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猪犬消化系统形态异同点

牛、马、猪和犬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消化系统在某些方面有异同点。

相同点:

1. 消化系统结构:这四种动物的消化系统都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组成。

2. 食物处理:它们的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便吸收,并将未

消化的残渣排出体外。

3. 牙齿类型:这些动物都有不同类型的牙齿,包括切割食物的门齿、咀嚼食物的臼齿等。

异同点:

1. 食性差异:牛是草食动物,马也以草为主食,猪可以是杂食动物或者以植物为主食,而犬是肉食动物。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不同的食物类型。

2. 胃的构造:牛和马具有四个胃室(瘤胃、网胃、书本胃和皱胃),这样的结构使其

能够充分利用纤维素来进行消化。猪和犬则只有一个胃室。

3. 处理纤维素:由于牛和马的食物主要是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植物材料,它们的消化系

统里有共生微生物帮助分解纤维素。而猪和犬的消化系统没有这样的共生菌。

4. 食物通过速度:牛和马的消化过程相对较慢,因为纤维素需要更长时间来分解。猪

和犬的消化过程则相对较快。

以上是牛、马、猪和犬消化系统形态异同点的一些例子,尽管它们都属于哺乳动物,

但适应不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性导致了它们消化系统的差异。

畜禽解剖生理第五章教案

第5章消化系统 一、授课章节 5.1概述 5.2消化器官 5.3消化生理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的概念。 2.各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生理机能。 3.消化的方式及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机理和过程。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 2.消化吸收的机理。 难点: 五、教具 实习动物标本、模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Ⅰ.导入 复习旧课:1.内脏的一般结构。 2.腹腔、骨盆腔与腹膜的位置。 3.腹腔的划分意义。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肝和胰、大肠、肛门及消化方式、消化道的消化特点和吸收特点。 II.新课 一、概述 提示:主要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另有消化腺。 动物把摄自外界的物质在消化管内转变为结构相对简单,能被机体吸收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而被分解消化了的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进入血液、淋巴,参与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称为吸收。 机体内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消化腺又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经特定的排泄管排入消化管内,参与消化过程。 二、消化器官 注意:不同动物口腔中的齿数不一样。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器官的起始部,具有采食、咀嚼、辨味、吞咽和分泌消化液等功能。其前壁为唇;两侧壁为颊;顶壁为硬腭;底壁为下颌骨和舌;后壁为软腭。通过咽峡与咽相连。 (一)唇 唇表面被覆皮肤,内面衬以黏膜,中层为环行肌。牛唇坚实、短厚、不灵活。上唇中部和两鼻孔之间的无毛区,称鼻唇镜,是鼻唇腺的开口处,健康牛此处湿润、低温,常作为牛体是否健康的标志之一。羊唇薄而灵活,上唇中部有明显的纵沟,两鼻孔之间形成无毛区,称为鼻镜。猪的上唇短厚,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下唇尖小,口裂很大。马唇长而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工具。 (二)颊 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由颊肌构成。牛羊的颊黏膜上有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 (三)硬腭 硬腭为口腔的顶壁,向后延续为软腭。 (四)软腭 软腭是一紧接硬腭后方的含有腺体和肌组织的黏膜褶,构成口腔的后壁。其与舌根之间的空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物理性消化.

乳用牛品种 一、口腔内消化 1. 采食和咀嚼 (1)采食:是指动物取得饲料的过程。采食前动物依靠视觉和嗅觉去寻觅和鉴别食物,摄取适宜的食物送入口腔。唇、舌和齿是动物的主要采食器官,但各种动物采食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牛采食主要依靠舌。牛的舌较长,灵活而有力,舌面粗糙,能伸出口外,将饲草卷入口内。由上颌齿枕和下颌门齿将草茎切断,或靠头部牵引动作将草扯断。 绵羊和山羊主要靠舌和切齿采食,绵羊上唇有裂隙,便于咬啃短草。 猪常以吻突掘地寻食,并依靠下唇和舌将食物送入口内。舍饲时靠齿、舌和头部的特殊运动采食。 马主要靠切齿和上唇采食,马的上唇灵活,放牧时,可将草拨至上下切齿之间切断,并靠头部牵引动作把不能咬断的草茎扯断。舍饲时,也靠唇的运动将饲料送入口腔。 动物饮水时,上下唇合拢,中间留一小缝,伸入水中,然后下颌下降,舌向咽部后移,使口腔内形成负压,将水吸入口内。仔畜吮乳也是靠下颌和舌的节律性运动,使口腔内负压加大,将母乳吸入口腔内。 (2)咀嚼:饲料进入口腔后便开始咀嚼活动,咀嚼是指在咀嚼肌的收缩和舌、颊的配合运动下,食物在口腔内被牙齿压磨粉碎和混合唾液的过程。牛、羊等反刍动物在采食时并不充分咀嚼,待反刍时再咀嚼;猪咀嚼食物比较细致;肉食动物咀嚼很不充分。 咀嚼的次数和时间与饲料的性质有关。细碎、湿软的饲料比粗长、干硬的饲料咀嚼次数少,咀嚼的时间也较短。由于咀嚼时,咀嚼肌加强,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事先对饲料进行加工(粉碎、浸泡等),可以节省动物的能量消耗。 咀嚼的作用是:①将饲料粉碎,破坏植物细胞的纤维素壁,暴露其内容物,有利于消化;②饲料粉碎后便于与唾液混合,以利于形成食团,便于吞咽;③反射性地引起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为下一部消化做准备。

