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规定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如您所指定,我将会按照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对《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引言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而高强度螺栓连接则是构成钢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严格遵循《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对于确保钢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规程概述《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是对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
该规程通过对螺栓连接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旨在保障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螺栓连接的设计1. 设计原则在《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2011)中,对螺栓连接的设计原则有详细规定,包括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验证、螺栓轴向受力计算等方面。
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理解规程中的设计原则,确保螺栓连接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2. 材料要求规程中对螺栓、螺母、垫片等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表面处理要求等。
设计者在选择和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四、螺栓连接的施工1. 施工工艺规程中对螺栓连接的预紧、紧固、控制扭矩等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螺栓连接在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规程中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螺栓连接的施工。
2. 质量控制规程中还对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规定,包括对螺栓预紧力的控制、紧固力的检测、螺栓轴向力的测量等。
这些质量控制措施对于确保螺栓连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五、螺栓连接的验收1. 验收标准规程中对螺栓连接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对螺栓预紧力、紧固力、螺栓轴向力的验收标准等。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参考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l 9 9 2年l 1月1日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 ——集中荷载; M ——弯矩; N--轴心力;P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b c b v b t N N N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b c b v b t f f f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正应力。
几何参数 A ——毛截面面积; An ——净截面面积; I ——毛截面惯性矩; J ——毛截面面积矩; d ——间距; d ——直径: d 0--孔径; l ——长度;z l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n——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f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1第2.1.1条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钢结构螺栓连接规范

55、37
k
公称
7、5
10
12、5
14
15
17
18、7
max
7、95
10、75
13、40
14、90
15、90
17、90
19、75
min
7、05
9、25
11、60
13、10
14、10
16、10
17、65
r
min
1、0
1、0
1、5
1、5
1、5
2、0
2、0
s
max
21
27
34
36
41
46
50
min
GB/T3632-199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10、9S
M16-M24
一件螺栓;一件螺母;一件垫圈
GB/T3633-1995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
2、材料
类型
性能等级
螺纹规格
选用材料
螺栓
10、9S
M12~M24
20MntiB
M27~M30
35VB
8、8S
M12~M16
35#
≤0、035
35VB
0、31~0、37
0、17~0、37
0、50~0、90
0、05~0、12
0、001~0、004
≤0、04
≤0、04
35#
0、32~0、40
0、17~0、37
0、50~0、90
≤0、035
≤0、035
45#
0、42~0、50
0、17~0、37
0、50~0、90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是在JGJ82-2003钢结构
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发布的新版技术规程,主要对螺栓材料
类型、紧固力校核过程、螺栓连接细节处理等有所调整和改进,并且增加
了穿螺栓的滑动支架的计算要求,拓宽了螺栓技术规程应用范围。
1、材料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规定,螺栓的材料分为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高强度钢共四类,具体见表3.3。
2、紧固力校核过程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在技术标准中,除了要
求紧固力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紧固力校核过程和紧固力要求,具体要求参
见技术标准,表2.2。
3、螺栓连接细节处理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要求,每个螺栓连接部
件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紧固件的直径,具体要求参见表 2.1。
此外,为了提高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在细节处理上还要求钢板进行抗拉孔的处理,具体要求如表3.1所示。
4、穿螺栓的滑动支架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还增加了穿螺栓的滑动
支架的计算要求,除了要考虑螺栓滑动支架设计中的紧固力校核外,还需要。
钢结构安装、高强螺栓的连接

钢结构安装知识高强度螺栓连接已经发展成为与焊接并举的钢结构主要连接形式之一,它具有受力性能好、耐疲劳、抗震性能好、连接刚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的工地连接中,成为钢结构安装的主要手段之一。
