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海洋遥感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复折射率: n n in
Sne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l 折射定律:
n sin1 / sin2 c / v
n′表示电磁波在界面处传 播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在可见光范围可 用折射仪测得; n〞表示电磁波在介质 中传播的衰减程度。
一般的,复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下 降;而随盐度增加有所上升。 4.思考题: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海水的折射率近似为 1.34,那么,是否水体中的光都能穿 出水面?具体情况如何?(自己手写)
(7)海洋盐度测量 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会改变海水的介电常数,从而影响海水的微波特性。基本原理是基于微 波频率上盐度对海表亮温的敏感度来进行测量的。 (8)船舶和尾迹探测 船舶由于其制作原料的原因,在 SAR 图像上会形成非常亮的目标(具有强烈的后向散射特 征),如 1978 年首次在 SeaSat 图像上发现延伸 20km 的舰船及其尾迹。 第三章(全是重点) 1.有效波高(H1/3):波阵列中全部波段的 1/3 最高波的波峰到波谷之间高度的平均值; 2.均方根波高(hk):波在平均海平面上的均方根高度(表达海面粗糙度);
1.狭义广义遥感 狭义遥感: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 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 化技术系统。(利用电磁波进行遥感) 广义遥感:利用仪器设备从远处获得被测物体的电磁波辐射特征(光,热),力场特征(重 力、磁力)和机械波特征(声,地震),据此识别物体。(除电磁波外,还包括对电磁场、力 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两者探测手段不一样 2.遥感技术系统 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纪录和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3.遥感的分类 (1)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2)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4.遥感的应用 内容上可概括:资源调查与应用、环境监测评价、区域分析规划、全球宏观研究 5.海洋遥感的意义 (1)海洋气候环境监测的需要 海洋占全球面积约 71%,海洋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厄尔尼诺、拉尼娜、热带气旋、大洋涡流、上升流、海冰等现象都与海洋密切相关。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 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2)海洋资源调查的需要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促使 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海岸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海岸带资源的相关调查对于沿海资源的 合理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 (3)海洋遥感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性 海洋遥感具有大范围、实时同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地探测海 洋表面各物理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它是 20 世纪后期海洋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学科之 一。 重要性体现在:是海洋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为海洋观测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数据 集,并开辟了新的考虑问题的视角;多传感器资料可推动海洋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 1.海洋遥感的概念(重点)、研究内容 海洋遥感: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 理来观测和研究海洋的遥感技术。 研究内容:海洋遥感物理机制、海洋卫星传感器方案、海洋参数反演理论和模型、海洋图象 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卫星数据海洋学应用 2.海洋遥感发展回顾经历阶段(重点) 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海洋卫星与传感器的试验阶段、应用研究和业务使用阶段 3.第一颗海洋实验卫星是 SeasatA(重点) 海洋一号(HY-1) 2002.5.15 试验性海洋水色卫星 10 波段海洋水色仪 4 波段 ccd 成像仪
5.海面粗糙度判据:与波长和入射角有关 6.辐射能量W: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7.辐射通量(Radiant flux、辐射功率)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的辐射能量,单位是 瓦/微米(W/μm),表示为:Φ=dw /dt。 8.总辐射通量:为各波段的和(积分)。 9.辐射通量密度 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表 示为: E′=d Φ/dt,单位是瓦/米 2·微米(W/m 2·μm )。 10.立体角(Solid angle):为圆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 r 的平方之比,表示为: Ω
4.海洋遥感传感器及其应用(重点)
5.海洋遥感的应用(论述题)(重点) (1)海表温度遥感 海表温度是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如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利用海温与海况信息来分析渔场 形成、渔期的迟早、渔场的稳定性等,可用于寻找渔场)。 主要采用热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信息进行海表温度的遥感反演。 (2)海洋水色遥感 利用海洋水色遥感图像得到的离水辐射率,来反映相关联的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浓度、悬浮泥 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含量等信息。 利用可见光、红外多光谱辐射计就可给出赤潮全过程的位置、范围、水色类型、海面磷酸盐 浓度变化以及赤潮扩散漂移方向等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海洋动力遥感观测 风力、波浪、潮流等是塑造海洋环境的动力,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 海洋风力的监测有助于台风、大风预报和波浪预报; 海浪观测可以通过 SAR 反演波浪方向谱,或通过动力模式来解决表面波场问题; 采用雷达高度计可观测潮流或潮汐。 (4)海洋水准面、浅水地形与水深遥感测量 可通过卫星高度计确定海洋水准面(±20cm),通过测量雷达发射脉冲与海面回波脉冲之间 的延时而得到高度计天线离海面的距离;通过遥感绘制海图和测量近岸水深; 水下地形的 SAR 图像为亮暗相间的条带,利用这个关系可定量获取水下地形信息。 (5)海洋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进入海洋中的陆源污染水体的迁移、扩散等动态变化,还能探测石油 污染(如测定海面油膜的存在、油膜扩散的范围、油膜厚度及污染油的种类)。 (6)海冰监测 海冰是海洋冬季比较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海冰遥感能确定不同类型的冰及其分布,从而提 供准确的海冰预报。SAR 具有区分海水和海冰的能力,可准确获得海冰的覆盖面积;并且可 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海冰以及海冰的运动信息。热红外与其它的微波传感器也是获得海冰定量 资料的有效手段。
