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加固处理
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评价与控制技术指南

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对邻近建构筑物影响评价与控制技术指南【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的特点三、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四、减振控制技术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日益增多。
这些工程在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振动进行评价和控制。
本文将对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与控制技术进行探讨。
二、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的特点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工程位于城市软土地区,软土质地松软,易于发生变形;其次,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最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对邻近建筑物产生影响。
三、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评价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安全受到影响,使附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干扰。
为了评价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需要进行现场监测,收集振动数据,并分析振动特征。
此外,还可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四、减振控制技术为了减小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减振控制技术:1.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如无声爆破、振动衰减技术等,减少振动产生。
2.合理布置减振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减振器、缓冲器等设施,对振动进行隔离和消散。
3.加强监测与反馈:对施工过程中的振动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参数,确保振动在允许范围内。
4.采取预加固措施:对邻近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提高建筑物的抗振能力。
五、结论城市软土基坑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

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一、深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某深基坑,地下共3层,基坑的平均开挖深度约为10.5m,最深近12m,基坑周长约150。
基坑的东面为3层的老式别墅,距基坑仅8m,且其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南面为行车道路,距基坑约 9m;西面为6层的居民住宅楼,距基坑12-13m,其基础形式为天然基础;北面为已建成的办公大楼,该大楼设一层地下室,其深度约为6m,距拟开挖的基坑最近仅为 3m,按地下室开挖深度,结合场地土分布情况,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由上自下分别为:人工填土、泥质性黏土、中细砂层、可硬塑粉质黏土、强分化粉砂岩、中风化粉砂岩。
由于该基坑周边环境复杂,且处于市区,拟开挖场地东侧、南侧、西侧因紧邻建筑物,支护方案以人工挖孔桩,桩之间进行压密注浆,基坑北侧以土钉墙进行支护。
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基坑自身维护体系不足引起的破坏以及基坑工程引起对周边环境的过大位移。
基坑自身维护体系不足引起的破坏包括:挡十结构的破坏、支撑体系的破坏、挡土结构嵌入深度不足引起的破坏、坑底管涌和流沙引起的破坏等等;基坑工程引起对周边坏境的过大位移则包括: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围护墙体自身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过大位移等等。
1.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边坡滑移、地面沉陷及房屋道路开裂深基坑在周围没有建筑物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放坡开挖,当周围环境不允许放坡开挖时,则采用直立开挖,边坡以砂质粉土为主,粘聚力较小,内摩擦角较大。
在不采取任何有效支护措施的情况下,边坡会失稳而产生滑移或坍塌,一般如果采用支护,措施的当,挡墙产生滑移情况较少。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改变了原有地下水的平衡状态,地下水便向基坑内产生流动,尤其是基坑壁或基坑底揭露砂质粉土或粉砂层时,由于透水性较好,故地下水渗漏现象更为严重,如不采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则严重影响施工或无法施工。
同时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土体中孔隙水应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土体产生新的压缩变形,也会使地面及附近建筑物及道路产生附加沉降。
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分析

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分析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基坑开挖工程对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有效的监测与控制策略。
基坑开挖的工程特点,如深度、规模和所处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土体的移动、应力的释放与重新分布,进而导致周围建筑物的沉降。
文章详细讨论了沉降影响机制,包括开挖深度、土层性质、水位变化等因素。
在监测与控制策略方面,本文强调了现代传感器和监测技术的应用,对基于数据的沉降趋势和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包括加固方法、支护结构设计和水位控制在内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基坑开挖;周边建筑物;沉降;影响分析1引言基坑开挖作为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部分,其对周边环境尤其是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大型基坑工程出现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
