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一、英汉语言词汇的发音对比。
1. 音节结构。
- 英语:- 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vowel)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consonant)组成。
例如,“cat” [kæt],是一个单音节词,由辅音[k]和元音[æ]以及辅音[t]组成;“apple” [ˈæpl],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是[ˈæ],以元音开头,第二个音节是[pl],由辅音[p]和[l]组成。
- 汉语:-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一个音节由声母(initial)、韵母(final)和声调(tone)组成。
例如,“妈”mā,声母是m,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
“好”hǎo,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三声。
2. 重音与声调。
- 英语:- 英语中有重音(stress)现象。
在多音节单词中,重音位置不同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或意义。
例如,“'present(名词,礼物)”和“pre'sent(动词,呈现)”。
重读音节通常发音更响亮、更清晰。
例如,“banana”[bəˈnɑːn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 汉语:- 汉语依靠声调来区分意义。
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例如,“mā(妈)”“má(麻)”“m 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二、英汉语言词汇的词性对比。
1. 名词(Noun)- 英语:- 英语名词有可数(countable)和不可数(uncountable)之分。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例如,“book”(单数) - “books”(复数),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有多种,如加 -s(books)、加 -es(boxes)、变y为i加 -es(city - cities)等。
- 发音上,有些复数形式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如“house”[haʊs](单数) - “houses”[ˈhaʊzɪz](复数)。
英汉词汇对比

• swan • 才华横溢的诗人
• 鸳鸯
• 红楼梦
• 蝙蝠bat
• 中文-- -• “福”
• 英文-- -• 怪诞,失常
• 猫cat
• a cat miss • 长舌妇
• old cat • 脾坏的老太婆
【中国的“吃文化”】
• • • • • • • 谋生叫→糊口, 岗位叫→饭碗, 受雇叫→混饭, 花积蓄叫→吃老本, 混得好叫→吃得开, 占便宜叫→吃豆腐, 女人漂亮叫→秀色可 餐, • • • • • 受人欢迎叫→吃香, 受人照顾叫→吃小灶, 不顾他人叫→吃独食, 受到伤害叫→吃亏, 女人嫉妒叫→吃醋。
2、百、千
百战百胜、千载难逢
a hundred and one (许许多多)
3、柳树
折柳送别
Sing willow 悲叹爱人之死 Wear the green willow 服丧
4、白色:纯洁、清白 红色:庆祝活动、喜庆的日子 黑色:黑暗、邪恶、阴冷、恐怖
5、音译词 爱滋病( AIDS ) 保龄球( bowling 黑客( hacker) 嘉年华( carnival) 迷你裙( miniskirt) 托福( TOEFL ) 酷( cool) 脱口秀( talk show)
• white coffee • 加了牛奶或奶油的咖 啡
• 黄色(yellow)
• 黄色(yellow)
• • • • • • • • Yellow Book 黄皮书(法国政府报告书) Yellow Pages 黄页(电话号码查询簿) yellow boy 金币 环境不同 2. 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3.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 • • •
长镜头 long lens/zoom lens 不冻港 non-freezing port/ice-free port 隐形眼镜 invisible glasses/ contact lenses 买一赠一 Buy one, present one./ Buy one, get one free. • 冷餐会 cold food get-together/ buffet meal (lunch, party, reception) • 流动资金 circulating capital/ working capital
3.汉英词汇对比

2.
3.
4. 5.
从前,有一只狡猾的老狐狸,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妻 子对自己是不是真心真意的。 (《格林童话》) (人们)种植庄稼和葡萄,酿酒和饮酒,喂牛和挤 奶,锄草和栽花; ( TEM8 , 2002 ) 在巴黎,名目繁多的酒会、冷餐会是广交朋友的好 机会。 (TEM8, 1996) 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 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时间就是生命》) 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的从事运动,这不 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 真正的本钱。 (《时间就是生命》)
Others: figurative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cultural meaning grammatical meaning pragmatic meaning…
6
汉英词义对比对汉英翻译的意义
由于汉英词汇意义存在不对应现象或词义的差异,翻
10
'translation involves two equivalent
messages in two different codes' (Jakobson, 1959:233) 'whenever there is deficiency, terminology may be qualified and amplified by loanwords or loan-translations, neologisms or semantic shifts, and finally, by circumlocutions' (ibid.:234)
译时应通过各种手段对译入语(英语)的词义加以补 充或限定,技巧上表现为词语的增减、阐释、借用、 音译等手段的运用。例如: P.2 1、舅舅从桌上把花瓶拿去了。 Mother's brother has taken the vase away from the table. 2、我属蛇。 I was born in the Chinese lunar year of the snake.