家畜解剖学

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中三个基本切面:矢状面、横断面、额面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骨骼是形成畜体的基本支架,决定家畜的体形,保护体内器官 骨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基本结构:骨膜(骨外摸、骨内膜)、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血管、神经 骨的最基本物理特性:硬度、弹性 骨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机质(骨胶原)、无机质(碳酸钙、磷酸钙)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椎骨:椎体(椎头、椎窝)、椎弓(椎孔、椎间孔)、突起(棘突、横突、关节突) 位置:颈椎(第一颈椎:寰椎、第二颈椎:枢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肋:肋骨小头(与胸椎椎体相连)、肋结节(与横突相连)、肋骨体、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状软骨(剑突) 胸廓:胸椎、肋骨和胸骨所围成的胸部的轮廓 前肢骨:肩胛骨、肱骨(臂骨)、前臂骨(桡骨、尺骨,桡骨发达,尺骨退化尺骨近端突出称肘突)、腕骨(桡腕骨、中间腕骨、尺腕骨、副腕骨)、掌骨、指骨(系骨、冠骨、蹄骨)、籽骨 后肢骨:髋骨(髂骨、坐骨、耻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胫骨、腓骨,胫骨粗大,腓骨细小,牛羊腓骨退化,猪犬腓骨发达)、跗骨、跖骨、趾骨、籽骨 骨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的连结 关节(滑膜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关节囊相连,不直接相连,其间有腔隙,周围有滑膜包围,活动性较大) 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和血管、神经与淋巴管 关节囊壁:纤维层、滑膜层(滑膜分泌滑液到腔内,润滑关节,缓冲震动,营养关节软骨,排出代谢产物)关节腔是由关节软骨与滑膜层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含少量滑液,可减少关节运动的摩擦 躯干骨连结:脊柱连结(椎体间连结、椎弓间连结、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胸廓关节(肋椎关节、肋胸关节) 前肢骨连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桡腕关节、腕间关节、腕掌关节)、指关节(系关节:掌指关节、冠关节:近指间关节、蹄关节:远指间关节) 后肢骨连结:荐髂关节、髂关节、膝关节(股膝关节、股胫关节)、跗关节、趾关节(系关节:跖趾关节、冠关节:近趾间关节、蹄关节:远趾间关节) 肌器官:肌腹(实质:骨骼肌纤维、间质:结缔组织肌外膜、肌束膜、肌外膜)、肌腱(腱膜、腱束)肌肉:a.脊柱肌脊柱背侧群(发达,全身最长肌--背腰最长肌)、脊柱腹侧肌群(不发达) b.颈腹侧肌:胸头肌、胸骨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c.膈肌:结构:凸向胸腔的板状肌(肉质缘和中心腱) 作用:分开胸腔和腹腔 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后腔静脉孔 d.腹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 e.切开腹壁肌经过的组织: 1.腹侧壁: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膜 2.腹底壁:皮肤腹中线--皮下组织--腹直肌--腹膜 内脏概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

