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扶贫功能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农业脱贫。因此需要以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足够多的农户,找到农产加工业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农村农产品加工业扶贫

一、我国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产业。上世纪末,农业生产进入产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后,开始大规模进行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条,由此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是总量持续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万亿元,比“十五”末增长约1.5倍,年均增幅20%以上,超过“十一五”规划年均12%的预期。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2500多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400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1500万人以上,农民直接增收2800亿元。其次是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十五”末的1.1∶1提高到1.6∶1左右,食品工业比重从“十五”末的40%提高到47%。第三

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优质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聚集区。第四是专用原料基地日益扩大。按照公司加农户、龙头带基地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带动1亿多农户。同时,依托我国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我国农户储粮平均损失为7%—10%,每年农户储粮造成的粮食损失300—450亿斤;产后损耗蔬菜为15—20%,水果为10—15%,马铃薯为15—25%,产后每年损失蔬菜约1亿吨,水果约1400万吨,马铃薯约1600万吨。如果粮食、果蔬每吨按2000元计算,马铃薯按每吨1000元计算,折合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总体有利的环境。自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仍未烟消云散,但全球经济正在回暖,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是消费拉动。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进入食品消费结构加快变化和加工食品需求迅速上升的阶段,

这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政策推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三是现代农业带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为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新科技驱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发酵工程、酶工程、膜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与装备和一些新材料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新技术为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农业和农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支撑农业发展和竞争、保证农民收益、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现象也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的繁荣,以致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瓶颈”。在主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人们对基本农产品的直接消费趋于下降,而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种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下与人们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人均粮食

400kg,仅是美国人均粮食的1/3,然而却出现销售不旺和农民收入锐减的严重局面,关键问题是加工能力的制约。

三、农产品加工业扶贫路径的实现渠道

在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要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培育领军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目前,由于农民在农产品产后贮藏、保鲜、干燥等初加工环节方法落后、设施简陋,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据专家测算和实证分析,我国产后粮食损失达7%~12%,马铃薯、水果、蔬菜损失达15%~25%,按产地平均销售价格计算,折合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按目前单产水平计算,相当于全国年浪费1.4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

(二)大力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户均人口逐步减少以及食物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主食生产已逐步由家庭自制向社会化供应转变,但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例较低。总体而言,它的生产、供应以小作坊、小摊贩为主体,食品的安全、卫生无法保障,现代信息手段、现代物流手段等尚未在主食销售中得到应用。

(三)大力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升级。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研发滞后,产品结构简单,缺乏整体竞争力。大规模企业的高端设备大量依赖进口,这与我国装备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加强农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