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第一篇: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包括的内容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3.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4.利用光路的可逆性作图及填充透镜等。现归类总结如下:

一、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例1:通过作图说明为什么睁开两只眼睛比闭上一只眼睛更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人们是靠两只眼睛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同一个物体同时被两只眼睛看到,说明物体恰好在进入眼睛的两条光线的交点上,而两条直线相交时,交点是唯一的,因此,只有睁开双眼才能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如图1所示)。

例2:如图2所示。AB为一不透明的挡光板,CD为一日光灯管,EF为光屏,请用作图找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

解析:本题只需作出日光灯管两端点C、D发出的两条光线分别经过挡光板的两端点A、B的光路,如图3所示,可看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为ABHG。

二、直接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例3:通过作图表示一束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5°射到水平地面上,并作出其中的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解析: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太阳光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先画出水平面,再沿与水平成45°角画出三条入射光线表示一组平行光,即太阳光,如图4所示。作反射光线的方法是,先过入射点作垂直反射面的法线(注:法线不是光线,应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反射光线(注:反射光线一定要用箭头表示光线离开反射面)。

三、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作图

例4: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5,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镜?

解析:从题目的条件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是60°或120°,因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夹角的平分线,若法线的位置一经确定镜面的位置就可以找到了。现过O点做反射光线OB,如图6所示,使∠AOB=120°,O为入射点。再作∠AOB的平分线ON,ON为法线。最后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O点作ON的垂线MM',MM'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题中只要求光线“水平”射出,所以此题的作图应有两种。一种水平向右,另一种水平向左,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也不是唯一的,第二种作图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四、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5: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7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的位置应在像、物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作法:①连结光点S和像点S′;②作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与SA相交于点B;③连结S′与B,向前延伸作光线BC,则BC为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线。如图8所示。

五、寻找平面镜观察范围作图

例6:如图9,平面镜MN上方有一物体AB,试用作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人眼在什么范围里可以看到整个物体AB在镜中的像?

②要使人眼在E点看不到镜中的像,至少应把平面镜的哪一部分遮住。

解析:本题需根据平面成像的特点运用端点法作图:①首先根据成像的对称性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10);借助像A'B',作出过A、B射向平面镜N点的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NA1、NB1;同理,作出过M点的反射光线MA2、MB2,观察范围应该在光线NA1、MA2所夹的范围内。②从像A'、B'连接眼睛E:A'E和

B'E,分别与镜面相交于R、Q,(如图11),处于E处的人眼就是通过平面镜QR之间的部分看到平面镜中完整的像A'B',因而至少应该遮住RQ这一部分。

六、寻找点光源作图

例7:如图12,在平面镜上有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时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法找到这个发光点。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且所成的像点都在所有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上。所以我们可先延长两条反射光线得到像点S',然后找到他的对称点S,该点即是点光源。如图13所示。

同学们也可以直接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相交的点)来确定光源的位置。

七、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例8: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14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解析:因李华是在空气中用激光笔发射光线,照射到青蛙的光线应是折射光线,画图时只要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行(如图15所示)。

八、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作图

例9:如图16所示是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这束光从玻璃砖的下表面透射后的光路是怎样的?

解析:如图17所示,光在上表面折射时,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在下表面折射时,入射角等于r(因为上、下表面平行),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这时折射角应等于i,因此透射光平行于入射光,并且向左侧移了一段距离,由此可见玻璃砖对光线有侧移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玻璃砖越厚,侧移距离越大。

九、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

例10:如图18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光通过凸透镜或凹

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并画出主光轴的位置。

解析:根据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当入射或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时,就可确定折射或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由以上特点,当入射光只有一条时,可添加一条与入射光线平行的辅助线,使之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再看这束平行光经过光学元件折射后光路宽窄的变化,以区分是会聚还是发散了,若是发散,则填个凹透镜(如图19);若是会聚就填个凸透镜(如图20)。辅助线可加在入射光线的上方,也可以加在下方,同时将辅助线当作主光轴,这样一来就能得到两个解答。

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还可将辅助线与折射光线OB平行,也可再得到两个解答,不妨一试。

十、光反射类“黑箱”问题作图

例11:如图21所示。请在方框内填补所需的光学元件,使其光路成立。

解析:观察光路,光线并不是透过黑箱,而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只能填补面镜而不是透镜。值得请注意的是双箭头的出射光线需与双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单箭头的出射光线需与单箭头的入射光线对应,所以,需反向延长出射光线、顺向延长入射光线使其分别相交,相交的两点就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如图22所示。

十一、光折射类“黑箱”问题作图

例12: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23的方框中画出它们的组合方式,并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的关系。

解析:由于光线经过“黑箱”后,光线的传播方向要经过两次折射,且并没有如上例所示的双箭头和单箭头区分,所以可任意将其中的一条入射光线与一条出射光线相连,表示光折射后的传播路径,再分析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来说是发散的还是会聚的,从而确定填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根据连接的光路,可有两种解答。如图24所示。根据透镜发生折射的特殊光线,两种情况中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

块透镜的焦距f1、f2的关系分别为:S=f1+f2、S=f1―f2。

第二篇: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物理《光学作图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目前,初三已经临近中考,针对学生平时作图题经常出现失分的情况,特作本专题进行光学的综合复习,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光学中两个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以及对应的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

作图题是中考常见的、基本的题型,所占分值为4分。作图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失分,主要失分原因有:①画非“所问”,②作图欠规范③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本节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规范的作图习惯,同时通过作图重点突破光学相应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让学生经历归纳总结作图问题的过程,学会各种光学作图方法,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合作交流与探究,激发学习热情,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和成就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复习基础——导学探究——讨论归纳——中考解答——练习反馈——评价反思”的复习模式,在每个环节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力求实现“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本节课按照知识的内在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训练“两律、三线、三角”通过三个光路图让学生既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综合类作图当中,通过学生的自我讨论,学生及时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总结规律,落实了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和易错点,学生存在不少不会做,没有思路,无处下手的情况,或者想当然,导致没有根据的错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归纳以及平面镜成像原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使学生明确了此类题的解决方法,并且及时记下来,及时掌握落实。通过生生讨论,师生归纳总结,突破了这一难点。

