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物流工程第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3?章物流系统设施选址决策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产品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与服务企业的的物流设施选址战略有哪些差异?

参考答案

(1)产品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特点不同,如下表所示。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对比

比较项目制造业服务业

产品特征有形性有形性产品的可存储性高低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低

客户的参与程度低高产业性质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规模经济实现途径增加生产批量多店作业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多个分店来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的。所以,服务设施的选择与目标市场的确定紧密相关的。对于服务业来说,由于服务项目难以运输到远处,那些需要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服务企业,其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与最终市场的接近与分散程度。因此,服务设施必须靠近顾客群。对于一个仓储或配送中心来说,与制造业的工厂选址一样,运输费用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快速接近市场可能更重要,可以

缩短交货时间。

此外,对于制造业生产厂的选址来说,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位置有时并不重要。而在服务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服务业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址时,不仅必须考虑竞争者的现有位置,而且还要估计他们对新选设施地址的反应。对于商店、快餐店等服务企业来说,在竞争者附近设址有更多的好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聚集效应”,即受聚集在某地的几个公司所吸引而来的顾客总数,大于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这几个公司的顾客总数。

(2)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选址影响因素不同

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选址因素对比

影响生产设施选址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形成本(原材料、能源和公

用设施成本)无形及未来成本(工会的态度、生活质量、教育支出、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等)。

而服务设施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业务和收入两个决定性因素,其中影响服务部门业务量和收入大小的主要有区域内的客户购买能力、服务部门服务和形象的兼容性、区域内的竞争强度和质量、企业的独特性及竞争对手的选址及其邻近区域商业和设施的质量、企业经营策略和管理水平等多个因素。

(3)产品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选址原则不同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同的选址常常引起成本的显着差异。因此,制造业设施选址的立足点在于成本的最小化。

而对于服务企业,设施地址对收入的影响超过成本。因此,服务设施选址常常考虑的是营业收入的最大化。

2. 影响物流系统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繁多,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

①气象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的商品老化。

②地质条件

物流设施是大量商品的集结地。某些容重很大的建筑材料堆码起来会对地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物流设施地面以下存在着淤泥层、流砂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会在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为此,土壤承载力要高。

③水文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需远离容易泛滥的河川流域与上溢的地下水区域。要认真考察近年的水文资料,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洪泛区、内涝区、故河道、干河滩等区域绝对禁止选择。

④地形条件

物流设施应地势高亢、地形平坦,且应具有适当的面积与外形。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理想的;其次选择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地区则应该完全避开;在外形上可选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

(2)经营环境因素

①经营环境

物流设施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物流设施选址考虑的因素之一。

②商品特性

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物流设施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物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紧密结合进行考虑。

③物流费用

物流费用是物流设施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设施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④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也是物流设施选址的考虑因素。由于现代物流过程中能否实现准时运送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物流设施选址时,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向物流设施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

(3)基础设施状况

①交通条件

物流设施选址时,应考虑该地区能够提供的运输途径以及运力和运费等条件,尽量利用现有的运输线路,并靠近交通枢纽进行布局,如紧临港口、铁路编组站、机场或交通主干道枢纽,应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

②公共设施状况

物流设施的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讯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设施区域内要考虑废水和场地雨水的排除方案。

3. 一台机器工具小制造商意欲迁址,并确定了两个地区以供选择。A 地的年固定成本为800000元,可变成本为14000元/台;B 地的年固定成本为920000元,可变成本为13000元/台.产品最后售价17000元/台。

(1)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

(2)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A 地优于B 地?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B 地优于A 地?

参考答案

(1) 解:设产量为Q 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依据量本利法可得下式:

解得: )(120台=Q

(2)解:以总成本C 为纵坐标,以产量Q 为横坐标,绘出分别选择A 、B 两地时的总成本线,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120台=Q 。

由图可知:当Q <120台时,A 地优于B 地; 当Q >120台时,B 地优于A 地。

4. 利用表3-10所示的因素分析评分,以最大综合得分为基础,应选择地点A 、B 、C 中的哪一个?