基坑开挖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的挑战,还牵涉到对周边建筑物安全的考量。
本文旨在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工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机制,以及提出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策略,从而为城市基坑工程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2基坑开挖的工程特点及其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机制**2.1基坑开挖工程特点基坑开挖是城市地下建设的核心环节,其工程特点对周边环境尤其是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开挖深度是决定基坑工程影响范围的关键因素。
深度的增加会导致更大范围的地下应力场变化,进而影响更广的区域。
随着深度的增加,对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和对邻近建筑物保护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其次,基坑的规模也是影响其工程特点的重要因素。
大规模的基坑开挖往往伴随着大量土方的移动和较大范围的地质环境改变,这不仅给工程施工带来挑战,也对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最后,所处的地质条件是决定基坑开挖工程难度和风险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地质条件,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质结构等,决定了开挖过程中应对的技术难题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基坑周边深度2倍距离范围内加固方案

基坑周边深度2倍距离范围内加固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城市建设中,基坑开挖是常见的工程活动之一。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基坑开挖是指为了进行建筑或工程施工而在地面上挖掘一定深度的坑,常见于高层建筑、地下室或地铁等工程项目中。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忽视的,下面将详细说明其影响。
首先,基坑开挖会对周围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开挖基坑时需要挖掘或切断周围建筑物的地基,这会引起周围建筑物基础承载力的减小或变形,进而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甚至破坏。
因此,在开挖基坑前需要进行周边建筑物的地基处理或加固,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基坑开挖还会对周围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影响。
基坑开挖会导致周围土壤的运动和变形,可能引起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状态的改变,例如加大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加结构强度、调整结构形式或加固结构等方式,确保周边建筑物的结构能够承受基坑开挖对其产生的影响。
此外,基坑开挖还会对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管网和地下设施造成影响。
基坑开挖可能会破坏或影响周边的地下管道、电缆、给排水等设施,导致供水、供电、排水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和管线调查,避免对周边地下设施的破坏,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另外,基坑开挖还会对周边建筑物的环境产生影响。
基坑开挖可能会引起土壤沉降和水平变形,导致周围道路塌陷、地面下沉等问题,影响交通运行和周边环境质量。
此外,基坑开挖还可能会引起土壤和地下水的渗流,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污染的扩散。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最后,基坑开挖还会对周围建筑物的使用产生影响。
基坑开挖导致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噪声污染等问题,可能会给周边居民和商业活动带来不适和困扰。
此外,基坑开挖可能会导致周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受限,例如因为施工对交通流线的影响,导致周边道路交通不畅。
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措施,减少对周边使用的影响,并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加固措施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加固措施基坑开挖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但是开挖过程对周围建筑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下将分别对影响和加固措施进行解释。
一、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1. 土体沉降在开挖过程中,土体会因为失去支撑而发生沉降现象。
这种沉降现象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尤其是那些基础设计不合理或者年代久远的建筑物。
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变形,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破坏。
2. 土体侧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可能会发生侧移,尤其是在土层较软的地区。
侧移会对周围建筑物的地基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地基变形或者破坏。
3. 地下水位变化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结构。
地下水位变化可能会导致地下水压力变化,导致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建筑物受损。
二、基坑开挖加固措施为了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1. 加固深度在基坑开挖时加固深度可以减少土体沉降和侧移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加固深度主要包括加固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地下结构。
