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海生物污染防护联合压载水处理系统

合集下载

海洋卫士压载水系统

海洋卫士压载水系统

海洋卫士压载水系统1,压载水的危害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全球每年大约有30到50亿吨压载水通过船舶在各海岸流动。

现代运输而言,压载水是必需的,它可以对于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操作,保证未载货船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它也给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每天,数以亿计的海洋生物通过压载水被带往世界各地。

通过船舶的压载水泵进入压载舱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及其卵子、囊胞和其他物种的幼虫。

据估计,至少有7000个不同物种通过船舶的压载水舱被带往世界各地。

入侵物种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还对沿海地区甚至更远的内陆地区居民生活造成了危害。

IMO把通过船舶压载水带来的海洋物种入侵已经被列为四个最具威胁的海洋问题之一。

2004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外交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的国际公约》。

该公约为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

2,压载水规章建造时间压载水舱容(M3) 适用第D-2条的时间2009年前1,500≤V≤5,0002015 V<1,500或V>5,000 20172009-2011 V<5,000 交船时V≥5,00020172012年后所有船舶交船时2009年建造的船舶在第二个周年检验日适用,但不迟于2011年(A.1005(25))。

MEPC59次会议上将讨论2010年建造的船舶。

压载水公约D-2标准:《关于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的国际公约》中规定,实施压载水管理的船舶排放的压载水,应满足以下要求,即D-2标准:3,AEOP技术海洋卫士TM压载水处理系统,由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研发,为人类解决压载水污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洋卫士TM压载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即AEOP技术,利用高活性氧化物质去除细菌、病毒、藻类及休眠中的卵,从而达到处理压载水的效果。

阐述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系统

阐述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系统

阐述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及处理系统随着船舶压载水在港口领域频繁的排出和压入产生了大量细菌和浮游生物,为各种病原体提供了转移和船舶通道,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渠道,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和公众安全。

为了降低、消除船舶压载水排放对公众安全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排放提出了要求,为了达到公约中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压载水处理系统的选型和安装。

1 较为常见的压载处理技术1.1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1.1.1 紫外线处理法:通过放在石英套管中的汞灯对大小不同的微生物的照射,从而达到处理微生物的目的。

1.1.2 脱氧处理法:通过向压在水中加注惰性气体,使水中的氧气排出,而水中的微生物由于缺氧会窒息死亡,以此达到处理的效果。

1.1.3 超声波处理法:由于超声波作用于压载水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及压力波偏向,从而使微生物的表面细胞壁被破坏,继而起到杀灭生物体的作用。

1.1.4 加热处理法:通过对柴油机的冷却水的利用,使压载水的温度达到38℃~50℃,且需要保持一段时间,以此消灭压载水中的微生物。

1.1.5 氧化处理法:通过臭氧或者过氧化氢在相关环境的释放使生物的酶出现变性而死亡。

1.1.6 氯化处理法:通过电解压载水等方法产生出氯离子,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1.2 具体的机械处理法通常对于压载水中相对较大的生物及杂质会用机械处理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包括过滤及旋分等技术,一般会将滤出的物质返回海洋,也可以将其存储在专门的单仓中定点进行处理。

2 我国对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现阶段,我国针对压载水的处理设备的研发已经有较多的企业进行了参与,而且投入的资金量也非常可观。

按照有关公约规定,相关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应由相关国家主管机关进行签发认可,而船舶若行至美国水域则还需要更高形式的认可方式。

截至去年,我国已经有一部分船舶得到了相关国际公约的认可。

站在相关处理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较多厂家在技术水平上难分高低,但仔细进行了解发现,每个系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因此为了提高相关系统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及竞争力,就必须对相关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同时做好有关的售后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升自己、壮大自己。

压载水处理系统

压载水处理系统

压载水处理系统【定义:1、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就是对船舶排放海里的压载水进行处理的装置。

也称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英文简称BWMS。

2、系指对压载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或高于《国际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管理和控制公约》第D-2条规定的压载水性能标准的任何系统。

压载水管理系统包括压载水处理设备、所有相关控制设备、监测设备以及取样设施。

【背景:船舶航行中,压载是一种必然状态。

船舶在加装压载水的同时,海水中的生物也随之被加装入到压载舱中,直至航程结束后排放到目的地海域。

压载水跟随船舶从一地到它地,从而引起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

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全球环保基金组织(GEF)已经把船舶压载水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公约”自2009年开始,规定所有新建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并对现有船舶追溯实施。