第三部分凸透镜的成像问题,通过三线含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使学生明确掌握了此类题的步骤方法,总体来说这三部分即是复习基

础知识,又是训练作图,达到了复习基础与基础灵活运用“一箭双雕”的目的。通过中考真题解答讨论练习,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很容易的得到解决。然后通过练

习反馈使学生加强了认识,提高了应用能力。最后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反思,使学生进一步归纳升华,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以上为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但是本节课自我感觉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节课如果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效果将会更好,有部分学生思维跟不上,思路不清晰,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此类问题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刻程度。

另外如果能够在每一部分都能够采取更加及时有效地评价,给多数学生更多自我展示和思维深入的过程会效率更高。

自我语言精练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语言更加精炼,更有逻辑性,使思路更加严谨,展示更加立体化。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秉承以往的教学优点,更要注意弥补教学方面的疏漏,让教学过程更加充实、活泼、高效。让思路更加严谨、语言更加精炼。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性更强,更好的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第三篇:作图题心得

考注册同设计竞赛不一样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具体到复习上则很少听到好的建议,我窃以为应该抓住设计的根本规律才是正道.这些规律是什么呢?首先是设计的思维规律,讲的比较好的是黎志涛的三本书,其次是要会用,也就要实践,听起来很抽象,我把它分两步:第一步是看建筑设计资料集,由于资料集中的实例没有尺寸,所以主要看功能和流线,第二步是看一些工程实例(现在出版的书有很多都有带尺寸的平面图),注意尤其要临摹那些平面规整柱网统一的图,同时分析大空间在图中布置位置,如此再结合一些习题,我想应该可以应付考试了.等到一注通过了再看那些平面怪异,设想离奇,理论玄谈的建筑也无不可.再谈建筑设计与表达(作图)一注方案设计主要考的是平面图,所以平面构思是考生复习的重

点.记得天大出版的一套设计构思丛书有一本叫<<平面设计构思技巧>>的书,从书名上看是本很好的参考书,可惜这套书就差它没出版,近期同出版社联系得到的回答是已取消了此书的出版计划,惋惜之余我想到是否能倡导大家一齐探讨平面构思中的一些技巧问题,从中寻找出一些有价值的规律,也好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好这门课.作为倡导者我首先拟定一个提纲: 1 平面的种类:

一字型,工字型,王字型,口字型,日字型,田字型,L字型,U字型,O字型, T字型,H字型,丁字型等等.(暂不考虑复杂的平面类型如:人字型,M字型)各种平面类型的特点从采光,通风,日照,结合地形以及建筑物种类等方面综合考虑平面叠加后垂直交通形式和位置.这个提纲只是一个粗略的构想,没有严谨的逻辑,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考生的应考能力,望诸位踊跃参加讨论.相交处的平面处理是关键!

三谈建筑设计与表达(作图)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黎先生语).我理解此话还包含一个量化过程.有了这个量化过程逻辑思维才能真正转化到形象思维,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图也才能转化为平面图.量化过程的本质是把一个概念建筑(此名称似乎不妥,暂定)转化为一个可实施的建筑,因此量化的依据是建筑的功能和现有的结构工程.所以提高量化思维能力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设计任务.量化过程的核心是数据这是不言而喻.那么那些数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的呢?这里我只谈谈同考试联系较多而平时又不太留心几个方面: 1 常用走道的宽度,长度(与防火有关);2 常用楼梯间的宽度(注意不同公共建筑有不同的要求),常用电梯及侯梯间尺寸,常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尺寸;3 公共建筑个功能房常用开间进深层高(尤其是大空间各方向的尺寸);4 公共建筑物总的进深总宽度和总高度,此数据对方案开始阶段构思非常重要;5 与总图有关的数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另两本也是讲方案设计的书,书名我记不太清楚.这里我再推荐另外两本较好的书,它们都是同济沈福煦写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方案设计》。

黎志涛的<方案设计应试指南>对我很有启发,在总平面布置与分析中讲得更透彻。

黎志涛的三本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方案(作图)应试指南>>;<<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今天谈谈建筑设计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设计感觉:

我们常说某某建筑要给人一种庄重(或典雅或活泼等等)的感觉,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筑师事实上是在设计一种感觉,确切地说是用建筑来表达感觉.但感觉这东西很复杂,要想从理论上搞清楚对建筑师来说是件很难的事,因为它牵涉到环境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好在并非每位建筑师都是一个理论型学者.只要能应用到设计中就可以了.我想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应用问题:第一是对建筑的感受,第二是用建筑的语言来表达这感受.有本书叫<<体验建筑>>对第一点有较深刻地阐述,我想补充的是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体检建筑.我自己的体会是可以用以下方式: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建筑,重要的是把这些体验用图式和数据的方式记录下来,这还没完,我们还要完成下面一个重要步骤:还原感觉,即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勾出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在这些图中找出能给我们那些感觉的元素.最后拿出原设计图进行对比,找出设计中的差距,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设计直觉.对于第二点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来提高表达能力,比方说环艺设计,电影电视中的场景设计,还有工业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等等.我觉得不要急于上手,仔细理顺流线、功能关系其实草图好了,画起来事倍功半

法院、广电中心、银行等影剧院、体育俱乐部、游泳跳水中心、三星以上宾馆都有可能。认为03年考了交通类,04年卫生类,今年可能考文体类诸如体育馆.图书馆.今年的设计也可能是会展中心之类的展览性建筑

应付考试的话,很简单,别搞花头,按部就班,不要有特色就是最大的成功,主要注重基本功的表现,如楼梯,平立对位,总平关系,走道宽度等等很基本的东西不要错,就可以了!

