的大笑话。这则寓 言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的心理。
农夫懒惰。他捡到一只兔子就妄图不劳而 获,最终一无所获。
说一说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 幸,希望得到意外收获
死守狭隘的 经验,不知变通
不要存有不劳而 获的侥幸心理
不要死守狭隘 的经验,不知变通
守 起因——兔触株而死
不能
株 待
经过——守株待兔
寄希 望于

意外
结果——不复得兔,为宋国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