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幼儿文学》第1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幼儿文学》第1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古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西班牙著名作家 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
1658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童话80余部 被翻译成50余种语言出版
谢谢观看
幼儿文学
第一章 发蒙启蔽 明德惟馨 ——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幼儿文学概说
01 了解幼儿文学的概念
学习目标
02
03 掌握幼儿文学的特点
以3~6岁儿童为接 受对象,满足幼儿接受 能力,满足他们审美需 要和成长需要,具有独 特艺术特色的文学作品。
反映社会生活
“儿童”的属性 适合幼儿的文学
寓教于乐的内容和形式
在儿歌中认识客观事物 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幻想和夸张的童话故事中训练思维能力
注意文学艺术的独特性 幼儿文学的审美品质
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二、幼儿文学的功能 认知功能 审美功能
幼儿文学的认知功能
增长知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文学的审美功能 美的情感 美的品格
幼儿文学的娱乐功能 寓教于乐
三、幼儿文学的特点
幻想性 朴素性
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幻想性 没有幻想就没有幼儿文学
趣味性 有趣的故事
自然朴素 通俗易懂
第一章 发蒙启蔽 明德惟馨——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目标
01 掌握中国幼儿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古代的幼儿文学发展历史
民间口头
传说 神话的发展和延续
事实为依据 历史人物 名胜古迹
民间故事 统治者的残暴、贪婪、愚蠢
寓言
诗歌
小说、戏剧
古代传统启蒙读物
二、中国近现代幼儿文学发展历史
近代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第1章

幼儿文学第1章
吴振尘 编 著
第一章 幼儿文学吴振的尘原编理著
学前教育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学习目标、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创作方法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学习目标、定义和特点
一、幼儿文学的学习目标
阅读:读一读 赏析:说一说 写作:写一写
二、幼儿文学的定义和范围
三、幼儿文学的特点
1.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点包括纯真、质朴、稚拙、欢 愉、变幻,这是从艺术上整体进行把握的。
2.幼儿文学的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侧重作品自身的组成元素,包括主题、题 材、情节、结构、角色、语言、风格等,这是常规 的对文学的把握角度。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第二节
婴儿文学( 0 ~ 3 岁)
童年文学( 7 ~ 12岁)
青春文学( 15 ~18 岁)
幼儿文学 (3 ~ 6 岁

少年文学( 12 ~ 15岁)
幼儿文学的范围广泛, 包括各种文体:童谣、 儿歌、幼儿诗、幼儿 童话、幼儿寓言、幼 儿故事、幼儿科学文 艺、幼儿散文、幼儿 戏剧、幼儿影视动画 与写
续写是在原作的结尾之后,继续发挥。 沿用原作的角色、情节逻辑等,进行新的思 考表达。很多作品存在系列的形式,也是续 写的情况。
如《狐狸和乌鸦》,就是对同名寓言原 作的发挥。
二、改编
改编是创作的重要方式,在原作的基础上,采用缩写、扩写、节选等方式进行创作。如 动画故事《田鼠和青蛙》是对《老鼠与青蛙》这一寓言的改编。
动画改编对于角色的塑造是很重视的,不同于寓言原作的简洁,动画让主 角们都有表现的机会和时间,并赋予其性格,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幼儿文学第一章复习

幼儿文学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幼儿文学与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性第一节幼儿文学概说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一)儿童文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狭义的儿童文学则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它是指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层次的划分由于出生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

因此,在各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他们在生理、心理、经验、审美活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

针对这些差别,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为3~6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

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儿童文学: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少年文学:是为11、12岁~15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

主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一)1、两分法韵文类散文类2、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3、四分类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二)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必须考虑的因素1、幼儿文学的不同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2、对幼儿文学的体裁分类必须体现幼儿文学本身的特点。

