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过流保护电路图过流保护电路原理本电路适用于直流供电过流保护,如各种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预设值,该电子保险将断开直流负载。
重置电路时,只需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接通。
该电路有两个联接点(A、B标记),可以连接在负载的任意一边。
负载电流流过三极管T4、电阻R10和R11。
A、B端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大多数的电压分配在电阻上。
当电源刚刚接通时,全部电源电压加在保险上。
三极管T2由R4的电流导通,其集电极的电流值由下式确定:VD4=VR7+0.6。
因为D4上的电压(VD4)和R7上的电压(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电极电流也是恒定。
该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3,因而使其导通,接着又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4。
保险导电,负载有电流流过。
当电源刚接通时,电容器C1提供一段延时,从而避免T1导电和保持T2断开。
保险上的电压(VAB)通常小于2V,具体值取决于负载电流。
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该电压升高,并且在二极管D4导通时,达到分流部分T2的基极电流,T2的集电极电流因而受到限制。
由此,保险上的电压进一步增大,直到大约4.5V,齐纳二极管D1击穿,使T1导通,T2便截止,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时保险上的电压增大,并且产生正反馈,使这些三极管保持截止状态。
C1的作用是给出一段短时延迟,以便保险可以控制短时过载,如象白炽灯的开关电流,或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
因此,改变C1的值可以改变延迟时间的长短。
该电路的电压范围是10~36V的直流电,延迟时间大约0.1秒。
对于电路中给出的元件值,负载电流限制为1A。
通过改变元件值,负载电流可以达到10mA~40A。
选择合适额定值的元件,电路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6~500V。
通过利用一个整流电桥(如下面的电源电路),该保险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
电容器C2提供保险端的瞬时电压保护。
二极管D2避免当保险上的电压很低时,C1经过负载放电。
过流保护电路图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通过其阻值突变限制整个线路中的消耗来减少残余电流值。
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过流保护电路是一种能够在电路中自动检测并断开电路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电路因过流而被烧坏或引发其他安全隐患。
它在电子设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电路保护装置。
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一旦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保护电路将立即对电路进行断开,以保护电路中的元件和设备不被过载电流损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过流保护电路中通常会有一个电流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可以感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一旦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传感器就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决定是否对电路进行断开。
过流保护电路中通常使用继电器或者晶体管来实现对电路的断开。
一旦控制单元决定断开电路,继电器或者晶体管就会被触发,将电路中的开关打开,从而切断电流的通路,保护电路中的元件和设备不受过载电流损害。
过流保护电路还可以通过设置可调的过流阈值来适应不同电路的需求。
用户可以根据电路的负载情况和电源的输出能力调整过流阈值,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过流保护电路还可以结合其他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电流过载而引发的电路故障,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二篇示例:过流保护电路是一种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电流伤害的重要装置。
在电路中,如果电流超过了设计范围,会导致电路元件受损甚至引发火灾等危险。
过流保护电路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保护电路不受损坏,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基于热效应的保护和基于电磁效应的保护。
基于热效应的保护是指根据电路中电阻器或继电器的发热特性进行保护。
当电流超过设计范围时,电阻器或继电器会发热,导致元件失效或动作,从而切断电路,实现过流保护的作用。
而基于电磁效应的保护则是通过在电路中引入磁性开关或感应线圈等元件,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磁性开关或感应线圈会产生磁场变化,从而推动触发器实现过流保护。
运放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运放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图1所示为运放芯片输出过流保护电路,在因某种原因(如输出短路等)使集成运放输出过流时,保护电路即成恒流源,使集成运放不至因输山过流而损坏。
