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靴结构设计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 1-05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

目录
• 贴楦设计概述 • 贴楦设计方法 • 贴楦设计力的分析 • 贴楦设计案例分析 • 贴楦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贴楦设计概述
贴楦设计的定义
01
贴楦设计是指鞋靴的轮廓线与脚 型轮廓线相吻合的设计方法。
02
它强调鞋靴的舒适度和合脚性, 使鞋靴能够更好地适应脚部形状 ,提高穿着舒适度。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贴楦设计将越来越受到重 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绿色环保贴楦设计
总结词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
VS
详细描述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贴楦设计 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通过采用环保材 料、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辅助贴楦设计
优点
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并可实现个性化定制。
缺点
需要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03 贴楦设计力的分析
力的来源与分类
鞋楦夹持力
人体行走时施加的力
来源于鞋楦夹持装置,用于固定鞋楦 ,确保鞋靴结构的稳定性。
鞋靴在穿着过程中,由于人体行走、 站立等动作会产生一定的力。
贴楦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鞋靴的合脚性和 舒适度,减少脚部不 适和磨损。
增强鞋靴的耐用性, 减少损坏和变形的风 险。
提升鞋靴的美观度, 使鞋靴与脚部更加协 调和搭配。
贴楦设计的原理
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研究脚部结构和行走规律,以设计出符合人体需求的鞋靴轮 廓线。
考虑不同脚型的特点和差异,采用不同的贴楦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结合材料特性和工艺技术,实现鞋靴的贴楦设计,提高鞋靴的整体性能。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3.2 高腰鞋帮样设计共68页文档

(2)内外踝处理
① 鞋耳锁口点内踝提前、提高2-3mm;两翼轮廓线下边沿点内踝 提前4-6mm。
② 底边沿线后半部分腰窝处内踝低于外踝5-8mm,与前半部分底 边沿线内外踝差别相对应,往后逐步减小,到踵心部位以后内 外踝重合。
跳转到第一页
后帮样板曲跷及内外踝处理
跳转到第一页
3、其它部件样板制作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继续熟悉和掌握贴楦设 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通过本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前开口、旁开 口、中开缝高腰鞋的帮样定位规律与基本数据,取跷处理方 法,各套样板的制作方法及标志点确定等。
3.通过本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高腰鞋里样板设计 原理与方法。
跳转到第一页
【教学重点】:
1.前开口高腰皮鞋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2.旁开口高腰皮鞋帮样设计。
【教学难点】:
1.整前帮高腰皮鞋取翘处理; 2.不对称高腰皮鞋里样板设计。
跳转到第一页
一、高腰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分类 2、结构特点 3、腰筒设计要求
跳转到第一页
1、分类(以口门位置分类)
a. 前开口高腰鞋:口门位置与低腰鞋基本相同,位于前帮控制 线中点附近,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直接相交,开闭功能在前 帮部位实现。
跳转到第一页
1、整前帮取跷处理
(1)处理方法 (2)曲跷处理 (3)内外踝处理
跳转到第一页
(1)处理方法
分析: 1、前帮没有分割,部件面积大,中缝线弯度大,呈“~”
形状,跷度大。 2、与低腰鞋素头外耳式相似,但跷度更大。
取跷:与低腰鞋整前帮相同,即“旋转曲跷”。
跳转到第一页
(2)取跷处理
鞋靴结构设计 女浅口式皮鞋贴楦设计PPT教案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三、取翘处理: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5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后帮中缝及内外踝处理: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6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为什么要进行工艺跷处理?
如何进行工艺跷处理?
工艺跷多大合适?
5.
内踝腰窝断帮位置:内踝腰窝弯度最 大的地 方(请 思考在 内踝断 帮的原 因?)
二、定位、划样
第2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二、定位、划样: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3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三、取翘处理: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请思考取翘处理方法
第4页/共10页
工艺跷处理:
第7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折边样板: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8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下料样板: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9页/共10页
鞋靴结构设计 女浅口式皮鞋贴楦设计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一、款式分析: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第1页/共10页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鞋 靴 结 构 设 计
1.
前帮长度(即口门长度):33.5%楦 底样长
2.
口门宽度: 17.5%楦跖围
3.
外踝帮高:42~45毫米
4.
后帮中缝高度:56~58毫米(稍高一 些,为 什么)
《鞋靴结构设计》学习指南

