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多点实时红外测温系统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多点实时红外测温系统作者:赵旭李丹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05期摘要:CAN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网络,它具有分布式、实时控制等优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多点实时红外测温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LCD作为主控设备。
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独立、分布式及实时进行温度测控,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CAN总线;分布式;实时1 引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要求分时、分地及实时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而CAN总线,本质为一类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1],其协议简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及抗干扰、自动进行错误检测、性价比高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中[2-3]。
同时,红外测温具有分辨率高、非接触式、响应速率快等优点。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LCD 作为主控设备构建的测温系统,能够独立、分布式及实时进行温度测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2 系统硬件设计该系统硬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控设备(一个)、现场设备(三个)及计算机,总体结构框图1如下:该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包含温度测量电路、CAN总线通讯节点电路、串口通讯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液晶接口电路五部分。
系统以DS18B20作为测温模块,由CAN控制器及驱动器、微控制器、LCD、LED、键盘等几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该系统软件设计主要由温度采样系统、CAN通讯节点系统、LCD显示及串口发送接收系统三部分组成。
软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
3.1 温度采样系统软件设计温度测量部分在系统软件设计的主程序中不断循环,具体操作包含读写温度预警数据,数据的处理及码制转换等。
这里需注意,在处理DS18B20时:每次读写数据之前需进行复位;在复位成功之后立马发送ROM指令,以发送RAM指令作为结束。
3.2 CAN通讯节点软件设计CAN接口通讯节点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CAN初始化,数据发送及接收。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多点温度的检测也变的相当重要,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对各个地方的温度进行监控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而且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
标签:can总线;多点温度;监控系统;控制器局域网络1.研究背景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管在工业或是农业和日常的生活中,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多点温度的检测也变的相当重要,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和电讯设备过热故障的预知检测,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内部工作温度的检测,医疗的温度测试,粮仓和楼寓温度的检测。
可见温度监测系统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并且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中设计用一台上位机(由LabVIEW编写),下位机(单片机)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三点温度测量检测系统。
此系统采用CAN总线通讯,在比较各种总线的优缺点之后决定使用最广泛和可靠性最高的CAN总线进行数据的传送,将各个温度采集节点挂接在CAN总线上,经过CAN总线传送到主控节点,送回主控机进行数据处理,并显示出各个点的温度值,使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
采用CAN通信,CAN总线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独特灵活的设计和低廉的价格,CAN总线上的节点是网络上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站,智能节点能够通过编程设置工作方式、ID地址、波特率等参数。
它主要是由STM32F103ZET6单片机和TJA105收发器构成。
CAN控制器工作于多主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优先权(取决于报文标识符)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且CAN协议废除了站地址编码,取而代之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灵活性。
基于can总线的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

基于can总线的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作者:程锦来源:《硅谷》2012年第06期摘要:介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度传感器DS10B20的设计。
系统以单片机AT89S51作为处理器,DS10B20数字温度采集器采集温度数据。
单片机接收并处理数据,LED数码管分时显示温度值。
通过外扩的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和报文收发器PCA82C250,该控制器可直接作为CAN总线的一个从结点工作。
关键词: CAN总线;温度采集;显示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20031-011 硬件设计1.1 硬件技术方案。
系统主要包括五大模块:通信、CAN总线控制、智能节点、显示。
其中通信模块采用的是CAN总线通讯,CAN总线的控制模块主要由SJA1000控制器,82C250接发器组成,此外还有用于隔离的6N137光电耦合器;主控制器采用AT89C51芯片;温度采集部分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显示部分采用数码显示管。
1.2 设计思想。
系统采用主从分布的思想,系统上位机为人机交互界面,本文主要研究下位机的智能节点部分,主要由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下图中所给出的是一个节点的示意图。
图1是CAN总线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连接图。
上位机部分CAN适配卡与上位机通过PCI总线通信。
上位机与单片机通过通讯接口传输信息。
CAN总线通讯控制模块控制单片机。
下位机智能节点模块,温度传感器将输出信号传输给单片机,经信号处理电路变成0-5V直流信号,并且将直流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图1系统结构图1.3 CAN总线通讯设计。
89C51作为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的微处理器,在CAN总线通信接口中采用的是PHILIPS公司的SJA1000和82C250芯片。
SJA1000是CAN通信控制器,82C250是CAN总线的收发器。
为了使总线上各个CAN节点之间实现隔离,SJA1000与P82C250之间要通过高速光电耦合器6N137相连。
基于CAN总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CAN总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赵亮
【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采用CAN总线技术,设计了对魔芋烘干线流化床内多点温度进行检测的硬件电路,利用Lab 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友好交互界面,实现了对多点温度进行采集和实时显示等功能。