幼儿文学第一章

幼儿文学第一章

功能
幼儿文学的特征 文体特征
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的特征
质朴的 稚拙美 透明的 纯真美
张扬的 游戏美
奇异的 荒诞美 欢愉的 幽默美美学特征ຫໍສະໝຸດ 儿文学的分类唱诵类儿歌
幼儿诗 童话 寓言 幼儿故事 幼儿散文
讲述类
综合类
幼儿文学
主讲:向娇燕
第一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概述
幼儿文学的特点
幼儿文学的功能
幼儿文学 基本理论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幼儿文学的特征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概述 概念
幼儿文学是以3到6 岁的幼 儿为主要读 者对象,为促进他们 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 改编的、适应他们审 美需要的文学。
德国格林兄弟《格林童话》
幼儿文学的发展
古印度寓言童话集《五卷书》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 古希腊寓言集《伊索寓言》 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 法国卢梭《爱弥儿》 贝洛《鹅妈妈的故事》 英国查尔斯 道奇森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美国李曼法兰克鲍姆 《绿野仙踪》 法国凡尔纳《奇妙的漫游》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 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卡洛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幼儿文学概述
内容方面:
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意义
特点
语言方面:
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浅显规范
形 体
式:
以图为主、图文并茂
裁:
儿歌、幼儿诗、图画故事、连环画等
幼儿文学概述
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 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 知兴趣 丰富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思 维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审 美能力 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幼儿活泼 开朗的性格

幼儿文学 第一章:儿歌

幼儿文学  第一章:儿歌

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 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 开三朵, 爹一朵, 妈一朵, 妹妹头上戴一朵
点豆豆
小锄头,竹篼篼, 我和弟弟点豆豆. 黄豆金,绿豆银, 豇豆是根金 丝绳.
点一窝,又一窝, 边点豆豆边唱歌.
点一行,又一行, 蓬蓬豆苗满山梁.
点一片,又一片,珍珠玛瑙一串串.儿歌的 Nhomakorabea殊艺术形式
(一)摇篮歌
颠倒歌
南北大街东西走, 十字街头人咬狗, 拣起狗来砍砖头, 倒让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 喝着藕来就着酒, 从小没见过这宗事, 三轮儿拉着火车走.
(五)数数歌
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数数歌指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 认识数的儿歌.
(六)绕口令
绕口令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有意用许多双声,叠韵词 语和发音相近的字词来组成具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昧 的传统儿歌形式. 绕弯咬嘴,训练口齿.
欢乐的小雪花
轻轻落在我身上,多呀多可爱 小雪花呀小雪花,你从哪里来?雪花不回答, 要我看窗外 小朋友们在锻炼,多呀多愉快 我也要到雪中去,锻呀再锻炼
谢谢
再见!
(七)时序歌
时序歌,也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来引导儿童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 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儿歌形式.
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 我呀张开小嘴巴 刷左边,刷右边 上下里外都刷刷 早上刷,晚上刷 刷得牙齿没蛀牙 张张口,笑一笑 我的牙齿刷得白花花
我是一粒米
我是一粒米, 别把我看不起 一粒一粒呀, 来得不容易 农民伯伯早起晚睡, 每天种田地 一粒一粒米呀, 来得不容易 小小一粒米, 别把我看不起 一粒一粒米呀, 才能做成饭 小朋友呀要爱惜呀, 吃饭要注意 一粒一粒米呀, 我们要爱惜

1_幼儿文学

1_幼儿文学

第一章幼儿文学基础理论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造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2.儿童文学(广义)广义: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造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

狭义:专指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3.广义的儿童文学分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以什么年龄的儿童为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即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①幼儿文学:以3~6岁的学前儿童为对象。

②儿童文学:以6、7岁~11、12岁的儿童为对象。

③少年文学:以11、12岁~15岁的少年为对象。

4.简述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①稚拙美②纯真美③荒诞美④质朴美⑤游戏美5.题材是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活材料。

即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

6.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有哪些主要特点?(1)主要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2)感知性的接收方式。

(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和精神扮演。

简述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1、“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2、“图画”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7.幼儿文学创作在涉及作品的情节时,应该注意哪几点?①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

②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

③幼儿文学的情节应是完整的,有头有尾,主要情节可适当重复。

8.情节单纯是指在一篇作品中,最好只反映一个事件,涉及的人物要尽量少,事件逻辑关系要简单,具体的事件应是有序的、明朗的排列。

切忌把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弄得错综复杂。

9.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活动过程,它由一个、几个或者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