英汉语言对比-词汇对比

B、对义素进行归并 C、列出义位的结构式
①列入图表进行比较
利奇 1987 《语义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 male female • adult { man woman • young { boy girl • human • A:共有义素5:[human] /[male][female][adult][young] • • • • • B:归并义素3:+[human]+[male]+[adult] C:列出结构式: Man: +[human]+[male]+[adult] Woman:+[human]-[male]+[adult] Boy: +[human]+[male]-[adult] Girl: +[human]-[male]-[adult]
②根据词典释义进行比较 • A 名词 • 多为定义式释义,种差+属概念。区别
语义理据——借助词的基本语义(或背景
知识)的直接引申、隐喻引申、借代引申 和提喻引申。
文字理据—— 词的文字书写形式和语义之
间的联系,可以从文字书写形式上推断出 该词的语义。
• • • •
1、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语音理据:拟声词(cuckoo, 布谷) 形态理据:派生词或复合词(公牛,worker) 语义理据:引申和比喻(乱扣帽子,灰心, 眉目,荆棘…He was called home. He is sleeping the final sleep. He went to meet his Maker ) • 文字理据:汉语部分象形文字
• Examples: The iron gate was pulled to with a clang. 铁门哗的一声被拉上了。 The enemy pillbox was blown up with a bang. 轰的一声,敌人的碉堡给炸飞了。 The plank fell on the ground with a thump. 砰的一声,木板倒了下来。
英汉词汇对比 ppt课件

2021/3/30
13
缩略构词法对比 缩略构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 汉语缩略词分双音节和三音节: 高校、 地铁、科研、
彩电、纪检、家电、奥运会、海内外、师兄弟、离 退休、企事业、高富帅 英语首字母缩略:
词的文字理据表现为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 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一个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上 推断出该词的词义。
一般而言,表意文字有文字理据,表音文字没 有。
语音理据(基本拟声词)和语义理据(具有文 化背景知识的词语)是英汉词汇语义学对比的 重点。
汉语的形态理据较缺乏,而英语的文字理据几 乎没有。
2021/3/30
整体上,英语形态理据性比汉语强:可以 从词根和词缀中推知派生词词义;复合词 词义大多数是透明的。
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分:
偏正(英汉):daydream, homework, grass-green, 小说,火红,雪白,辈出,冰箱 动宾/宾动(英汉):push-button, English-speaking, brainwash, 结果,用功,拼命,
泄气
主谓(英汉):sunrise,earthquake, 地震,面对,文明 联合(英汉):wait-and-see, 途径,语言,美丽,忘记,是非,尺寸 补充(汉)/补动(英) :加强,破坏,提高,车辆, home-made, whitewash,
2021/3/30
14
词汇语义学对比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化程度对比 词的搭配对比
2021/3/30
15
词汇的理据性对比
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从 这些表达形式中可推断出词的意义,这就是词的理据 性。
汉英语言的对比概述

一、汉英词汇对比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he words and phrases
▪ Comparison in Meaning词汇语义对比 ▪ 1) 山-----hill, mountain ▪ 鸡----hen, chick, cock, rooster ▪ 青----blue, green ▪ 借---lend, borrow ▪ 兔---hare, rabbit ▪ 鼠---mouse, rat ▪ 乌鸦---raven, crow
Exercises 判断下列译文哪些是正确的:
(1)她满意地走了。 She went away satisfactorily. She went away with satisfaction. She went away satisfied.