图4-1管状器官结构模式图 1.肠系膜2.十二指肠3.浆膜4.肌膜节 5.黏膜上皮 6.黏膜固有层 7.淋巴孤结 8.淋巴集结 9.黏膜肌层 10.黏膜下层 11.内环肌层 12.外纵肌层 13.腺管 14.壁外腺15.肠腔 第四章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管道,起于口腔,经咽、食 管、胃、小肠、大肠,止于肛门。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壁内腺和壁外腺。胃腺 和肠腺是壁内腺;唾液腺、肝和胰是壁外腺。 消化系统的机能主要是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养料、排除粪便。消化机能是保证新 陈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消化系统概述 一、消化管的构造 消化管各段在形态、机能上各有特点,但其管壁的组织结构,除口腔外,一般均可分为 四层,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图4-1) (一)黏膜 是消化管道的最内层,当管腔内空虚时,常形成皱褶。具有保护、吸收和分 泌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层: 1.上皮 2.固有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3.黏膜肌层 是一薄层平滑肌。 (二)黏膜下层 位于黏膜和肌层之间的一 层疏松结缔组织。 (三)肌层 一般可分为内层的环行肌和外 层的纵行肌两层。 (四)外膜 在食管前部、直肠后部 与周围器官相连接处称为外膜;而在胃 肠外膜表面尚有一层间皮覆盖,称为浆 膜。 二、体腔与浆膜腔 (一)、体腔 是指身体内部的腔洞,一般包括胸 腔、腹腔和骨盆腔。 1、胸腔(Cavum thoracis):位于体腔的肌肉和筋膜组成,胸廓外表面被以皮肤。胸腔内有心、肺、气管、食管和血管。 2、腹腔 腹腔是体内最大的腔,其前壁为膈,后通骨盆腔,两侧和底壁为腹肌与腱膜,顶 壁为腰椎和腰肌。腔内有胃、肠、肝、胰、脾、肾、输尿管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为了准确地表明各器官的位置,可将腹腔划分为10个部分。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1).通过最后肋骨的最突出点和髋结节前缘各做一个横断面,将腹腔首先划分为腹前 部、腹中部、腹后部。 (2).腹前部 又分三部分。以肋弓为界,下部称剑状软骨部;上部又以正中矢面为界

绦虫蚴及其成虫病原形态学观察

绦虫蚴及其成虫病原形态学观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通过对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棘球蚴、连续多头蚴、斯氏多头蚴、绵羊囊尾蚴、豆状囊尾蚴、链状囊尾蚴的详细观察,熟悉绦虫的各类型幼虫的基本构造。 2.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掌握上述绦虫蚴的成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连续多头绦虫、斯氏多头绦虫、绵羊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带状带绦虫)的形态构造特点。 3.通过观察患病器官的病理变化,了解各种动物绦虫蚴病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一)多媒体课件 上述病原(绦虫蚴及其成虫)的形态图。 (二)挂图 1.绦虫蚴的构造模式图; 2.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连续多头蚴、斯氏多头蚴、绵羊囊尾蚴、豆状囊尾蚴、链状囊尾蚴及其成虫的形态图。 (三)标本 1.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连续多头蚴、斯氏多头蚴、绵羊囊尾蚴、豆状囊尾蚴、链状囊尾蚴的浸渍标本及其病理标本。 2.上述各种绦虫蚴的头节的染色标本(制片标本)。 3.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连续多头绦虫、斯氏多头绦虫、绵羊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带状带绦虫的浸渍标本。 4.上述各种绦虫的头节及孕卵节片的染色标本(制片标本)。 (四)器材 1.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手持放大镜; 2.标本针、眼科弯头镊子、表玻璃(或培养皿)、尺; 3.多媒体、幻灯机、显微镜投影仪(电视机、投影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机)及显微投影仪带领学生共同观察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多房棘球蚴、连续多头蚴、斯氏多头蚴、绵羊囊尾蚴、豆状囊尾蚴、链状囊尾蚴的头节染色标本以及猪带绦虫、牛带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连续多头绦虫、斯氏多头绦虫、绵羊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带状带绦虫的孕卵节片的染色标本,并明确指出各种绦虫蚴及其成虫形态构造的特点。 2.学生分组独立进行绦虫蚴及其成虫的形态观察。首先取绦虫蚴的浸渍标本,置于表玻璃(或培养皿)中。观察囊泡的大小,囊壁的厚薄、头节的有无与多少。然后取染色标本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头节的构造。 3.取上述绦虫蚴的成虫的染色标本,在显微镜或体视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头节及孕卵节片的外形与子宫分枝。 4.观察主要绦虫蚴(猪囊尾蚴、牛囊尾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细粒棘球蚴)的病理标本,了解其主要病理变化。

解剖生理习题

家畜解剖生理习题(一) 能力单元一畜体的基本结构 一、选择填空题 1细胞膜(仅起;并非仅起)一种包裹作用,(不参与;还参与)细胞和它周围环境间的物质交换等生理过程。 2易化扩散主要是指(脂;水)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它(需要;不需要)细胞膜蛋白的帮助,是(主动;被动)转运的一种形式。 3钠泵的作用是(顺;逆)着浓度差把细胞外液中的(K+;Na+)移入膜内,把细胞内的(K+;Na+)移向膜外。 4凡有“泵”参与的转运(均是;大多是)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区别是(需要;不需要)直接消耗能量并是(顺;逆)浓度差进行。 5.大分子物质和物质团块是通过(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出胞作用;入胞作用)进入细胞膜的。腺细胞分泌酶时,是通过(出胞作用;入胞作用)的方式进行的。 6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对;错)。细胞内制造蛋白质的小器官是核蛋白体(对;错),合成脂质和固醇类物质的是粗面内质网(对;错);溶酶体与细胞内解毒过程有关。 二、配对题 1胃肠黏膜 a单层立方上皮 2气管黏膜 b单层柱状上皮 3甲状腺滤泡 c变移上皮 4食管黏膜 d复层扁平上皮 5膀胱黏膜 e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三、简述 1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2分别说明存在于心和肝的四种基本组织? 3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4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5肌组织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6神经组织的分类? 7机体是怎样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并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