“公约”对压载水的处理标准,即处理水中可存活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作了明确规定(D-2标准)。

【D2标准生效日的不确定性:《压载水公约》中对船舶的要求是排放经处理的压载水必须满足D2标准,而D2标准的生效并不取决于该公约的生效。

这是因为虽然该公约生效日期不确定,但公约中D2标准的生效日对各类型船舶很明确,而该条款又是追溯性的,这就意味着无论公约是否生效,无论是否缔约国,对船舶安装满足D2标准压载水管理系统的要求都是强制性的,所以船舶尤其是新造船舶一定要在船舶设计时考虑这一要求。

目前的问题是没有满足所有船舶需要的、足够数量的压载水管理系统,所以D2标准第1个生效日的推迟在所难免。

2007年召开的IMO 第25次大会A.1005(25)决议解决了2009年建造的船舶问题,将D2标准的适用日推迟到2011年12月31日,但2010年及之后建造的船舶和现有船舶的适用时间是否推迟要由2009年召开的MEPC(59)会议决定。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浅谈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浅谈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浅谈【摘要】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就是对船舶排放海里的压载水进行处理的装置。

因为船舶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会对海洋生态、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对船舶压载水排放进行控制。

“公约”对船东和船管理公司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迫使船东和船管理公司对现有的船舶压载水系统进行改造。

对船舶修造企业而言,从技术和安全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对目前低迷的船舶修造市场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一、压载水排放管理公约概要1、压载水排放控制和管理公约与标准2、压载水排放管理公约的生效条件与现状(截止2013年3月)“公约”在合计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后生效。

截至2013年3月底,已经有36个国家批准,当中包含了29.07%的商船总吨位。

3、公约生效后的实施日程二、压载水处理系统(BWMS)简介1、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原理及分类压载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压载水中含有的存活生物及细菌进行处理,以达到”公约”规定的排放标准。

针对非活性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液相-固相分离法去除压载水中存在的水生物及其他颗粒物质,主要有过滤分离法及旋流分离法;针对活性物质的处理方法,采用灭活压载水水生物及微生物技术,包括物理消除的紫外线法、加热法、超声法、磁力法,电力法等,和化学消除的氯化法、臭氧法、过氧化氢法、二氧化氯法等。

上述压载水处理方法均不能完全满足“公约”的要求,而是通过联合的方法,即机械过滤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2、压载水处理系统举例三、压载水处理系统(BWMS)的安装结合本公司作为修船企业,以青岛双瑞SUNRUI BalClor?和江苏蓝天BSKY?两种BWMS为例,介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安装过程。

1、青岛双瑞SUNRUI BalClor? BWMS①安装在散货船及集装箱船上该BWMS在机舱底部左右压载泵出口后至压载舱压载总管之间各新装一台过滤单元及旁通管系。

实例船舶压载水装置原理与专业解析

实例船舶压载水装置原理与专业解析

实例船舶压载水装置原理与专业解析
船舶压载水处理现在很多船舶已安装,并投入使用,今天我们以一条船的压载水处理装置为例,讲解压载水处理的原理和组成图解。

上图为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实际布置
一压载水处理系统
1. 系统组成 / System Components
压载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采用机械过滤和紫外线(UV)消毒技术相结合的在线二级处理系统。

自清洗过滤器通过拦截水中较大生物体起到预处理作用,后续的紫外消毒系统对海水进行杀菌消毒,满足IMO D-2排放标准。

The BWMS features two-stage process, applying efficient automatic filtration to remove larger organisms and sediments followed by powerful medium pressure UV unit to disinfect and inactivate smaller plankton, bacteria and pathogens, in compliance with IMO D-2 standard.
上图为船舶压载水处理在ship office的电脑控制操作屏(有船位及具体的时间)。

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原理

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原理

一、背景介绍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船舶污水处理的装置,它采用一种先进的物理化学方法来处理船舶产生的污水,使其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船舶行业中,污水处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而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出现,为船舶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原理介绍1. 进水处理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首先通过设备内的进水管将船舶产生的污水引入装置中,然后经过初步的网格过滤,将大颗粒和杂质去除。

