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pdf
企业标准编写方法培训(PDF 141页)

论述的主要对象。它是一个必备要素。 (3)补充要素:表示该主要对象的特定
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或部分)与 其它标准(或其它部分)的细节。该要 素也是可选要素。
17
2.食品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食品名称(或食品类别名 称)和规定的技术特征两部分构成: ——用食品名称作为标准名称,如:白胡 椒、小麦粉、碳酸饮料等; ——用食品名称(或类别名称)和卫生标 准作为标准名称,如味精卫生标准、糖果 卫生标准;
自动洗衣机”; ¾两段式:引导要素 + 主体要素,如
“图形符号 术语”; 主体要素 + 补充要素,如“化妆品通用 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¾三段式:引导要素 + 主体要素 + 补充 要素,如“工业用缝纫机 GN型高速包 缝机机头 测试方法”。
20
标准名称的编写要点 z产品标准的名称应名副其实,能够反映产品的 真实属性,防止出现扩大或缩小标准对象的现象。 必须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名称。 如:真空包装玉米——即食玉米
能出现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 z与现行标准的统一,不得违背国家强
制性标准,已有规定的可直接采用。
6
5.规范性原则 z标准内容的编写顺序和编排格式、幅面
大小、标准结构、章节划分以及编写方 法应符合GB/T1.1—2000(《标准化工作 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 则》)的规定。
7
二、标准的结构和层次
(一)标准中要素的分类 1.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主要可分为: z规范性要素; z资料性要素。 2.根据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主要可分为: z资料性概述要素; z资料性补充要素; z规范性一般要素; z规范性技术要素; z规范性补充要素。
标准编写方法

标准编写指南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各部门在编写标准时,请按以下指南进行编写:一、标准的结构(一)按内容划分,包括:要素、条款、内容表述。
(二)按层次划分,包括:部分、章、条、段、列项、附录。
二、标准的“要素”1.必备要素必备要素是在标准编中必须存在的要素。
包括:封面、前言、名称、范围。
各部门在编写标准时,这4个要素内容必须存在。
2.可选要素可选要素是在标准中非必须存在的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要而定。
例如:在某一标准中可能具有“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一要素;而在另一个标准中,由于没有规范性地引用其他文件,所以标准中就不存在这一要素。
因此,“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一要素是可选要素。
标准中的可选要素包括:目次、引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三、标准的“条款”标准的要素是由条款构成的,条款是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
(一)条款的三种类型:(二)条款的表述形式:(三)助动词及其等效表述(四)条款内容的表述形式标准中的要素是由条款构成的,在表述条款内容时,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
四、标准的层次标准的层次划分和设臵采用部分、章、条、段、列项和附录等形式。
不是所有的标准都必须按给出的层次去编写,而是根据标准的具体构成、篇幅多少、内容繁简等情况由起草人确定。
但无论什么样的标准,标准中至少要有章、条、段三个层次,它们是标准的必备层次。
其余的层次都是可选的,如:有的标准没有分成“部分”,有些标准没有列项、不设附录等。
(一)部分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标准之一,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一项标准。
如:GB/T 10047.1-10047.3是由一系列的《照相机》标准构成。
部分的编号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
部分的编号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
如:GB/T10047.1-2005《照相机第1部分:民用小型照相机》GB/T10047.2-2005《照相机第2部分:一次性照相机》、GB/T10047.3-2005 《照相机第3部分:一步成像照相机》等。
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写规范在进行文档创作时,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档内容。
因此,本文将就标准的编写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文档创作者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首先,标准的编写规范包括文档的格式要求。
在编写文档时,应该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确保整个文档的格式统一。
另外,文档的标题、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等部分也应该按照规范进行排版,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档的结构和内容。
其次,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的语言要求。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使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语。
另外,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也非常重要,应该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档的内容。
此外,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尽可能确保文档内容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或不实信息。
另外,文档内容也应该完整,不应该存在缺失语句、丢失序号、丢失字体段落不完整等情况,以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文档的内容。
最后,标准的编写规范还包括文档的综合质量要求。
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力求整体逻辑贯通,避免出现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逻辑词语,以免影响文档的阅读体验。
另外,文档中也不应该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如广告、联系方式、商业化、网站链接、搬运痕迹等,以免影响文档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总之,标准的编写规范对于文档创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文档的质量,还可以使文档更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文档创作者在进行文档创作时应该严格遵循标准的编写规范,以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可读性。
6.王立建-规范、规程、指南等标准编写要求与方法