如果是课程设计,你在对自己的方案没有信心的情况下,我非常建议你去“抄”一个建筑,当然你要对老师说这个方案你就是抄的,要认认真真地抄,从平面,总平,立面,形体关系都要准确,筋道!抄的建筑尽量是最新的,不要找解构的,建议你学学GMP90年代的

一些作品,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

就是GMP口袋书的第4---6本。GMP口袋书。白色封面的那种一共6本

GMP作的东西很适合初学者,尤其是小区规划,传说中的折线形。

对于共建部分很喜欢GMP的圆和长方系列,在我看来从作圆的角度来说,GMP已经把圆的内涵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不过GMP的东西商业化气氛比较重。不过这些都不要紧,最主要的还是体会这种设计手法把。我认为建筑设计应该是从长方型空间设计开始再到圆的设计然后是圆和长方型的组合,这些都做好了对于建筑感应该就具有了。可惜我还没有:(快题是一个特别的考试,和建筑设计没多少关系。主要是基本功,平面中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为了简化设计,争取时间,都是分开来做,门庭进来上面是小空间排一排,下面是大空间,到了2楼大空间部分层高比如为4米,小空间部分比如为3米,这样不要让2楼连通。完全分开,这样门庭部分就成为独立的部分,我称之为“三权分立”呵呵其实方法太多了,我也是菜鸟.比如说,沿街建筑平面一定不能超出周围建筑,下层最好有架空,这是对城市的谦让。对于真个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很重要,不要觉得这不关建筑的事情,对于建筑的功能性,主要的人流车流方向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人对周围建筑的感觉,对你要设计的功能的评价指标,都是很重要的前期调研。甚至可以从非建筑的因素去解决建筑的问题,当然这就看个人的想法了。不过记住一点,谦虚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于设计还是对于建筑评论。前期的时候多些可能性,一般我做设计都是先列一张表格,上面都是联想词,比如说看我可以想到坐着看躺着看走着看来回来,大家互相看,都不去看。。等等。。这样都坐下来其实思路也就有了。搂住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是王方戟教给我的,不是我原创。。)

我在同济上辅导班,无意间发现讲场地和建筑设计的老师讲解的都是一本书上的例题,赶紧去同济书店(和平楼)买了一本。是大连理工出版社的,黄色的封面。分一级二级。名字大概叫“作图题模拟题集“。二级是45元,一级是66元(因为俺怕买不到了,就帮朋友

带了一本一级的)。据坐在握旁边的那个2003年过了3门,2004年没考,2005年重新来的帅哥说,这本书不错,把这些题做了,做图题应该没问题。

结构:框架小办公楼楼板,梁布置。设备:住宅电气,暖气布置。

节点:玻璃砖隔断作法。看03年04年的题目,节点的题目基本是以标准图为准,那么它在标准图集中是不是挑选的一些特殊情况特殊要求的节点呢?不是,它是挑选几个常见的建筑形体变化处的节点来考。这些节点都是出自同一本图集,也就是说是是一个系列的节点而不是多种节点的组合。

所以你说的那几个特征我认为是不准确的。

另外这两年的考题的考点都包含了标准图集说明部分的内容,这是一个新情况。

另外,上次有人提出,设备部分出题是以“一般情况设备布置”和“消防布置”交替的方式,我发现有一定的道理。

构造题,会不会是幕墙? 节点还是节点,我只是说考试有别于二级,向中大型建筑常见节点靠拢了,如后浇缝、施工缝、地下工程、核心筒等,所以要有点区分。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广场最小坡度>0.3%最大坡度<等于1%根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机动车车行道规划最小纵坡0.2%

历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

2003年:小型机场 10000平米含国际及国内航班 2004年:高层医院病房楼 2000平米分别为手术层病房层 2001年:玉器销售、洽谈、顾客参观制作过程营业楼 98年辽宁试点综合电水3层旅馆 99年综合医院 00年恐龙蛋化石展览 01年玉器展览馆02停考 03 飞机场 04医院

据说文化馆也考过,但不知是哪一年的

场地考试心得

根据我多年经验,场地考试前四题有3道必考:停车场,场地限制,竖向设计

停车场考点:停车数,停车布置,残疾人停车布置,停车出入口

布置,停车场内部及接外部道路竖向设计,残疾人通道竖向设计。。等一般最难得分哦场地限制考点:规划限制,日照限制,防火限制(2003出现停车库视线限制), 场地内水文,树木文物等景观限制------宋江类题哦

竖向设计考点:道路竖向设计(2004),场地平整(2001,2000,2003),护坡,挡土墙设计,土方平衡,排水设计,标高设计,等高线设计------一般为难度调整,可以很难,也可以简单,同时会在其他题出现。

第四题不好说可能重复(2004),可能是:绿化,--管沟----小综合题,比如雷同最后一题------汽车库坡道设计,(2001)等规范上小知识点总体来说:知识点不多,但要熟练不可出错

最后一题主要是考察应试者以规划为主的综合设计,不过该题型也有特点(实际工作不会这样),那就是所有单体尺寸确定,目前看来,单体建筑有8~9个,分区不少于3个,出入口不少于2个,可能有道路路线不交叉(由于分区),小广场数同分区数,局部绿化,停车场必有。难度比2001前稍有提高

我的技巧:

1:分区设计时剪纸片,毕竟不是大师,手构尺度太差--不要追求毫米级精度,90秒搞定,然后在图纸上摆-----记住答案大部分是唯一的,有些年份可能多选择(2004),但是一定要记住:解决分区设计主要问题A:各分区的位置,比如动净特征,洁污特征,主次特征(2001年的发射塔,许多人把其附属办公楼当作主要建筑,结果规划失败--没有把景观、交通给他),人流数及走向特征,物流走向特征,日照景观要求等,如果分区位置满足这些明示及隐含(考点大多再这儿)要求,大分有哪。

2:道路系统:设计环道,满足规范,解决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位置(道路主要分在这),道路宽度等3:停车及绿化:得分要则:1:不要指望得高分,因为是负分制,小毛病也可以扣不少分2:尽量使自己的18分,在道路系统部分少犯标高、宽度等小毛病,停车部分不要犯常识性错误