家畜解剖生理习题(二) 能力单元二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脊柱副鼻窦腹股沟管骨盆腔胸廓关节腹股沟管筋膜膈肌 二、选择题 1椎骨的形态属于: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2 成年家畜的红骨髓存在于 A长骨骨髓腔内 B短骨骨松质 C扁骨骨松质 D不规则骨骨松质内 3 构成牛颅腔顶壁的颅骨是 A额骨、顶骨和顶间骨 B顶骨和顶间骨 C额骨 D顶骨 4 下列角顶向前的关节是: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膝关节 5 三角肌的作用是: A伸肩关节 B屈肩关节 C内收臂骨 D外展臂骨 6 髋关节的伸肌是: A臀肌 B臀股二头肌 C半腱肌 D半膜肌 7 下列参与吸气的肌肉是: A肋间外肌 B肋间内肌 C膈 D腹肌 三、填空题 1成年家畜的骨髓有骨髓和骨髓两种;骨髓无造血功能,主要由组织构成。 2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和四部分。 3 由骨和骨构成头部唯一能活动的关节。 4 牛有枚胸椎,对肋。 5 家畜的前肢骨,自上而下,包括、、、、 、、和。 6 家畜的后肢骨,自上而下,包括、、、、

不同药物的动物选择

一、药理学研究中的选择 1、临床药物代谢动物学研究: 首选动物及性别,应尽量与药效量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 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最好使用犬、猴子等大动物,可在同一动物上多次采样。药物分布实验:大、小鼠较方便。 药物排泄试验:一般首选大鼠,胆汁采集可在乙醚麻醉,胆管插管引流。 2、一般药理研究 主要药效作用以外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 动物:小鼠、大鼠、猫、犬等性别不限。 3、作用于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的药物研究: 促智药:成年大小鼠一般应用幼年、老年鼠。 镇静催眠药:成年小鼠便于分组。 抗痛药:成年大小鼠,以雄性为宜。 镇痛药:需在整体动物上进行,常用成年小鼠、兔,也可用豚鼠、犬等,雌雄兼用。 中枢性肌松药:小鼠、猫。 解热药:首选兔。兔:品种、年龄、室温、动物活动情况等不同,对发热反应速度和程度有明显影响,应按药典规定进行。 神经节传导阻滞影响药物:首选猫,最常用的是颈神经节,因其前后部易于区分。 4、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研究: 抗心肌缺血药:狗、猫、兔、大小鼠。 抗心率失常药:豚鼠。小鼠不便操作。

降压药:狗、猫、大鼠。不宜用兔:外周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极敏感,血压变化大。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狗、猫、豚鼠、兔。一般不用大鼠。 降血压药:大鼠、兔。模型动物:遗传性高脂血症 WHHL兔。 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药:一般用兔、鹌鹑。 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大鼠、兔,个别也可用小鼠。 5、呼吸系统药物: 镇咳药筛选:首选豚鼠,对化学刺激或机械刺激都很敏感。猫:生理条件下很少咳嗽,可用于刺激喉上神经诱发咳嗽,在初筛基础上进一步肯定药物的镇咳作用。犬:适用于观察药物的镇咳作用持续时间。 兔:对化学、电刺激不敏感。大小鼠:实验可靠性差。 支气管扩张药:常用豚鼠:气道平滑肌对致痉剂药物反应敏感。大鼠:某些免疫和药理学特点与人类较近。 祛痰药:一般用雄性小鼠,兔、猫。 6、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药物: 胃肠解痉药:大鼠、豚鼠、家兔、犬等,雌雄均可。 催吐、止吐:犬、猫、鸽等。兔、豚鼠、大鼠,无呕吐反射,故不选用。 7、泌尿系统药物: 利尿、抗利尿药:雄性大鼠或犬为好。 8、内分泌系统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大小鼠,雌雄均可。 9、计生药: 终止中期妊娠药,子宫收缩药:雌性大鼠、豚鼠、兔、猫。