▪ (2) 她怒冲冲地走出房间。
▪ She walked out of the room angrily. ▪ She walked out of the room with
▪ 2)你,您---you ▪ 江,河---river
▪ 父,母---parent ▪ 兄,弟---brother ▪ 枪,炮---gun
▪ 嫁,娶---marry ▪ 叔,伯---uncle
Exercise
▪ (1) 我们的房间是用电力照明的。 ▪ (2) 她从桌上把花瓶拿走了。 ▪ (3) 晚会从七点开始。 ▪ (4) 几星期后我再来看你。 ▪ (5) 玛丽也没有来
▪ It’s a teacher’s duty to be concerned about the students’ ideology. (show solicitude for, care for)
英汉词汇对比终稿

英汉词汇的简单对比对比两种语言,我们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及篇章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但是词汇在这之中似乎更具关键性,因为“语音只是词汇的包装或外衣,而任何语法问题到底就是词的用法问题。
”词算是一门语言比较基础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形态结构和意义的某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来分析一下英汉语中词汇的不同。
一词的形态结构的对比(一)词汇形态特征对比一般来说,语言可以根据其词汇特征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四种主要类型。
在孤立语中每个词只含一个语素,在粘着语和屈折语中一个词通常有一个以上的语素构成,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语素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
综合语的特点是词缀丰富。
语言的这种形态类型差别,对于词汇系统总的形态构成特点对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汉语中也有一些属于综合语的形态成分,但总体而言汉语比较接近孤立语。
而英语的词汇形态与欧洲其他许多语言相比,也偏向于孤立型,但与汉语相比却更倾向于综合型。
许余龙先生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所做的关于不同音节的词的数量及覆盖率的统计表的分析研究,推断出现代汉语中得绝大多数词为复合词。
同时,又根据G.Leech对二战后新词的统计进行分析研究推断出,英语中的派生词与复合词所占比例相差不多。
所以,就单纯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占的比例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词要比英语中多,而英语中的派生词要比汉语多。
(二)构词特点对比对词总的形态特征了解后进入具体的词形态词汇对比分析,简而言之即构词法的对比。
1.英语词的构成派生。
在单词前面或后面加上词缀叫派生。
加在单词前的叫前缀,加在单词后的叫后缀。
前缀都表示一定的意义。
例如: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rich 富裕-enrich使富裕。
后缀一般改变词类,而不是改变基本意义。
例如-er,-or加在动词后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动作的人, read读-reader读者;-ly用于构成副词,wide宽广-widely广泛地。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

英汉词语意义对比分析报告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虽然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由于语言的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差异,词语的意义也会存在差异。
本次报告旨在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意义,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语境因素。
通过此次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词语意义对比分析1. 生活词汇(1)友谊(Friendship)在英语中,友谊一词常指来自于共同的兴趣或目标而建立的友好关系。
而在汉语中,友谊更强调情感上的亲近和信任。
这种差异反映了英语文化注重实际利益和目标导向,而汉语文化则更看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2)家庭(Family)英语中的家庭一词通常指核心家庭,即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而汉语中的家庭更加广义,可以包括三代人、亲戚、兄弟姐妹等。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对核心家庭的重视,而汉语文化更注重家族和亲情的概念。
2. 社会词汇(1)权力(Power)在英语中,权力通常指个人或组织对他人的控制或影响力。
而在汉语中,权力更加强调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则注重整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2)公义(Justice)英语中的公义通常指法律和道德的公正与合理。
而在汉语中,公义更加强调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法律体系和法治的重要性,而汉语文化更注重道德与人情之间的平衡。
