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价值的重新认识_陆祖谦

合集下载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价值的重新认识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价值的重新认识
花 的多 年 生 木 本 植 物 , 源 于 南 欧 和 西 亚 , 遍 及 世 来 现
clr e , 者 是 目前 临床 中最 常 应用 的 双胍 类 降 hoi ) 后 d
Sen tre为代 表 的 医 生 最 早 对 山 羊 豆 具 降 糖 作 用 的
糖药 物 。尽管 新 型的 口服 降糖 药 物不 断 涌 现 , 是 但
二 甲双胍 仍然 为 2型糖 尿病 患 者 的一 线 治疗 药 物 。 二 甲双胍 是肝 脏选 择性 胰 岛素 增 敏药 , 也 可促 进 它 肌细胞 摄 取葡 萄糖 。其 治疗 作用 包 括 降 低血 糖 、 减 轻体重 或 减少体 重 增加 、 少脂 肪 以及 调 节 内皮 细 减 胞功 能等 , 此外 它也 可 改善胰 岛素抵 抗 患 者 的 卵巢
化合 物 毒性 较大 , 其 对肝脏 和 。 具 有 较强 的毒 尤 肾脏
性 作 用 。 当时恰 逢胰 岛 素提 取成 功 , 是将 关 注 的 于 焦点 转 向胰 岛素 ,0世 纪 5 2 0年 代 , 乙 双胍 ( 苯 降糖
且有 效 的治疗 2型 糖 尿 病 的 降糖 药 物 。随 着 对 双
有 效成 分开 始 初 步 的基 础 与 临床 研 究 。最 初 的 人 体试 验 显 示 , 羊 豆 素 可 使 糖 尿 病 患 者 的血 糖 降 山
低 , 降糖作 用 在 糖 尿 病 患 者 中较 明显 , 在 健 康 其 而 人 群 中降糖 作 用 较 小 。在 对 山 羊 豆 有 效 的 降 糖 成 分 进行 分析 后 发 现 , 主要 含 胍类 化 合 物 , 是 在 其 于
h d o hoie y r e lr )和 盐 酸 二 甲 双 胍 ( t r n y r— d mef mi h d o o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发表时间:2020-07-24T17:11:47.7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作者:李爱平[导读] 分析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李爱平(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39)摘要:目的:分析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以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基础组(n=15例)与讨论组(n=15例)。

给予基础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讨论组患者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讨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讨论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基础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稳定病情,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或应用。

关键词:双胍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前言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通常将高血糖作为主要特征,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不仅会导致机体功能障碍或慢性损害的发生,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1]。

据临床相关研究可知,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易受不良生活习惯、肥胖、血脂异常等因素的影响[2]。

近几年来,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大多采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方式。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8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把所选的30例患者平均分成基础组、讨论组,每组均分得患者15例。

基础组有女性患者5例,男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53.47±8.25)岁,平均病程(6.52±2.09)年。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中心全科门诊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所选择的患者均为75例。

对照组利用瑞格列奈片治疗,观察组经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与不良反应率。

结果①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两组患者的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能够促使其血糖指标及时改善,缓解病情,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双胍类;血糖糖尿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率较高,大部分为中老年患者,该疾病为终身性疾病,患者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

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包括吸烟、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等,据数据资料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1]。

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大多给予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该文主要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15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该门诊中心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所选择的病患均为75例。

对照组利用瑞格列奈片治疗,女性34例,男性41例,平均年龄(52.19±8.43)岁,平均病程(6.43±2.15)年。

观察组经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女性33例,男性42例,平均年龄(53.45±8.12)岁,平均病程(6.76±2.47)年。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4-19T16:33:26.2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王雪芹[导读] 优泌乐25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极大方便了快捷奏的患者;也为进餐时间不固定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王雪芹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30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疗程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肝肾功能、体重的变化及付作用。

结果: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lc、TG均显著下降(p<0.001),肝肾功能、体重无变化;3例低血糖反应,4例轻度恶心,未停药。

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T2DM效果显著,付作用小,减少胰岛素用量,体重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优泌乐252型糖尿病(T2DM)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损伤和胰岛素抵抗干扰了`治疗效果,我们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用盐酸二甲胍缓释片联合优泌乐25治疗T2DM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30例T2DM来自糖尿病门诊,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1)。

均经饮食、运动管理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

排除标准:①T1DM 、妊娠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心、肝肾功能不全,②有感染和应激等。

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5-70岁,平均55.6±2.1,病程1-20年,平均7.4±1.2年。

