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药物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比较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应用标准

预防心肌梗死
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 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 痛、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但 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心血管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合用时 需谨慎,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对硝酸酯类药物过敏、严重低血压、 急性循环衰竭等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市场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增加,硝酸酯类药物市
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速将保持稳定,市场规模
将持续扩大。
02
技术创新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新型给药途径和剂型的开发也
02 硝酸酯类药物主要应用领 域
心绞痛治疗
缓解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心肌血流灌注,从而缓解心绞痛症 状。
改善心肌缺血
硝酸酯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减少心绞痛发作 频率和持续时间。
心肌梗死预防和治疗
预防心肌梗死
通过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硝酸酯类药物可按需使用, 也可长期使用,具体根据 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剂量调整及给药途径
剂量调整
初始剂量宜小,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给药途径
硝酸酯类药物可通过口服、舌下含服、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具体途径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
合并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与禁忌药物合用
硝酸酯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如西地那非等合用 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应避免合用。
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

硝酸酯类药物:历经百年的心血管保护药
2022
1998
1987
1978
1963
1947
1879
1867
1846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06):553-578.
硝酸酯作用机理:外源性NO供体
R-O-NO2
R-O-N=O
R-S-N=O
L-精氨酸
给药后3min
0.84±0.19
0.72±0.11
给药后15min
0.88±0.17
0.83±0.23
给药后45min
0.90±0.13
0.89±0.21
给药前后两组99mTc-MIBII心肌摄取比值的比较
ISMN不适合静脉用药
*5-单硝酸异山梨酯起效、达峰、达稳态需要浓度均延迟于等剂量口服制剂,静脉剂型缺乏合理性
HR心率,MBP平均动脉压,CI心脏指数;SVI心博指数;RA平均右动脉压;MPA平均肺动脉压;PAW平均肺动脉楔压;SVR外周血管阻力;PVR肺血管阻力;SWI做功指数
ISDN用于治疗严重左心衰安全有效
11例严重左心衰竭的患者都接受了800ug/min的最大剂量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硝酸异山梨酯有效降低了所有 11 名患者的肺舒张压,压力的下降是渐进的且与剂量相关;随着硝酸异山梨酯剂量的增加,平均血压和收缩压均有下降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
凯慰欣®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
国家基本药物 | 医保乙类
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冠心病死亡率继续 2012 年以来的上升趋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异舒吉与ISMN、GTN的比较

ISMN不适合静脉用药
急性心肌缺血治疗关键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因此,需要起 效快、作用恒定、易于调节剂量的药物 ISMN起效缓慢(达到100ng/ml的时间) 4mg/h iv >=I.5小时 8mg/h iv >=0.5小时 20mg/h iv = 20mg po 药物作用滞后,不利于剂量的调节 连续静脉给药需近24 h 才能达到稳态浓度(4~5 个半衰期) 血药浓度不断升高,有潜在药物蓄积和产生低血压的危险。 半衰期长,一旦产生副作用,很难通过调整剂量来改善
三种静脉注射剂渗透压比较(一)
January 2008
药典附录中规定“在制作注射剂、滴眼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考虑其渗透压” 异舒吉的渗透压和标准氯化钠注射液一致,可直接静脉注射
3500 mOsm/kg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9%氯化钠注射液
异舒吉
国产ISDN
January 2008
January 2008
4mg/h异舒吉连续静点22.5h,无耐药性产生
22.5小时后口服10mgISDN,再次产 生血流动力学效应,效果达到点滴 4小时的效应
Unverdorben et al., Z Kardiol, 78 (Suppl. 2); 88-94, 1989
January 2008
常用硝酸酯注射液的制剂特点
助溶剂
硝酸酯药物为脂溶性药物,需要有机溶剂作为助溶剂或稳定剂, 如:酒精、丙二醇等才可以制成针剂溶液