10.作家为幼儿设计作品的情节时,应该注意哪几点?①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水平。

②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生动有趣。

_幼儿文学第一章

_幼儿文学第一章

四、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的概念
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 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分类
唱诵类 幼儿诗 幼儿童话Biblioteka 寓言 讲述类 儿歌幼儿故事
幼儿散文 幼儿科学文艺
综合类
图画故事 和卡通 幼儿戏剧
用读音相近的字组成幽默的内容,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谜语歌(一)
上边毛,下边毛, 当中夹个小葡萄。 猜不着,对我瞧。
谜语歌(二)
老子有腿没有尾, 儿子有尾没有腿, 儿子长成老子样, 脱了尾巴长成腿。
谜语歌(三)
两把大剪刀,八把 小剪刀。 背了书包,拼命横 跑。
发展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 这种纤尘不染的童真得到许多作家的热情讴歌以及几乎所有人的赞美感叹, 人们甚至用童真去对照、映现成人世界的种种病态与丑恶。 纯真美也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 它是幼儿纯洁真诚的心灵在作品中的艺术再现, 它所展现的是一种极为透明、至纯至真的美, 常给成人以自叹弗如的美好感觉。 李其美的《鸟树》是一篇生活气息浓郁的幼儿生活故事, 流露出了的幼儿爱护生灵的纯真愿望。 幼儿园的冬冬和扬扬捉住了一只小鸟, 他们喂小鸟东西、帮小鸟找妈妈、解绳子放小鸟飞, 可小鸟已经死了。 他们很难过,想不通为什么对小鸟那么好,小鸟还会死掉。 一连串的细节把两个孩子天真、纯洁、善良、 富于同情心的纯真感情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来。 他们埋葬了小鸟,折了一根葡萄藤插在土堆上。 春天,藤上长出了绿芽,他俩认为那就是鸟树, 鸟树长大后会开鸟花结鸟果,鸟果裂开会跳出很多小鸟。 作品真实地写出了幼儿天真无邪的童心 和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独特的想象,真实感人、真情动人。

幼儿文学的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第一章

幼儿文学第一章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幼儿文学概说幼儿观就是指成年人如何在整体上理解、对待幼儿,或者说成人对幼儿最基本、最一般的认识和态度。

幼儿观是幼儿文学的基点。

幼儿文学从儿童文学中分离出来,是以“幼儿的发现”为前提的。

一、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的文学。

(一)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幼儿文学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即用书面语言为物质手段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形象性、情感性和书面语言表现的间接性是它的本质特征。

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例:不大一会儿,老狼巴达巴达地走来了。

老狼走进屋子里,屋子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他就到火炉那儿去点火。

小花猫跳起来,瞪起他发亮的眼睛,看准老狼就是一爪子。

老狼吓坏了,噢的一声,转身就往外跑。

(二)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首先,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

•例:小雨点,你真勇敢!,从那么高的天上跳下来,一点也不疼吗?(樊发稼《小雨点》)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

