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_刘政国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酸乙酯萃取 3 次, 合并 酯相, 37 e 减压蒸 干, 用 1L 色 谱甲 醇
溶解过滤上机。测定条件: 色谱柱: C1 8 分析柱 5Lm, 250mm @ 5mm 流动相: 0. 067N K 2 H PO3 : 甲醇 = 100 B 40, 流 速 1ml/
覆 膜 大 蒜 追和非休 眠节瓜种子 GA 3 含量 ( 单位: Lg/ g)
重复 非休眠种子
休眠种子
1 17. 90 8. 36
2 20. 70 6. 90
3 小结
通过本 次试验 可认为 种皮中含 有发芽 抑制物 质是节 瓜 种子休眠的主要原 因。虽然 剥除 种皮的 作用 还有结 束种 皮 对种子发芽的机械约 束, 可从 以前的 报道 来看, 轻微 的破 壳 对种子发芽率的 提高有 限[1] 。因此 剥除 种皮后 发芽 率的 大
幅度提高应该是发 芽抑制 物质 对发 芽影响 结束 的结果。 至 于种皮中发芽抑制物质的成分, 有待于 进一步研究。
GA 3 是一种重要的发芽促进物质, 节瓜种子的休眠解 除 和发芽率提高和 G A3 含量的上升有重要关系 。
参考文献: [ 1] 刘政国, 秦荣耀. 提高 节瓜种子 发芽力的 种子处理 技术的研 究 [ J] . 种子, 2002( 5) : 16~ 171 [ 2] 谢大森, 何晓明. 打破冬瓜种子休 眠试验初报[ J ] . 广东农业 科 学, 2002( 2) : 18~ 201 [ 3] 颜启传. 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 M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1
1 材料与方法
11 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材料为广西南宁的地方毛节 瓜, 非 休眠种子 于
2003 年 10 月 20 日采收, 休 眠种 子于 2004 年 5 月 25 日, 种 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试 验时间是 2004 年 6 月 1 日~ 7 月 24 日。 11 2 节瓜种子提取物对大白菜种子发芽的抑制试验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刘政国;龙明华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破除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技术有机械损伤种皮、植物激素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多数休眠的瓜类蔬菜种子在特殊条件下能够发芽.瓜类蔬菜种子休眠的原因有胚休眠、种皮的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和激素不平衡等几个方面.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刘政国;龙明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大学路,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53000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一氧化氮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 [J], 廖卓毅;周健;钱存梦;夏涛
2.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J], 田志慧;沈国辉
3.激素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J], 申翼辰
4.激素调节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J], 申翼辰;
5.林木种子休眠与萌发机制研究进展 [J], 王艳梅;张小雪;朱秀征;张志华;李志;耿晓东;蔡齐飞;刘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辣椒的果实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

利用辣椒的果实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辣椒(Capsicum annuum)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许多国家的日常饮食中被广泛使用。
其种子在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研究辣椒果实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对于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休眠是指成熟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的休眠状态,无法直接发芽。
辣椒果实的种子通常具有休眠性,即使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也无法迅速发芽。
破解辣椒种子休眠机制可以促进其早期发芽,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
在研究中发现,辣椒种子休眠与果实成熟度相关。
辣椒果实成熟后,种子内部的生长抑制物质逐渐降解,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状态的解除。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果实内的滞育物质可通过水分和氧气的渗透进入种子中,进一步促使种子休眠的破除。
另外,辣椒种子休眠还与果实外皮的特殊结构相关。
果实外皮通常由多层细胞组成,其中一些细胞含有大量的油脂和蛋白质,形成了一层抗渗透层。
这种抗渗透层可以有效地阻止种子内水分的流失,保持种子的相对湿度,从而维持种子的休眠状态。
虽然辣椒种子具有休眠性,但是一旦破除休眠状态,辣椒种子的萌发速度很快。
研究发现,种子萌发主要受到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辣椒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通常为25℃-30℃)和湿度(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萌发。
此外,一些生物调节剂如植物生长素也能促进辣椒种子的萌发。
辣椒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辣椒种子休眠的解除和萌发的调控机制,可以优化种子处理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存率。
此外,研究果实外皮的结构和滞育物质对种子休眠的影响,有助于培育不易休眠的辣椒品种,进一步提高辣椒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总之,辣椒果实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果实成熟度、滞育物质、果实外皮结构以及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调控。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可以为提高辣椒的育种效率和种子繁殖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进展

1 瓜 类 蔬 菜 种 子 休 眠 破 除 的 方 法
11 机 械 损 伤 种 皮破 除 休 眠 .