3:不要漏项,在分区阶段少花时间,留300分钟细化道路,绿化,

必要尺寸,标高最后一题主要是考察应试者以规划为主的综合设计,不过该题型也有特点(实际工作不会这样),那就是所有单体尺寸确定,目前看来,单体建筑有8~9个,分区不少于3个,出入口不少于2个,可能有道路路线不交叉(由于分区),小广场数同分区数,局部绿化,停车场必有。难度比2001前稍有提高

我的技巧:

1:分区设计时剪纸片,毕竟不是大师,手构尺度太差--不要追求毫米级精度,90秒搞定,然后在图纸上摆-----记住答案大部分是唯一的,有些年份可能多选择(2004),但是一定要记住:解决分区设计主要问题是确定各分区的位置。各分区及其单体有如下特征,比如动净特征,洁污特征,主次特征(2001年的发射塔,许多人把其附属办公楼当作主要建筑,结果规划失败--没有把景观、交通给他),人流数及走向特征,物流走向特征,日照景观要求等,如果分区位置满足这些明示及隐含(考点大多再这儿)要求,大分有哪。

2:道路系统:设计环道,满足规范,解决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位置(道路主要分在这),道路宽度等3:停车及绿化:简单示意即可,不要犯常识性错误

得分要则:

1:不要指望得高分,因为是负分制,小毛病也可以扣不少分

2:尽量使自己拿18分,在道路系统部分少犯标高、宽度等小毛病,停车部分不要犯常识性错误

3:不要漏项,在分区阶段少花时间,留30分钟细化道路,绿化,必要尺寸,标高,不能失掉不应丢的分

2003管线综合题出得有问题,管线综合毕竟市政方面人士是专家,有一些具体到技术层面的规定与建筑总图,规划专业不一样。

出题也不好出,因为规范规定得过于死,这样太古板,不能考察设计人员能力,难一点又超出建筑师能力范围---这一点很像结构计算题。

管线综合恐怕以后不会出,这部分内容还是知识题出比较好,作图无非是:管沟尺寸定位(埋深,间距),管沟构造作法,管子水平

布置(答案可能比较多,和场地排水一样),管道竖向层次、间距、埋深,共同沟设置,检查井设置-------不好出题

2003年两点:共同沟设置,埋深,结果在批改卷是就有批评,共沟没有答案是规范同意的,得分答案规范是不宜,埋深计算方法不严谨,虽然答案算法也算对(埋深算法很多)

我认为以后考试的话可能是管线水平布置及检查井设计---至少建筑师做规划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比如建筑物给污水,雨水,电线,暖管的进出同市政道路交接

土方计算几乎是必考内容,考试一般要求:土方平衡,挖方、填方量最少---可以看看土方计算方法(都是近似计算),但考试是自要求我们有初中生的数学水平就可哪,曾出过场地标高调整的题,需要计算填、挖防量,还要画等高线---你看看老考题就明白啦

停车场设计心得:

停车场设计据说是最难得分,经常这道题被扣成0分,我的拙见,请同见谅

1:一定要明白,为何停车场要设环道,而不能设尽端式道路-----因为端头的车不好出车,所以考试是不可能出现尽端式道路设计的,实际设计有时可能出现,但也要留倒车位。

2:由1可以看出,环道形状必须由“口”型衍化得来,停车布置从车道入手3:为保证最多的停车位,一定要道路利用率要高,即路两边都是车(理想状态)4:50辆车为设一个出入口的门槛

5:出入口一般有管理用房,注意:车右拐方便,路口尽量在左,管理用房尽量靠近残疾人车位,残疾人车为同正常车位分区要自然6:残疾人要通过轮椅到市政道路----满足规范哦

7:路口接市政道路有转弯的圆线,竖向设计有坡度要求,还有停车场可不要收集市政道路的水,如果比市政道路低,----记得作返坡竖向设计基本不靠记忆,但也要记住一些图例及坡度设置规范---我的拙见:

1:从制图识图学起,这是根本,不会识图,制图,题就算知道如何做也做不出来,以2004年道路题为例,这题都不会,那就没有题会

2:总图制图以等高线,图例为基础(图例太多,记住护坡,挡土墙,沟,积水井,标高图例等经常用的图例),一定要领会(不能记住)各种地形地貌水文道路沟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3:竖向设计的目的及方法:竖向设计的目的是A排水B场地平整C交通设计方法:此处不好阐述,最好作如下几类题

A建筑物雨水通过场区如何排除B道路水如何排向积水井,相邻道路

C山地,靠海、江、湖的场地,坡地,台地场区如何平整为平地及其排水D场区如何设道路,场区水如何排向道路 F:管线竖向布置停车场设计,车右行怎末理解?中国车驾驶员在左边,十字路口车右拐弯比左拐方便。不过,从停车场出车是右变成左拐-----所以历年这从不是考点,不过答案都按入口在左

――就是建筑或道路场地四周按1/2或别的坡度进行填挖方,我一直找不到窍门。

放坡 1:2,绘图其实是场地改造完的制图表达,(放坡边线采用近似描述的方法)其实是等高线描述坡地的方法

1:不管1:多少的坡,坡地是一个四锥面--金字塔四面--或园锥面,除非各方向找坡不同,所以等高线是个间距相同(等高距)的如同蜘蛛网样的图形,转角处可以是弧形

2:坡边线,及坡地的面同场地面的交线的求法,---采用近似描述法---比如建筑物基底标高为0,A 等高线为-0。5,1∶2坡,O.5X2=1,基底延伸1米后得到同-0.5标高等高线交点,如此类推--求处-0.1.-1.5---等高线交点,然后连接这些交点-----------得出坡边线。

――例如方小亭子四周五米内保护用地,那末在转角处应该以五米为半径画弧线呢,还是为依然垂线?几本书讲的不一样。如果是保护用地,一般是90度转角,没有人细扣过是否弧线----------------------不过防火间距是弧线