2. 支撑结构在基坑开挖时,可以采用加固支撑结构的方式,从而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常用的支撑结构包括桩壁结构、锚杆结构等。
3. 控制地下水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地下水位来减少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常用的控制地下水位的方式包括设置降水井、蓄水池等。
以上三种加固措施并不是全部,具体的加固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综上所述,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来减少影响。
加固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以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基坑常见问题

基坑常见问题1、基坑开挖对附近建筑物影响,一般应考虑哪些情况:(1)基坑失稳基坑开挖支护不当或不足,引起基坑边坡塌滑和附近建筑物局部破坏。
(2)地下水位下降需要检查附近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原因。
降水排出孔隙水,这部分孔隙水压力就要由土颗粒骨架承担,有效应力增加,会增加土体沉降!降水,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采用的,要看情况!(3)土体损失基坑开挖即使采取防渗措施,也常常不能保证不渗漏,而渗水经常可以排出就可以,但如果渗水携带太多土颗粒,会引起地层损失,这个直接后果是地面沉降。
因此,基坑设计不仅采用降水,而常常还要采用防渗措施。
避免地层损失或地下水位的下降。
有时,可以采用地下水回灌技术,保持附近建筑物基础以下地下水位在基坑开挖前后基本保持不变。
2、如果附近建筑物是桩基础,计算得侧向土压力很小,也可以不用灌注桩,用什么支护方法?有经验的工程师设计用:内支撑+钢板桩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3、支撑太多的影响是什么?干扰施工组织和施工进度。
4、为了确保深基坑边坡的稳定,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对深基坑的侧壁采取支护措施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深基坑开挖中该支护的不支护,或采用支护的因设计和施工失误,都将造成坑壁失稳,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安全度过大,也将造成浪费.5、土的工程分类依据是什么?按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
6、土的含水量指的是: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间的质量比(%)7、确定土方边坡坡度可否根据工程组织来定?不能保证工程安全,应该依据:8、轻型井点降水常用的设备有哪些?9、土钉墙支护结构的要求是什么?土钉长度宜为开挖深度的0.5~0.2倍,间距宜为1~2米,且呈梅花形布置,与水平夹角5~20度10、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组织施工的要求有哪些?1)面广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
2)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避开冬雨季/合理调配土方/据工程特点,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坑开挖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要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建筑工程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1. 安全周边区域设置在进行基坑开挖之前,需要确保周边区域的安全。
首先,需要清除基坑周围的杂物和障碍物,保持通畅。
其次,应设置安全警示牌和隔离栏杆,以提醒周围的行人和车辆注意施工区域。
对于较大和复杂的基坑开挖工程,还可以考虑在周围道路上设置交通管制,以确保安全通行。
2. 周边建筑物和结构物的加固基坑开挖会对周边的建筑物和结构物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开挖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应对周边建筑物和结构物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在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采取钢结构加固、支撑杆、桩基加固等措施,以增强其抗震和抗滑的能力。
3. 地质勘探和评估在进行基坑开挖之前,应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
地质勘探可以通过钻孔、取样等方式获取地下岩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参数。
基于地质勘探结果,可以确定基坑开挖深度、土方量、抗滑和抗冲刷等安全参数,并制定相应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措施。
4. 合理开挖序列和支护方式基坑开挖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开挖序列和支护方式。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分段开挖和分层支护的方式进行。
分段开挖可以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和土体失稳的风险,分层支护可以逐步增加支护措施的稳定性和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钢板桩、横向支护、爆破等方式进行基坑的支护,以确保开挖过程的安全性。
5. 监测和控制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应监测基坑土体的变形和水位、周围建筑物的变形和震动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开挖进度和支护措施。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的安全警告装置和报警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加固处理
作者:吴双谢孝罗文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2期
摘要:为研究基坑开挖导致建筑物异常的原因及加固处理,以重庆市某综合楼工程为例,重点检测该建筑筏板、地基土密实及富水情况等;从力学角度分析了结裂缝形成及建筑物倾斜原因。
自身平面刚度变化不均匀是导致建筑物开裂破坏的内因,临近基坑开挖及降水,致使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外因,针对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加固处理。