消化系统实训

消化系统实训 【实训时数】2学时 【实训目的】掌握消化系的组成,各脏器的位置、重要结构和主要毗邻关系;腹膜所形成的结构和与脏器的关系。 【实训器材】 1. 人体消化器官标本。 2.在活体上指出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在活体上观察口腔的构造。舌及牙的形态、位置、构造。 3. 消化器官的各分离标本(食管、主动脉与气管,胃、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与阑尾,直肠)。 4. 咽腔和咽壁标本。 5. 男、女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6. 三对唾液腺、肝、胆、胰及十二指肠标本。 7. 腹膜标本。 【实训内容】 一、消化管 1、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在活体上和人体标本上指出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消化系统组成 在消化系统概况标本上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范围,注

意管各段的连续关系。 3、口腔 在活体上观察口腔的构造、舌的形态,牙的形态、构造,恒牙的牙冠及牙式。咽峡、腭扁桃体的位置和形态,活体标本时可采用同学间相互观察。 在头面部解剖示口腔腺标本观察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形态和位置及导管的开口。 4、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 在消化管各段标本上观察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的位置形态和分部。食管的三个狭窄及阑尾的体表投影。 二、消化腺 1、肝和胆囊的位置 在腹腔解剖标本上观察肝和胆囊的位置。在肝的离体标本上观察肝的位置,辨认出肝的形态和分叶、肝门结构、肝的脏面借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取胆囊、胰和十二指肠的标本,观察胆囊位置、形态结构。肝外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穿经十二指肠壁的部位。 2、胰的形态位置 在胰和十二指肠标本上观察胰的形态和分部,确认胰头与十二指肠的关系。胰管的位置及其与胆总管的关系,在腹腔解剖标本上观察胰的位置。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一、口腔 口腔前壁为上、下唇,两侧为颊,背侧壁是硬腭和软腭,底面有舌附着。口腔借上、下齿弓分成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 (一)口腔前庭 1.唇:各种动物唇的特征: 牛的上唇厚,活动性小,中部与两鼻孔间的无毛区称鼻唇镜。 羊的唇薄而灵活,是采食的重要器官,上唇正中有深沟状的“人中”,两鼻孔间的无毛光滑的部位称鼻镜。 猪的上唇厚,与鼻端形成吻突,下唇小而尖,颏(ke一声)部有颏器,内有颏腺,唇活动性不大,口裂长。 犬的唇薄而灵活,表面有触毛,口裂较大,上唇中有无毛的中央沟(人中)。 2.颊:位于口腔两侧。 (二)固有口腔 1.硬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硬腭上皮高度角质化,黏膜下组织有丰富的静脉丛。

2.软腭:是硬腭的延续,含肌组织和腺体的黏膜褶。牛、羊和猪的软腭短而厚,的软腭游离缘正中尚形成小的悬雍垂(属于咽)。 3.齿龈和齿

1.齿冠 2.釉质 3.齿龈 4.齿质 5.齿颈 6.齿腔 7.齿髓 8.齿根 9.黏合质 10.下颌骨↑。 4.齿的分类:齿可依据齿冠的长短分为长冠齿和短冠齿。反刍动物的臼齿属于长冠齿。长冠齿不断磨损时,嚼面上出现填塞的次生釉质,称齿星;肉食兽和猪属于短冠齿, 无齿坎。 各种动物齿的特征: 牛、羊无上切齿和犬齿,下切齿每侧有4个,从内向外分别为门齿、内中间齿、外中 间齿和隅齿,前臼齿和后臼齿(智齿,从不更换)每侧有3个。 猪的上、下切齿每侧有3个,犬齿每侧1个,前臼齿有4个,第1前臼齿又称狼齿。 犬的犬齿最发达,前臼齿有4个,臼齿的数目因品种而异。 猫的门齿较小,犬齿大而尖,上前臼齿每侧有3个,下前臼齿有2个。后臼齿每侧只 有1个。 (三)舌