我来说一说过场地设计心得,让大家耻笑了,微薄经验!2001年

考场地作图我没有通过,属于自己的能力问题。

现在回想2001年的场地作图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在当时主要把时间留给了其他科目,一是轻视了场地作图,不就是几根线条么;二是其他科目有很系统的复习材料,而场地作图相对很少;三是离考试约一个多月才正式复习,时间上很紧张,留给场地作图的时间很可怜了。

所以场地解题能力上很欠缺。考试中,甚至在汽车库坡道设计题,我连缓坡都不会设,只是茫然地先在中段设一水平段,然后画成两段坡道,想当然地解答。(很脸红)别的几道题就几乎在想当然中画出。心想侥幸过了也说不准呢。事实上以当时我的解题能力水平,是永远通过不了的。2003年考试,我继续参加场地作图应试。

考试在5月进行,我收集几乎所有能看到的有关场地资料,包括各个出版社的一注场地复习书。但令人失望的是几个教材之间互相COPY,看了这本,几乎相当于对了另一本。其实这时我的解题能力还是不太足够应付考试。幸运的是,非典发生了。(我声明:我痛恨这种传染病)因为非典,考试推迟了。我也停止手中的工作,专心复习了。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为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

1.留给场地作图复习足够的时间

其实场地知识我们搞建筑的,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可是对场地知识都知道一些,尤其关于自己需要运用的部分,比如总图道路坡度等。而且教材书上所写的都一看挺明白。这些就造成对场地设计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觉,不重视它,不给它足够的时间,以致让你在考场上伸手画出时,就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2.正确地态度看待场地作图

有些弟兄说场地作图是脑筋急转弯,恕我直言,只能说老兄还是场地门外汉。(得罪)

和国外建筑师比,人家对待场地设计非常认真,甚至单独设立成一科。别忘了,一注考试是人家老美的模式,要是咱国内老建筑师来设置考试科目,顶多要求设置一个总图知识而已。

场地设计里面的东东其实很多很复杂(我没说我都掌握了),只

是多年我国设计院体制让咱们忽略它了。态度正确,就能研究消化它。

3.最好有点工程经验

场地复习中能联系实际,就会加深理解,很快掌握它。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4.选择好的复习资料

我认为所有有关的场地资料都该浏览一下,知道需要什么该在哪找到。

主要的资料定在几本上。我个人认为应看:

□.有关的规范。如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等。很重要。

□.任乃鑫的《注册建筑作图习题》,其中有一些错误,应注意。它的解题过程有时让人摸不找头脑。但是目前缺少练习题现状下,尚可。

□.美国建筑师考试影印本。这个册子是6、7年前就有了。是第一次辽宁考试题和美国考试题内容。有些内容在任乃鑫的书和北教材里有所体现。但最好看一下影印本中原英文。了解一下美国人是怎样解题的。

□.闫寒的《建筑学场地设计》。大多数是分析原理和例子,图多,解题过程特详细,对作图好处肯定是大大的,很厚,只是不能当作场地规范大全。但此书不适宜突击阅读,它的知识点是相扣的,需要时间才行。似乎内部发行。

□.北教材。注意和规范对比。习题和任乃鑫的书很多相同。对它没有什么好感。但还需看的,别的教材与它大同小异。□.图纸。每个设计院都有蓝图档案室,去那里看看总图设计部分。收获总会有的。

5.经常在ABBS论坛和晓东CAD论坛和大家探讨

网上信息和交流现在看来是特别重要的。在晓东CAD论坛就形成很好的研讨氛围(我实话实说),是其他论坛没有达到的。ABBS论坛由于是建筑论坛最响亮的,其信息传递能力足够强。

6.跨学科讨教

向其他学科,如市政工程、给排水专业等请教。虽然他们很专业

或者带有自己的个人见解,但能从中得到一些真髓也非常好。

7.考试

不要害怕,但是要紧张才行。因为3.5小时并不多。

复习感觉好,那么发下卷子最好全部阅览一下,相信你会产生巨大的信心。利于解题。不要停笔。有时多画一点,就少被扣一点分呢。桌面的物品组织好,免得忙的找不到橡皮和刀片。

等等等等,相信大家从小考试中长大,会有自己的一套应试经验的。

今年通过了余下的科目,听到消息半信半疑地,又打电话信息台确认了两遍。

2001,没通过,是我的能力问题。2003,如果没通过,只能是对解答与出题者有分歧的问题。(这是成绩没下来时我的想法)现在却没有什么兴奋感了,想来考前就认定自己会通过的缘故吧。明白了中彩票会激动失常是侥幸,范进中举发痴病也是因为侥幸。兄弟们,希望你们在考前都能够准备好,用自己的能力通过它!

一级注册考试技术作图出题方向

工业建筑和工业生产要求的内容:最接近工业建筑的是01年的某单层仓储式商场的结构布置,但是点明是民用的,所以虽然是单层排架,但是没有涉及吊车梁等工业生产要求的设施。所以仍然可以看作是非工业内容。而节点,设备布置和剖面就更没有类似的了。我复习时发现实际上带天窗架的工业厂房的剖面事实上也集成了多项建筑构造结构的内容

第二个方向性的问题是:预制工艺的构造和结构会不会涉及?

这个问题也是涉及非常多的内容,如果能够排除这部分内容那范围就小很多。另外,第一个问题在消防等等内容中也存在,工厂的消防和设备内容都非常多。

第四篇:中考冲刺:光学作图专题(提高)知识讲解

中考冲刺:光学作图专题(提高)

【中考展望】

1、中考要求

一般指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它可以反映学生对某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约4分到9分。(各地要求略有不同)作图题一般分为两大类:基本作图题和设计作图题。基本作图题考察基本作图方法和基本作图能力,设计作图题考察建模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作图技巧。

2、中考动向

中考作图题主要在光学、力学、电学和电磁学部分。

光学作图题一般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作图和平面镜成像作图。

【方法点拨】

1、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如下内容

(1)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2)光的反射和折射:根据要求作出入射或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3)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像或平面镜的位置;

(4)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虚框内填适当光具。

2、解题指导

(1)光线要画实线并加箭头,注意“箭头”方向;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2)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3)根据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在光具同侧或异侧判定面镜或透镜;根据出射光线变得会聚或发散判定凸透镜或凹透镜。

