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栽培香菇过程中"基内原基"的形成与预防

合集下载

袋栽香菇怎样让其不出的出菇

袋栽香菇怎样让其不出的出菇

病虫害严重
原因
培养基过于潮湿、培养基质不新鲜等。
解决方案
保持培养基干燥、及时更换新鲜的培养基质。
培养基变质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温度
控制湿度
通风换气
光照调节
出菇期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为85-90%,以保持香菇的鲜嫩和水分平衡。
保持菇房的通风良好,有利于香菇的正常呼吸和代谢。
出菇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以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采收
当香菇长成时,要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和腐烂。采收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伤香菇。
保鲜
采收后的香菇要及时进行保鲜处理,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一般采用低温保鲜、真空保鲜、保鲜剂保鲜等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在保鲜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以保证香菇的卫生和质量。
03
环境因素
02
01
病害
如青霉病、木霉病等,这些病害会侵染香菇的菌丝和子实体,导致其不出菇。
虫害
如菌蝇、螨虫等,这些害虫会咬食香菇的菌丝和子实体,影响其生长发育。
病虫害因素
03
袋栽香菇不出菇的原因Fra bibliotek培养基的配方不正确
培养基的pH值不合适
培养基的含水量不当
培养基不合适
香菇属于恒温结实性菌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出菇。
接种质量
湿度管理
保持菇房湿度在适宜范围内,根据香菇生长阶段和环境湿度变化,适时进行喷水、通风等措施,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香菇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温度管理
袋栽香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需求不同,要根据香菇生长阶段和环境温度变化,合理调节菇房温度,促进香菇正常生长。
空气流通
保持菇房通风良好,合理控制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避免风速过快或过慢影响香菇生长。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香菇袋料栽培技术一、生产工艺流程无公害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脱袋排场→转色管理→变温催菇→出菇管理→采收→加工二、生产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菌种特性(在当前栽培的品种中,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之分),再确定具体的接种和出菇季节。

山东一般选择在秋季栽培。

三、培养基配制1、配方。

(1)阔叶树木屑78%~79%,麦麸或米糠20%,石膏1%~2%。

(2)阔叶树木屑77%~80%,麦麸或米糠15%,玉米粉3%~5%,石膏1%~2%。

料水比均为1:1~1.2,调至pH5.5~6.5。

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

四、装袋灭菌1、装袋。

栽培香菇专用薄膜筒,有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和高压聚乙烯三种,其筒宽12厘米、15厘米、15.5厘米、16厘米,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筒料,截成长50~55厘米的袋子,装料前先将一端用线扎口,用火融封。

培养料配制好后,要在当天装完灭菌,装袋不论手工还是机械分装,都要求装紧实,以用手托起时不留指凹为度。

2、灭菌。

培养基灭菌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两种途径,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1.4公斤/厘米2,温度126℃,保持1.5~2.0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过程应根据所用塑料袋的耐热性而采用相应的灭菌方式。

3、冷却。

灭菌后的菌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内,按井字形4袋交叉排叠,让袋温散热冷却,待袋内温度下降到2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五、接种培养1、打穴接种。

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接种室要求在接种前做到“两次消毒”,即空室先消毒,料袋进入后再消毒一次。

打穴时,先擦去袋面残留物,用打洞器在袋面等距离打3个穴,再翻至背面错开打2个接种穴。

口径1.5厘米,深2厘米,为了使穴内周围平整,最好用与穴口粗细相同的木钻。

打穴后要立即接种。

接种时用接种刀挖去菌种表层菌膜,并挖除上层老菌丝,用接种器从菌种瓶内取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移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穴。

