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特定穴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_PPT课件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_PPT课件
中指端揉,称揉乳根。 【次数】揉50~100次。 【功用】宣肺理气、化痰止
咳。
图1-4-18 按揉乳根
胸腹部穴位
4、膻中
【位置】在胸骨上,平第四肋 间隙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 之中点,属任脉。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端揉, 称揉膻中;两手拇指自穴中 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 膻中;用示指、中指自胸骨 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 中。
胸腹部穴位
﹡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 【操作】①按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或
揉,称按天突或揉天突,或先按继而 揉之称按揉天突。②点天突,以示指 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之。③ 捏挤天突,用两手拇、示指捏挤天突 穴。 【次数】按揉30次;点3〜5次;捏挤至 皮下瘀血呈红紫色为止。 【功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 喘。
图1-4-16 按揉天突
胸腹部穴位
﹡ 2、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医者以两手四指扶患
儿之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 位上揉之,称为揉乳旁。 【次数】揉50~100次。 【功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图1-4-17 按揉乳旁
胸腹部穴位
﹡ 3、乳根 【位置】乳头直下0.2寸,平
第五肋间隙。 【操作】医者用两手食指或
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 阴阳。 【次数】30~50次。 【功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止头痛。
图1-4-6 推坎宫
头面部穴位
3、太阳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 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 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或 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 方向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 为泻。
﹡5、山根
【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 眦之间。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 掐山根。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护理课件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护理课件

小儿推拿与其他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
小儿推拿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小儿推拿可以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理等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 果。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配合使用。
注意药物与推拿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小儿推拿的同时,如果孩子需要使用药物,家长应该注意药物与推拿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 部穴位理件
• 小儿推拿简介 • 腰背骶部穴位概述 •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护
•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护
•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护
01
小儿推拿介
小儿推拿的定 义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特定穴 位,以调节小儿身体功能、缓解 疾病症状的自然疗法。
02
它利用手部按摩刺激穴位,促进 气血循环,调整小儿体内阴阳平 衡,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避免饱腹或饥饿状态
按摩时应避免在饱腹或饥饿状 态下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03
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 部穴位理方法
常用的小儿推拿特定穴腰背骶部穴位
命门穴
肾俞穴
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温 肾壮阳、培元固本的功效,主治腰痛、阳 痿、早泄等。
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 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功效,主治肾虚 腰痛、阳痿、早泄等。
缓解疼痛
对于腰部和骶部的疼痛, 按摩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 缓解疼痛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经常按摩腰背骶部穴位可 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 抵抗力。
腰背骶部穴位按摩的注意事 项
力度适中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 用力导致皮肤损伤或疼痛。
注意保暖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

小儿推拿PPT(比较全面)
口气臭味→脾胃积热;腥臭→口疮、齿痈 大便酸臭→伤食;不臭伴完谷不化→虚寒泻 小便臊臭→湿热下注;清长如水→脾肾阳虚证 呕吐酸臭→乳食积滞;臭秽如粪→肠结气阻
三、问诊 1.问年龄:与病情、用药剂量相关。
• 生后1周内新生儿易患脐风、胎黄、脐疮等; • 新生儿和乳婴儿易患鹅口疮、脐突、夜啼; • 6个月以后的婴儿易患麻疹; • 6-12个月婴儿易患幼儿急疹; • 婴幼儿易患泄泻; • 学龄前儿童易患水痘、百日咳等; • 12岁以后疾病谱基本接近成人。
【擦法】
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 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
【拍法】
用虚掌拍(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内凹),称为拍法。
【捏法】
1.捏脊法
捏法正位手势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
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
2.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 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 泻等说法。
【搓法】
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 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
2.时间:小儿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 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
3.补泻:补→顺上轻缓,泻→逆下重急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 5.顺序:上肢→头面→胸腹、腰背→下肢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或操作次数)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61页)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61页)

七、肚角
❖ 【位置】脐下2寸,旁 开2寸大筋。
❖ 【操作】用拇、食、中 指做提拿法。3~5次或 用中指按揉法30~50次。
❖ 【功效】行气止痛。
❖ 【临床应用】对虚寒性、 伤食性腹痛腹泻效果较 好。
八、中脘
❖ 【位置】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 【操作】有揉、摩、推中脘之分。按100~300次,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概述】
◆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 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 的刺激点。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 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 验穴、阿是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
❖ 注意:本穴宜清不宜补
四、肺经
❖ 位置:无名指指腹。 ❖ 操作:同上旋推或从指端
推向指根为补,相反为泻 清。100~500次。 ❖ 主治:胸闷,咳嗽。 ❖ 功效:补益肺气 ❖ 临床应用:咳嗽,气短汗 出,痰鸣。 ❖ (1)清肺经:清肺泄热、 化痰止咳-咳喘 ❖ (2)补肺经:补益肺气-肺 虚之咳嗽、气喘
二、乳旁
❖ 【位置】乳外旁开0.2寸。 ❖ 【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两胁,再以
两拇指于穴位处揉30~50次,称揉乳旁。 ❖ 【作用】揉乳旁: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治
疗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等症。
三、乳根
❖ 【位置】乳头直下0.2寸,第五肋间隙。 ❖ 【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两胁,再以
两拇指于穴位揉30~50次,称揉乳根。 ❖ 【作用】揉乳根:宣肺理气,止咳化痰。治
❖ 【操作】用拇指指腹或 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或自 上向下直推。100~ 300次
❖ 【主治】泄泻、便秘。