例如儿歌《小金鱼》: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摇起了小尾巴。

《大鱼和小鱼》:大鱼不来小鱼来,小鱼不来虾蟹来,虾蟹来了小鱼来,小鱼来了大鱼来。

•二、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的概念•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应包括这么几层含义:(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注意与思维
将近3岁时,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出现,他们已能注意观察周围环 境中的变化并和认知过程结合起来。但本阶段幼儿注意还是很 难持久,无意注意的程度相对比较大。幼儿的注意特点是无意 注意占优势。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仍具有 一定的直观行动性,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 体的。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 表象。
(二)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的区别 1.内容和目的不同 2.艺术表现手法不同 3.体裁不同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接受对象
幼儿文学的接受主体是幼儿,他们有其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 这种方式受幼儿生理特征、心理发展特征和审美心理特征的影 响,可以说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学。
一、幼儿的生理特征
(四)前因果观念
前因果观念是指幼儿在对事物的认识尚未产生理智的解释之前 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这是一种不反映事物之间真实因果联 系的因果观念。幼儿往往无法顾及事物之间的客观真实的因果 关联,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判断。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解 释往往具有魔幻色彩,比如:他们会认为兔子眼红是因为太爱 哭,太阳下山是回家睡觉去了,撒谎鼻子会变长,轰隆隆的雷 声是雷神生气了……。
(二)幼儿的注意与思维特点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事物、有变化的 刺激物以及个人有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这 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开头尽量简短,要及早提出人物性质和行 为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篇幅不要 过长。
(三)幼儿的记忆与想象的特点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二)人为意识
幼儿的人为意识更多地倾向于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创造的产物, 比如很多幼儿会问:太阳和月亮是谁创造的?星星是怎么来的, 它为什么会闪亮?月亮里面真的有人吗?他们怎么生活?
(三)任意逻辑
幼儿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其思维呈现出一种任意逻辑性和荒 诞性,表现为很少受概念的束缚,全凭自己的感知和情感态度 去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往往生成“任意结合”的“荒诞” 的逻辑形态,即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或现象按照主观愿望任 意组合在一起。他们会通过想象讨论老虎和狮子比武谁的力气 更大,她们也会想象出老鼠和猫做朋友会非常友好和谐。
二、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一)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广义的儿童文学概念,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 简单地说,儿童文学就是儿童的文学。具体来说,儿童文学是 指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文学,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 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虽非刻意为儿童所作,却能为 小读者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文学艺术作品。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其生理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婴幼 儿处在个体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婴幼儿最大的生理特点 是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各器官处于发育与 完善过程中,功能不成熟。
二、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一)感觉与知觉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重要手段。即使是在3到6— 7岁幼儿的认识话动中,感、知觉也仍占主导地位。这时幼儿虽 可通过语言,但主要还是借助于对物体形状、颜色、声音等的 感知来认识世界。
幼儿文学
周课时:2 学时数:30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学分:2
第一章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幼儿文学概说
一、什么是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是指为0-6岁的学龄前儿童服务的文学,它的 主要接受对象是3-6岁的幼儿,它是既要符合幼儿生理 和心理发展特点又能满足幼儿审美需要的文学,以表现 幼儿眼中的现实世界或幼儿心灵中的幻想世界为主要内 容,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口语化。以适合幼 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 幼儿言语的发展。
四、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幼儿时期的心理机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使得幼儿的审美心理 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一)泛灵观念
泛灵观念是指板凳也会疼;采摘植物 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疼。
(四)情感与语言
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机作用。幼儿心理活动的 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着幼儿的行为,驱动、促使 其去他某种行为或不去做某种行为。
幼儿掌握口语,包括听懂别人说话和自己学会说话;先是听懂 别人说话,然后才是自己学会说话。
三、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幼儿文学的关系
(一)幼儿的感知觉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幼儿的记忆带有极大的无意性,记忆方式以机械识记为主,往 往只能记住富有吸引力的内容、这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合 辙押韵、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活泼,故事情节曲折、富于幻想。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 法的运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四)幼儿情感与语言的特点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三)记忆与想象
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期,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言语和 思维活动还不发达,对事物理解能力较差,对许多识记材料不 可能理解,更不会进行加工,而只能死记硬背;另外,他们大 脑皮层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较深 的记忆痕迹。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幼儿的无意想象,通 常是由外界的某些刺激物的影响而引起的,事先没有预定的目 的。如3、4岁的幼儿看见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 司机,边开嘴里还边说“嘀嘀嘟嘟开车了”。
幼儿感知事物尚处在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之中。幼儿观察事 物的特点是大轮廓、粗线条的,容易抓住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 征。这就要求幼儿文学作品应多着墨于人物(含拟人形象)外部 形象的描绘;最好使用笼统模糊的时间词汇,像“从前”, “很久、很久以前”;为较小幼儿创作图画读物时,背景不要 过于复杂,尽量避免重叠现象。
五、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
(一)听赏接受
幼儿受自身条件制约,接受文学主要是通过听觉的途径。主要 因为文学是语言艺术,而幼儿多不识字,只掌握口语。所以大 多数情况下,幼儿接受文学的途径要通过其他人的朗读或讲述, 通过这种口耳相传,文学才能传达给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