代料地栽香菇栽培技术

代料地栽香菇栽培技术

代料地栽香菇栽培技术1、栽培料的制作:代料地栽香菇的培养基配方有很多,现介绍二种:一是硬杂木锯末80%,麦麸10%,稻糠7%,石膏粉1%,豆饼粉2%,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0.1~0.2%;二是花生壳85%,麦麸10%,豆饼粉2%,石膏粉1%,玉米面2%,可湿性多菌灵粉剂0.1~0.2%。

ph值呈酸性。

把料干拌均匀后使含水量达到60~65%,然后灭菌。

在灭菌锅内铺上帘子和屉布,然后大火加热,待大汽上来后,在屉布上放上10厘米厚拌匀的干料,然后再续撒含水量由45%~55%逐渐加湿的料。

待温度达到98~100℃时计时,大火快烧保持1.5~2小时。

2、季节安排:东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之间播种,最好在清明节前播完。

掌握播种时气温不低于5℃,不超过15℃即可。

3、接种:将菇床消毒后,用地膜铺床,床中间留20厘米宽不铺,然后将出锅的料直接铺入床内,厚约4~5厘米,及时盖上薄膜,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接种。

将薄膜揭开,撒一层菌种,及时盖上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盖2 3厘米厚的土。

4、养菌:养菌主要是使菌床有适宜的温湿度,并定时通风。

随着气温升高应及时撤去地膜,待菌丝穿透培养基后及时撤土,打开塑料布通风,然后盖上,但不要覆土。

5、转色及出菇:在菌丝成熟时,菌丝由白色变为褐色。

此期间要加强光照,并注意通风。

转色后要加大温差刺激,促进原基形成。

现蕾,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

当香菇子实体长到六七分熟时,边缘仍向内卷曲,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就应及时采摘。

采菇时不要连根拔下,以免带下成块的菌丝体。

采收后的香菇要当天烘晒,不可放置过夜。

代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广、易操作的特点,实践证明,效益显著。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选择由于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品性特征,应采取春季制袋,秋季出菇。

制袋接种时间应在2月下旬到4月底。

2、品种选择结合我市气候特点,经市农科所多年试验示范,我应选择中低温品种,如908、9608、839等,这些品种属单生、大叶型、产量高、肉厚。

3、原料选择原料选择以阔叶树的枝桠、枝梢、玉米芯、豆秆、果树、桑树修剪的枝条及工农业加工的下脚料粉碎后均可作为代料香菇主料,要求无霉变,辅料也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4、培养基配方一般采用配方如下:木屑80%或木屑50%、玉米芯或豆秆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1%,营养素每千克6包,防霉剂每千袋1公斤。

先将麸皮、石膏、生石灰、营养素、防霉剂按比例称好,充分搅拌,然后再添加到木屑中,干翻搅2-3次,然后加水,含水量达到55-60%,再搅拌2-3遍,建堆闷2-3小时即可装袋。

5、装袋采用18×60×0.05cm的聚乙烯折角袋和免割保水膜,采用机械装袋,先将免割保水膜套于装袋机筒上,再套上筒袋,料必须装实,装好的袋面必须光滑、无皱,手捏袋子有顶突感,然后用细绳扎紧袋口或用封口机封口。

6、灭菌将装好的袋子分层摆蒸汽包内(一般每次灭菌3000-4000袋),在5小时之内用大火烧到100℃,保持18-20小时。

再停火焖一夜,当温度降到60℃左右即可出料袋。

7、接种接种以接种箱最好。

将灭菌的袋子放入已消毒的房间,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接种。

首先将袋子,接种工具,菌种放入接种箱,每箱用气雾消毒剂2包点燃,待30分钟后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开始接种,每袋打孔3—5个,将菌种夹成长条形,接入孔内,并套上外袋,扎紧袋口。

8、菌丝培养接好种的菌袋立即移入消过毒的培养室或中拱棚内(如果用拱棚发菌,棚上必须离膜30cm搭建双层遮阳网遮阳)就地堆放,室(棚)内温度最初5-6天以25-28℃左右,然后保持在25℃,保持通风,湿度控制在45-60%;保持室内黑暗。