专利持有人姓名: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8号西安软件园秦风阁A201 联系人:刘长春 电话:029-87607836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
20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比较
要素 规范性技术要素
规范
术语的定义 ...... 要求 证实方法 ...... 规范性附录
规范类型
要求 方法
产品规范 过程规范 服务规范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标准的要求
规范标准中的要素“要求”应通过直接或引用的方式规定以下内容: ——保证产品/过程/服务适用性的所有特性; ——特性值; ——适宜时,描述证实方法。 当标准化对象为系统时,规范标准中的要素“要求”应通过直接或引用 的方式规定以下内容: ——保证完整的、已安装的系统适用性的所有特性,根据具体情况,还可 包括系统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的特性; ——特性值; ——适宜时,描述证实方法。 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还可包括确立系统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以及各要素
36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逐批检验 • 批量生产或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全数逐批检验,检验中,出现任一项不
合格时,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若再次出现任一项不合格时,该台产品被 判为不合格产品。逐批检验中性能和外观结构检查两项,允许按GB/T 2828.1进行抽样检验,产品标准中应规定抽样方案和拒收后的处理方法。 • 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
的特点 • 分类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如GB/T 9813、打印机类规范
32
三 规范类标准的编写
标准编写方法

周惺梁二0一五年一月一、标准与标准化基本概念1 标准a)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因标准是规范性文件,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1) 目的;2) 对象;3) 依据;4) 原则;5) 程序;6) 特点。
b)属性:标准的本质属性是反映需求的扩大和统一,即是一种“统一规定”。
2 标准化a)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b)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1)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2) 标准化是一系列活动。
3 标准的分类a) 按标准体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b)按标准属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二、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简介1)关于GB/T 1.1-2009本次修订贯彻三个原则:a) 提高GB/T 1.1的适用性;b) 与ISO/IEC导则第2部分表述形式的一致性;c) 保持与先前版本的连续性。
2)GB/T 1.1-2009与GB/T 1.1-2000和GB/T 1.2-2002的主要区别:a) 整合以前版本的技术内容;b) 提高标准结构的严谨性和表述的准确性;c) 标准的编写更加简化;d) 标准格式更加清晰。
三、编写标准的方法1 采用国际标准a)准确翻译;b) 分析研究;c) 编写标准。
2 自主研制标准a) 确定合适的标准化对象;b) 选择恰当的技术要素;c) 制定规范的标准文本。
四、编写标准的原则1 目标—制定标准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规定明确无歧义的条款a)内容完整;b) 表述清楚和准确;c)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d)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e)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2 统一性—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要求a) 结构的统一;b) 文体的统一;c) 术语的统一;d) 形式的统一。
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单独标准由各类要素构成
1)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为“规范性要素” 和“资料性要素”。
2)按照要素性质和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 资料性概述、规范性一般、规范性技术、资料性补充”
3)按照要素在标准中是否必须具备的状态 划分。“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
【参见GB/T 1.1-2009 5.1.3 表1】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
2)按照要素性质和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规范性技术要素:位于标准草案核心部分的要
素,通常有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 试验方法……、规范性附录等。作用是“规定标 准的技术内容”。
资料性补充要素:位于标准正文之后除了规范
性附录之外的三个要素,即资料性附录、参考文 献、索引。作用是给出补充信息,起到“提供附 加内容,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作用。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2、 按照内容划分
1)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
规范性要素: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 守的条款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标示标准、介绍标准、 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
划分的目的:区分出在声明符合标准时,标 准中哪些要素是应遵守的,哪些要素是不 必遵守的,只是为了符合标准而提供帮助 的要素。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1、 四个必备要素的编写 封面、名称、前言、范围
2、 其他可选要素的编写 目次、引言、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和定义、分类和命名、要求、….
3、 编写的目标及要素的选择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1)封面 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 a)标准的名称; b)英文译名; c)层次; d)标志; e)编号; f)ICS国际标准分类号; g)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h)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 i)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j)发布部门等。
标准编写规定

标准名称是对标准技术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标准化对 象和范围的明确界定。 简练——要用最准确、最概括的技术术语或术语的组合 表达标准化对象最丰富的内容,要明确特定的专业技术 领域所研究的特定主题; 明确——要以合适的用词来表达相应的标准化范围或标 准的用途,如:适用于城乡规划的标准应选用“规划” 一词来表达标准的用途,适用于工程勘察的标准应选用 “勘察”一词来表示标准的用途,对于即适用于设计, 又适用于施工及质量验收的标准,可用“技术”一词来 综合表示标准的用途; 规范——要使名称符合“标准化对象+标准化范围+标准 的特征”结构表达形式 。
五、标准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名单。 必要时,还可包括参加单位名单。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批)>的 通知》(建标[20××] ××号)的要求,标准(规范、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修订)本标准 (规范、规程)。 本标准(规范、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 …… …… 本标准(规范、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是:…… …… …… (对修订标准) 本标准(规范、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对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规范、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 ××××(主编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由××××(具体解释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单位名称)(地址:××××,邮编:××××)。 本标准(规范、规程)主编单位:×××××× 本标准(规范、规程)参编单位:×××××× ×××××× 本标准(规范、规程)参加单位:×××××× ×××××× 本标准(规范、规程)主要起草人员:××× ××× ××× ××× 本标准(规范、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 ××× ×××
华为编程规范全PDF