臭鼩(Suncus murinus)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及其食性分析

臭鼩(Suncus murinus)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及其食性分析彭红元;曹艳萍;谢文海;阮桂文;黄业 【摘要】为了解臭鼩的生物学特性,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以花生为诱饵,采用铗日法捕获了115只臭鼩,对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及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臭鼩食道平均长约5.4 cm,重约0.21 g,体积约0.18 mL;满胃(含胃内容物)平均长约3.15 cm,重约1.83 g,体积约2.06 mL;空胃(洗去胃内容物)平均重约0.91 g,体积约0.94mL,雌雄间稍有差异.肠的长度平均为51.40 cm,重约3.12 g,体积约3.75 mL.胰腺和肝脏分别重约0.48 g和2.29 g,体积约为0.54 mL和2.04 mL,两种主要消化腺也是雄性稍大于雌性.对所有样品胃容物进行检验后,发现臭鼩主要取食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次之,其中动物性食物约占70.52%,植物性食物占29.48%.臭鼩有一定危害,采取投毒法不能有效降低其种群数量,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41)004 【总页数】4页(P144-147) 【关键词】臭鼩;消化系统;食性 【作者】彭红元;曹艳萍;谢文海;阮桂文;黄业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师范学院医院,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4.58 臭鼩(Suncus murinus)属于食虫目、鼩鼱科,为小型号食虫兽类。国内分布于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云南、江苏、江西等省区。臭鼩栖息地及生活习性与家栖鼠类相近,主要生活于田野、湖畔、丘陵、村落附近和农舍,穴居于室内外水沟两侧的石缝、阴暗潮湿的灶根、墙基空隙以及室内外污秽的柴草堆中,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1-7]。臭鼩和黄胸鼠、褐家鼠及小家鼠共同组成了家栖鼠形动物群落[8-9]。2011—2012年,我们在对广西玉林市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种群动态进行研究时,捕获了一定量的臭鼩。为了对该物种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对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解剖与观察,并对其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区域概况 玉林,古称郁林州,地处广西东南部21°38'~24°02' N、109°11'~110°53'E,位于粤桂两省(区)交界处,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千年古城,是桂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现辖玉州区、福绵区、玉东新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兴业县[10]。玉林属桂东南丘陵台地,海拔高度最高为大容山主峰1 275 m,最低为博白县西南那支河、小于10 m,海拔高度小于200 m以下的占70%。境内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较为广泛。平原盆地占全市面积的17.4%,丘陵台地占49.4%,山地占33%。其中,耕地面积约19.02万hm2,有林面积约68.2万hm2。玉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年平均气温分布基本上是南部高北部低,年平均温度22℃左右;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 795 h,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天数为346 d[10]。采集地植物以人工次生植被为主,乔木层占高度优势度的树种

解剖2?(1)

消化系统 1、详细说明消化系统的组成。 2、口腔是如何构成的?舌下肉阜有哪些腺管的开口? 3、舌分哪几部?牛、猪舌各有哪些机械性乳头和味觉乳头? 4、牙齿的分部、结构、种类和齿式。 5、家畜的大唾液腺有哪几种、各开口于什么地方? 6、咽可分哪几部?分别与何处相通? 7、牛各胃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皱胃粘膜的分区? 8、牛、猪肠各分哪几部分? 9、牛、猪肝的位置、如何分叶? 10、猪胃的形态结构如何?猪胃粘膜的分区?猪、牛胰的位置? 11、牛直肠检查可以隔着直肠壁触摸到那些腹腔和骨盆腔的器官? 12、名词解释:网胃沟(食管沟)、网膜上隐窝、肝门。 (1)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其末端以肛门开口于外界 消化腺:壁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 壁内腺:分布广泛,如胃腺、肠腺、食管腺以及颊腺等 (2)口腔构成:其前壁和侧壁为唇和颊;顶壁为硬腭;底壁为下颌骨和舌,前经口裂与外界相通,后与咽相接。口腔可以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口腔前庭是指唇、颊和齿弓之间的空隙;固有口腔指齿弓以内的部分,舌位于固有口腔内。 1、唇: 主要为口轮匝肌,外覆皮肤,内衬粘膜构成。粘膜深层有唇腺。上下唇的游离缘围成口裂,两端合成口角。 2、颊: 位于口腔两侧,主要由颊肌构成,外覆皮肤,内衬粘膜。牛羊颊粘膜上形成许多尖端向后的锥状乳头。在颊肌上下缘有颊腺,腺管直接开口于粘膜表面。 3、腭 1.硬腭: 形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延续。颌前骨腭突、上颌骨腭突和腭骨水平部构成硬腭的骨质基础。其粘膜厚而坚实、无腺体,上皮角质化,内有丰富的静脉丛。硬腭正中有一条纵向腭缝,其前端的突起为切齿乳头,腭缝两侧有许多横行腭褶。 2.软腭是一含肌组织和腺体的粘膜褶,位于鼻咽部和口咽部之间。前缘附着于腭骨,后缘凹为游离缘,称腭弓。软腭两侧与舌根和咽壁相连的粘膜褶,分别称为舌腭弓和咽腭弓。咽外侧壁在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部分凹陷,称扁桃体窦,为腭扁桃体所在处。 4、口腔底和舌 口腔底大部分被舌占据,前部由下颌骨切齿部构成,表面覆有粘膜。此部有一对乳头---舌下肉阜,为下颌腺管和长管舌下腺管的开口处。 舌主要由横纹肌构成,表面覆有粘膜。有搅拌、推送味觉和吮乳作用。 可分为舌尖(舌前端游离部分)、舌体(舌系带与舌腭弓及两侧臼齿之间