《鞋靴结构设计》学习指南一.课程简介人们通常把日常生活的几个主要方面概括成“衣食住行”四个字,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鞋靴产品既属于“衣”的范畴又属于“行”的范畴,由此可见,鞋靴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鞋靴结构设计是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是连接款式设计和工艺制作的桥梁,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特点,是鞋类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鞋靴结构设计原理,掌握常见鞋靴样板设计与开板技术,为后续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学习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在温州开办鞋靴设计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专业和课程必须依靠,并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基础。
因此本课程在坚持课程定位和目标的前提下,一直把满足温州3000多家制鞋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当做首要任务,以此组织教学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也方便学生就业。
本课程总学时为84学时,其中理论59学时,实验25学时,学分为4.5。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鞋靴结构设计原理;贴楦设计方法与步骤;低腰鞋帮样设计;凉鞋帮样设计;高腰鞋帮样设计;靴鞋帮样设计等六个部分。
其中鞋靴帮样设计方法包括立体设计法和平面设计法两大类,以贴楦设计方法为重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兼顾介绍其它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共28节:第一章:鞋靴结构设计原理(16学时)。
课程基础部分,包括常见鞋靴款式结构特点、基本控制线、定位规律、贴楦设计方法及取跷中力的变化等。
第二章:低腰鞋帮样设计(46学时)。
课程重点部分,包括耳式、舌式、浅口式、橡筋式、中开缝式、不对称式、套包鞋等款式样板设计方法与技术。
其中整舌式鞋样板取跷处理和套包鞋设计方法与技术是教学难点。
第三章:其它鞋靴帮样设计(20学时)。
课程提高和巩固部分,包括凉鞋、高腰鞋、靴鞋等,其中高腰鞋和筒靴的前帮取跷处理是关键技术。
课程设计:综合设计与作业讲评(2课时)。
课程设计部分,由大家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课程的综合设计,并邀请行业知名设计师进行作业讲评。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2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

鞋楦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取决于材料的 选择和工艺的处理,设计时应充分考 虑材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以及工艺 对鞋内环境的影响。
稳定性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鞋楦的稳定性是鞋靴设 计中的重要指标,直接 影响到穿着者的行走安 全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在鞋楦设计中,需要充 分考虑人体行走时的动 态特征和足部受力分布 ,确保鞋靴能够提供足 够的支撑和稳定性,防 止脚部扭伤或摔倒等意
03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方法
前跷点
总结词
前跷点是鞋楦上控制鞋头翘度的关键点 。
VS
详细描述
前跷点是指鞋楦上鞋头翘起的位置,是鞋 头翘度的关键控制点。在标定时,需要准 确测量和定位前跷点的位置,以确保鞋头 的翘度符合设计要求。前跷点的位置对鞋 子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后跷点
总结词
后跷点是鞋楦上控制鞋跟翘度的关键点。
度和舒适度有很大影响。
04
鞋楦设计要点
舒适度
总结词
鞋楦的舒适度是鞋靴设计中的重要指 标,直接影响到穿着者的舒适感受。
总结词
合适的鞋楦设计能够提高鞋靴的透气 性和吸湿性,降低脚部闷热和潮湿感 ,提高穿着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鞋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体足 部的生理结构和行走时的受力分布, 确保鞋靴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 ,减少脚部疲劳和不适感。
详细描述
鞋楦的后部是鞋子的后跟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鞋子的稳定性。后部的尺寸和形状需要与脚跟相匹配,以确保鞋 子在行走或跑步时能够保持稳定。此外,后部的材料和结构也需要考虑到舒适度和安全性,以防止脚跟滑动或受 伤。
底部
总结词
提供鞋子底部的支撑和保护,影响穿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完整版)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

(完整版)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鞋靴帮样结构设计样板制作步骤名词解析一、鞋靴样板制作步骤制作鞋靴样板主要包括四套样板:半面板、做帮样板、划料样板和里样板。
另外有些鞋款还需要制作组合样板、衬布样板。
(一)、半面板从楦侧面揭下画有款式的美纹纸,并展平所得到的侧面样板称为半面板。
其楦侧面展平过程指的是多向弯曲的楦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空间角的变化被展成一个形状相似、大小相近的展平面。
(二)、组合样板组合样板是由半面板制作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制作其它样板和帮面的精确制作。
(三)、做帮样板做帮样板是鞋样板中的核心样板,是制取划料样板和里样板的基准样板。
是在面部车间中用于镶接、折边、标画定针点等操作的样板。
在经验设计时,常用制取做帮样的方法有:比楦剪样法;贴楦剪样法;分解法;拷贝纸临摹法;扎点法。
*做帮样板轮廓=部件设计轮廓+绷帮量+定针点+跷度+合缝量(需要合缝的位置)+翻缝量(需要翻缝的位置)1、部件设计轮廓无论是在设计图上,还是在楦面上,每个部件都应有一个完整的轮廓,即部件的设计轮廓。
2、绷帮量(绷帮做法)凡是与底口相连的部件,在制取做帮样板时都应加上相应的绷帮量,包括内、外腰底口上的区别(在内腰底口上打上牙剪“∨”)。
如果内、外腰样板有区别时,每一单独部件上都应该在内腰一侧作出标记。
3、合缝量采用合缝时,一般留出1.5mm--2mm的合缝量(后跟处的合缝量一般不另外加出,因材料的延伸性能可以将其抵消,若遇材料较厚或伸缩性能较差将其抵消不掉可适当放出)。
4、翻缝量在鞋口、鞋舌等部位翻缝时,要留出2mm--4mm的翻缝量。
如果翻缝部位要填充发泡材料,要留出3mm--5mm的翻缝量。
5、定针点定针点是指帮部件进行加工时的位置标记。
做帮样板上的定针点一般用直径1mm的小钺刀打孔。
定针点包括组合点,中点标记、鞋眼位置等。
压茬标记、假线位置标记可用割线槽方式来表现,有了定针点,线槽位置线,做出的样品才规范。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 1-05贴楦设计方法及其力的分析