图中,场效应管3DJ7按在集成运放输出端,并采用近似恒流源的接法。
当电路工作正常时,场效应管呈现低阻抗,基本不影响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
当电路输出端短路时,场效应管呈现高阻抗,使电路输出电流得到了限制。
二极管D1的作用是,在电能输出负电压时,与场效应管一起构成恒流源。
D2与D1相同,则是在电路输出正电压时,与场效应管一起构成恒流源。
场效应管应取其饱和漏源电流IDSS略大于集成运放输出电流的管子,因为大多数集成运放的输出电流都不超过±10mA,所以可选用如 3DJ6H、3DJ7G等管子。
Idss不能取得过大或过小,如果Idss过大,保护作用则会减弱Idss过小,在集成运放输出电流稍大时,恒流源阻抗增大,限制了电路的输出幅度范围。
当电路输出幅度不大、负荷较轻时,可用一阻值为500Ω左右的电阻代替场效应管,也能同样取得理想的效果。
简述过流保护的原理

简述过流保护的原理
过流保护主要是为了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而导致损坏或故障。
其原理是通过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装置,切断电路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电路安全。
具体来说,过流保护的原理如下:
1. 传感器:过流保护装置通常使用电流传感器来监测电路中的电流。
常见的电流传感器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等。
2. 压降检测:过流保护装置通过检测电路中的压降来判断是否存在过流现象。
当电流通过电阻或电感等元件时,会产生一定的压降。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压降也会超过设定范围,从而触发过流保护。
3. 动作装置:一旦过流保护装置检测到超过设定值的电流,会触发动作装置来切断电路。
常见的动作装置有熔丝、电磁继电器等。
熔丝会因为电流过大而融化,切断电路,而电磁继电器则会通过控制电磁铁来切断电流。
4. 延时保护:由于瞬时过流可能是正常的启动过程中产生的,过流保护装置通常还具有延时功能,即在短时间内的过流不会触发动作装置。
延时时间的设定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电路特性进行调整。
总之,过流保护的原理是通过监测电路中的电流,一旦电流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保护装置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
dw01过流保护原理

dw01过流保护原理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那个超有趣的DW01过流保护原理。
你想啊,在电子设备的小世界里,电流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跑来跑去的。
有时候呢,它们可能会太兴奋,一下子跑得太多了,这就叫过流啦。
这时候要是没有个厉害的“守护者”,那设备可就惨兮兮喽。
DW01就是这样一个超棒的“守护者”呢!DW01就像是一个超级警觉的小卫士。
它内部有一个很神奇的电路结构。
当正常电流在电路里欢快流淌的时候,DW01就静静地在那看着,就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看着孩子们玩耍一样。
它里面有个检测电流大小的部分,这个部分就像是一个超级敏感的小鼻子,可以嗅出电流是不是正常。
一旦电流这个小调皮开始撒欢,变得太大了,超出了设备能承受的范围。
DW01可就不淡定啦。
它就像是突然从悠闲状态切换到战斗状态的小超人。
它会迅速做出反应呢。
这个反应的关键就在于它内部的逻辑电路。
你可以把这个逻辑电路想象成一个超级聪明的小脑袋瓜。
当检测到过流的时候,这个小脑袋瓜就会发出指令。
这个指令就像是对电路里其他元件喊:“电流太大啦,危险危险,得赶紧做点啥!”然后呢,DW01就会采取行动。
它会通过控制一些开关之类的元件,来切断电路。
这就好比是在洪水泛滥的时候,赶紧关上闸门一样。
这样一来,过大的电流就不能继续在电路里横冲直撞啦,也就保护了那些脆弱的电子元件,像那些小小的电阻啦、电容啦,就不会被大电流给烧坏啦。
要是没有DW01的保护,那些电子元件可就像没有伞的小蘑菇,在过流这个大暴雨下被淋得不成样子。
比如说手机里的电路吧,如果没有DW01,突然的过流可能会让电池鼓包,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像手机突然冒烟啥的,那可太吓人了。
而且哦,DW01还很聪明的一点是,它不是那种只会切断电路就不管的家伙。
它还会在情况恢复正常之后,重新让电路恢复正常工作呢。
就像是一个有耐心的妈妈,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教训一下,等孩子乖了,又让孩子继续玩耍。
你看,DW01过流保护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很有爱的保护机制。
完整的电路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热保护

2010-12-16
9
Tecc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Product
1、 聚合物ESD抑制器 2、 可变电阻--表面贴 A、多层叠的可变电阻(ML,MLE、MHS、AUML and MLN Series) B、压敏电阻(CH Series) 3、硅保护产品 A、TVS/Diode Arrays(SP05x,SP72x Series) B、闸流管(SiBODTM ) C、TVS Diodes/Silicon Avalance Diodes(SADs) 4、气体放电管(GDTs) 5、工业&轴向压敏电阻 A、Radial Leaded MOVs(UltraMOVTM,C-III,LA,ZA,RA and TMOVTM Varistors) B、轴向引脚的压敏电阻(MA Series MOVs) C、工业级的压敏电阻(CA,NA,PA,HA,HB34,DA and DB Series varistors)
封装类型 0402/0603 JEDEC SOT-23 0402/0603 JEDEC SOT-23 EIA 2012 (0805)
特点
低电容,容量在3-22pF. 主要用低速设备上. 四通道,每通道的电容值 为3pF. 非常低的电容值,仅为 0.05pF.