①H 0 处理 2
H2: 0 是一种 强氧化剂 , 该药剂在破
除种子休眠 , 高种 子发芽 率方面的报道很多 。 提 丝瓜 、
苦 瓜 、 瓜 、 籽 南 瓜 和节 瓜 的报 道 浓 度 分 别 为 0 %~ 西 黑 . 5 1 %I 2 ,0 . % 3%旧,. 05 01 。葫 芦 种 子 0 5 l , 03 %~ . %【和 .%问
壳 等 处 理 能 克 服该 障 碍 。
12 植 物 激 素 处 理 破 除休 眠 .
②K O 处理 N ,
瓜【 有报道 。 上
K O 处 理 也能 解除 部 分瓜类 蔬 N ,
菜种子 的休 眠 , 目前在冬瓜I 、 籽南瓜 、 芦I “黑 ] 葫 和节
⑧NC处理 a1 N C 是 一 种 中性 盐 ,低 浓 度 N C a1 a1
内酯 ㈣和 细 胞 分 裂 素 嘲 高 种 子 发 芽 率 在 少 数 瓜 类 上 提
也有报道 。 13 化 学 药 剂 处 理 破 除 休 眠 .
部分 品种休 眠。如何打 破瓜类蔬 菜种子 的休眠 , 提高 其发芽 力 , 内外学者 在应用技 术和休 眠机理 上进行 国
了一 系 列 研 究 。
e r i se s u b t e d .Mo to e d r n u u b ts e s c n g r i a e i p ca o dt n Do a c fe e r i s e sr s l r m e  ̄o s ft o ma te e r i e d a e n t n s e i l n i o . r n y o u u b t e d e ut fo h m c i m s mb d r n y,s e o tb rir e i a in i h b t g s b tn e a d p yo o o e i a a c . o ma c e d c a a re ,g r n t n i i n u sa c n h th r n mb l n e m o i m
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机制

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技术服务。
采取专题 培训、现场指导、问题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全方 位技术服务,加强高山蔬菜基地选择、生产茬口 安排、蔬菜种类与品种选择、土壤培育、有害生 物绿色防控等方面的系统性培训指导,全面提升 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树立蔬菜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理念,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充分挖掘 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当地蔬菜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3.2逐步改善、培育土壤针对秦巴地区菜田的土壤劣变情况(如十 字花科蔬菜土壤重茬问题),结合当地的小气候 特点,利用高山避雨、高山聚雨、微灌等水资源 利用技术,分析菜田肥料、农药等化学品的投入 现状,积极推广菜田土壤培育技术[34],优化菜田 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逐步恢复并全面改善 菜田土壤质量,促进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的全面提升。
3.3倡导菜田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根据秦巴地区菜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引导菜农树立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控理念,倡导 “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植保意识,杜绝菜田 禁用农药的使用,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菜田外源化 学品的投入,确保蔬菜产品的生态、健康与安 全,降低蔬菜生产的成本。
3.4借山地地利优势,推进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 在高山蔬菜特色产业升级的目标引领下,借 助秦巴地区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以生产生态、文献综迷___________Vegetables 2019.11健康的高品质蔬菜产品为目标,从蔬菜生产基 地、生产茬口、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方 面,推广高山生态、健康蔬菜的配套综合生产技 术,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安全生产[5],促进产品 的提质增效,推动当地蔬菜产业的高效发展。
3.5依托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绿色品牌优势 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引导菜农牢固树立蔬 菜产品质量观念,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人们认 知、认同和参与,增强全民的绿色生产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利用蔬菜产品的绿色品牌,充实和完善商标使用制度,推行贴标制度和编码制度, 做好蔬菜质量可追溯制度的配套工作,建立蔬菜 质量安全可追溯査询系统。
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宋松泉;唐翠芳;雷华平;姜孝成;王伟青;程红焱【期刊名称】《作物学报》【年(卷),期】2024(50)1【摘要】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与生长。
种子的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
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水平的ABA和低水平的GA;ABA诱导和维持种子休眠,而GA拮抗ABA的作用和促进种子萌发。
萌发延迟-1 (DOG1)是种子休眠的主要调控因子,与ABA协同作用延迟萌发。
DOG1通过与PP2C ABA过敏感萌发(AHG1/AHG3)结合以增强ABA的信号转导,以及抑制AHG1的作用以增加ABA的敏感性和强加种子休眠。
印记基因在受精前后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与种子休眠的建立与释放密切相关。
近年来,种子休眠的调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ABA和GA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控制, DOG1调控种子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抗穗萌发育种以及促进休眠种子的萌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15页(P1-15)【作者】宋松泉;唐翠芳;雷华平;姜孝成;王伟青;程红焱【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湘南学院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相关文献】1.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一氧化氮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进展3.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4.杂草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5.激素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节瓜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

波 长 :1n 20m 柱 温 :O 4 ℃
休眠和非休 眠节瓜种 子均重 复 2 。 次
l 材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 材料 .