血糖FBG 8.3-15.4MMOL/l,2hBG 12.3-22.5mmol/L HbAlc>10%。

1.2治疗方法 30例T2DM患者全部停用原口服磺脲类及其它降糖药,进行糖尿病教育,制定科学食谱、合理的有氧运动计划,优泌乐25采用早晚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3-0.5u(/kg.d),每周来院测FBG、2hBG(平时可在家监测),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早进餐时口服,直至血糖达标。

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效及安全性观察

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效及安全性观察

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效及安全性观察[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瑞格列奈片)和实验组(双胍类降糖药物),每组31例。

对比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各项血糖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率为6.45%,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

结论:双胍类降糖药物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安全性高,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双胍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安全性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促使此疾病趋于年轻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影响[1]。

吸烟、肥胖等均为糖尿病的发生因素,相关数据表示,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有百分之九十左右,一般需要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2]。

其中双胍类降糖药物在多个研究中显示降糖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患者更容易接受。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基于此,本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

参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2~71岁,平均(62.96±3.75)岁;实验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53~71岁,平均(62.74±3.69)岁。

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可对比。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家属或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依从性低无法配合;(2)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需排除。

1.3 治疗方法1.3.1 参照组瑞格列奈片:每天口服1次药物,每次剂量为6毫克。

从指南变迁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从指南变迁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从指南变迁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蔡晓凌;纪立农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15(0)1
【摘要】二甲双胍作为传统经典的降糖药物,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因其降糖疗效确切,且兼顾安全性和耐受性,被国内外多家指南所推崇,列为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

同时,多项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二甲双胍的疗效和安全性。

指南推荐和循证医学的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二甲双胍在降糖治疗中的基石地位。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蔡晓凌;纪立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从CDS指南变迁看预混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地位 [J], 陆菊明
2.指南解读: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J], 余学锋;张丹
3.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石地位——2005 IDF糖尿病全球防治指南及2006 ADA/EASD共识声明的解读 [J], 周盛鹏;周俊枝;江婕;尹劲峰;杨柳
4.从指南变迁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J], 懿栩
5.从指南变迁看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J], 懿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2T01:57:58.2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4期作者:左银花[导读] 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左银花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省深圳市518103【摘要】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社康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双胍类降糖药物;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反映了患者身体对于葡萄糖的利用情况。

葡萄糖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是构成肌肉和组织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是大脑能量来源的主要来源。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基础病因,糖尿病包括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

当血糖水平已高于正常值、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即为糖尿病前期,若不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糖尿病前期往往会发展成糖尿病。

2 型糖尿病的一些体征和症状包括:经常口渴,尿频,极度饥饿,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尿液含酮,疲劳等。

胰岛素是由胃后下方的一个腺体(胰腺)分泌的激素,胰腺分泌胰岛素并使之进入到血流中,其会循环流动,促使葡萄糖进入细胞,降低血流中的葡萄糖含量。

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旨在探究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04月至2022年06月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0例,平均年龄(45.08±2.35)岁,观察组患者80例,平均年龄(45.99±2.46)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生命体征正常;②不存在其他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不低于60周岁;②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研究者。

双胍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

双胍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

双胍类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2 型糖尿病(T2DM)应用双胍类药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入院的 108 位 T2DM 患者为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在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控制以及合理运动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磺脲类药物,给予实验组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统计并分析两组T2DM 患者经过3 个月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常规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的基础上使用双胍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 T2DM 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指标,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可靠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双胍类药物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根据笔者收集资料证实,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

2型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分为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DP-Ⅳ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受体激动剂剂胰岛素。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型降糖药不断问世,但是双胍类降糖药依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好,疗效确切。

选取我院 108 位 T2DM 住院患者为对象进行疗效研究。

1、资料与方法2020年 5月-2021年11 月收治 2 型糖尿病患者 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