【总页数】2页(P128-129)
【作者】赵亮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陕西汉中 72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7.3
【相关文献】
1.基于Lab Windows/CVI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J], 赵亮
2.基于STM32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J], 徐宏宇;沈煌飞
3.基于CAN总线的粮库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J], 吕昌江;段晨旭;罗婷
4.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J], 付秀伟
5.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J], 付秀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AN总线多点温度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CAN总线多点温度采集节点硬件设计【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度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可以实现温度实时监测,该系统能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诸多场合。
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微处理器,外接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获得现场环境的温度信号。
通过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和CAN总线驱动器PCA82C250将数据发送到CAN总线上,从而实现对温度的采集。
【关键词】CAN总线;节点;温度采集0 概述现场总线是安装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装置与控制室内的控制装置之间的一种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线。
应用现场总线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系统的布线成本,还具有设计简单、调试方便等优点。
同时,由于现场总线本身还提供了灵活且功能强大的协议,这就使得用户对系统配置,设备选型具有强大的自主权,可以任意的将多种功能模块组合起来扩充系统的功能。
在众多的现场工业总线中。
随着温度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相关行业对温度控制技术的要求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温度控制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在传送数据时实时性能实现的不是很好,而CAN总线的实时性强、成本低,而且还具备可靠性高、抗干扰强等特点。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我们能够利用CAN总线的特点和优势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1 设计方案1.1 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能够接受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温度信号,将温度信号传给单片机,完成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并把此系统作为CAN的节点,节点的硬件包括AT89C52单片机、CAN总线驱动器PCA82C250、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单片机的时钟和复位电路。
主要研究基于AT89C52单片机与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完成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CAN总线节点的接口设计及电路设计,实现具有数字式串行温度采集功能的CAN总线节点的硬件设计。
应用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及其总线收发器的工作原理,完成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CAN总线节点的接口设计。
基于CAN总线和PID算法的多点水温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P 1 T 2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0 2 8 120 )0— 04—0 10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1 04 2
M u t- on a e m p r t r n r lS se lip i tW tr Te e a u e Co to y tm Ba e n s d o CAN sa D g rt Bu nd PI Alo i hm
,
制指令 。用 [b IW 编写上位机程序 , a VE 利用其 PD工具 包对各点水温进行独立的 PD控制 。系统 应用于多个水族箱 的水 I I
温 管理 , 得 良好 效果 。 取
关键词 :A C N总线 ;I PD算法 ;aVE 多点 ; L b IW; 水温 ; 制 ; V 控 AR
.
o t prtes pi ,otln dC N b m uiao ,t. t mprt e i a isn b e at oe i s i rt fe e u m l gcnr i a A c m nct ne Wa re e u gl s et t s r d ae a p to m a r a n o gn s u o i c et a r s n h m e n v r o y l
HU G Z a g h a I a z o g L u - u AN h n - u , | Hu —h n , IG a h i U n
( oeeo l ierl,o t hn gi l r ̄ nvri , u n o 162 C i ) C lg f lIeig SuhC i A r ut a U i sy G a t u504 , hn l E gl I a c u e t  ̄ a
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温度采集系统设计程江涛;董秀萍【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温度采集系统,主要由一个主监视器和多个温度采集点组成.通过CAN控制器SJA1000和驱动器82C250读取总线信号并向总线发送命令,将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传给STC89C52RC单片机,通过CAN控制器和驱动器将信号传至主监视器,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现数据显示.【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6(045)002【总页数】5页(P14-18)【关键词】CAN总线;温度采集;SJA1000控制器;82C250驱动器;STC89C52RC单片机【作者】程江涛;董秀萍【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7温度采集测控在地质勘探、工农业生产、冶炼、锻造、环保、国防、科研、航天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对温度的准确测量在造纸、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尤为重要。
但是有些场合测控距离较远且控制过程复杂,很难进行现场操作,而简单的自动温度测控系统也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的研究将提高温度检测系统的实时性,有利于提高整体系统的实时性,在整体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更多地关注系统总体性能的提升,而不用过于计较主机与从机之间通信速度慢的缺点,所以为了能够准确和实时地进行温度采集测控,有必要设计这样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化、集成化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2-4]。
文章中搭建的基于CAN总线的远程温度采集系统,主要由一个主监视器和多个温度采集点组成,使用了多个电路模块的硬件设计实现了多点温度采集的功能,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及传输、数据的显示和电源供电等功能。