袋栽香菇的问题

袋栽香菇的问题
接种
将香菇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塑料 袋中,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02
袋栽香菇的菌种选择
常见菌种介绍
1015
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菌种 ,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合
在春、秋季栽培。
9015
一种高温型菌种,适合在夏季栽 培,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9018
一种高产生物量、抗逆性较好的 菌种,适合在秋季栽培。
THANKS
将装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一般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或常压蒸汽灭菌 法。
加入糖和石膏等辅料,再次搅拌均匀 。
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装入塑料袋中,装 填时要将培养基压实,避免形成空隙 。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 中,在121℃左右的温度下保持2-3 小时,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和有害微 生物。
合理安排栽培周期
避免连续栽培同一品种的香菇, 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风险。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理菇房内的废弃物,保持 菇房内清洁干燥,减少病虫害的 滋生。
05
04
03
02
01
使用生物防治
采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如使用 乳酸菌、酵母菌等。
科学管理水分
合理控制菇房内的湿度和温度, 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以减少病 虫害的发生。
冷藏
将采收的香菇进行冷藏处理,可以延长香菇的保鲜期。冷藏时要选择清洁、卫生的地方,避免污染。
香菇的储存与保鲜方法
储存方法
香菇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防污染 。储存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 免阳光直射。同时要定期检查储存情况 ,及时处理变质、腐烂的香菇。
VS
保鲜方法

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及预防

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及预防

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及预防汇报人:日期:•引言•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目录•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0102袋栽香菇概述袋栽香菇的栽培过程包括菌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环节。

袋栽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方式,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易管理等优点。

指香菇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子实体并逐渐成熟的过程。

出菇指香菇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没有形成子实体或者形成的子实体不成熟的现象。

不出菇出菇与不出菇的定义02袋栽香菇不出菇原因分析菌种问题长期使用同一菌种,导致菌种退化,出菇能力下降。

菌种不纯菌种中混入其他杂菌,影响出菇。

培养基中营养物质不足,不能满足香菇生长需要。

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影响香菇生长。

培养基问题碳氮比例不当营养不足温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香菇生长和出菇。

湿度不足培养基中水分不足,影响香菇生长和出菇。

温度湿度问题光照问题光照不足光照强度不够,影响香菇生长和出菇。

光照时间不足光照时间不够,影响香菇生长和出菇。

03预防措施选择经过试验证明的、适应性强的菌种,能够提高袋栽香菇的出菇率。

选用适应性强的菌种老化菌种生命力弱,出菇能力差,应选用新鲜、生命力强的菌种。

避免使用老化菌种选择优质菌种根据香菇生长需要,合理配比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满足香菇生长所需。

控制培养基湿度培养基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香菇生长,应控制培养基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合理配比营养物质优化培养基配方VS控制温度湿度控制温度香菇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出菇,应将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控制湿度香菇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出菇,应将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适宜的光照强度香菇需要适宜的光照强度,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出菇,应将光照强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控制光照时间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香菇生长,应控制光照时间在适宜范围内。

袋栽香菇的培养料感染杂菌的原因及预防

袋栽香菇的培养料感染杂菌的原因及预防

袋栽香菇的培养料感染杂菌的原因及预防作者:梅再胜吕晓妮曹庆华王维李悠波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5年第11期特约栏目主持:李金堂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

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

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

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共9册)。

研制成功“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

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导读:袋栽香菇的培养料常因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菌种带杂菌、培养料搅拌不匀、料袋破口等感染杂菌,导致香菇减产甚至绝收。

生产上必须提前采取合理技术措施预防,以控制杂菌对香菇生产的为害。

1 感染杂菌的原因1.1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培养料灭菌不彻底一般在接种3 天后就可看出明显症状,即杂菌不仅在袋料表面出现,而且在袋料内的很多部位发生;香菇菌种的菌丝刚开始吃料生长,杂菌就在袋料的各个部位捷足先登。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的原因一是灭菌时料袋挤压过紧,二是灭菌时蒸汽流通不畅,三是灭菌期间有降温现象,四是灭菌时灭菌锅内留有死角,五是灭菌时间未达到技术要求。

1.2 菌种带杂菌菌种本身已被污染或带有杂菌,其最初症状杂菌不是在培养料上出现,而是在接种块上出现,接着向周边延伸发展。

1.3 接种感染如果菌种纯正无杂菌感染,若发现杂菌开始发生部位在培养料表面的接种处,那么这种杂菌感染现象一般属于无菌操作不严,接种时将外部的杂菌带入袋料而造成。

接种感染在袋栽香菇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接种操作时,未按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