对照组男 28 例,女 26 例;年龄 45~67 岁,平均(56.41±4.39)岁;平均病程(2.03±0.38) 年。

实验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46~ 66 岁,平均(56.08±4.47)岁;平均病程(2.17±0.2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进行分析后发现, 其主要含胍类化合物, 于是在 20世纪 20年代开始人工合成胍及其衍生物 ( 苯乙 双胍、正丁双胍和二甲双胍 ) , 并评价其在糖尿病患 者中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研究资料显示, 单胍类 化合物毒性较大, 尤其对肝脏和肾脏具有较强的毒 性作用。当时恰逢胰岛素提取成功, 于是将关注的 焦点转向胰岛素, 20世纪 50年代, 苯乙双胍 ( 降糖 灵片 )被用于临床, 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发现它可 引起乳酸酸中毒, 于 20 世纪 70年 代撤离全球 市 场 [ 1] 。
1 双胍类降糖药物的研究历史回顾
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在化学结构上存在显著
早在几个世纪之前, 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就发 现山羊豆 ( gallega o ff ic inalis) 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并将它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山羊豆是一种夏季开 花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来源于南欧和西亚, 现遍及世 界各地 [ 6]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它拥有不同杂志 案 头 参 考
C linical Med icat ion Journal
2010 第 8卷 第 4期
早在 1995年之前, 美国已经禁止使用二甲双胍, 但 是在 1978- 1995年期间, 加拿大、欧洲以及绝大多
病管理的联合共识 [ 7] , 推荐对于初次确诊的 2型糖 尿病患者, 均应该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盐酸二甲双
的差异, 后者在胍的侧链上存在苯乙基环, 这使得 苯乙双胍的极性降低而脂溶性增高。临床试验资
料显示, 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用二甲双胍能使空 腹血糖降低 50 ~ 70g# L- 1 ( 310~ 410mm ol# L- 1 ) , 糖化血红蛋白 ( H bA1C ) 降低 115% ~ 210% 。虽 然
成分为山羊豆素, 它富含具有降糖作用的胍类结构。 以法 国 巴 黎 L aennac 医 院的 内 科 教 授 Jean
S terne为代表的医生最早对山羊 豆具降糖作用 的 有效成分开始初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初的人 体试验显示, 山 羊豆素可使糖 尿病患者 的血糖 降 低, 其降糖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较明显, 而在健康 人群中降糖作用较小。在对山羊豆有效的降糖成
降低高甘油三脂血症、增加 PA I-1、因子 × 以及 CRP 的作用。此外, 二甲双胍对动脉血栓的 2个主要成
瘤死亡率增加 2倍 (HR 119, 95% CI 115~ 214, P < 010001), 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物患者的肿瘤死亡
分, 纤维蛋白结构和功能与血小板稳定性具有直接 的作用。二甲双胍对心血管具有直接或间接保护
率增加 (HR 113, 95% CI 111 ~ 116, P = 01012) 。 在口服二甲双胍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其发生肿瘤
作用: ¹ 降低血糖; º 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 降低总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¼增加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½ 降低氧化应激; ¾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 降低 PA I-1水平; À增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
多年。其代 表 药 物有 盐 酸 苯 乙 双胍 ( phenform in hydrochloride) 和 盐酸 二 甲 双 胍 ( m etform in hydrochloride) , 后者是目前临床中最常应用的双胍类降 糖药物。尽管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不断涌现, 但是 二甲双胍仍然为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是肝脏选择性胰岛素增敏药, 它也可促进 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其治疗作用包括降低血糖、减
示, 初诊的 2型 糖尿病患者 开始应用 盐酸二甲 双 胍, 10年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各种原因所
311 双胍类药物降糖作用及其机制 双胍类药物的作用具有肝脏选择性, 它主要通
致的早死危险性降低。 盐酸二甲双胍大多用于超重或肥胖的 2 型糖
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而降低空腹血糖, 而在进餐 后, 它通过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而
示, 双胍类药物能预防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动脉管壁 血管弹力纤维的损害。其机制可能包括: 双胍类药 物抑制胆固醇酯在主动脉血管壁的沉积, 改变动脉
型糖尿病患者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过去在诊治 2型糖尿病时, 将关注的目光主要 集中于患者的大血管病变, 因为它是导致糖尿病患
血管内脂肪代谢; 抑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 要细胞环节, 如白细胞 - 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泡 沫细胞形成、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血小板聚集。双
2010 第 8卷 第 4期
案 头 参 考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C linicalM edication Journa l
文章编号: 1672 - 3384( 2010) - 04- 0033- 06
双胍类降糖药物对 2型糖尿病治疗价值的重新认识
=作
者 > 陆祖谦