2 结 果与 分析
2 1 休眠和非休眠节瓜种 子提 取物对 大 白菜 种子发芽 的抑 , 制作用 从表 1 可知 , 休眠节瓜 种子提 取物几 乎完 全抑制 了大 白
酸乙酯萃取 3 , 次 合并酯 相 ,7 3' C减压蒸 干 , l 用 L色谱 甲醇
溶解过滤上机。测定 条件 ;
的技术进行过研究[ 。种子休 眠不仅影响生产 上的播种和
育种上 的加代繁 殖 。 也是 一个非 常重要 的理 论问题 。因此 ,
பைடு நூலகம்
色谱柱 :1分析柱 5 m。5m C8 20 m ̄5 m m
流动相: . 6 N K HP : 0 0 7 2 O3 甲醇 一 10:4 . 速 l / 0 0流 ml
mi n
作者以节瓜 为试验材料 , 进行 了休眠和非休 眠节 瓜种子 的提
取物对大 白菜种 子发芽 的抑制试验 , 眠和非休 眠节瓜种子 休
剥 除种 皮 发 芽 试 验 和 种 子 中 GA 含 量 测 定 . 图 初 步 确 定 试 节 瓜 种 子 的休 眠 机 理 。
时 问
( 单位: J
水 源
6月 1 ~8日 6 1 ̄ 2 月 4 1日 7 1 ̄ 2 月 9 6日
将休 眠节瓜种子剥除种皮 , 以非休眠节瓜 种子没有剥除 种皮 的做对照 , 进行 发芽试 验 。每个 处理 3个重 复, 以纸床
为发芽床 , 每个样 品 5 o粒种子 。 置于 3 ℃培养箱按标准发芽 o
( 单位 : ) %
非休眠种子 休眠种子 剥除种皮后的休眠种子
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水果,由于其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猕猴桃种子作为植株繁殖的重要部分,其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猕猴桃种子休眠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影响其萌发的因素。
猕猴桃种子休眠是指种子进入一种休眠状态,此时种子处于一种不利于萌发的状态。
种子休眠有助于种子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并实现种群的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猕猴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其种皮的物理性和生理性抑制。
种皮物理性因素是指种子外层的硬度和厚度对种子的萌发产生的限制。
猕猴桃种子种皮硬度高,抗压能力强,限制了种子的氧气、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种皮的厚度也增加了种子在土壤中萌发的困难。
种皮生理性因素是指化学物质对种子发育和萌发的影响。
猕猴桃种子中存在一定含量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顺式二倍半乳糖醛酸(ABA)。
这些生长抑制剂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其中,ABA被认为是猕猴桃种子休眠的主要生理因素。
ABA的合成和分解受到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调控,从而影响种子的休眠和萌发过程。
影响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因素还包括温度、光照和水分等外界环境因素。
温度是种子休眠和萌发的重要调控因素。
低温可以抑制ABA的合成和胚芽的生长,促进种子的萌发。
光照也对种子休眠和萌发产生影响,黑暗环境下的种子休眠期较长,而光照条件下的种子休眠较短。
水分是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素,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吸水和萌发。
综上所述,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受到种皮物理性和生理性因素、胚乳营养物质、外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制定种子处理和贮藏技术,促进猕猴桃种子的高效利用和繁殖。
同时,通过深入研究猕猴桃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也可以为其他物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NaCl 处理 NaCl 是一种中性盐, 低浓度 NaCl 液处理可一定程度改善种子的发芽生理, 提高发芽 率, 但高浓度会明显抑制发芽。王广印等的研究表明, 30 mmol/L NaCl 处理明显提高南瓜种子的发芽率, 100 mmol/L 和 170 mmol/L NaCl 处理西葫芦和笋瓜种子的 发 芽 率 下 降 率 为 负 值[17]。 王 广 印 和 朱 庆 松 分 别 研 究 了 NaCl 胁迫对黄瓜[18]和西瓜[19]种子发芽的影响。
3 休眠机理的研究
3.1 胚休眠 胚休眠有胚未完全成熟和未完成后熟两种情况,