1.4 培养料搅拌不匀在栽培袋料制作过程中,培养料配制时,水分搅拌不均匀,湿料中夹有干料、木屑、短枝条;即使整个灭菌过程都符合技术规程要求,也难以灭菌彻底,从而导致杂菌感染。

袋栽香菇怎样让其不出的出菇

袋栽香菇怎样让其不出的出菇

袋栽香菇怎样让其不出的出菇袋栽香菇是一种种植香菇的方法,将菌种和基质装入袋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使香菇在袋内生长成熟。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香菇过于旺盛地生长并且迅速产出菇头,导致产量增加但品质下降的情况。

本文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农户更好地实现香菇的生产。

一、袋栽香菇过于旺盛的生长原因1. 菌种质量差香菇的生长过程中,菌种决定了其生长速度和品质等因素。

如果菌种质量差,或不纯净,就会导致香菇旺盛生长而且迅速产出菇头。

2. 基质饲料含量过高基质是香菇生长过程中得到养分的来源,如果基质中的饲料含量过高,就会刺激香菇过快生长,并且增加出菇的量。

3. 温度过高香菇是温度敏感性生物,过高的温度会刺激产菇的过程。

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导致香菇生长过旺盛,迅速产出菇头。

4. 湿度过高香菇是喜欢湿润环境生长的。

但是如果湿度过高,就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导致香菇迅速长大,产出菇头。

二、袋栽香菇如何控制生长速度,不出的出菇?1. 改进菌种质量高质量的菌种能够保证香菇生长过程中健康成熟。

因此,通过选择嫩菇体生长快、素质好的菌株,放大选出的嫩菇体制成新的菌株,提高菌种的纯度和鲜活度。

另外,保证菌种的清洁和贮存条件,可以提高香菇生长的质量。

2. 调整基质配方不同香菇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水质条件各不相同,因而配方会有所不同。

肥料调配可以参考配方分析人员的建议,减少浪费和照顾地球。

选择适宜的基质,合理控制饲料的含量,减缓香菇生长速度。

3. 控制温度范围通过控制生长地区的温度,确保温度不高于20-28度之间,一段既慢速又稳定的生长阶段就会产生。

减少温度的波动过程,可减少香菇生长过快的情况的发生。

4. 控制湿度正确调整湿度是解决产菇问题的关键之一。

对于袋栽香菇而言,维持适宜的湿度是决定香菇生长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潮湿足够,就可以不用人工加湿,提高生长环境的湿度即可。