【典型例题】

类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东营)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下图是发生日环食时太阳与月球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知道: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

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我们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1)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2)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3)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环,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答案与解析】(1)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太阳发出的光照不到我们的眼睛,我们就看到太阳是黑色的,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2)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答案如图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是日食的成因,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知道日环食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答案】

类型

二、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光入射到水平的镜面上,试在图中画出光经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光路,并标出法线。

【思路点拨】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经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了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举一反三:

【变式】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答案】

因为∠1+∠2=90°,∠ABC=2∠1,∠BCD=2∠2 所以∠ABC+∠BCD=2∠1+2∠2=2(∠1+∠2)=180° 所以AB∥CD

3、请在下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思路点拨】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答案与解析】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举一反三:

【变式】小明妈妈的钱包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与解析】此题应先确定哪条是入射光线和哪条是反射光线(本题已给出),箭头易标错。再做两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入射点做法线的垂线并画上阴影线即为反射面。

4、如下图,有一束光线由A点发出射向镜面,反射后经过B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思路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要作出B 点的像点B′,连接A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初二物理 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授课时间:2020年 4 月30 日(星期)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 线。 要点二、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 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如下图: (2)日食、月食: 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姓名性别年级初二第次课 课题光学课程性质预习复习冲刺同步其他学生 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签字教研组长:家长:

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排队时看齐。 (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要点诠释: 1、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是一个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图甲所示;如果不是点光源(两个或几个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如图乙所示: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要点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的传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m/s。 2、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用来描述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km。

4.3平面镜成像考点归纳+练习反馈

考点归纳: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观察下图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5)、平面镜的作用:① 成像②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 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 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 5、虚像和实像 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6、凸面镜和凹面镜 (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3)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填空-光学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类》 姓名班级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 前提条件是在,而且是。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当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解光的直线传播方面的计算题关键是画好示意图,利用数学中的相似形等几何知识计算。 二、反射平面镜成像 1.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 2.光路图作法: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三、折射与全反射 1.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θ1为入、折射角中的较大者,C为临界角)折射光路也是。 2.各种色光性质比较 可见光中,的折射率n最小,频率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传播速度v最大,波长λ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 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以上各种色光的性质比较在定性分析时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记。 4.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 内层是,外层是.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棱镜 1.棱镜对光的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作图时尽量利用(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红光偏折,紫光偏折。) 五、光的波动性 1.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相等)。 2.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n=0,1,2,……)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n=0,1,2,……)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条纹间距越大。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3.衍射 注意关于衍射的表述一定要准确。(区分能否发生衍射和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⑴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但往往因不明显,而观察不到. ⑵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 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⑶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条纹间距离, 而亮度。要记住托马斯·杨 ....这个人名 4.光的电磁说 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这就是光的电磁说,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种类产生主要性质应用举例 红外线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荧光、杀菌、合成V D2 X射线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⑸可见光频率范围是3.9×1014~7.5×1014Hz,波长范围是400 nm -770nm。 六、光的粒子性 1.光电效应 ⑴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 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⑵光电效应的规律: ①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v0,只有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9s)。 ⑶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每一份叫做 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ν成正比: 注意:①v是电磁波或光波的频率,不是波速; 机械波频率一般用f表示 ②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与机械波相同: 七、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和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 是指,是。 ⑴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⑵频率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频率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波长相反) 八、物质波(德布罗意波)

初中物理光学最全分类作图题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作图题汇总 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作图 1、作出一井底之青蛙看到外面世界的范围; 2、作出一光源照亮房间的范围; 3、作出物体AB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4、如图14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⑴标出小铁球A 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 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二、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1、在下列反射现象中根据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2、作出下列反射现象中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平面镜; 3、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平面镜应与水平面的 夹角为_______ 4、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与水平方向成? 45夹角, 已知一条沿水平方向的入射光线, 甲图14

作出光在潜望镜中的光路; 5、已知一束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要使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平面镜应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________,并作图表示; 6、两块平面镜相互成?60角,一束光线与其反射光线重合,但方向相反,求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θ_________,完成光路。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垂直、等距、虚像) 1、作出电光源S 在平面镜中的所成的像 S ' 2、作出光源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B A '' 3 4、根据物体AB 及其像 B A ''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S S A B A B A B A B B A

5、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 ,1S 是S 在镜中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2S ,试作出转动后平面镜的位置。 6、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图中从A 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 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 ,试画出其光路图。 7、作出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照亮A 点的光路; 8、作出点光源A 照亮B 点的所有光路; 9、已知点光源S 及其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 ',入射光线SA ,作出平面镜并把光路补充完整; 10、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光源S 及其像点S ',并把光路补充完整; 11、作出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MN 照亮不透明物体右侧地面或光屏的范围; 21S S A S A A B S A S 'M N M N S 光 屏

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解析

2014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解析 作图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在河南中考物理中第三大题是作图题,一般有两个小题,共4分。另外在实验探究题中也有作图题(如沸腾图象、画电路图、连实物图),作题时应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合适的图象、图线,并不要求说明作图的依据。这类试题从涉及的知识点上可分为力学作图题、光学作图题和电学、电磁学作图题等。 一、作图的基本要求 1、作图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失分原因有: ①画非“所问”,没有按照题目要求画出给定的图像。②作图欠规范。因此 考生在解答作图题时,首先要理清题意,明确题目所要求画的对象(即画什么),然后再根据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画出所求问题的直观图形,同时要准确和规范,避免失分。 2、注意事项: ①用铅笔和直尺、圆规等工具作图。 ②实线、虚线要分清。(光线和实像用实线、法线、连线、延长线和虚 像用虚线) ③保留作图痕迹。 ④按一定顺序进行,先后顺序不能乱。

