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体育理论课 

066000 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周海燕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针对当前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教学目的着手,建议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科学地组织体育课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效率,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改革 

增长同学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来指导其体育实 
践,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 
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 前的状况是,中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 生在操场上的那种生龙活虎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日“枯 躁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 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 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 多、更广的体育知识,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又提高 了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 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 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 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t-C,x=成功,A=勤奋,c=?,B=体育 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 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 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休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 要方》、《干金翼 L》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 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 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 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 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 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 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 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 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 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 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 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 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 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 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 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 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 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 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 
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 
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 
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 
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 
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 
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 
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 
魅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 
于乐”的目的。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 
学模式感到乏味。多媒体教学教学对学生呈现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教学课 
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 
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会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其三,改变观念。在不少体育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头脑里,似乎 
语文、数学等学科是文化课,必须讲究教学艺术;而体育理论课则无须讲究 
教学艺术。这是一种误解。其实,体育理论课也有它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我 
们去研究,去探索。作为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体育理论课,那就不单要精 
通体育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具备教学法理论,并在实践中不 
断总结、积累,才有可能将体育理论上得满堂生辉出彩。 
其四,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相结合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 
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 
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本也穿插 
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休闲体育与娱乐体育等知识,通过理论课的教学让 
学生清楚了解和掌握,拓展视听空问,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 
其五,理论课要多结合国内外体育大事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每个国人为之自豪,通过学习奥运会有关知 
识、了解中办过程,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中国足球 
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同学们观看足球比赛的热情高涨,及时地在理论课上结 
合世界杯进行足球知识及规则的教学;以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和模范事迹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如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陈镜开、摘取奥运桂 
冠的第一人许海峰、“篮球飞人’ .下丹等。使学生从古往今来的许多杰出运动 
员的生动事迹中获得收益,得到启示,培养体育实践课的学习兴趣。 
总之,体育理论课的功能,已为大家所识;上好体育理论课的关键在于 
教师:本文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在“怎样上好体育理论课”问题上,引出更多 
更好的交流与研讨的文章来。使体育课论课在认识与实践上,“更上一层 
楼”。 

金色年华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