渗透压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渗透压要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供静脉注 射的大剂量注射剂还应具有等张性
异舒吉具有理想的制剂特点
January 2008
硝酸酯类的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的不良反应头痛硝酸酯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如将初始剂量减半后可明显减少头痛的发生率,大部分患者服药1-2周后头痛可自行消失。
阿司匹林亦可使之有效缓解。
头痛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抗心肌缺血效应的减弱或缺失。
其他不良反应1面部潮红2心率加快3低血压:可伴随出现头晕、恶心等4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引起口臭5少见皮疹6长期大剂量使用可罕见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扩张外周血管,改变血液动力学硝酸酯类药物对各种平滑肌均有舒张作用,但对血管平滑肌作用最强。
不同的硝酸酯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的的作用强度不同。
①舒张静脉:扩张静脉可减轻前负荷,特别是扩张较大的静脉,增加静脉储备量,使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减小,降低心室壁张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由于重力的影响,在立位或坐位时回心血量减少更多,缓解心绞痛的效果比卧位好,也说明降低前负荷的重要性。
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②舒张动脉:可减少左心室后负荷,使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导致左室内压降低,室壁肌张力下降,左心室作功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
对小动脉、毛细血管作用较小。
药物扩张血管后,由于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虽然增加了心肌耗氧量,但给药后节约耗氧量超过增加耗氧量,所以心脏的总耗氧量是下降的。
缓解了心绞痛。
硝酸酯类药物舒张血管的作用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所以不论冠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无损伤,均能舒张冠脉。
2.改变心肌血液分布,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①舒张冠脉,增加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冠状动脉从心外膜垂直穿过心肌纤维后,在心内膜呈网状分布,这种解剖特点非常容易受心内压的影响。
当心绞痛发作时,因缺血、缺氧,左室舒张末压LVEDP增高并超过心内膜下冠状动脉灌注压,造成心内膜冠状血管网受压部位严重缺血。
由于硝酸酯类药物能舒张冠脉,使左室舒张末期的压力降低,改善心肌顺应性,减小了心内膜血管的压力,有利于血液从外膜流向心内膜缺血区域。
②舒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药物选择性舒张心外膜较大的输送血管,对小阻力血管作用弱。
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不宜马上活动

龙源期刊网
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不宜马上活动
作者:韩咏霞
来源:《药物与人》2013年第01期
临床上应用的硝酸酯类药物主要有三种: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和5~单硝异山梨醇酯。
这三种硝酸酯类药物可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一般用于终止或预防心绞痛发作,也可用于其他缺血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与改善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临床表现。
硝酸酯类药物的扩张血管作用十分迅速,可在服药后数秒至数分钟即可引起血管显著扩张。
因此,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十分讲究。
其讲究之一是必须注意服药时的体位,以坐位或平卧位为宜;讲究之二是服药后至少休息15~30分钟,切忌服药后马上行走与活动,讲究之三是不要大剂量用药,硝酸酯类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和时效与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避免血压过度降低而致心电活动不稳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二是为了防止血压过度降低而致脑供血不足诱发晕厥与跌倒;三是有助于减轻与缓解头痛、面红等其他不良反应,服药后平静休息可使这些不良反应变得轻微,反之则加重这些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硝酸酯类静脉制剂要紧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及高血压急症的急危重症期。
口服制剂要紧用于冠心病及心衰的长期及稳按期医治。
急危重期和稳按期医治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急危重期医治关注的是如何能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固病情及减缓病症,追求的是药物医治成效;稳按期关注的是如何维持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耐药、改善预后。
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具有起效快、便于调剂的特点,要紧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
(一)ACS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抗心肌缺血药物用于ACS(包括急性ST 段举高型心肌梗死、非ST 段举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固性心绞痛),是操纵急性心肌缺血最经常使用的药物之一。