三、提高香菇生长质量的其他方法1. 管理员工技术成功的培训员工和提供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农户更好地管理香菇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 枕支 撑位 置及 菌棒 摆放 角度 要合 理 , 切勿 使菌 棒 局 部长 期受 力过 大而 出现 裂缝 。另 外 , 菌棒 浸水 处
理 前扎 眼不 易 过粗 , 低温 刺激 不 易过 大 。
2 “ 基 内原基” 形成 的原 因
香菇 菌棒 经 过 较 长 时 间 的菌 丝 培养 和 前 期 出
围 菌 丝 便 向其 输 送 营 养 和 水 分 , 使其不 断膨 大。
“ 基 内原基 ” 的膨大 也导 致 了裂缝 变 大变 深 , 甚 至菌
为“ 基内原基” ) 虽然能够长大, 但是通常不能分化
成子 实体 , 无商 品 价值 。 由于“ 基 内原 基 ” 的形 成耗 费 了大 量 营养 , 导 致 栽 培 料 出菇 减 少 , 香菇 产 量 下 降, 所以, 生产 上应 引起 注意 , 尽 力避 免这 种原 基 的 形成 。下 面 以香菇 菌棒 栽培 为例进 行 说 明 。
Te
代 料 栽培香 菇过 程中 “ 基内 原基 " 的 形成与 预防
●赵 志顺 逢振 茹 ( 抚顺 市 农业特 产 学校 辽宁 抚 顺 1 1 3 1 2 3 ) 在代 料栽 培香 菇过 程 中 , 香菇 菌 丝达 到生 理成
熟后会 在栽 培 料 表 面形 成 褐 色 菌 膜 , 而后在低温 、 或菌棒 浸水 处理 后 上架 、 入畦 摆放 不合 理造 成菌 棒 局部受 力过 大 而使 菌 棒 表 面 出现 细微 裂缝 , 那么,
原基 ” 。
1 “ 基 内原 基" 的症状
已形 成褐 色菌 膜 的菌棒 表 面 出现 细微 裂缝 , 裂 缝逐 渐变 大 , 这 期 间 隐隐约 约可 见裂 缝深 处有 白色 物质 ( 也 就是 上述 所 说 的 “ 基 内原 基 ” ) 的形 成 。 由
于该 原基 不 断膨 大 , 致 使 裂 缝 不 断 变 大变 深 , 直 至
温差 等刺 激下 , 褐 色菌膜 下 方开 始形 成原基 。原基 形成后 不 断吸 收周 围菌 丝 细 胞 内积 累 的 营养 而 逐 渐长大, 突 破 褐 色 菌膜 , 进一步分化形成 子实体。 然而 , 我们 在实 际栽 培 和 调 查走 访 过程 中发 现 , 有 的原 基 的形成 不是 在褐 色菌 膜下 方 , 而是 在栽 培料 ( 比如 菌棒 ) 料 内深 处 , 这 样 形 成 的原 基 ( 这 里 称 之
棒断 裂 。与此 同时 , 菌 棒表 面褐 色菌 膜 下方菌 丝就 更不 易得 到 营养输 送 , 从 而就 更不 易形成 原基 了。 在菌 棒 浸水处 理前 , 人们 往往 在 菌棒上 扎几 个 较深较 粗 的孔 眼 , 目的是 促 进 菌 棒 吸 水 和 低 温 刺 激, 然而具 有 这种 孑 L 眼 的菌 棒 若 低 温 刺 激 过 度 ( 包 括浸 水催 蕾 ) , 有 时也会 在菌 棒 孔 眼深处 形成 “ 基 内
3 “ 基 内原 基 " 的 预 防
由于“ 基 内原 基 ” 耗费 了大量 营养 , 导 致菌棒 出
菇 减少 , 香菇产量下降, 所以, 生 产 上 应 引起 注 意 ,
尽 力避免 这 种原基 的形成 。
整个 原基 在裂 缝 中清 晰地显 露 出来 , 该原 基进 一 步 膨大 可导 致菌 棒 断 裂 。这 种 原 基 一 般 呈 不规 则球
外界低 温 、 温差 等环 境刺 激会 通过 裂缝 直接 作用 于 裂缝 深处 菌 丝 , 加 之 裂缝 深 处 湿 度 相 对 较 大 、 氧 气 又不足 , 致使 裂 缝 深 处 菌丝 生 长 受 阻 , 开 始 扭 结 形
成原 基 , 即“ 基 内原 基 ” 。菇数量及香菇产量
较 正常菌 棒 明显 减 少 , 而且菌棒通常断裂 , 原 表 面 裂缝 附 近很 大 区域 内不 出菇 。
注水或浸水处理 , 以使菌棒含水适宜 , 满足菌丝生
长、 原基 形成 和 子 实体 发育 的需 要 ; 菌棒 上 架 或 入
畦摆放时要细心 , 尤其是复瓦式摆放 ( 倾斜摆放 ) ,
菇后 , 菌棒 内部 水 分 明显 减 少 , 褐 色菌 膜 下 方 原 基
形成 受 到 了很 大抑 制 。若 此 时菌棒 表 面 出现干 裂 ,
4 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 0 1 4年 O 2期
形, 白色 , 鸡蛋 黄 大 小 甚 至 更 大 。“ 基 内原 基 ” 从 裂
“ 基 内原 基” 的 形 成 与 菌 棒缺 水 并 且 菌 棒 表 面
开裂有关 , 所 以, 生产上要注意保持环境适宜的空
气 湿度 , 出菇 中后期 要 注 意 给 菌 棒 及 时补 水 , 比如
缝 中完全 暴露 出来 之 后通 常不 再分 化成 子实 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