解放军第 306医院内分泌科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 (北京 100101)
基础研究的结果提示, 双胍类药物对动脉粥样 斑块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G iacch i等 [ 9] 的研究显
岛素的作用有关外, 与降糖治疗药物之间的相关性 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10 - 12] 。最近的临床研究资料 显示 [ 13- 15] , 二甲双胍具有减少 2型糖尿病患者 发 生肿瘤的危险性及肿瘤相关死亡率的作用, 从而加 深了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的认识。
病患者中, 只要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胃 肠疾病或不能耐受的情况, 均可选择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增敏药主要作用于脂肪, 增加脂肪细胞对胰 岛素的敏感性。基础实验证实 [ 4 ] , 双胍类药物改善
治疗糖尿病。 2008年, ADA 和 EASD 发表了 关于 2型糖 尿
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包括增加 胰岛素受体底物-2 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抑制糖异生通路的限速酶如磷
轻体重或减少体重增加、减少脂肪以及调节内皮细 胞功能等, 此外它也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卵巢 功能, 而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或低血糖反应 [ 1- 5] 。 它可与胰岛素促泌药 ( 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 ) 、A糖苷酶抑制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胰高血糖素样
肽-1( GLP-1) 以及胰岛素等联合, 用于 2 型糖尿病 患者的治疗。因此, 它是经历时间考验的一种安全 且有效的治疗 2 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随着对双 胍类降糖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 它在 2型糖尿病患 者中的治疗价值再次获得临床的重视和肯定。
=摘
要 > 双胍类药物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已有 50多年。许多 国际糖尿病研究组织 均推荐以应用二甲 双胍和生活
方式干预作为 2 型糖尿病的起始和基础治疗, 并贯穿于治 疗的始终, 除非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或胃肠疾病。它可和任何降糖药物联合用于 2型糖尿病患 者的治疗。二甲双胍除 了降低血糖外, 还具有
2 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最近几年间, 国际糖 尿病联盟 ( IDF )、美国 糖
尿病学会 ( ADA )、欧洲糖尿病学会 ( EASD ) 等国际 糖尿病研究组织先后推荐以应用盐酸二甲双胍和 生活方式干预作为 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并贯穿 于治疗的始终, 除非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 碍或胃肠疾病 [ 7 ] 。英 国糖尿病前瞻 性研究 ( UKPDS) 证实, 盐酸二甲双胍除了降低血糖外, 它还可 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结局 [ 8] , 如 在 1998 年 EASD 年会上 的一项临 床研 究结果 显
由此可见, 主要的国际糖尿病组织均推荐盐酸 二甲双胍和生活方式干预作为 2 型糖尿病的起始
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盐酸二甲双胍 ( 降糖片 ) , 21 世纪后盐酸二甲双胍逐渐取代了苯乙双胍, 在最近
治疗, 并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不论患者肥胖与否, 除 非患者存在应用二甲双胍的明确禁忌证。
的几年内, 随着对二甲双胍在 2型糖尿病中治疗作 用认识的不断深入, 它与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 等降糖药物的复方制剂、与 C a2+ 拮抗药等降 压药 物的复方制剂, 以及二甲双胍的缓释剂型的不断研 发上市, 使得 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 疗更加方便和有效。
数国家或地区包括印度均广泛应用二甲双胍。在 印度, 自 20世纪 80 年代起, 二甲双胍作为常规的
胍治疗, 除非患 者存在应用盐 酸二甲双 胍的禁 忌 证, 如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胃肠不耐受等。
降糖药物使用, 如 G lyciphage 的应用。而在中国, 20世纪 80年代应用最多的是苯乙双胍 (降糖灵 ) ,
尿病患者, 但是它在非肥胖性 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 用曾经存在争议。在 2005年 IDF 的全球糖尿病治
降低进餐相关的血糖增加。它对肝脏葡萄糖生成 的抑制作用比它对外周组织如肌肉和脂肪细胞的
疗指南中, 明确推荐在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时, 不需 要考虑糖尿病患者体重方面的因素, 即在 2型糖尿
抑制作用强。因此, 双胍类胰岛素增敏药主要作用 于肝脏, 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 而噻唑烷二酮类
# 34 #
2010 第 8卷 第 4期
案 头 参 考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C linicalM edication Journa l
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1, 6-二磷酸酶、葡萄 糖-6-磷酸酶的活性; 激活丙酮酸激酶提高葡萄糖转 运子-4( GLUT-4) 的活 性, 减少肝 脏对糖异生前 体 物质, 如乳酸和丙氨酸等的摄取; 通过抑制线粒体 呼吸链而降低糖异生过程所需的能量。而在脂肪 细胞中, 双胍类 药物可促进 游离脂肪 酸的重新 酯 化, 抑制脂肪分解, 通过减轻脂毒性而间接地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双胍类药物也可抑制肠道吸收葡 萄糖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 312 双胍类药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肿瘤发生危险等作用。该文对双胍 类药物研究历史, 作用及其机制, 不良反应等方
面进行综述。
=关 键 词 > 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