表3-10因素评分表

因 素

(每项总分100分)

权 重

位 置

A B C 便利设施 0.15 80 70 60 停车场

0.20

72

76

92

显示区域0.18 88 90 90

顾客交通0.27 94 86 80

运营成本0.10 98 90 82

临近0.10 96 85 75

参考答案

解:依据因素评分法,计算A、B、C三地的总分如下:

A=80×0.15+72×0.20+88×0.18+94×0.27+98×0.10+96×

0.10=87.02

B=70×0.15+76×0.20+90×0.18+86×0.27+90×0.10+85×

0.10=82.62

C=60×0.15+92×0.20+90×0.18+80×0.27+82×0.10+75×

0.10=80.90

由于A>B>C,A地综合评分最高,故应选择A地。

5. 一个玩具制造商在全国的五个地区生产玩具,原材料(主要是塑料粉桶)将从一个新的中心仓库运出,而此仓库的地点还有待确定。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相同,已建立一个坐标系统,各地的坐标位置如表3-11所示。请确定中心仓库的坐标位置。

表3-11各地坐标位置

地点 A B C D E (x,y)(3,7) (8,2) (4,6) (4,1) (6,4) 参考答案

解:设运至各地的原材料数量为Q,C

x 为中心仓库的横坐标,C

y

中心仓库的纵坐标,依据表3-11和“吨-中心法”可得下式:故中心仓库的坐标为(5,4)。

6.一家制造游艇的公司决定扩大其生产线,但目前设备不足,不能满足荷载量的增加。公司正在考虑三种方案以解决这个问题:A(增加新地点)、B(转包)、C(扩大现有工厂)。方法A的固定成本较高,但相应的可变成本较低,固定成本为250000美元/年,可变成本为500/艇;转包平均每船的成本是2500美元;扩大现有工厂则耗费50000美元的年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为1000/艇。

(1)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各实施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2)年预期量为150艘艇时,实施哪种方案总成本最低?

(3)在转包和扩大生产设备之间做出选择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4)如果扩大工厂将导致每年增加运输成本70000美元,转包则使运输成本增加25000美元/年,增加一个新地点则使运输成本增加4000美元/年。根据以上附加条件,重新求解该问题。

参考答案

(1)解:设A、B、C三种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C

A 、C

B

、C

C

,Q为

产量,依据量本利法和题意可得下式:

C A=250000+500Q

C B=2500Q

C C=50000+1000Q

以总成本C 为纵坐标,以产量Q 为横坐标,分别绘出C A 、C B 、C C

的总成本线。设C B 、C C 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 1,C A 、C C 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 2。

由C B =C C 得: 2500Q 1=50000+1000Q 1

Q 1=3

100

≈34(艘) 同理,由C

A

=C C 得:250000+500Q 2=50000+1000Q 2

Q

2

=400(艘)

由图可知:

当Q <34时,B (转包)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34<Q <400时,C (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Q >400时,A (增加新地点)方案总成本最低。

(2) 解:由于 )(150艘 Q ,所以34<Q <400,故C (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3)解:在转包和扩大生产设备之间做出选择时,还应考虑: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企业自身土地资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企业经营策略、企业资金情况和承包企业相应业务与综合实力等成本以外的诸多因素。

(4)解:根据附加条件,并设此时A 、B 、C 三种方案的总成本分别为

C A ‘

、C B ‘

、C C ‘

,依题意得:

C A

‘=250000+500Q +4000

C

B

‘=2500Q +25000

C

C

‘=50000+1000Q +7000

同样,以总成本C为纵坐标,以产量Q为横坐标,分别绘出C

A

‘、C B‘、C C‘的总成本线。设C B‘、C C‘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1,C A、C C 两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为Q‘2。

由C

B

‘=C C‘得:2500Q‘1+25000=50000+1000Q‘1+7000

Q‘

1=

3

190≈64(艘)

同理,由C A‘=C C‘得:250000+500Q‘2+4000=50000+1000Q‘2+7000

Q‘

2

=268(艘)

由图可知:

当Q<64时,B(转包)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64<Q<268时,C(扩大现有工厂)方案总成本最低;

当Q>268时,A(增加新地点)方案总成本最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