小儿推拿主要穴位PPT课件

小儿推拿主要穴位PPT课件
捏脊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侧肌肉,自 下而上捏至大椎穴,有助于改善脾胃 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夜啼穴位治疗
揉百会穴
用中指或拇指轻轻按揉百会穴,有助于缓解夜啼、烦躁等症状。
摩涌泉
用手掌或指腹摩涌泉穴,从足底向小腿方向推,有助于安神、定志,缓解夜啼 等症状。
04 小儿推拿穴位注意事项与 禁忌
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穴位的发展前景
科学研究支持
随着现代医学对小儿推拿穴位研 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 支持其疗效和安全性,这将推动 小儿推拿穴位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国际化发展
小儿推拿穴位正逐渐被国际社会 所认识和接受,其在全球范围内
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小儿推拿穴位可以与现代医学技 术相结合,如穴位注射、穴位贴 敷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满足更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享
实践操作方法
准备工具
准备适量的滑石粉或爽身粉, 用于减少手部与小儿皮肤的摩 擦力。
力度适中
推拿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或 过轻,以小儿舒适为度。
确定穴位
根据小儿的症状和需要,选择 相应的穴位进行推拿。
推拿手法
采用适当的推拿手法,如揉、 捏、推、按等,对选定的穴位 进行刺激。
时间控制
小儿推拿主要穴位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小儿推拿主要穴位概览 • 常见小儿疾病与穴位治疗 • 小儿推拿穴位注意事项与禁忌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达到调和气 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儿童, 对于一些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 腹泻等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
用。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小儿推拿特定穴PPT课件

小儿推拿特定穴PPT课件

二扇门
定位: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中。
形状:点状。
操作:拇指甲掐或拇指偏峰按揉。 掐5次,揉100-500次。
临床应用:发汗效法。
上马
定位: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 陷中。
形状:点状。
上马
➢ 操作:掐、揉 ➢ 主治:为补肾滋阴要法。
一窝风
定位: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形状:点状。 操风寒、温中行气、止痹痛。常
参考书籍 ➢ 《海派儿科推拿图谱》金义成主编
四、上肢部穴位
Point on the upper limbs
上 肢 部 特 定 穴
五经 胃经 小肠 大肠 肾纹 肾顶
14-18、五经
定位:手指末节 罗纹面,从大拇 指至小指分别为 脾、肝、心、肺、 肾经。
14-18、五经 操作:补法,脾肝心肺经为由指端向指根方
操作与应用:
揉总筋:清心经热。 掐总筋:用于惊风抽搐。
小结
板门 小天心 内劳宫 内八卦 总筋 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形状:面、点、线状
本 标准适 用于已 投入商 业运行 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操作: ➢ 揉板门(运板门),用拇指端揉
之,揉100—300次; ➢ 板门推向横纹,用推法自指根推
向腕横纹; 1. 横纹推向板门,为反方向。
板门
主治: 运板门:腹胀、食积、呕吐、
腹泻、嗳气、疳积等。
板门推向横纹可止泻, 横纹推向板门可止呕吐。
小天心
➢定位: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形状:点状
➢操作:
形状:线状

小儿推拿学PPT课件

小儿推拿学PPT课件
24
四肢部穴位
21.萁门 定位: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法,称
推萁门。 应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2.百虫 定位: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可用按法或拿法,分别称按百虫、拿百虫。 应用:多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症。
25
4
头面部穴位
3. 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于穴位上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按揉
30—50次。 应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
用称为“四大手法”,专治感冒、头痛等。 4. 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
(2)本法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 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15
四肢部穴位
4.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
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推100—500次。 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
小儿推拿学
1
概论
• 早期小儿推拿是随着整个中医推拿一起发展的。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中“治卒腹痛…沾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与小儿捏脊极为相似。
• 小儿推拿形成独特体系是在明清时期。明·陈氏著《小儿按 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小儿推拿著作。
• 治疗特点:1.讲究补泻;2.轻快柔和;3.多为特定穴。这些 穴位不仅有“点状”、“线状”,还有“面状”,并多分 布在头面和两肘以下。
27
便秘
一,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 味,肠胃积热,气滞不行。 (2)身体虚弱,气血亏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三.腰背部穴位
Point on the lumber and back
15
小儿推拿特定穴
pediatric massageextra points
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及 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的,还有线状、 面状的。 小儿常用穴位以两手居多,故曰“小 儿百脉汇于两掌”。
2
3
4
?定位 ?形状 ?操作 ?临床应用
5
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 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 最后是下肢。当然,依患儿病情 的不同,可灵活掌握。
11
5、乳根、乳旁 6、胁肋 7、腹 8、脐 9、丹田 10、肚角
12
胸腹部穴位主治归纳:
1.主宽胸理气:搓摩胁肋、揉乳根、
揉乳旁。
2.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摩腹、分腹
阴阳、摩揉丹田、拿或按肚角。
13
摩腹、揉天枢可用于消 化功能紊乱,治疗腹泻、便秘, 有双向调节作用。
摩揉丹田可温阳散寒, 治疗下焦虚寒,还可泌尿系统 病症。
7
一.头面部穴位
Point on the Head and Face
8
坎宫 攒竹(天门) 耳后高骨 天柱骨
9
头面部穴位主治归纳:
1.治疗外感表证; 2.治疗惊风、抽搐;宫、 运太阳、揉耳后高骨
10
二、胸腹部穴位
Point on the chest and abdomen
6
头面部穴 Point on the Head and Face 胸腹部穴位 Point on the chest and abdomen 腰背部穴位 Point on the lumber and back 上肢部穴位 Point on the upper limbs 下肢部穴位 Point on the lower limb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