之后将进一步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这一过程确保了处理装置内的污水是相对干净的。

2. 生化处理接下来,污水会进入生化处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生物反应器进行,主要的处理过程就是生物降解有机物,分解氨氮及有机氮,去除有机物,并将部分无机盐进行还原。

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降低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3. 混凝沉淀经过生化处理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大量减少,但仍需进行混凝沉淀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加入适当的混凝剂,对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进行凝聚和沉淀,以进一步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4. 过滤最后一步就是通过过滤器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最终的净化。

在这一过程中,晶状聚合体和过滤介质配合使用,去除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

使得处理后的水质更加清澈。

三、优势介绍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采用先进的物理化学方法对船舶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该处理装置采用多种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够高效地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2. 环保性:处理过程中无需加入化学药剂,避免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

3. 自动化:整个处理过程全自动进行,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处理效率。

4. 经济性:处理装置的能耗低,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四、应用范围purimar压载水处理装置适用于多种船舶类型,包括客运船、货运船、工程船等。

其设计灵活,能够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船舶行业。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原理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原理

大海上的“垃圾场”: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原理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是船舶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能够处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吸取的压载水,避免把海洋污染物排放到海洋环境中去,起到重要的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吸入的压载水首先会进入船舶的压载水储槽中,经过初步的清洗和过滤后,再经过含量检测,如果检测到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就需要通过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压载水过滤器、生物反应器和化学药剂加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首先,压载水过滤器会进一步清除压载水中的固体颗粒,使其能够更好地进入到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处理。

在生物反应器中,良好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可以利用微生物帮助清除压载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更加稳定的无害物质。

而化学药剂加药系统则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为系统提供必要的药剂以使其在处理水质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船舶的环保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伤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发展,这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作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绿色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绿色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理念

绿色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设计理念船舶压载水是船舶离岸时携带用于船舶稳定平衡的压载物,许多种细菌、植物、动物存活于压载水及其沉淀物中,据估计,全球所有海上运输船舶所携带的压载水数量,每年大约有120亿吨,每天存在于船舶压载水中随船周游世界的生物达7000种。

如此,从一个国家港口加装的的压载水所含的水生物,就会在船舶到达另一个国家港口装货时随压载水被排放到改过的水域中,其中某些生物可能会造成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灾难性后果。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74亿元,其中海洋入侵生物是主要成因之一。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公布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外来生物物种约有一半入侵到我国!近些年来,我国沿海赤潮越来越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外来生存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的危害。

有关方面在对大连港口船舶压载水入侵生物现状的调查时发现,4种甲藻等有毒藻类是通过船舶压载水传播到我国的,并造成大面积的赤潮灾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船舶越来越大,船速也越快。

不幸的是,船速的加快导致船舶两港航行时间的缩短,也增加了外来有害水生物存活和转移的可能性。

1993年,IMOA.774(18)号决议,将解决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船舶臵于重要地位。

并在2004年2月9至1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通过了《关于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管理和控制的国际公约》,为压载水及其沉积物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

全球工业联盟(GIA)于2009年3月2日在IMO总部伦敦启动,以消除船舶压载水带来海洋外来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威胁。

因此,为达到IMO排放标准,研究快速高效去除微生物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势在必行。

一、传统处理技术及其弊端传统的大多数压载水处理系统是使用沉降法(利用颗粒物的自重)或表面过滤(使滤器的孔径小于颗粒物或微生物的尺寸)将固体悬浮颗粒物包括大型悬浮微生物,从压载水中分离出来后再进行化学或物理方法消毒,已达到杀死压载水中病菌和微小生物体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海生物污染防护联合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一种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尤其是全侯型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压载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长期以来,海洋生物的附着污损给船舶运输和海上设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藻类、水蛭、双壳类、海蛸、龙介虫、藤壶、贝壳类等600多种海生物会附着繁殖在船舶的外表面和海水管道系统的内表面,进入海水管道系统的海洋生物会在管道内壁快速地附着生长,导致海水管道系统的堵塞并加速金属构件的腐蚀造成的严重污堵,从而降低船舶的运行效率,甚至影响船舶的运行安全,致使航行中的船舶被迫停运进坞专门清理海洋生物污染,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为此,人们想出多种方法,如防腐锌块法、投放药物法、电解海水法等,但都因效果不好,不安全,成本高或系统复杂等诸多原因而很少被采用,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和海上设施多为采用在海水管系和海底阀箱入口处安装易于电解的铜电极和铝电极,作为与船体绝缘的牺牲阳极,采用外加电流的原理,利用金属(或海水)电解产生活性金属离子(或次氯酸钠),以流动海水作介质,使电解液分布到被保护管系中,从而达到防海生物和防污防腐目的,但在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的电解防海生物装置仅对船舶冷却水管的海生物污染起到防护作用,对除海水冷却水管以外的海水管道,特别是对船舶压载水系统管道起不到海生物污染防护作用。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通常安装在海水压载泵出口至海水压载舱、以及海水排海阀之间,船舶航行中,压载是一种必然状态。