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组成。 消化腺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壁内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和粘膜下腺等。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 口腔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口腔的前壁为唇,两侧为颊,背侧壁是硬腭,底面有舌附着。口腔后接咽的口咽部。唇、颊与齿(齿弓)、齿龈之间称为口腔前庭,齿弓以内的部分称为固有

口腔。口腔内表面有粘膜被覆。 (一)唇 唇分上唇和下唇,其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粘膜深层有唇腺,腺管直接开口于唇粘膜 表面。口唇有神经末梢,较敏感。鼻唇镜,表面有唇腺分泌的液体。 。 马的上唇灵活,是采食的主要器官,下唇短厚,其后下方有一明显的丘形隆起,为颏。 猪的颊部较短,口裂大,唇的活动性小,上唇与鼻连在——起构成吻突,有掘地觅食作用。 (二)颊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是颊肌,外被皮肤,内衬以粘膜,在颊肌的上缘和下缘均有颊腺,颊腺管和腮腺管直接开口于颊粘膜表面。 (三) 硬腭 硬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硬腭粘膜层厚而坚实,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硬腭正中有一条腭缝,腭缝两侧有多条横行腭褶。

( 四) 口腔底和舌 1.口腔底大部分被舌占据。口腔底的前部,舌尖下面有一对突出物称为舌下肉埠,为 下颌腺管的开口处。猪无舌下肉阜。 2.舌由舌骨、舌肌和舌粘膜构成。 舌肌属横纹肌,肌纤维走向不一,所以舌的运动灵活。舌粘膜表面有多种乳头,丝状乳头和锥状乳头(牛)起机械作用,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为味觉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蕾,以辨别食物的味道。 (五) 齿和齿龈 齿位于切齿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齿槽内,由于齿排列成弓状,故分别称为上齿弓和下齿弓。具有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 (1)齿的名称:根据齿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可分为切齿,犬齿和颊齿(臼齿)。颊齿又可分为前臼齿和臼齿。切齿由内向外依次称为门齿、中间齿和隅齿。 (2)乳齿和恒齿:幼畜初生的齿叫乳齿,到一定年龄,除犬齿及臼齿外,切齿及前臼齿均先后脱换为恒齿或永久齿。 (3)齿的结构:齿主要由齿质构成,位于齿腔周围,坚硬,呈黄白色。在齿冠部分的齿质外面被覆有光滑而坚硬的乳白色釉质,起保护作用。齿根的末端有孔通齿腔,齿腔内的血管、

动物医学专业三基题库汇总

动物医学专业三基题库汇总 基础兽医学 《动物解剖学》 1.解剖学 2.细胞 3.组织 4.器官 5.骨连结 6.关节 7.肌腹 8.肌腱 9.肌肉的起点与止点10.筋膜 11.腱鞘 12.内脏 13.浆膜与浆膜腔 14.体腔 15.消化管 16.消化腺 17.壁内腺与壁外腺 18.舌乳头 19.齿式 20.软腭21.反刍 22.胃盲囊 23.胃憩室 24.大网膜 25.小网膜 一、基本概念 26.结肠盘 27.结肠圆锥 28.肝门 29.呼吸 30.外呼吸与内呼吸 31.鼻前庭 32.固有鼻腔 33.副鼻窦 34.肺门 35.肺根 36.肺脏导管部 37.肺脏呼吸部 38.胸膜 39.纵隔 40.肾门 41.肾窦 42.肾脏皮质 43.肾脏髓质 44.肾椎体 45.肾盏46.肾盂 47.卵巢门 48.黄体和白体 49.双角子宫 50.排卵窝 1 51.尿道下憩室 52.睾丸下降 53.单睾和隐睾 54.睾丸纵隔 55.睾丸小隔 56.睾丸小叶 57.精曲小管与精直小管 58.睾丸网 59.输精管壶腹

60.精索 61.副性腺 62.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63.心包 64.心基与心尖65.三尖瓣与二尖瓣 66.冠状循环 67.心脏的传导系统68.肺循环 69.体循环 70.颈动脉球 71.颈动脉窦 72.门脉循环 73.胎盘 74.淋巴 75.淋巴管 76.淋巴结 77.淋巴中心 78.神经元 79.神经纤维 80.感受器 81.效应器82.反射与反射弧 83.灰质 84.白质 85.神经核 86.神经束 87.网状结构 88.神经 89.神经节 90.脑干 91.小脑脚 92.胼胝体 93.皮质 94.边缘系统 95.嗅脑 96.脑室 97.脊神经 98.脑神经 99.植物性神经 100.内分泌腺 101.体液调节 102.内分泌组织103.感觉器官 104.皮肤腺 105.犬的头指数106.双门齿型 107.嗉囊 108.腺胃与肌胃109.卵黄囊憩室110.鸣管 111.气囊 2 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广义的解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3.家畜解剖学常用的方位和术语有哪些? 4.畜体主要的部位名称有哪些? 5.运动系统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6.骨有哪几种类型,全身骨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7.椎骨哪几部分组成? 8.胸廓及骨盆如何组成? 9.肩带肌及腹壁肌肉包括哪些肌肉?