瓜类蔬菜种子的休眠应该是种子中的胚未完成后熟。 在生产上, 多数瓜类在种瓜采收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后熟, 然后将种瓜瓜瓤取出后发酵处理几天才洗晒种 子。黄瓜、西葫芦和甜瓜种瓜充分成熟后, 发酵处理不 能提高发芽率, 但有籽西瓜种瓜充分成熟后, 发酵处 理 能 提 高 发 芽 率[30]。 包 海 清 等 对 无 籽 西 瓜 的 研 究 得 出 相反的结果, 发酵时间延长, 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下 降[31]。 3.2 种皮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刘政国.破除葫芦种子休眠预措处理技术的研究.广西园
艺, 2002( 4) : 3- 4 [2] 孙义甫, 王慧, 赵权.云南黑子南瓜在不同处理方式的发
芽率试验研究.吉林蔬菜, 1996( 2) : 4- 5 [3] Grange S L, Leskovar D I. Exce研究表明, 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有重 要调节作用[8]。Khan 等曾提出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三因 子学说, 即赤霉素为种子萌发的促进因子, 脱落酸为 种子萌发的抑制因子, 而细胞分裂素能对脱落酸的抑
制 作 用 起 到 解 除 抑 制 的 作 用 [9]。 刘 政 国 在 研 究 葫 芦 种 子休眠时认为可以用三因子学说解释葫芦种子的休 眠[1]。赤霉素与种子发芽的生理过程关系密切, 不同浓 度 的 赤 霉 素 处 理 可 以 提 高 西 瓜 [10]、冬 瓜 [11]、节 瓜 [6]、南 瓜 [12]和瓠瓜[13]等种子的发芽率。不同浓度乙烯利、油菜素 内酯[13]和细胞分裂素[6]提 高 种 子 发 芽 率 在 少 数 瓜 类 上 也有报道。 1.3 化学药剂处理破除休眠
种皮透水透气性差或种皮对发芽有机械阻碍作 用。无籽西瓜就是一种, 目前报道存在种皮障碍的瓜 类 蔬 菜 种 子 还 有 南 瓜 [4]、丝 瓜 [5]、葫 芦 [1]和 节 瓜 [6]等 。 3.3 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
种子中存在脱落酸和酚类等发芽抑制物质是休 眠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瓜类在果实成熟后, 种子在 果实内不发芽, 说明成熟果实中有抑制种子发芽的物 质。发酵和贮藏几乎可以提高各种条件下西瓜种子的 发芽率, 说明西瓜果实中存在另一种发芽抑制物质, 发 酵 和 长 期 贮 藏 可 以 消 除 这 种 抑 制 物 质 的 作 用 [30]。 发 芽抑制物质没有专一性, 刘政国等利用休眠节瓜种子 的浸提液, 能完全抑制早熟 5 号大白菜种子的发芽[32]。 3.4 激素不平衡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三因子学说目前已被多数学 者接受。GA3 与种子发芽过程关系密切, 不同浓度的 GA3 可提高西瓜[10]、冬瓜[11]、节瓜[6]、南瓜[12]和瓠瓜[13]等种 子的发芽率。刘政国等在节瓜上的研究发现, 非休眠 种子中的 GA3 含量大大高于休眠种子[32]。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和应用 问题, 而休眠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瓜类蔬菜种子 中如葫芦和黑籽南瓜的休眠也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应是较复杂的综合休眠。
nicking influence germination of triploid watermelon. Hortsciences, 2000, 35(7): 1 355- 1 356 [4] 宋士清.不同处理对云南黑籽南瓜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4( 6) : 17- 20 [5] 罗剑宁, 何晓莉, 张长远, 等.几种药剂处理和人工磕种对 有棱丝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中国蔬菜, 2004( 3) : 32 ̄33 [6] 刘政国.提高节瓜种子发芽力的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种 子, 2002( 5) : 16- 17 [7] John R, Duval. Treatment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nd seed coat removal or clipping improve germination of Genesis Ttiploid Watermelon. Hortsciences, 2000, 35(1): 85- 86 [8] Maurten Koornneef, Leonie Bentsink. 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2, 5(1): 33- 36 [9] 卡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王沙生译,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9 [10] 余前媛, 蔡光泽.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
关键词 瓜类 种子 休眠 萌发 Pr ogr ess of Dor mancy and Ger mination of Cucur bit Seeds
