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优质课课件之二(同课异构)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PPT课件】28页PPT

辛亥革命【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辛亥革命》PPT优质课件

旭日初升
10月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10月11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 领。
革命在武汉三镇(武昌、汉口、 汉阳)取得胜利。
结果:1911年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 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二.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黎元洪
旭日初升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 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 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分析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 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 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孙中山 黄兴 赵声
失败 失败 失败
影响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 装起义,同盟会声望大振
影响最大
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 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 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
一、黎明前夕——革命志士的奋斗 二、旭日初升——武昌起义 三、厚德流光——辛亥革命的评价
黎明前夕
黎明前夕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辛亥革命》PPT精品课件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初,清政府同帝国 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百年 辛亥
章炳麟
邹容
(1869-1936) (1885—1905)
陈天华 (1875—1905)
《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革
命团体纷纷成立。
中
国
同
盟
会
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百年 辛亥
百年 辛亥
武装起义名称
13个省相继独
立 武辛昌亥 推翻起清革王义命朝统治
辛亥年
百年
辛亥
讨论: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提示
同盟会领导 的多次起义
起义主力
文学社、共进社的工作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打下基础 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
百年 辛亥
阅读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百年
辛亥 概括武昌起义过程
10月9日
10月10日夜
10月11日12日
起义计划泄露, 形势紧迫
新军工程营革 命党人起义,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立湖北军政府
百年 辛亥
山 西
四 川
陕 西
湖 北
江
安
苏
徽
浙
云 南
贵 州
湖 南
广
西
江
江
西
福
建
广
东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时间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1906 1907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7 1911
革命志士的奋斗 领导人
《辛亥革命》PPT课件【精选推荐课件】

湖北军政府颁发的 武昌起义纪念章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 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 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 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请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 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3.辛亥革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路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 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飘然于 之外。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你的所有不甘和怨气来源于你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 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人生就像一 为你在看别人耍猴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如果不想被打倒,只有增加 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善待自己,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自信优雅。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 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一来可口!生命不止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 你感到痛苦时,就去学习点什么吧,学习可以使我们减缓痛苦。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很多 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积 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
优选辛亥革命课堂PPTppt(共47张PPT)

地 点:广州
时 间:1911年4月 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赵声 经 过: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
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 督衙门,总督张鸣岐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 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结 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很多革命党人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1年10月22日革命党人在长沙起义城头缴获的大炮
1911年11月浙江、江苏革命军进攻南京(图为浙军向南京进发)
1911年11月上海起义成功
上海市南京路上五色旗迎风招展
上海军政分府的安民告示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①汉口资本主义发展较早; ②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策划;
——黄兴绝命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4.黄花岗起义
影 响: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 民的斗志。
……事虽不成,而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 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 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探究研讨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 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22..安安庆庆起起义义
时 间: 1907年夏
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 点:安庆
成 果: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结 果: 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秋瑾
是指发生在1911年(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时 间:1911年4月 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赵声 经 过: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
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 督衙门,总督张鸣岐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 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结 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很多革命党人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1911年10月22日革命党人在长沙起义城头缴获的大炮
1911年11月浙江、江苏革命军进攻南京(图为浙军向南京进发)
1911年11月上海起义成功
上海市南京路上五色旗迎风招展
上海军政分府的安民告示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①汉口资本主义发展较早; ②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策划;
——黄兴绝命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4.黄花岗起义
影 响: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 民的斗志。
……事虽不成,而黄花 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 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 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
探究研讨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 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22..安安庆庆起起义义
时 间: 1907年夏
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 点:安庆
成 果: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结 果: 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秋瑾
是指发生在1911年(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1、革命志士都发动了哪些 起义? 2、有哪些革命志士涌现出 来?
人物:黄兴
黄兴绝命书
黄兴
冗事,无暇通候,罪过罪过! 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 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喻培伦 林觉民
1、革命志士都发动了哪些 起义? 2、有哪些革命志士涌现出 来?
人物:黄兴
起义:黄花岗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 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黄兴、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林觉明、 喻培伦......
不怕牺牲 百折不挠 视死如归 追求真理 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的热血青年......
三、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
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 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作业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起义名称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时间 1906年 1907年 1907年 1910年
领导人
刘道一 蔡绍南
结果 失败
第九课 辛亥革命
-.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总结武昌起义的影响。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4.识读教材《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 息的能力。 5.学习革命志士忧国忧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课件 (共54张PPT)

兴中会成立宣言
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明确的革命纲领 2:统一的领导机构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 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能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 有各项自由权。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 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哪些原则或特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原因三:立宪派拥护、革命派的软弱
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主观原因
1)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明确的革命纲领 2:统一的领导机构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 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 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能体现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 有各项自由权。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 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一、二、三体现了哪些原则或特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原因三:立宪派拥护、革命派的软弱
1、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主观原因
1)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辛亥革命》优质课件

推进新课
合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 作 探 一面。”你同意吗?为什么? 究
推进新课
“成功”的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自 主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学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 习 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 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推进新课
“失败”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 自 个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实行 主 专制统治。 学 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 亥革命同时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课堂小结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革命组织建立
推进新课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 自 觊篡夺革命果实; 主 学 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进攻; 习 同盟会组织涣散; 袁世凯掌握清朝军政大权,大搞反革命阴谋。 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采用各种手段施加压力,支持袁世
推进新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 自 主 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 学 习 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 观念深入人心。
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推进新课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自 主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南京为都城,采用五色旗为 学 习 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共和之梦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共和之梦
共和之梦产生的原因
(1)清朝腐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二部分
共和之路
共和之路
共和之路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共和之路
“共和”一词源于拉丁文respublica,意 为“人民的公共事务”,而在汉语中,共和则 源于西周时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一事:《 史记· 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 曰‘共和’”。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 东补西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 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 ——李鸿章
[ 分组探究]
你认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派的共和之梦,是实现了呢?
还是破灭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末代皇帝
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政治: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短暂的皇帝梦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1915年袁世凯称帝:83天
1917年张勋复辟:12天
梦实现了!
民主共和的丰碑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 (2)初步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三部分
共和之殇
共和之殇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立定共和政体,以观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 代表政府……再行召集国会,组织共和政府。” ——袁世凯通电拥护共和
共和之路
◆走向共和:中华Βιβλιοθήκη 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共和之路
[合作探究]
解读约法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 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选举被选举权 利。 第三、四、六章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 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 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合作探究:该条文体现了约法哪些民主原则,其性质、 目的及进步意义是什么?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中 国 怎 么 啦 !
共和之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 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 每年新设厂约为 2 家,投资总额合计 470 万元,每年 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 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 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人民版)
共和之殇
梦破灭了!
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 镇压
同 志 仍 需 努 力
革 命 尚 未 成 功
开国大典
[思维链接]
从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追逐梦想的历 程中,我们可以继承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来 帮助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呢?
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 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 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 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 123天。
共和之路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共和之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 内容: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 内容: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2)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 性质: 民主宪法 (3)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 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 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 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 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马关条约》
谭 嗣 同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 2:“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 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兴中会(1894年):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1905年):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
近代国人之梦
革命派民主 共和之梦 维新派君主 立宪之梦 洋务派自强 求富之梦
第一部分
共和之梦
共和之梦
签订《马关条约》
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清朝腐败,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清 政 府 干 什 么 去 了 ! !
历 史 与 现 实
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
“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
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 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共和之梦 共和之路 共和之殇
中华民族 复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