接口类型 数据线(Data Line) 400Mbps
推荐产品
可控硅(SCR) 压敏电阻(MOV) TVS / ULTraMOV
2010-12-16 13
2010-12-16
14
雷电的防护
---电力系统器件应用比较 电力系统器件应用比较
气体放电管 压敏电阻
能承受数百微秒内数千安培瞬态雷电电流 的冲击。缺点是对雷电过电压的波头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 有较好的非线性,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响 应速度快。缺点是应用于DVI、ISDN等图像传输设备上时, 容易失真。同时容易老化。
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引言: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需求的增加,电路的过流保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设计要求。
过流保护电路的作用是在电路中检测电流是否超过了设定的阈值,并在超过阈值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以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过流保护电路的基本原理过流保护电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当电流超过一定的阈值时,电阻中的电压将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从而触发保护电路,以达到保护电路和设备的目的。
二、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通常由运放、电阻和电流检测元件组成。
其中,运放是核心部件,起到放大和处理电流信号的作用;电阻用于限流和调整阈值;电流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阈值。
三、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1. 运放工作原理: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中的运放主要起到放大和处理电流信号的作用。
运放通常由差分放大器和输出级组成。
差分放大器可以将输入电流信号放大到合适的范围,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
输出级可以根据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相应的输出。
2. 电阻工作原理:电阻在过流保护电路中起到限流和调整阈值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的阻值,可以控制电流的大小。
当电流超过阈值时,电阻中的电压将超过限制值,从而触发保护电路。
3. 电流检测元件工作原理:电流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阈值。
常用的电流检测元件有电流互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电流检测元件可以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反馈给运放,进而触发保护电路。
四、双运放组成的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流程1. 初始状态:在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处于正常范围内,电阻中的电压低于限制值,保护电路不会触发。
2. 电流超过阈值:当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阻中的电压将超过限制值。
此时,电流检测元件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运放放大和处理。
运放根据电压信号的大小控制相应的输出。
一般情况下,当电压信号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运放的输出将发生变化。
继电器过流保护原理

继电器过流保护原理
继电器过流保护是一种常用的电气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在电路中存在过流情况时及时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流感应原理:继电器通过电路中的电流感应装置(如电流互感器)来实时监测电流的大小。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感应装置将感知到这一变化。
2. 继电器动作机构:当感应装置检测到电流超过设定值后,会通过电路连接到继电器的动作机构。
动作机构可以是电磁铁或电磁线圈,其根据信号进行动作。
3. 切断电源:当动作机构激活后,继电器会切断电源,即打开主触点。
通过切断主触点,继电器能够迅速切断电流,从而保护电器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继电器过流保护装置在电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电路中出现异常过流时,通过继电器的动作,可以迅速中断电流,保障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继电器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使得过流保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地防止了电气事故的发生。
这种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中,以提供可靠的过流保护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电路原理
本电路适用于直流供电过流保护,如各种电池供电的场合。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预设值,该电子保险将断开直流负载。
重置电路时,只需把电源关掉,然后再接通。
该电路有两个联接点(A、B标记),可以连接在负载的任意一边。
负载电流流过三极管T4、电阻R10和R11。
A、B端的电压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大多数的电压分配在电阻上。
当电源刚刚接通时,全部电源电压加在保险上。
三极管T2由R4的电流导通,其集电极的电流值由下式确定:VD4=VR7+0.6。
因为D4上的电压(VD4)和R7上的电压(VR7)是恒定的,所以T2的集电极电流也是恒定。
该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3,因而使其导通,接着又提供稳定的基极电流给T4。
保险导电,负载有电流流过。
当电源刚接通时,电容器C1提供一段延时,从而避免T1导电和保持T2断开。
保险上的电压(VAB)通常小于2V,具体值取决于负载电流。
当负载电流增大时,该电压升高,并且在二极管D4导通时,达到分流部分T2的基极电流,T2的集电极电流因而受到限制。
由此,保险上的电压进一步增大,直到大约4.5V,齐纳二极管D1击穿,使T1导通,T2便截止,这使得T3和T4也截止,此时保险上的电压增大,并且产生正反馈,使这些三极管保持截止状态。
C1的作用是给出一段短时延迟,以便保险可以控制短时过载,如象白炽灯的开关电流,或直流电机的启动电流。
因此,改变C1的值可以改变延迟时间的长短。
该电路的电压范围是10~36V的直流电,延迟时间大约0.1秒。
对于电路中给出的元件值,负载电流限制为
1A。
通过改变元件值,负载电流可以达到10mA~40A。
选择合适额定值的元件,电路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6~500V。
通过利用一个整流电桥(如下面的电源电路),该保险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
电容器C2提供保险端的瞬时电压保护。
二极管D2避免当保险上的电压很低时,C1经过负载放电。
过流保护电路图
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
过流保护电路
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通过其阻值突变限制整个线路中的消耗来减少残余电流值。
可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广泛用于马达、变压器、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等的过流过热保护,传统的保险丝在线路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而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在故障撤除后即可恢复到预保护状态,当再次出现故障时又可以实现其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元件
通用线路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