LIU Zhengguo, LONG Minghua Abstr act Injurying seed coats, phytohormone treatments and chemical treatments can be used to break down dormancy of cu- curbit seeds. Most of the dormant cucurbit seeds can germinate in special condition. Dormancy of cucurbit seeds results from embryo dormancy, seed coat barrier, germination inhibiting substance and phytohormone imbalance. Key wor ds Cucumis, Seed, Dormance, Germination
4 展望
瓜类蔬菜栽培面积很大, 且多数瓜类蔬菜种子发 芽和出苗时间长。因此, 瓜类蔬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的 研 究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 和 应 用 价 值 。目 前 在 这
J OURNAL OF CHANGJ IANG VEGETABLES
长江蔬菜
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上, 实 际上, 休眠这一性状是可遗传的[33]。赵福宽等利用 3 个 南瓜农家品种进行自交和互相杂交, 发现瓜内种子发 芽 数 由 母 本 基 因 控 制[34]。 但 是 瓜 类 蔬 菜 种 子 休 眠 特 性 的遗传规律研究还少见报道, 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研 究, 将为育种上避免选育休眠品种和有目的选育休眠 品种以确保籽瓜品种瓜内种子不发芽提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 目前 AFLP 和 RELP 等 DNA 分子标记已广 泛应用于有 关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35], 但在瓜类上尚 未见报道。今后还应从 DNA 分子水平上去研究瓜类 蔬菜种子的休眠机理。
①H2O2 处理 H2O2 是一种强氧化剂, 该药剂在破 除种子休眠, 提高种子发芽率方面的报道很多。丝瓜、 苦瓜、西瓜、黑籽南瓜和节瓜的报道浓度分别为 0.5% ̄ 1.0%[5], 2%[14], 30%[15], 0.3% ̄0.5%[12]和 0.1%[6]。葫芦种子 的使用浓度为 1% ̄3%[16]或 0.5%[1]。
2.1 葫芦 葫芦是一种深度休眠种子, 即使过了休眠期的种
子其发芽技术在生产上也不容易掌握。郑高飞等的研 究发现, 西瓜砧木超丰 F1 种子浸种的最适宜条件为 20℃、18 h, 最佳发芽温度为 30℃[16]。周力等对非洲葫 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 最适宜的浸种条件为 30℃、 12 h, 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 30 ̄35℃, 并认为粗砂是最 适 宜 的 发 芽 床[20]。 而 王 广 印 等 在 研 究 杂 交 葫 芦 种 子的 发芽特性时, 认为最适宜浸种的条件是 30℃、8 h, 最 适 宜的发芽温度为 30℃[21]。从以上 3 篇报道可知, 不同 葫芦品种的最适宜浸种条件有所差异, 也许是不同葫 芦品种的种皮结构不一样, 非洲葫芦发芽温度要求较 高, 应该和品种的原产地有关系。 2.2 苦瓜
西瓜中有部分品种休眠, 一般无籽西瓜种子的发 芽温度稍高于二倍体西瓜。陈年来等的研究指出, 籽 瓜 种 子 的 发 芽 温 度 特 殊 , 最 低 15℃, 最 高 45℃, 最 适 35℃, 3 个籽瓜品种间无差异[26]。 2.4 黄瓜
华北型黄瓜种子有 2 个月的休眠期[27], 温 汤 浸 种 能 明 显 提 高 其 发 芽 率[28]。 2.5 冬瓜
苦瓜虽然是浅休眠种子, 但生产上不适宜环境条 件对苦瓜种子造成的发芽和出苗障碍非常明显。所以 国内外学者对苦瓜种子的发芽技术研究较多。
曾正明等对苦瓜种子发芽的水分条件进行了研 究, 通过对几种不同梯度水分含量影响苦瓜种子发芽 率和发芽势的分析, 得出苦瓜种子发芽床最适含水量 为 100 g 砂加水 10 ̄16 ml[22]。王广印等认为苦瓜种子 的最适宜浸种时间为 16 h, 同时认为 55℃温水浸种最 适宜[14]。刘政国等对苦瓜种子的发芽技术进行了研究, 最适宜的浸种条件是 30℃、10 h, 最适宜的发芽温度 是 30℃, 变温降低苦瓜种子的发芽率[23]。Hsu 等对亚条 件下苦瓜种子的发芽技术进行了研究, 他们首先将苦 瓜种子和蛭石混在一起在 20℃条件下预处理 36 h, 然后 用 40℃热水浸种 4 h, 在 20℃的条件下发芽, 处理过的 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高于对照[24]。Chang 等研究 了不同浓度的硒溶液处理对亚条件下苦瓜种子发芽 的影响, 用硒溶液在 25℃处 理 苦 瓜 种 子 48 h, 然 后 在 20℃条件下发芽, 在 2 mg/L 浓度水平上提高了苦瓜种 子 的 发 芽 力 [25]。 2.3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