3. 文化词汇(1)自由(Freedom)英语中的自由强调个人行动和选择的自主性。
而在汉语中,自由更强调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受束缚。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中追求个人独立和自主的价值观,而汉语文化更注重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
(2)文化(Culture)在英语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一定地域和社会群体内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而在汉语中,文化更强调传统、历史和人文底蕴。
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而汉语文化则更注重传统和历史的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r site here
(四)近古:宋元明清
从宋代到清朝中期,借语主要来自契丹、女真 、蒙古和满语。
契丹语:夷离堇(部族首领称号)、惕隐(官名) 女真语:猛安(部落单位)、谋克(氏族单位) 蒙古语:喇嘛、胡同、站、戈壁、哈叭狗、安达 满语:妞妞(小女孩)、萨其马、乌拉(草)、喇忽( 粗心)、肋忒、胳肢、阿哥、格格、福晋 阿拉伯语:阿芙蓉(鸦片) 波斯语:映日果(无花果) 梵语:菠萝蜜
Your site here
(二)上古:先秦两汉
夏商周时,一种叫“轻吕”的双刃刀,可能来自突厥语 qingrak. 春秋时的“麒麟”,可能是来自非洲的长颈鹿。 秦代是汉族社会对外交待的一个关键时代,由于秦对外 的主动行为,才引起世界的重视,也才有汉代划时代的 开拓和对外交往。 两汉之际的两次大的民族接触: 来自匈奴语的词语:“胡”,“匈奴”的另一音译; 单于/善于:匈奴君王称号; 阏氏/烟支:匈奴王后,单于正妻; 来自西域的各物:骆驼、狮子、苜蓿、石榴、琵琶。
Your site here
追本溯源:麒麟的真身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孟子》等儒家著作 中,就有关于麒麟的记载。 如《孟子〃公孙丑上》中就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 于飞鸟”的记载。说明麒麟只不过是一种走兽而已。 在《春秋〃公羊传》中更提到鲁哀公十四年在西郊大型 狩猎中,曾猎捕得麒麟,可见确有麒麟这种动物。 根据《拾遗记》记载,孔子诞生时天降麒麟吐王书,圣 人的命运为王侯之种,但由于生不逢时,始终没有当上 真正的王侯,故在《春秋〃公羊传》中有孔子泣麟之说 ,所以后人将《春秋》又称为《麟经》。 由于这种动物很少见,后来就逐步神化起来,原来在汉 代的画像石中,麒麟的造形还是鹿身,头上长了一只角 ,拖着一条长尾巴,到了后代就越画越神奇了。
Your site here
二、汉语的外来词语
远古时期,指的是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那漫长的 历史时期(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 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时期,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 商周秦汉(公元前2070年——公元220年)这个时 期。
中古时期,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 晋南北朝隋唐(220——684)这个时期。
Your site here
麒麟之长颈鹿说
《明史〃外国传》中,有人考证,麒麟即长颈鹿。 600年前,中国明代的郑和远航世界,史有定论的远达非 洲。之所以跑那么远,据说就是为寻找中国人心目中的 吉祥神兽 “ 麒麟 ”。 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 敏带回榜葛剌国(今孟加拉)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 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当时的景象就如同沈 度的颂诗所形容的 “ 臣民集观,欣喜倍万 ”。 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 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 ,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Giri),发音与麒麟 非常相近,使得中国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
藏语:门巴(医生)、哈达、格桑花、喇嘛(师父); 维吾尔语:肉孜节、雅克西、坎儿井、馕(烤饼); 哈萨克语:冬不拉、库木孜(三弦乐器); 蒙古语:敖包(土石堆路标)、那达慕; 朝鲜语:伽倻琴(拨弦乐器)。
Your site here
(五)近现代:清末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大批 的西方新词语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香港传入大陆,成为 普通词语的一部分。 科教卫生:克隆、艾滋病、利眠宁、托福、GRE; 衣食住行:比基尼、T恤、迷你-、汉堡包; 歌舞文体:迪斯科、呼啦圈、卡拉ok; 社会群体:组织、丁克夫妇。 以上词语,除了药品由拉丁语音译外,其余大多来自 英语。
Your site here
(五)近现代:清末至今
清朝末期,随着中国向世界开放,外国科学和文学 作品不断被翻译成汉语。大多数借词来自英语。 在经历了传教士翻译(丁韪良、傅兰雅)的近古时 期后,独产的翻译活动在清末开始急速增长。 林则徐、徐寿父子、李善兰、魏源、左宗棠、康有 为、马建忠、严复等人,对翻译事业的贡献。 严复:逻辑、乌托邦、图腾、啤儿(啤酒)、加非 (咖 啡)。
Your site here
基本词的分类
类别
汉语
