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社会

中世纪西欧社会
中世纪西欧社会

中世纪西欧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的演变过程,以及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⑵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⑶西欧中世纪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了解庄园内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状况。

⑷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相关地图或图片,从中找出关键的历史信息,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⑵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近代欧洲社会风尚和礼节的影响。

⑶通过补充资料或网上搜集,使学生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本风貌,增强对中世纪城市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入侵的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日耳曼人王国。当时的日耳曼人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从文明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法兰克王国,还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查理曼帝国,在许多方面都要落后于昔日的罗马帝国。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澜式向前推进。

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约1000年,并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世纪西欧城市。

教学难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西罗马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它的灭亡在历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

生: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社会在西欧的终结。

师:从那时起(相当于中国的北朝),西欧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封建制形成是在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比西欧早了近千年),通常被称为“中世纪”。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世纪西欧社会。

(新课)

一、查理曼帝国

师:公元5世纪,西欧社会正处于大动荡时代。在昔日西罗马帝国的疆域上,日尔曼人建立了几个王国,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对外征服扩张,得到了基督教会的大力支持。

请一位学生朗读P/39小字。

师: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是法兰克王权与教权开始结合的标志。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师: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空前强盛。他在位46年,发动了大大小小53次战争,其中有31次查理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经过几十年的征战,法兰克王国已扩大到今天西欧的大部分地区。

各抒己见P/40:查理曼帝国是靠武力建立起来的,你能列举出历史上还有哪些依靠武力建立的帝国吗?

生: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师: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典礼,正式授予他“罗马人的皇帝”称号。

(图:查理加冕)查理双腿下跪,两手合拢,万般虔诚;教皇利奥三世双手捧着金冠戴在查理的头上,三呼:“奥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致和平的罗马人的大帝万岁!”

从此,查理成了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他所统治的国家被称为查理曼帝国。在欧洲,教权与王权结成了联盟。

师:查理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下令全国人民信仰基督教,违者一律杀死,从而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他不仅武功显赫,而且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看书P/40后回答)

师:然而,依靠军事力量建立起来的查理帝国,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潜藏着很大危机。查理大帝死后,他的子孙软弱无能且纷争不休,帝国分崩离析。

师:查理的三个孙子经过多年的激烈纷争,在公元843年缔结了《凡尔登条约》。根据条约,查理帝国分裂为哪几个部分?

生:(图: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成了后来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三国的雏形。

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师:中世纪之初,西欧社会开始了封建化过程,到9世纪开始确立。(而同一时期,我国却正处于封建社会的高峰──繁荣的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领先于西欧。)

师: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成为主要的财富。8世纪上半叶起,法兰克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附庸。附庸必须向国王宣誓效忠,并为国王服兵役。国王的附庸可将自己的部分封地再分封给下属,结成新的主从关系。

(图:受封仪式)这是一幅想象画。跪在地上的“附庸”正在履行向“封主”的效忠仪式,表明此后自己便成为“封主”的“附庸”,即“封臣”。图中,左边站着的是封建主的随从,他们顶盔披甲,手持武器。背后站着的则是为封建主说笑,供他消遣的人。

师:封主与封臣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主要是:封主要保护封臣不受侵害,解决封臣之间的纷争;封臣要为封主服骑兵役,一般每年约40天;封主被俘需要赎金,或其长女出嫁,长子被授骑士,封臣均要提供钱财。

但是,在西欧大陆,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封主与封臣之间。国王虽然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于自己的小封建主。“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种情形是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经过层层分封,层层效忠,产生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图示)。以国王或皇帝为首,贵族依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等级越低,人数越多。

史海拾贝P/43:骑士(Knight)

(图:农奴为骑士让道)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等级分明,不得逾越。图中两个身份低下的农奴正在为骑士让道。

师: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农民纷纷破产失去土地,沦为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

同是封建制度,但是中国和西欧差别很大。中国的主要阶级是农民与地主,而西欧则是农奴和封建主。中国封建社会是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而西欧封建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则是庄园。

三、庄园和城市

(图:封建制下的庄园生活)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师:在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生产、生活设施齐备。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品,包括粮食、衣服、家具等,都在庄园内生产。庄园里有法庭,各种诉讼案件由封建领主裁决。农奴依附于封建领主,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农奴除了要为封建领主耕作,还要承担各种劳役,向领主捐献农副产品,交纳各种杂税。

(图:农奴耕作)图中所反映的中世纪庄园的犁耕有什么特点?

(节选:“阿布拉黑的一天”——摘自《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

想一想:庄园是“世外桃源”吗?

庄园是当时西欧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产物,庄园绝不是世外桃源。因此,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庄园的衰落和城市的兴起就成为了必然。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数衰落了。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城市。

(图:布鲁日市P/41)比利时城市布鲁日是西欧城市兴起过程中一个典型例子。这幅画面是一个城市广场。广场主要是市民集会、交易的场所。

(图:中世纪城市街景)图中左侧为一个裁缝店,两个手工业者正在裁剪、缝制衣服,上面挂着成衣。右侧有一家杂货店和一家理发店。后面是一个布店。这幅图反映了刚刚出现的西欧城市的大体面貌。

师: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居民一般几千人,两万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到14世纪最著名的伦敦、巴黎也不过4万、6万人。而同一时期我国北宋都城开封的人口已超过百万。

(阅读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各抒己见P/42:中世纪西欧城市在建立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你认为这对城市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因为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控制,市民从而获得了管理城市的自主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摇篮。

师: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进入了兴盛时期。当时著名的城市有哪些呢?

生: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

师:正如恩格斯所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后来成了文艺复兴的摇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