楦头的材料选择会影响贴楦的稳定性和鞋靴的舒适度。
3 粘合剂选择
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可以保证鞋面材料与楦头的牢固贴合。
贴楦设计的力分析
1
鞋坯贴楦后的变形分析
2
通过分析鞋坯在贴楦后的变形情况,优
化贴楦的方式和工艺。
3
鞋头受力情况
分析鞋头在穿着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分 布情况,以指导贴楦设计。
贴楦过程中的力分析
意义
良好的贴楦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鞋靴的外观和整体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贴楦设计的步骤
制作楦头
选择合适的楦头材料,并按照鞋 适合的鞋面材料。
贴楦操作
将鞋面材料固定在楦头上,以实 现贴合效果。
贴楦设计的影响因素
1 鞋型设计
鞋型的设计直接影响贴楦效果,需要与楦头相匹配。
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以指导贴楦过程中的
和优化方法可以提高
贴楦设计决定了鞋靴的舒
操作
产品质量和效率
适度和可穿性,对产品质
通过力的分析,可以优化
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帮助
量起到重要影响。
贴楦的方式和工艺,提高
实现鞋型与楦头的匹配,
操作的准确性。
选用适当的楦头和粘合剂,
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分析贴楦过程中所产生的力的大小和方 向,以确保贴楦操作的准确性。
贴楦设计的注意事项
鞋型与楦头的匹配
选择合适的楦头与鞋型相匹 配,以确保贴楦效果的理想。
楦头的制作材料
根据鞋靴的功能需求,选择 适合的楦头材料,以提高产 品质量和舒适度。
粘合剂的选择
选用贴合度高、耐久性好的 粘合剂,以确保鞋面材料与 楦头的牢固贴合。
贴楦设计的优化方法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2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