1.ACS 时应用指征ACS 起初发病48h 内为操纵心肌缺血,或为操纵归并存在的高血压、心衰需要持续静脉应用硝酸酯。
病症减缓后12-24h 可停止静脉用药。
2.ACS 时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注意事项(1) 处置好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关系: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是用于抗心肌缺血的三大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均为抗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ACS 时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常联合应用。
如合用显现低血压等不能耐受情形时,应优先保留β受体阻滞剂,停用硝酸酯类药物。
因β受体阻滞剂既可改善缺血病症又可改善预后,而硝酸酯类药物要紧用于改善病症,尚无改善心血管预后的证据。
若是已经利用了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仍有心绞痛发作,或考虑为痉挛性心绞痛时可选用钙拮抗剂。
(2) 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时慎用硝酸酯类药物: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常因右室功能障碍,而致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减少,显现低血压,硝酸酯类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易致左室前负荷进一步下降,加重低血压状态,不宜利用。
但如显现血压升高伴心肌缺血相关病症或心衰时,在周密监测下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PPT课件

加强研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代 谢、生物利用度和药物间相互 作用等方面的了展针对特殊人群(如老 年人、儿童、孕妇等)的用药 研究,以扩大硝酸酯类药物在 各年龄段的应用范围。
探索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药物 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并降 低副作用。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肌缺血和心功能。
硝酸酯类药物在扩张血管的同时 ,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 血液黏度,从而有助于预防血栓
形成和改善微循环。
硝酸酯类药物在血管扩张剂中具 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长期使 用不会增加病死率,并且可以有
效地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比较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降压作用,尤 其对于中度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禁忌症
对硝酸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需要定期更换药物或与其他药物联合 使用。同时,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04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 他药物的比较
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的比较
硝酸酯类药物在抗心绞痛方面与其他药 物比较,具有更加快速、有效的扩张血 管作用,能够迅速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并且不会 对血脂、血糖等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且长期使用不会增加病死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05
硝酸酯类药物的未 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持续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 验证硝酸酯类药物在不同疾病
硝酸异山梨酯
常见剂型
01
片剂、注射剂、喷雾剂
药理作用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

(3)大剂量:扩张阻力小动脉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分类
1. 硝酸甘油(NG) 2. 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ISDN) 3. 5-单硝异山梨醇酯(ISMN)
亚硝酸异戊酯及戊四醇酯临床上已基本不用 这三种硝酸酯可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形成不
同制剂,以满足终止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需要
不同给药途径特点
(4)改善心室重构
抗心衰
(5)抑制心肌纤维化
(6)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
(7)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过氧化
抗AS
(8)抑制LDL过氧化
(9)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栓
临床应用情况
心肌缺血 多种类型心力衰竭 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 多种类型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禁用:对硝酸盐类药物过敏者 慎用:青光眼、甲状腺机能减退、
是硝酸异山梨酯(ISDN)分解后的主要功能成份 对正常血压影响有限 可避免血压宽幅波动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除须遵循硝酸酯类药物的共同注意事项外,还需 注意:
使用微量注射泵 衡量持续给药 从小剂量开始 1-2mg/h 适时调整用量 最大10mg/h 用量个体化原则 据临床情况 个别人短时可