⑤箭头、符号、字母等标志不能忘记或丢失。 二、常见作图题: 一)光学作图 (1)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主要是根据要求做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主要是做出物体的像、平面镜的位置、补全成像光路图。 (3)光的折射规律作图:主要是根据要求做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补全“空水互看”时 成像光路图。 (4)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主要凸透镜的作图。 (5)根据光学元件对光线的作用作图: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虚框内填适当 光具。 二)力学作图 (1)画受力示意图:主要是重力、浮力、拉力、压力、二力平衡时物体 受力的示意图。

(2)画杠杆示意图:主要是画力臂(最长力臂)、杠杆平衡时的作用力 (最小力)。 (3)组装滑轮组:主要是根据要求(省多少力、动力的方向)画绕线。 三)电学作图 (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对元件控制要求连接实物图。 (3)根据电路功能描述设计电路。 (4)家庭简单电路模拟安装图。 四)电磁学作图 (1)根据磁场的性质确定磁体磁极、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南北极位置)指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性质确定电源正负极、绕线方法、电流方向、磁极位置、磁感线方向、小磁针(南北极位置)指向。 (3)电磁继电器简单的应用:主要是根据要求连接控制电路图或工作电路图。 三、作题分类解析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一点:入射点 (2)二角: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4、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光学作图分类集锦(A4)

光学作图分类集锦 光学作图题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例虽不大,分值一般在3至5分左右,但这是中考中必考的内容之一,包括的内容有: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含平面镜作图)、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或利用光路的可逆性作图及填充光学元件等。现归类总结如下: 归类一:光沿直线传播 1、 小孔成像 练习1、如图1所示,画出光源AB 经过小孔在光屏MN 上的像B A ''小孔成像的像的特点:像的性质:_________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光,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练习2、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在图2中作出蜡烛AB 的像A'B'。 练习3、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3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小孔O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练习4、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4所示),请你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光源的位置。 2、影子 练习1、如图5所示。AB 为一不透明的挡光板,CD 为一日光灯管,EF 为光屏,请用作图找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 练习2、如图6所示,画出点光源S 照在不透明物体AB 上在光屏MN 上出现的影子B A '' 练习3、如图7所示,小红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红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3、确定范围 练习1、如图8所示,画出井底青蛙在井外的视觉范围; 练习2、如图9所示,画出点光源S 照亮窗外的区域 练习3、如图10所示,画出眼睛能看到窗外的区域眼 睛越靠近孔,看到的视野范围越________。 练习4、通过作图说明为什么睁开两只眼睛比闭上一只眼睛更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归类二、光的反射 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根据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 方法是:先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注:法线不是光线,应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反射光线(注:反射光线一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_物理九大学习技巧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_物理九大学习技巧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_物理九大学习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全反射、光导纤维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C=3×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v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 (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

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 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三、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 (1)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 (2)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 (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 光的折射、全反射 一、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异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

中考考点总结 光学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 一.光的产生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 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二.光的传播 1.规律:光在均匀单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 法之一。 辅助线:法线用虚线表示。 实际光线:用实线表示 3、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站排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 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只与光源的现状有关。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共同决定。 4、光速: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可以传播)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三、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材料准备材料:激光笔、平面镜、白纸板、量角器、纸筒(牙膏盒)等。 2.实验过程 (1)用光反射实验器演示光的反射规律: 图4-2-1所示是光的反射实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竖立 1 2 3 图4-2-1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梳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一点:入射点 (2)二角: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

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4、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五、光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③光心(O)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2)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二倍焦距见大小, 一倍焦距分虚实 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1、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 ①、特点:看不清远处物体。②、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老花眼) ①、特点:看不清近处物体。②、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3)眼镜的度数= 100/f (f以米作为单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望远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九大学习技巧 1审题 每次审题出了问题,老师都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那俩大眼睛长那干嘛使的!这都能看错!”当然,审题错误并不仅仅是看错个数,还包括审题不仔细、不准确,考虑不周到,缺乏认真、全面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差,不按要求答题,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有些试题看似简单,但须认真审题,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才容易得分。 举几个例子: 1、作图题,“要求画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一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和力臂……”,部分考生只考虑前面的要求,没注意后面的条件“最小条件”而出现错误。 2、“……只有伏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一部分考生只答“36”而丢掉了“不高于”或“等于或低于”等的关键字。 3、“……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现象”,一部分考生只答“反射”,而丢掉了“慢”这个关键字。 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拿到试题后,急于完成试题,导致对题目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完全,造成解题错误。比如说:填空题“将一木块放在容器底,向容器中倒入一些水,木块受到的浮力是N”。有40℅考生由于受平时一些题目的影响,认为只要是木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必定与重力大小相等,这与学生做题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是很不开的。 2概念理解不到位 有些考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肤浅,死记硬背,迁移能力差,答题时凭着感觉回答,造成失分。 例如某一填空题的第一空标准答案是“电能(度)表”,但有不少考生却回答成了“测电表、电流表、电压表、计电表、电量表”等。 如某题是考核功率概念,很多学生由于对功率的物理意义没有真正理解,在比较不同功率的机器,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做功情况时,出现了错误。选择“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多”的选项的考生较多。 学生的这些错误反映出一些老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不大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大重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而应设置一系列的支撑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传播 1、光: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人造光(如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自然光(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 说明:光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的光等。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说明: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3、光线: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4、常见关于光直线传播的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

成月食。④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 C=3108m/s=3105km/s。 说明: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概念: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光学作图题归类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类作图 例1:通过作图说明为什么睁开两只眼睛比闭上一只眼睛更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如图2所示。AB为一不透明的挡光板,CD为一日光灯管,EF为光屏,请用作图找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 二、直接用光的反射定律类作图 例3:通过作图表示一束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5°射到水平地面上,并作出其中的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三、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类作图 例4: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5,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镜? 四、平面镜成像特点类作图 例5: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7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五、寻找平面镜观察范围类作图 例6:如图9,平面镜MN上方有一物体AB,试用作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眼在什么范围里可以看到整个物体AB在镜中的像? ②要使人眼在E点看不到镜中的像,至少应把平面镜的哪一部分遮住。