它通过CAN控制器SJA1000和驱动器82C250读取总线信号并向总线上发送命令,将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传给STC89C52RC单片机,通过CAN控制器和驱动器将信号传至主监视器,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现数据显示。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供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大棚种植也成为现代农业种植中必要可行的一种方式。
在温室大棚中的温度实时监测与控制却成为为一个难题。
因此基于CAN总线的主要优点,再从CAN总线的可靠性,它的优越性以及低成本出发,采用基于CAN总线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具有实时性高,精度高,灵活性强能够及时信息的测控。
本课题是采用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
论文根据系统的要求完成了整体的方案设计和系统选型。
该方案是利用温度传感器PT100将温室大棚内温度的变化,经放大电路送入含A/D转换器的单片机的采集模块完成A/D转换,在通过CAN收发器将信号传至住监视器。
再经过液晶显示器进行数据显示。
CAN总线通信模块是本次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它负责系统中主控器和执行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可靠性好、精度高、结果简单、成本低在使用范围可代替传统的测温系统的不足。
【关键词】CAN总线微控制器传感器Pt100 液晶显示器。
Design of multi-spot temperature gathering system based on CANbu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vide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crop growth, greenhouse cultiva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of modern farming viable way. The temperature in greenhous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has become a problem. Therefore, the main advantages based on CAN bus, CAN bus, and from the reliability,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and low cost starting point based on CAN bus multi-temperature collection system design, system technology using non-destructive real-time bus arbitration high, high precision, flexibility and timely information to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This issue is based on CAN bus using a 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System requirements thesis completed under the overall program design and system selection. The program is the use of the greenhouse temperature sensor PT100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amplifier circuit into with A / D converter module to complete the acquisition of SCM A / D converter, CAN transceiver through the signal transmitted live monitor. Data for another LCD display. CAN bus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the core of this design technique,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ster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Tested to verify that the system reliability, high accuracy, the results of simple, low cost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ficiencies.【Keywords】The can bus MCU sensor Pt100 LCD monito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大学2014届学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学院、专业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方向自动化及控制领域学生姓名李学号201013420指导教师姓名苗指导教师职称助教2013年12月20日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35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AN总线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方面由于CAN总线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且性价比高等诸多特点,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另一方面CAN总线上任意节点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它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次,因而能方便、灵活的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是以5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通过LCD1602显示温度值;同时利用CAN总线将总线上其它节点采集的温度数据传送至控制中心,从而实现对多点温度数据的采集和监测。
关键词CAN总线;单片机;DS18B20;LCD1602CAN-bus based 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Huaibei, 235000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bus technology has been steadily progressing, on the one hand due to the high speed CAN bus with communication, easy to implement, and the high cost of many features gradually being used in various fields. CAN bus to any other node on the network reaches out to other nodes send information at any time without any differentiation, which can b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Multi-point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is 51 microcontroller-based controller, us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collecting temperature display temperature values by LCD1602; while using CAN bus will collect other nodes on the bus temperature data to the control center, which to achieve multi-point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ion and monitoring.Keywords CAN bus ; SCM ; DS18B20 ; LCD1602引言 (1)1 文献综述 (2)1.1课题研究背景 (2)1.2课题来源 (3)1.3 CAN研究现状 (3)2 CAN总线技术概念 (4)2.1 CAN总线的特点 (4)3硬件系统的设计 (5)3.1 CAN节点设计 (5)3.2 硬件设计模块 (6)3.2.1 硬件电路 (6)3.2.2 STC89C52RC单片机 (6)3.2.3 电源电路 (8)3.2.4 传感器电路 (8)3.2.5 CAN收发器电路 (9)3.2.6 CAN控制器电路 (9)3.2.7 液晶显示器电路 (11)4 软件设计 (12)4.1主节点程序流程图 (12)4.2从节点程序流程图 (12)4.3 CAN初始化程序流程图 (13)4.4发送数据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13)4.5 接收数据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14)4.6 液晶显示模块程序流程图 (15)5 系统调试 (16)5.1 从节点 (16)5.2 主节点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在当今的生产与生活中,温度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热工参数之一。