船舶在加装压载水的同时,海水中的生物也随之被加装入到压载舱中,直至航程结束后排放到目的地海域。

压载水跟随船舶从一地到它地,从而引起了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

压载水的无控制排放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2011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在第62次决议中,通过了《船舶生物污染控制来减少外来生物迁移导则》,要求所有成员国采取紧急行动,采用此导则。

在此之前,国际海事组织(IMO)并无强制安装防海生物装置的要求,而船东安装防海生物装置的目的,通常纯粹出于防止海生物在冷却水管系和冷凝器内附着的考虑。

因此,虽大大抑制了循环冷却水内的生物繁殖,但无法控制从吸水口至压载水泵之间的管系内海生物的生长,从而可能导致外来生物的逃逸。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侯型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一种能使电解防海生物装置电解液。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经过电解的在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注入海底阀箱,随压载水进入压载水处理系统,使整个压载水管道系统都得到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全侯型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海生物防护电解液随着压载水进入整个压载系统,使整个压载水管道系统都得到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前提下,使用一套由不同系统发出的不同流量信号,调节电流大小,从而达到加大海生物防护电解液的浓度,起到整个压载水管道系统都得到海生物污染防护。

本发明的方案设计主要有1海水阀箱、2辅机泵、3海生物防护电解槽、4冷却管系流量计、5电控箱、6压载水系统流量计、7压载泵、8自清洗过滤器、9UV紫外消毒器、10压载舱、海水管道、阀门组成。

1、所述的海底阀箱,也叫海底门,是船上海水吸入的唯一进口,非常重要的船体结构。

海底阀箱是在主船体外板的适当位置开孔通海,并在开孔外板的内侧焊装成箱形的密闭腔体,然后在这个箱形具体实施方式腔体壁板的适当位置开孔安装通海阀,透气阀,吹除阀等。

2、所述的辅机泵,是一种用于向海水冷却管系注水的泵。

3、所述的海生物防护电解槽,是由一个由槽体和阳极组合而成,阴极为槽体外壳本体,阳极为钛-钌-铱氧化物电极。

海水从电解槽下部入水口进入槽内电解,然后由上部出口输往各海底阀箱。

4、所述的冷却管系流量计,是安装在海水冷却管系上,测海水冷却流量和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内测海水冷却流体总量的仪表。

5、所述的电控箱,是一个或多个由低压开关及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所组成的设备,用来控制海生物防护电解槽中电解液的浓度。

6、所述的压载水系统流量计,是安装在压载水系统上,测压载水流量和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内测压载水流体总量的仪表。

7、所述的压载泵,是一种用于压载舱注水或排水的泵。

8、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海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起到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作用,海水由进水口进入自清洗过滤器机体,经过智能化(PLC、PAC)设计,系统可自动识别杂质沉积程度,给排污阀信号自动排污。

9、所述的UV紫外消毒器,是一种采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UV-C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UV-C光照射流水。

当海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UV-C光(波长253.7nm)照射后,其细胞DNA及结构被破坏,细胞再生无法进行,从而达到海水的消毒和净化。

10、所述的压载舱,是在船空载时,用来盛放压载物的舱室的总称。

压载物是使船舶稳定便于操作的重物,通常为海水。

鉴于以上设计,本发明的全侯型海生物污染防护的压载水处理系统,可以随时根据由不同系统发出的不同流量信号,调节电流大小,从而达到加大海生物防护电解液的浓度,起到整个压载水管道系统都得到海生物污染防护。

本发明的特征:1、有海生物防护装置,采用外加电流的原理,利用钛-钌-铱氧化物电极被电解产生活性金属离子,以流动海水作介质,使电解液分布到被保护管系中,从而达到防海生物和防污防腐目的。