Sne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l 折射定律:
n sin1 / sin2 c / v
n′表示电磁波在界面处传 播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在可见光范围可 用折射仪测得; n〞表示电磁波在介质 中传播的衰减程度。
一般的,复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下 降;而随盐度增加有所上升。 4.思考题: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海水的折射率近似为 1.34,那么,是否水体中的光都能穿 出水面?具体情况如何?(自己手写)
(7)海洋盐度测量 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会改变海水的介电常数,从而影响海水的微波特性。基本原理是基于微 波频率上盐度对海表亮温的敏感度来进行测量的。 (8)船舶和尾迹探测 船舶由于其制作原料的原因,在 SAR 图像上会形成非常亮的目标(具有强烈的后向散射特 征),如 1978 年首次在 SeaSat 图像上发现延伸 20km 的舰船及其尾迹。 第三章(全是重点) 1.有效波高(H1/3):波阵列中全部波段的 1/3 最高波的波峰到波谷之间高度的平均值; 2.均方根波高(hk):波在平均海平面上的均方根高度(表达海面粗糙度);
1.狭义广义遥感 狭义遥感: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 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 化技术系统。(利用电磁波进行遥感) 广义遥感:利用仪器设备从远处获得被测物体的电磁波辐射特征(光,热),力场特征(重 力、磁力)和机械波特征(声,地震),据此识别物体。(除电磁波外,还包括对电磁场、力 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两者探测手段不一样 2.遥感技术系统 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纪录和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3.遥感的分类 (1)按照探测电磁波的工作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2)按照传感器工作方式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4.遥感的应用 内容上可概括:资源调查与应用、环境监测评价、区域分析规划、全球宏观研究 5.海洋遥感的意义 (1)海洋气候环境监测的需要 海洋占全球面积约 71%,海洋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厄尔尼诺、拉尼娜、热带气旋、大洋涡流、上升流、海冰等现象都与海洋密切相关。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 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2)海洋资源调查的需要 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促使 人们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海岸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海岸带资源的相关调查对于沿海资源的 合理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 (3)海洋遥感在海洋研究中的重要性 海洋遥感具有大范围、实时同步、全天时、全天候多波段成像技术的优势可以快速地探测海 洋表面各物理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它是 20 世纪后期海洋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学科之 一。 重要性体现在:是海洋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为海洋观测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数据 集,并开辟了新的考虑问题的视角;多传感器资料可推动海洋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 1.海洋遥感的概念(重点)、研究内容 海洋遥感:指以海洋及海岸带作为监测、研究对象,利用电磁波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 理来观测和研究海洋的遥感技术。 研究内容:海洋遥感物理机制、海洋卫星传感器方案、海洋参数反演理论和模型、海洋图象 处理与信息提取方法、卫星数据海洋学应用 2.海洋遥感发展回顾经历阶段(重点) 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海洋卫星与传感器的试验阶段、应用研究和业务使用阶段 3.第一颗海洋实验卫星是 SeasatA(重点) 海洋一号(HY-1) 2002.5.15 试验性海洋水色卫星 10 波段海洋水色仪 4 波段 ccd 成像仪
5.海面粗糙度判据:与波长和入射角有关 6.辐射能量W: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7.辐射通量(Radiant flux、辐射功率)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的辐射能量,单位是 瓦/微米(W/μm),表示为:Φ=dw /dt。 8.总辐射通量:为各波段的和(积分)。 9.辐射通量密度 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表 示为: E′=d Φ/dt,单位是瓦/米 2·微米(W/m 2·μm )。 10.立体角(Solid angle):为圆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 r 的平方之比,表示为: Ω
4.海洋遥感传感器及其应用(重点)
5.海洋遥感的应用(论述题)(重点) (1)海表温度遥感 海表温度是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如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利用海温与海况信息来分析渔场 形成、渔期的迟早、渔场的稳定性等,可用于寻找渔场)。 主要采用热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信息进行海表温度的遥感反演。 (2)海洋水色遥感 利用海洋水色遥感图像得到的离水辐射率,来反映相关联的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浓度、悬浮泥 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含量等信息。 利用可见光、红外多光谱辐射计就可给出赤潮全过程的位置、范围、水色类型、海面磷酸盐 浓度变化以及赤潮扩散漂移方向等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海洋动力遥感观测 风力、波浪、潮流等是塑造海洋环境的动力,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得。 海洋风力的监测有助于台风、大风预报和波浪预报; 海浪观测可以通过 SAR 反演波浪方向谱,或通过动力模式来解决表面波场问题; 采用雷达高度计可观测潮流或潮汐。 (4)海洋水准面、浅水地形与水深遥感测量 可通过卫星高度计确定海洋水准面(±20cm),通过测量雷达发射脉冲与海面回波脉冲之间 的延时而得到高度计天线离海面的距离;通过遥感绘制海图和测量近岸水深; 水下地形的 SAR 图像为亮暗相间的条带,利用这个关系可定量获取水下地形信息。 (5)海洋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进入海洋中的陆源污染水体的迁移、扩散等动态变化,还能探测石油 污染(如测定海面油膜的存在、油膜扩散的范围、油膜厚度及污染油的种类)。 (6)海冰监测 海冰是海洋冬季比较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海冰遥感能确定不同类型的冰及其分布,从而提 供准确的海冰预报。SAR 具有区分海水和海冰的能力,可准确获得海冰的覆盖面积;并且可 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海冰以及海冰的运动信息。热红外与其它的微波传感器也是获得海冰定量 资料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