如何进行鞋楦的测量
鞋楦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技术。我们需要仔细测量每个鞋楦点的位置和距离,并记录下这些 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量准确性和精度,以获得高质量的鞋楦来制作鞋子。
鞋楦测量的注意事项
鞋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精确测量
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记录数据
将每个鞋楦点的测量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后续使用。
3 多次测量
重复测量同一鞋楦点,以确保测量Hale Waihona Puke 果的一致性。鞋楦标定的实例展示
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鞋楦的标定过程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鞋 楦标定的步骤和技巧。
实例展示可以涵盖不同种类鞋楦和标定点,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鞋楦标定的 实际操作。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 1.2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
本节课将介绍鞋楦的定义和作用,包括结构和种类。我们将讨论鞋楦点的基 本概念以及各种点的标定方法。
此外,我们还会详细讨论如何进行鞋楦的测量,并提供测量时需要注意的事 项。最后,通过实例展示鞋楦标定的方法。
鞋楦的定义和作用
鞋楦是鞋靴制造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模拟人的足型并保持鞋子的形状。它能 帮助鞋子更好地贴合脚型,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鞋楦点的基本概念
鞋楦点是鞋楦上的特定位置,用于标定和定位不同部位的鞋子。 常见的鞋楦点包括脚珠点、脚跟点、足弓点等。通过标定这些不同的鞋楦点, 可以确保鞋子制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鞋楦各种点的标定方法
鞋楦点的标定方法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定位器等来进行。通常,我们需要测量每个鞋楦点到鞋楦 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这些距离数据可以用于校准和定位鞋子的不同部位,以确保鞋楦与人脚的贴合度和舒适度。
鞋楦通过模拟人的足型,使鞋子在制造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形状,确保鞋 子的大小和曲线与人的足型相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
前帮长度=65%楦底样长
=65%×265
=172(mm)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172
前帮围长度=8%楦底样长
=8%×265
=21(mm)
21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123 即:57.5+3.5=61(mm)
21
42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61 49
172 123
外踝帮高=18%脚长 =18%×250
=45(mm)
21
42
三、定位、划样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61
172
后帮中缝高度=23%脚长
=23%×250
123
=57.5(mm)
21
42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61
172
后帮中缝高度应在计算值
的基础上加内底厚度
鞋靴结构设计
温州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主讲:李运河 E-mail:yunhe63@ 二零零四年五月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 材:《皮鞋设计学》 高等学校专业教材 李运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皮鞋款式样板设计》 周霞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皮鞋结构设计》 中等专业学校教材 高士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确认中帮、后包跟及后帮上口线条造型
三、定位、划样
从外踝后部不同角度
确认中帮、后包跟及后帮上口线条造型
四、分片、展平
整帮纸样(内、外踝)呈鞋套状,无法展平
四、分片、展平
方法一: 外踝曲面纸样,先展平,再分片
四、分片、展平
方法一: 外踝曲面纸样,先展平,再分片 自然压平
四、分片、展平
方法一: 外踝曲面纸样,先展平,再分片
课程要求及评分方法
课程要求:每旷课 1 次,总成绩减 1 分 作业要求:采用 5 分制计分
每周设计1 款鞋靴,结合课程内容 实操要求:采用 5 分制计分
既满足伏楦要求,又保证线条与速度 评分方法:作业(含实操)40% + 期末考试 60%
男整体舌式皮鞋设计
授课内容: 引言
样 一、款式分析 二、楦体选择与分析 三、定位、划样 四、分片、展平 五、取翘处理 六、样板制作 小结、作业
三、定位、划样
从楦体前上方不同角度
确认围盖造型、头部及跗面线条造型
三、定位、划样
从楦体前后方向俯视
确认围盖造型、头部及跗面线条造型
三、定位、划样
从外踝侧面不同角度
确认口门造型和鞋舌线条、角部弧度
三、定位、划样
从内踝侧面不同角度
确认口门造型和鞋舌线条、角部弧度
三、定位、划样
从内踝后部不同角度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172 123
口门长度=46.5%楦底样长 =46.5%×265
=123(mm)
21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172 123
口门宽度=17.5%楦跖围 =17.5%×243
展平
种子样板
取翘
曲面
绷帮
包跟
净样板
五、取翘处理
后弧线处理:1、上端点收进2~3mm 2、凸度点收进3~4mm 3、下端点收进5~7mm,自然打剪口
种子样板
取翘
净样板
五、取翘处理
五、取翘处理
长围条处理:增加工艺跷度,便于套划 方法:1、前端点超出对折线2~3mm 2、围盖位置点对齐对折线
种子样板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61 49
172 123
外踝帮高应在计算值的基 础上加上内底厚度 即:45+3.5=49(mm)
21
42
三、1、围盖线条造型:头部、跗面 2、鞋舌线条造型:口门、角部弧度 3、中帮及后包跟线条造型
展平
取翘
净样板
曲面
围条
绷帮
五、取翘处理
围盖取翘:“旋转取翘”后样板具备还原能 力
种子样板
展平 曲面围盖 绷帮
取翘
净样板
五、取翘处理
种子样板
背中线由曲变直 外踝复制内外踝
净样板
内踝
复制
取翘
净样板
外踝
五、取翘处理
五、取翘处理
五、取翘处理
外包跟处理:实际上是对后弧线的处理 目的:提高抱脚能力,使成鞋跟脚,不掉跟 方法:后弧线上、中、下全部收进
重点与难点: 1、定位、划
2、取翘处理
引言
一、款式分析
外包跟 中帮
结构特点 部件镶接关系 各部件比例关系 线条造型特点
围盖(鞋舌)
长围条
一、款式分析
二、楦体选择与分析
种类:舌式鞋楦 基本数据: 楦底样长=265mm 楦跖围=243mm 脚长=250mm 头型与流行性 舒适性探讨: 跖围、楦身等
外包跟
四、分片、展平
方法一: 外踝曲面纸样,先展平,再分片
中帮 外包跟
四、分片、展平
方法一: 外踝曲面纸样,先展平,再分片
围盖(鞋舌)
中帮
外包跟
长围条
四、分片、展平
方法二: 外踝曲面纸样,先分片,再展平
五、取翘处理
目的:保证鞋样能够还原为成鞋 方法:旋转取翘
围盖
种子样 板
中帮
围条
外包跟
五、取翘处理
=42(mm)
21
42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
计算:如图所示(单位:mm)
172 123
口门宽度:取1/2的楦面宽 度加5mm
21
42
三、定位、划样
依据:楦底样长(L)——前帮长度方向各点 楦跖围(S)——前帮宽度方向各点 脚长(l)——后帮中缝高度、外踝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