2、有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海水经过自清洗过滤器的过滤和UV紫外消毒器的消毒,去除了海水中的杂质,杀死了海水中的细菌、病毒,从而达到海水的消毒和净化,以及海洋生物的迁徙。

3、有一套根据不同海水系统发出的不同流量信号,自动调节电流大小,从而达到加大海生物防护电解液的浓度,起到整个压载水管道系统都得到海生物污染防护。

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发明包括1海底阀箱、2辅机泵、3海生物防护电解槽、4冷却管系流量计、5电控箱、6压载水系统流量计、7压载泵、8自清洗过滤器、9UV紫外消毒器、10压载舱。

具体实施方式未处理的海水经通海阀吸入设置在船体底部箱形的密闭腔体海底阀箱1;压载泵7根据船舶载物量平衡的需要,把海底阀箱1内未处理的海水直接送入自清洗过滤器8过滤,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海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起到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作用;经过过滤的海水再次被送入UV紫外消毒器9消毒,利用一定剂量的紫外UV-C光(波长253.7nm)的照射,海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其细胞DNA及结构被破坏,病毒、细胞再生无法进行,从而达到海水的消毒和净化;最后经过控制的海水被注入到压载舱,海水处理控制过程中不添加或产生任何化学物质,其纯物理绿色环保处理工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D-2公约要求。

根据船舶机组冷却的需求及船舶用水的需求,辅机泵2把海底阀箱1中的海水直接送入船舶冷却管系及船舶用水管系;再次,海水由辅机泵2输入由槽体和阳极组合而成的海生物防护电解槽3,通过钛-钌-铱氧化物阳极电极进行电解,电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l2、NaClO是强氧化剂,破坏海生物的蛋白组织,达到防止海生物附着的目的。

由海生物防护电解槽3而产生的含氯海水从每个海底阀箱1内的喷管喷出,与从船外抽入的未经过处理的海水混合,在海底阀箱1内生成海水电解液,由此而达到了海底阀箱1、冷却管系、海水管系等的海生物防护。

经电解后的海水电解液通过压载泵输送至压载系统,同时达到压载水管系海生物附着防止的目的。

通过安置在海水冷却管系上的冷却管系流量计4和压载水系统上压载水系统流量计6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内,测出海水冷却流体总量和压载水流体总量,不断输入由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所组成的电控箱5,控制和调节海生物防护电解槽3中电解液的浓度,达到整个船舶海水管系海生物防护所需的经电解的海水电解液,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电解防海生物装置仅对船舶冷却水管的海生物污染起到防护作用,对除海水冷却水管以外的海水管道,特别是对船舶压载水系统管道起不到海生物污染防护作用。

此全侯型海生物污染防护压载水处理系统的技术特点是由安置在不同管系中的不同海水流量信号,控制和调节海生物防护电解槽3中电解液的浓度,电解产生的含氯海水,能同时对冷却水管系和压载水管系进行海生物防护。

利用系统自动控制,不但防止海生物在冷却水管系内的附着,而且也抑制了海生物在压载水管系内的生长繁殖。

通过与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联合使用,不但杀灭了排放压载水中的外来生物,同时也抑制了压载水管系内的海生物附着,从而有效防止了外来生物的迁移。

该产品具有可靠性高,效果突出,操作维护简便,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其还具有结构合理简单、易施工,造价低,寿命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注意事项一、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说明书,一式一份。

二、说明书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应当整齐清晰,呈黑色,符合制版要求,不得涂改,字高在3.5毫米至4.5毫米之间,行距在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

说明书首页用此页,续页可使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

纸张应当纵向使用,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页边距:左侧和顶部各25毫米,右侧和底部各15毫米。

三、说明书第一页第一行应当写明发明创造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并左右居中。

发明创造名称与说明书正文之间应当空一行。

说明书格式上应当包括下列五个部分,并且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无附图的,说明书文字部分不包括附图说明及其相应的标题。

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或者表格,但不得有插图。

四、涉及核苷酸或氨基酸的申请,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分,并单独编写页码。

申请人应当在申请的同时提交与该序列表相一致的光盘或软盘,该光盘或软盘应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关规定。

五、说明书应当在每页下框线居中位置顺序编写页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