日月山水天地 口鼻手足面目 东南西北上下 父母子女兄弟 鱼禽豕牛禾谷 宫室床几裳履
英语
sun、moon、hill、water mouth、nose、hand、 foot、cheek、eye north、south、east、 west、up、down father、mother、son fish、fowl、pig、cow
LOGO
第四章 汉英词汇对比
第一节 词汇的输入与输出
目录
1 2 3 4 5
基本词和外来词 汉语的外来词 英语的外来词 汉英语外来词的异同 汉语和英语的输出
Your site here
一
基本词和外来词
基本词 它是词汇的核心部分,长期存在并为新词提供 基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基本词 汇从古代沿用下来,反映了该语言和民族的历 史传统。 外来词 也称借词或外来词,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 来的辞汇。
Your site here
although的though借自古北欧语。
victory、conqueror、political、social、 consequences、immediately、apparent 七个词借自法语或者拉丁语。 this、of、words、was、brought、about 、by、the、neither、nor等都是从古英语留 下来的基本词汇,出现频率占四分之三。 即使是although和immediately,前缀al-和 后缀-ly也是古英语留下来的。
Your site here
(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
1.全部音译
全部音译,就是用汉字摹拟外来词的语音。因为汉语是音节语素文 字,所以转写其他语言的音不很准确。
全部音译有三种情况:
(1)创造形声字以更清楚地表达原意。如: 中古时期的一些借词采用专门创造的形声字,企图兼顾音义。 如“狮”“苜蓿”、“箜篌”、“琵琶”、“珐琅”等。 近古的“琥珀”、“芦荟”、“糌粑”等。 还有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如“碘”、“氢”等。
(2)尽量采用有一定意义的汉字。 如“雷达”、“声纳”、“马达”等。 (3)用汉字转写(最常见)。 如“佛”、“菩萨”、“可汗”、“格格”等。
Your site here
(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
2.部分音译部分义译
指同一个外语词,一部分音译,一部分义译。 如:“冰激凌”、“因特网”、“苹果派”等。
Your site here
(五)近现代:清末至今
20世纪上半叶,国门大开,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 化的传入,大量外语词进入汉语。 史有为列出大量的例子,来自英语如:
政治经济军事: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乔亚(资产阶级)、乞 克(支票)、坦克、加农炮; 科学技术:声纳、麦克风、吉普车、阿司匹林; 文化艺术体育:葛朗玛(语法)、引得(索引)、卡通; 日常生活:夹克、酒吧、白兰地、布丁、幽默、达令(亲爱的); 来自其他语言的词语有: 俄语:布尔什维克、苏维埃; 法语:沙文主义、安培、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 德语:纳粹; 意大利语:法西斯主义。
3.音译加类别词
如:“吉普车”、“拖拉机”、“卡车”、“卡片”、“啤酒”等。
4.全部义译
用汉字将外语词的意思翻译过来。通常有两种方法。 (1)直译(或叫仿译),按照语素的顺序将外语词翻译过来。 如“逆火”(backfire)、“白领”(whitecollar)。 (2)不拘泥于语素的顺序,将整个词语的意义翻译过来。这类借 词的汉化程度最高,已看不出是借词了。岑麒祥没有把这类词算作 汉语外来词。 从日语返回和输入的词语如“政治”、“民主”、“议会”等。 总的趋势,义译词常常取代音译词。
近古时期,指武则天当政(684)到鸦片战争之前 (1840)一段时期。
近现代时期,1840年至今。
Your site here
(一)远古:五帝
1.《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摄提,“摄提格”之省,十二岁名之一,相当 于“少女(处女)”宫,巴比伦语为ʃupa,梵文为svāti。古巴比伦 是天文学最早也最发达的地区。华夏在史籍记载之前已经和西方有 联系。 2. “笔”在古代曾被称为“不律”,《说文》:“笔,秦谓之笔。 ”“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远古可 能为复辅音[pl]词。南岛语中有bulut一词,义为“纤维、软毛”, 印尼语中有balut,义为“涂抹”,都与汉语中的上述形式对应。因 此“笔“很有可能是通过百越等由南岛语系中借来的,是远古外来 词的遗留。 3. “禾”和“谷”,汉语“稻”,南方多称“谷”或“禾”,从历 史比较语言学结合植物栽培史、考古发现考察,证明“谷”、“禾 ”二字可能均来自壮侗语族的语言。
Your site here
(三)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
1.佛教词语: 佛/佛陀、阿弥陀佛、弥勒佛、罗汉、阎罗、魔 、和尚、僧、沙门、沙弥、头陀、涅槃、偈( 粤语“倾偈”)、瑜伽、禅、劫、刹那(约0.08 秒,可容纳900次生死)。 2.百物珍异名称: 橄榄、苹果、菠菜(原作波棱菜,吴语至今有 此说法)、珐琅、舶(原词为马来系语言)。
Your site here
(六)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
5.字母词
这种方法,就是直接把外语词的字母形式抄写过来 ,特别是外语缩略词,如hello、bye、OK、CT、 MTV、NBA、WTO等。 这种方法,中国古代不用。 日语除了用片假名拼写外来词外,19世纪以来开始 直接引入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拼写。 中国到20世纪末,字母词才开始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