六、寻找点光源类作图 例7:如图12,在平面镜上有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时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法找到这个发光点。 七、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类作图 例9:如图16所示是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这束光从玻璃砖的下表面透射后的光路是怎样的? 八、透镜的特殊光线类作图 例10:如图18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光通过凸 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上适 当的光学元件,并画出主光轴的位置。 九、光反射类“黑箱”问题作图 例11:如图21所示。请在方框内填补所需的光学元件,使其光路成立。 十、光折射类“黑箱”问题作图 例12: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23的方框中画出它们的组合方式,并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的关系。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法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法 今天要讲一个中考物理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平时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以及光学部分常见的易错点,也是光学部分最难的知识点之一,那就是——凸透镜成像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方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法 一、作图成像法 光学作图,是掌握光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完全可以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而找到像点。 方法是过物体上的一点,画出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然后找到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的点,或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上该点的像点。再根据物体与主光轴的垂直关系,画出像也与主光轴垂直,就可以画出虚实像。还可以借此介绍虚实像。 这种方法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适用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这种方法的要点就是两条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光线通过焦点。 二、光路可逆法 光路可逆性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之前的光的折射部分讲过这部分内容,这次再来讲一次。

具体方法是先根据作图法作出一种成像规律的图后,从光路可逆性来考虑问题,把作出来的图,从反面看一下,又是什么成像规律?会发现将物象颠倒成像规律依旧成立,这 样所有的成像规律,就可以从光路可逆性来记住规律。 三、童话故事记忆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凄美的追求的故事。 凸透镜左边的物是一次次追究小圆的吼母拉,右边的像就是小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比物小,这个时候吼母拉还觉得挺有希望的,就在每一次轮回中与小圆一次次并肩作战,然后一次次失败。但是,当物移动到二倍焦距时,像就变成等大的了,也远离物了,这个时候吼母拉就已经决定不能让小圆做魔法少女了,但是小圆的因果值已经极大了,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这时我要是焰的话就彻底绝望了,不过焰没有,还在追,追的结果就是小圆离她越来越远,因果值也越来越大。当焰追到凸透镜的焦距时,由于光线平行,小圆消失了,也就是成为神了,这时候,焰继续向前的话,圆神就会在后面跟着焰,希望将她救赎,不过她们永远不可能在一起,这还是一个悲剧。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初二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口诀记忆法 总结归纳口诀,一直是爱智康教师追求高效教学效果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类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类归纳 一、声学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包括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声速、回声、人耳听声的过程、立 体声、双耳效应。 2.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声的利用:包括超声和次声、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声与音乐、声与建筑 二、光学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反射规律和两种反射类型 3.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折射规律 5.光的折射——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6.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以及眼睛、眼镜、显微镜、望远镜 的结构原理 7.光的色散 8.不可见光 9.光的反射与折射作图 三、热学 1.温度与温度计 2.物态变化——六种类型 3.物态变化——晶体与非晶体 4.分子动理论 5.内能: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6.比热容 7.热量计算 8.热机:蒸气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热机效率、燃烧值 四、力学 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机械运动——参照物 3.机械运动——速度 4.质量与密度:质量与密度的测量、密度特点与应用 5.认识力——力和力的测量: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弹簧测 力计的使用。 6.认识力——重力 7.认识力——摩擦力 8.认识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9.力的合成 10.力的平衡:多个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11.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12.力与运动——惯性 13.压力与压强:压力和压强概念、压强计算、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14.液体压强:P=ρgh

15.大气压强: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变化、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7.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浮力:浮力概念、物体沉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 19.简单机械——杠杆与杠杆的平衡条件 20.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 21.简单机械——杠杆与滑轮作图 22.简单机械——斜面 2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4.功的原理 25.功率 26.机械效率 27.机械能:决定动能与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五、电学 1.电荷:电荷间的作用、验电器、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2.摩擦起电 3.电路——串并联电路联接 4.电路——断路和短路 5.电流:电流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6.电压: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7.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导体和绝缘体 8.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9.欧姆定律——计算 10.欧姆定律——两表一器的变化 11.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 12.电功 13.电热:焦耳定律 14.电功率 15.生活用电——家庭电路的连接 16.生活用电——触电和保护 六、磁学 1. 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 3. 电生磁:奥斯特实验、安培定则、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 4. 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 七、信息、材料与能源 1.信息科学:信息的记录、电报与电话、电磁波的产生、波的特征、模拟信号与数安信号、 光纤、现代通信、互联网 2.材料科学:材料的种类与性质、半导体材料、新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 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4.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 能等)

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 知识点归纳和练习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1. 2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 (3) 8、两种反射现象 (1)(2)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 10 (1(2 11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 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 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 虚焦点 7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光 知识点清单本章复习、易错点归纳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 1 光学作图 1.S是发光体,S'是它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画出图B2-Y-1中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图B2-Y-1 2.请画出图B2-Y-2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图。 图B2-Y-2 3.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B2-Y-3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图B2-Y-3 4.在水中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水面放置凸透镜,且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相平,F为凸透镜的焦点,S为水中的一个点光源,请在图B2-Y-4中画出从S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焦点F又穿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图B2-Y-4 5.如图B2-Y-5所示,已知黑箱内有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平面镜。请在黑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填上光学仪器,并标明凹透镜焦点F的位置。

图B2-Y-5 [易错点拨] (1)凸透镜成像作图要灵活利用三条特殊光线,根据题目要求加以利用。(2)作图时分清光线是入射光线还是经反射或折射后的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或折射规律以及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实线表示,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光线上要标箭头;避免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作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仔细分析题意,区别光由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和由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两种情况下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易错点 2 成像原理分析 6.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很多古诗词语言简单,但意趣盎然。例如这首名为《驴》的小诗:“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其中的“水中嘴对嘴”是光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其中的一个“嘴”是另一个“嘴”的(填“实像”或“虚像”)。 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平面镜成像;②投影仪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小孔成像;⑤放大镜成像;⑥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成实像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均填序号) 8.如图B2-Y-6所示,筷子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且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部分要粗。对于这些现象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B2-Y-6 A.前者是光的折射,后者是光的反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 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