单硝酸异山梨酯含一个硝基,体内NO释放稍慢, 但静脉给药缓解心绞痛起效速度并不慢;几分钟 就能够显著减轻心绞痛症状
口服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起效时间要慢于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
用于心衰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面对衰竭的心脏……
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可以改善症状……
减负! ①
Various targets for therapies used in AHF
成的副作用 便于维持恒定的疗效,防止再次发生冠脉痉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7-7669(2004)04-0239-04硝酸酯类药物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比较陈 钧,蒋新国,江文明,高小玲,陆 伟(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 200032)[收稿日期] 2004-01-05 [接受日期] 2004-02-09[作者简介] 陈 钧(1974-),男,上海人,博士研究生,从事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研究。
[联系人] 蒋新国。
Phn :86-21-5423-7381。
E -mail :xgjiang @shmu .edu .cn[关键词] 硝酸异山梨酯;药动学;色谱法,气相;投药,口服;输注,静脉内;单硝酸异山梨酯[摘要] 目的:评价5-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 )片剂和注射剂及硝酸异山梨酯(ISDN )注射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特征。
方法: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的方式,单剂量口服5-ISMN 片剂20mg 或静脉滴注(静滴)5-ISMN 注射剂(5mg ·h -1,维持4h )或ISDN 注射剂(5mg ·h -1,维持4h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
结果:18名受试者口服5-ISMN 片剂和静滴5-ISMN 注射剂后的药动学参数为:T max 分别为(0.7±s 0.6),(4.1±0.7)h ;C max 分别为(389±86),(283±59)μg ·L-1;A UC 0-∞分别为(3266±624),(3179±769)μg ·h ·L -1。
静滴ISDN 注射剂后IS -DN ,2-单硝酸异山梨酯(2-ISMN )和5-ISMN 的C max 分别为(18±7),(59±4),(209±50)μg ·L -1;AUC 0-t 分别为(85±28),(380±59),(1384±427)μg ·h ·L -1;T 1/2分别为(1.00±0.20),(2.6±0.8),(6.1±0.9)h 。
结论:5-ISMN 片剂与注射剂相比,两者的A UC 等效,但片剂的达峰时间明显快于注射剂。
ISDN 注射剂给药后能较快达到稳态浓度,而且迅速代谢成活性代谢产物。
[中图分类号] R972.3;R969.1[文献标识码] A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目前常用的有硝酸异山梨酯(isoso rbide dini -trate ,ISDN )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5-isosorbide mononitrate ,5-ISM N )。
ISDN 在临床上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左心室衰竭,各种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衰竭及严重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代谢产物5-ISM N 和2-单硝酸异山梨酯(2-isoso rbide mononi -trate ,2-ISMN )均具有药理活性[1]。
5-ISMN 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伴有心绞痛症状的后期治疗等[2]。
目前,国内市场上硝酸酯类的药物剂型较多,有普通片、缓释胶囊、注射剂等。
缓释制剂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其药动学研究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报道[3,4];普通片、注射剂则常用于急性心绞痛发作时的治疗,临床上应用亦较多。
本试验对3种具有代表性的硝酸酯类药物———5-ISM N 片剂、5-ISMN 和ISDN 注射剂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药品与试剂 试验药物:5-ISM N 片,由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异乐定片,每片20mg ,批号01082401;5-ISM N 注射剂,由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鲁南欣康注射剂,每5mL 注射剂含5-ISMN 20mg ,批号0000814;ISDN 注射剂,由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异舒吉注射剂,每10m L 注射剂含ISDN 10mg ,批号4439701。
定量用标准品:ISDN (含量:100.2%),5-ISMN (含量:99.7%),2-ISMN (含量:99.5%)均为德国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内标物:对硝基苯乙腈(含量:99.2%)由复旦大学合成药化教研室提供;硝酸甘油(含量:99.5%)由上海市药检所提供。
仪器 美国Ag ilent 公司6890型气相色谱仪(包括G2613自动进样器、惠普CHEM STATION 色谱工作站)。
毛细管柱HP -50+(Agilent )30m ×0.53mm ×1.0μm ;检测器为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