// 修改历史记录列表,每条修改记录应包括修改日期、修改
// 者及修改内容简述
1. Date:
Author:
Modification:
2. ... *************************************************/
¹2-3:源文件头部应进行注释,列出:版权说明、版本号、生成日期、作者、模块目的/功能、 主要函数及其功能、修改日志等。 示例:下面这段源文件的头注释比较标准,当然,并不局限于此格式,但上述信息建议要包 含在内。
由于留空格所产生的清晰性是相对的,所以,在已经非常清晰的语句中没有必要再留空格, 如果语句已足够清晰则括号内侧(即左括号后面和右括号前面)不需要加空格,多重括号间不 必加空格,因为在 C/C++语言中括号已经是最清晰的标志了。 在长语句中,如果需要加的空格非常多,那么应该保持整体清晰,而在局部不加空格。给操 作符留空格时不要连续留两个以上空格。 示例: (1) 逗号、分号只在后面加空格。 int a, b, c;
Version:
// 版本信息
Function List: // 主要函数及其功能
1. -------
History:
// 历史修改记录
<author> <time> <version > <desc>
David 96/10/12 1.0 build this moudle
***********************************************************/
for (i = 0, j = 0; (i < BufferKeyword[word_index].word_length) && (j < NewKeyword.word_length); i++,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或 • 或 a)
—— •
b)
下一层则用数字编号1)、2)….
示例: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6)附录(两种)
附录的编号顺序(A、B…)按在条文(从前言 算起)中提及的先后次序编排,每个附录应在正 文中提及,附录性质:在目次和附录编号下方标 明。
规范性附录
•条的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
•条的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并与其后的条文 分行,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
•条的设置:有被引用的可能性,应考虑设立条,同 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时,才可设 条。(术语和定义一章除外)
• 示例:5.1 外观 5.6.1 清晰度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章的编号从“范围”一章开始,使用阿拉伯 数字从1开始编号,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 之前。
•每一章均应有标题。标题应置于编号之后。 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
•示例:“1 范围”、“7 检验规则”等。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3)条
•条是章的细分。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 “条”,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4)段 •段是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这是区分段和条的明显标置。 •标准中应尽量避免出现以下示例所表明的“悬置段”,以防止
在引用这些段时产生混淆。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5)列项
•列项需要有引导语和并列项。
•列项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
•在列项的各项之前应使用列项符号: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2、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如:应用、支撑、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管理等等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3、标准编写应掌握的基础标准 以下是四项重要系列标准: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 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0000… 标准编写规则 GB/T 20001… 特定内容的起草 GB/T 20002…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1)部分 •部分的编号应置于标准顺序号之后,使用阿
拉伯数字从1开始对部分编号,部分的编号 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
GB/T 1.1、 GB/T 1.2
部分不应再分成分部分。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2)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 分中划分的第一层次。
2、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
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 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 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GB/T 20000.1-2002,定义2.andard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 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 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 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GB/T 20000.1-2002,定义2.3.2】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标准是为了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 导则或规定特性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 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结构的独特性,它 与科技图书杂志、文学作品的结构完全不 同,与设计文件、学术论文、技术报告也 有着明显的区别。
标准的结构由按照内容划分的“要素”和 按照层次划分的“层”所构成。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 件
3、标准编写应掌握的基础标准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制定标准是一项技术复杂、政策性很强 的工作,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 利益,一方面有些标准的内容,如安全、 卫生、环境保护等,涉及到国家法律、法 规和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例 如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劳动 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信息 安全法等等。
标准编写要求及方法
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四、标准中各要素的编写 五、信息技术标准编写示例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1、标准 standard 2、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3、标准草案 draft standard 4、标准文本示例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此外,还要充分研究国家有关的方针、 政策,例如,信息安全、合理数据共享、 采用国际标准等。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的 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采用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对我国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信息安 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制定标准时认真 考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标准草案的结构和编写应按照GB/T 1.1的规定。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4、标准文本示例
1)GB/T 7026-1986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的编写规定
2)GB/T 2887-2000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T 30850.1-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第1部分:总则
二、标准编写需了解的文件
1、 按照层次划分 2、 按照内容划分 3、 构成要素的条款
三、标准的结构与层次
1、 按照层次划分
部分……..GB/T 1.1、 GB/T 1.2 章………. 1 2 3…… 条………. 5.1 5.2 5.1.1 段………. 无编号 列项…… 列项编号—,字母项a)、b),
下一层数字编号 1)、2)…… 附录…… 附录A、附录B……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3、标准草案 draft standard
通常为了征求意见、投票(审 查)或批准而提出的标准文稿。
【GB/T 20000.1-2002,定义2.9.2】
一、标准编写的基本概念
标准草案: 标准制定程序中不同阶段的草案包括:
工作组讨论稿 征求意见稿 送审讨论稿 送审稿 报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