关键词:基坑工程;综合楼;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检测加固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基坑工程愈来愈复杂,开挖面积及深度越来越大,如福州的新世纪大厦,其基坑开挖深度达24m,上海的港汇广场,开挖面积约50000m2[1];但是,基坑工程导致周边建筑物异常的事故时有发生;基坑开挖,导致周围土体应力状态发生改变,临近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其发生倾斜,构件开裂破坏,影响安全使用[2]。
本文以重庆市某工程实例为背景,研究了基坑开挖及降水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了房屋异常的内因与外因,对该工程提出了加固方案。
一工程地质概况
1.1 工程概况
重庆市某综合楼属于混合结构,底部三层框架,上部为八层砌体住宅结构,如图1.1所示。
地基持力层采用粉质粘土层,建筑基础为两阶交叉肋梁筏板基础。
临近拟建项目的基坑与综合楼的平面关系如图1.2所示。
该项目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该区域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进行大面积基坑开挖后,抽取了大量地下水。
基坑开挖后,毗邻房屋墙体、楼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且裂缝在不断的加宽和出现新裂缝。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得知,建设场区的岩土层由上至下为:
杂填土(Q4ml):杂色。
由灰渣碎块石、建筑垃圾等物混填而成,稍湿。
粉质粘土(Q4al):土层中含粉细砂粒及岩屑碎片,系冲积成因,呈可塑状态。
该区上覆土层为杂填土与粉质粘土,其厚度很大(26.00m~28.00m)而强度不是很高,用粉质粘土层作基础持力层[3]。
二建筑物的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
2.1 构件裂缝
2.1.1 车库地面裂缝
检测记录该综合楼地下车库地面裂缝(如图 2.1所示),发现裂缝均呈横向分布特征,朝向基坑区域裂缝较为密集,裂缝分布区域地基有较为严重的欠密实现象,裂缝由地基塌陷拉裂而成。
2.1.2 混凝土墙体、砌体结构砖墙裂缝
在理论上,框架结构填充墙不受力,当框架填充墙上产生裂缝时,究其原因是由框架梁、柱产生整体变形导致框架节点区域出现塑性铰,填充墙受到挤压引起开裂破坏。
墙面上一般产生“之”字型裂缝和分叉形树枝状裂缝[4],从力学角度分析,由主拉应力大于抵抗开裂的墙体强度所致,框架填充墙裂缝如图 2.4所示。
支撑整栋房屋的下部地基会发生压缩变形,当地基中部地基坚硬而端部软弱,建筑物端部沉降大于中部时,会形成负弯矩,就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产生附加应力。
当这些附加应力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2.2 地基探测
本次雷达波法检测采用美国地球物理公司(GSSI)的SIR-2000型地质雷达,对该综合楼的地下室及其地基进行检测。
重点检测该建筑筏板及地基梁受损情况,地基土密实、挡墙后填土脱空、富水情况等。
结论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5]。
2.3 倾斜现象
根据该建筑的裂缝规律等情况,推测该建筑可能有倾斜情况发生,故使用全站仪(蔡司C20A型)对该建筑的部分外墙角点进行了垂直度检测。
检测发现,靠近基坑一侧外墙转角上部砖砌体26m高度范围的墙体倾斜量最大为54mm,见表 2.1。
自身建筑物地基存在软弱层,局部充水较为严重外,临近项目大面积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周边建筑地基的土体应力、含水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从而使得该综合楼的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发生倾斜。
三加固方案
在分析各种裂缝产生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综合楼加固设计思路。
对该综合楼进行加固时,首先加固地基基础,增强基础抵抗变形的能力,提高整体刚度;然后,针对综合楼底部框架空间刚度变化不均匀,加固框架结构;对于上部砌体结构,依据裂缝出现位置及严重程度,采用圈梁及构造柱加固,加强砌体结构整体稳定性。
3.1 地基加固
地基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悬孔桩加固方法[6],由于筏板下部地基土富水,上阶筏板下地基土的部密实现象对上部建筑的影响更大,故主要对该建筑两个端部上阶筏板下部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增强其密实度,减小端部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3.2 框架加固
由于综合楼底部框架结构的刚度不均匀性,适当增设剪力墙[7],对部分纵向框架增设腹杆,把框架变为桁架,以增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纵向整体性。
3.3 砌体加固[8]
对上部砌体结构,部分增设构造柱和纵向水平拉梁,特别是原有拉裂现象区域和薄弱区域,以增强上部建筑的纵向整体性;对砌体结构部分预制板支座有错动的增加支座宽度。
四结论
本文以重庆市某既有综合楼工程为例,对其房屋进行了异常检测鉴定,分析了裂缝及房屋倾斜的成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综合楼平面刚度变化不均匀,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差,检测出地基欠密实,部分充水严重,虽然采取筏板基础处理,但主次地基梁交界区域欠密实。
2)临近拟建新项目工程大面积基坑开挖,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了地基的土体应力状态,导致土体重新固结沉降,筏板基础的整体性优点未能充分发挥。
3)通过对底部框架结构、上部砌体结构及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投入使用至今三年,尚未发现房屋裂缝和倾斜等异常现象,说明加固处理效果佳。
参考文献
[1]敖斌.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
[2]李进军,王卫东,邸国恩等.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附加变形影响的分析[J],岩土力学,2007(28):623-62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胡春英.黏土地基膨胀导致桩身倾斜引起结构裂缝分析[J],山西建筑,2011(4):84-85.
[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刘峰夫.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公路防渗处理工程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