受试者 选择健康男性志愿者18名,年龄(23.0±s 1.0)a ,身高(173±3)cm ,体重(65±3)kg ,经病史询问,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健康受试者,志愿参加硝酸酯类药物的人体药动学比较试验,并于受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试验期间有内科医生及护理人员监护,针对药物可能出现的不·239·E -mail :xyy lc @shyy x x .com http ://x yyl .chinajournal .net .cn http ://zg xyy lczz .periodicals .com .cn良反应,充分准备好有关监护设备和药品,试验场所与医院急诊科保持联系。
给药方案和血样采集 采用3制剂3周期的拉丁方交叉设计。
18名受试者随机编号并分成3组,每组6人。
受试者给药前1d 晚餐后开始禁食,给药当日早上服用5-ISM N 片剂(每片20mg )或恒速静脉滴注(静滴)5-ISM N 注射剂(给药前将20mg 注射剂溶解于500mL 氯化钠注射液中,以5mg ·h -1静滴,4h 滴注完毕)或恒速静滴ISDN 注射剂(给药前将20mg 注射剂溶解于500m L 氯化钠注射液中,以5mg ·h -1静滴,4h 滴注完毕),并于给药后0.08,0.25,0.5,1,1.5,2,3,4,4.5,5,6,10,16h 取静脉血,每次取血2.5m L ,收集于加有肝素的聚丙烯离心管内,离心15min 后分离得血浆,于-20℃冰箱中放置,待作血药浓度分析。
给药后2h 方可饮水,4h 后进低脂肪标准午餐,晚上也给标准餐。
受试者给药后避免剧烈运动。
试验期间禁烟、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受试前2w k 至试验期间禁用任何其他药物。
每次给药间隔为7d 。
血浆样品处理 由于本试验中需测定2-ISMN ,5-ISM N 和ISDN 的血药浓度,但2-ISMN ,5-ISMN 与ISDN 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所以采取2套色谱体系分别定量3种组分。
1 测定2-ISMN 和5-ISMN 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受试者血浆0.5m L ,置10m L 试管内,精密加入内标物50ng (对硝基苯乙腈水溶液,浓度为1mg ·L -1)摇匀,加入乙醚3.0m L ,漩涡混旋2min ,静置15min ,取上层清液于离心管中,40℃水浴挥干。
进样前用300μL 乙酸乙酯溶解,进样5μL 作气相色谱法(GC )分析。
2 测定ISDN 的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取受试者血浆0.5mL ,置10m L 试管内,精密加入内标物4ng (硝酸甘油水溶液,浓度为0.08mg ·L -1)摇匀,加入乙醚3.0m L ,漩涡混旋2min ,静置15min ,取上层清液于离心管中,30℃水浴挥干。
进样前用200μL 乙酸乙酯溶解,进样5μL 作GC 分析。
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5]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方法测定3种组分。
检测器温度225℃;柱温:起始温度为160℃,停留6.0min ,然后以50℃·min -1升温至220℃,停留3min ;柱前压180kPa ;进样口温度200℃(在测定ISDN 时温度设定为145℃);进样量5μL ;尾吹气流速60m L ·min -1。
本试验建立的2套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在5-ISM N ,2-ISM N ,IS -DN 出峰处,无其他内源性杂质的干扰。
2-ISM N 在7.5~600μg ·L -1(r =0.9976),5-ISMN 在10~600μg ·L -1(r =0.9925),ISDN 在2~40μg ·L -1(r =0.9956)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都小于15%,回收率在93%~108%之间,均符合定量要求。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18名受试者口服5-ISM N 片剂,静滴5-ISMN 和ISDN 注射剂,用梯形法计算AUC ,T max 和C max 以实测值计算,采用统计矩方法计算其他药动学参数。
用3P97软件将5-ISMN 片剂和注射剂的C max 和AUC 0-t 的值对数转换后再进行方差分析、双单侧t 检验,并计算90%的置信区间;T 1/2的值不作对数转换直接作方差分析。
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18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ISMN 片剂和静滴5-ISMN 注射剂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1,药动学参数见表1。
18名受试者静滴ISDN 注射剂后2-ISM N ,5-ISMN ,ISDN 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2,药动学参数见表2。
图1 18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ISMN 片剂和静脉滴注5-ISMN 注射剂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Fig 1 Mea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5-ISM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20mg 5-ISMN tablet and intravenous drip of 20m g 5-ISMN injection in 18volunteers I SM N 为单硝酸异山梨酯药动学参数 18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5-ISM N 片剂和静滴5-ISMN 注射剂后人体内药动学参数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T 1/2和AUC 无显著差异(P >0.05),但T m ax 和C max 有显著差异[T max 片剂为(0.7±0.6)h ,注射剂为(4.1±0.7)h ,C max 片剂为(389±86)μg ·L -1,注射剂为(283±59)μg ·L -1,P <0.01]。
见表1。
将2种制剂的AUC 和C max 进行对数转换,并作方差分析、双单侧t 检验和置信区间法的检验,结果表明:5-ISMN 片剂的AUC 与静滴5-ISM N 注射剂的AUC 相比,无显著差异;片剂AUC 的90%可信限落在静滴制剂的95.6%~112.4%范围内;但C max 落在119.0%~151.8%的范围内,考虑到静脉持续滴注4h 的特殊情况,认为2种制剂仍属生物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