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知识点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

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复习知识点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有: (按体内有无脊柱)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二、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体温不恒定) 【注意】 1、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是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 称蠕虫动物。 2、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共同点:身体都是由体节构成的。

【例题】 1、下列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A.水螅B.蛔虫C.蚯蚓D.乌贼 2、海蜇是湛江常见的海洋动物,也是吴川的三宝之一,它属于() A.原生动物B.腔肠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 3、某类动物,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只有一个开口.这类动物是()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环节动物D.节肢动物 4、下列哪项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 A.体表有刺细胞B.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辐射对称D.身体呈两侧对称 6、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体表有角质层D.有口有肛门 7、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是()A.海葵B.河蚌C.螃蟹D.蚯蚓 8、下列关于蚯蚓外部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腹面有刚毛 C.体表干燥、粗糙 D.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9、蚯蚓的体节上长有许多刚毛,请你预测刚毛的作用() A.感觉声音 B.参与生殖 C.协助运动 D.参与呼吸 10、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1、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快会死去,这是因为() A.皮肤干燥,无法呼吸 B.体内水分大量蒸发 C.干燥的泥土中氧气少 D.土壤中缺乏食物 12、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通常的依据是() A.体节的大小 B.口的位置 C.肛门的位置 D.环带的位置 13、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地来回抚摸,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原因是蚯蚓的体表具有()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角质层 14、夏天大雨过后,大量的蚯蚓钻出地面,是因为 A.土中水温太低 B.接受阳光照射 C.土中氧气缺乏,无法呼吸 D.土中食物减少- 15、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螃蟹B.河蚌C.乌龟D.珊瑚虫 1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具有贝壳B.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C.柔软的体表有外套膜D.运动器官是足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1 ●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②相关的实验准备; ③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教学时数:2课时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一、食物在消化系 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 制定并实施计划 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3.消化的全过程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资料分析〉 小肠的特点 (2)〈进一步探究〉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三、小结、课后练习

(1)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1)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 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2)细嚼馒头,说出自己尝出什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3)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分析。 (5)提出改进意见 (6)全班交流观察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7)概括消化的概念 ①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作准备。 ②思考、回答问题。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④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⑤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最新中职畜禽解剖生理科目填空题:绪论至消化系统

中职《畜禽解剖生理》 填空题---绪论至消化系统 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最大的差别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2.细胞质由()、()及()组成。细胞核由()、()和 ()组成。 3.典型的动物细胞形态包括()、()、()、()、()、()、()。 4.细胞繁殖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主要有()、()和()三种类型。 5.生物膜由两层()和嵌入其中的()组成。 6.有的内质网表面附有核糖体,称为(),参与蛋白质的()和 ();有的表面没有核糖体,称为 ()。 7.线粒体内含许多重要的酶,是进行()、 ()的场所,故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 ()。 8.细胞器中()与细胞分裂有关, ()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是细胞的消化器官。 9.多数细胞只有()个核,()有两个核,()有几百个核。 10.减数分裂与()的形成有关。

()是动物体最常见的一种分裂方式。 11.上皮细胞成层分布,并紧密排列成膜状,细胞之间被少量()黏合。面向体表或内腔的、不与任何组织相连的一面称();另一面与结缔组织相连,称()。 12.上皮组织的功能是主要对机体起()作用,具有 ()、()、()及()等功能。 13.上皮组织在体内分布很广,一般覆盖在动物体的()和体内的腔、管、囊、窦等()。 14.()是上皮组织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上皮,主要起 ()()()的作用。 15.以腺上皮为主所形成的器官叫作()。 16.()又称神经上皮,使具有特殊感觉功能的上皮。 17.()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形态结构最多样化的一类组织。 18.结缔组织功能主要有()、()、 ()、()、()、()和()等作用。 19.()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20.疏松结缔组织又称(),多位于 ()()和()之间。 21.脂肪组织是由大量()聚集在 ()内形成。 22.骨骼肌收缩(),但()(),()意识支配。平滑肌()意识支配,其收缩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