高强度螺栓连接按其受力状况,可分为摩擦型连接、摩擦-承压型连接、承压型连接和张拉型连接等几种类型,其中摩擦型连接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连接形式。
高强螺栓的连接和固定:(1)高强螺栓穿孔时应自由穿入,不许强制打入孔中或随意扩孔,螺栓穿入方向应力求一致。
(2)高强螺栓安装时,临时螺栓不得少于接头螺栓数量的1/3,且不得少于2个,但不得使用高强螺栓兼作临时螺栓,防止损伤高强螺栓引起扭距总数变化。
(3)高强螺栓安装不得在雨雪天进行,被安装构件的摩擦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4)高强螺栓的拧紧分初拧和终拧,初拧扭矩值是终拧扭矩值的30%~50%,初拧后用颜色笔在螺母上涂上记号,每节主框架校正合格后,用专用电动扳手终拧,直至拧掉螺栓尾部的梅花头。
(5)高强螺栓连接部位的附近,严禁随意动用气割、电焊等,当天安装高强螺栓,必须当天初拧完毕。
(6)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均匀受力,保证摩擦面摩擦系数,初拧和终拧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高强螺栓群由中央向外拧紧,对于作业面狭小,专用终拧扳手紧固有困难的少量螺栓,可用手动测力扳手进行终拧,并在螺栓上涂白油漆以便检查。
(7)每个钢框架高强螺栓安装紧固顺序:最上层框架梁→最下层框架梁→中间框架梁。
栓接之高强螺栓的安装:1).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是否保持干燥整洁,有无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污垢和不应有的涂料等。
2).高强螺栓是否能自由穿入螺栓孔,必须扩孔时,最大扩孔量不应超过1.2d(d 为螺栓公称直径)。
3).高强度螺栓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4).施工扭矩值:M20高强度螺栓扭矩值为***KN.m(8.8s)M24高强度螺栓扭矩值为***KN.m(10.9s)高强螺栓简介高强度螺栓从外形上可分为大六角头和扭剪型两种;按性能等级可分为8.8级、10.9级、12.9级等,目前我国使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有8.8级和10.9级两种,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只有10.9级一种。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 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jgj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摩擦型连接的计算第三节承压型连接的计算第四节接头设计第五节连接构造要求第三章施工及验收第一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储运和保管第二节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的制作第三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第四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安装第五节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第六节油漆附录一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附录二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加说明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建标〔1992〕2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原国家建工总局(82)建工科字第14号文的要求,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主编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82-91,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主要符号作用和作用效应F——集中荷载;M——弯矩;N——轴心力;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V——剪力。
计算指标——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σ——正应力。
几何参数A——毛截面面积;An——净截面面积;I——毛截面惯性矩;S——毛截面面积矩;α——间距;D——直径;D0——孔径;L——长度;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f——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规定
1、抗滑移系数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设计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构件摩擦面无论由制造厂处理,还是由现场处理均应对抗滑移系数进行测试,测得的抗滑移系数最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本条是强制性条文。
在安装现场局部采用砂轮打磨摩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应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除设计上采用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3,并明确提出可不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者外,其余情况在制作时为确定摩擦面的处理方法,必须按要求的批量用3套同材质,同处理方法的试件,进行复验。
同时并附有3套同材质,同处理方法的试件,供安装前复验。
2、高强度螺栓终拧1h时,螺栓预拉力的损失已大部分完成,在随后一两天内,损失趋于平稳,当超过一个月后,损失就会停止,但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螺栓扭矩系数将会发生变化,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统一和便于操作,本条规定检查时间同一定在1h后48h之内完成。
3、本条的构造原因是指设计原因造成空间太小无法使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的情况,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中,因安装顺序,安装方向考虑不周,或终拧时因对电动扳手使用掌握不熟练。
致使终拧时尾部梅花头上的棱端部滑牙(即打滑),无法拧掉梅花头,造成终拧扭矩是未知数。
对此类螺栓应控制一定比例。
4、高强度螺栓初拧,复拧的目的是为了使摩擦面能密贴,且螺栓受力
均匀,对大型节点强调安装顺序是防止节点中螺栓预拉力损失不均,影响连接的刚度。
5、强行穿入螺栓会损伤丝扣,改变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甚至连螺母都拧不上,因此强调自由穿入螺栓孔,气割扩孔很不规则,既削弱了构件的有效载面,减少了压力传力面积,还会使扩孔处钢材造成缺陷,故规定不得气割扩孔,最大扩孔量的限制也是基于构件有效载面和摩擦传力面积的考虑。
6、对于螺栓球节点网架,其刚度(挠度)往往比设计值要弱,主要原因是因为螺栓球与钢管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紧固不牢,出现间隙,松动等未拧紧情况,当下部支撑系统拆除后,由于连接间隙,松动等原因,挠度明显加大,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