例如:在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某些地方和某些产品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温度调控不好就可能导致生产安全,对产品质量和产量产生一连串问题。
温度的调控很重要,但要调控好温度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例如:地域条件,空间条件和人力资源等条件的限制。
通过使用CAN总线对温度进行传输,一方面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等优点,克服了时间、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另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温度的实时采集与监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能及时被发现,而导致问题的出现,影响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使用51单片机加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模式,为系统对温度信号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供保障,用CAN总线进行温度信号的传输,使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得到保障。
1 文献综述当今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自动化领域的很大改变,同时让控制领域慢慢形成了开放系统互联网通信。
CAN又被称为控制器局域网络,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与别的通信总线相比较,CAN总线在数据传输范畴拥有杰出的可靠性、实时性与灵活性。
控制器局域网络拥有特别的设计理念和优良的性能,使得它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使用是非常多的。
由于控制器局域网络自身显著的特点,它的应用领域目前已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航海、航空、航天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的应用也很显著。
本文设计的基于CAN总线的多点温度采集完成了主从节点间数据通信,该系统结构灵活、通用性强。
在本系统设计里,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将温度信号传给51单片机,最后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CAN控制器,然后由CAN总线收发器发送到总线上,主节点接受各从节点发到CAN总线上的温度信号并进行显示,从而实现对数据的采集。
1.1课题研究背景1950年以前,测控仪器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仪器一般安装在生产现场,仅仅具有基本测控功能,信号只可以在仪表内使用,不能传输给其他的仪器,不能和外界交换信息,使用人员只能通过生产现场的观察,才能知道生产过程的状况。
1960-1969年阶段,单元组合式仪表的出现,中央控制室的建立,使得生产现场中的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送往中央控制室,工作者能够在控制室内了解生产现场的情况。
1970年到1979年阶段,数字计算机在测量、模拟和理论控制领域得到运用,出现了集中式控制,数据采集系统是生产过程控制最早的一种类型,把需要采集的信号送入计算机。
实践证明,数据采集系统虽然不直接运用于生产过程,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运算便捷等优点,在数据的监测和统计过程中能够取代常早些时期的仪表,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监测。
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对传输数据进行监测、数据记录与统计和处理、同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和实时分析。
1.2课题来源1.CAN总线是当今机械化领域技术发展的产物之一,又叫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技术保障。
2.自己对51单片机的了解以及对CAN总线有一定的认识, CAN总线的运用不仅仅限制在汽车行业,同时在自动化领域有了一定发展。
故一来想借这课题来完成毕业设计,二来想在CAN总线技术方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
1.3 CAN研究现状CAN总线最早应用于汽车行业中,当时,因为消费者对于汽车使用功能的要求越发提高,由于大部分功能的实现都是对于电子元器件的控制,这就导致电子装置间的数据通信越来越复杂,同时要求更多的数据传输导线。
提出CAN总线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汽车中大量电子控制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降低因功增多而增加的信号传输线,于是工作者设计了一个单一的网络总线,所有的外围器件都可以挂接在总线上。
2 CAN总线技术概念2.1 CAN总线的特点CAN总线与别的总线相比较,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其特点如下:1.多主工作模式,网络上任意节点都可以向别的节点传输数据。
2.在报文标识符方面,网络节点会被分配不同的优先级,来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
3.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出现冲突时,低优先级的节点会暂停数据的发送,高优先级的节点能够继续发送数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通畅。
4.CAN节点可以利用报文的标识符滤波就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进行数据的收发。
5. 速率在5kbps以下,CAN的信息传输距离能够达到10km;速率在1Mbps 时,信息传输距离能够达到40km。
6.CAN上的节点数目前可达110个。
在标准帧的报文标识符有11位,而在扩展帧的报文标识符个数几乎不受限制。
7.报文采用短帧格式,传输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数据出错概率低。
8.CRC校验总线上的每帧信息,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错误率。
9.性价比高,结构简单,采用现有的单片机即可开发。
3硬件系统的设计系统硬件的设计原理:利用传感器DS18B20作为测温元件,使用CAN总线设计一种多节点温度采集系统。
该系统可靠性好、结构简洁、成本低廉等优点,其在使用领域可取代以往测温系统的不足。
硬件电路由51单片机、CAN控制器、CAN收发器、温度传感器DS18B20、复位电路以及晶振电路组成。
其中单片机STC89C52RC作为核心部分,用来对CAN控制器的初始化、数据的发送和接受;CAN总线控制器用于同单片机进行通讯、能够独立的完成CAN总线的接受和发送工作。
3.1 CAN节点设计本设计由单片机作为CAN主节点和和从节点,构成节点网络,实现对多节点的温度采集。
CAN节点原理框图如3.1所示。
图 3.1 CAN节点原理图数据结点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温度信号实时采集和就地显示,从节点接收主节点命令和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采集到的数据。
3.2 硬件设计模块3.2.1 硬件电路在所设计电路中采用STC89C52RC单片机为最小控制系统,外围电路加CAN 控制器和收发器以及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液晶1602。
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可以在单片机STC89C52RC中经过处理后发关到CAN总线上,主节点从CAN总线上接受从节点的信息并显示。
硬件模块主要由电源模块,STC89C52RC单片机,CAN控制器,CAN收发器,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