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治理要求的提高也体现在未来公司发展的蓝图中。此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为未来公司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公司治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现状

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及实践研究不断发展,研究重点更加注重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以及国际化企业如何有效制定治理原则、组织结构和程序的问题。企业的治理要求也更加复杂,涉及董事会职权职责的划分、实施有效的制度、企业治理文化的构建以及董事会决策机制的制定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司治理工作,国家政策也是在不断发展更新。如中国《公司法》第三次修订,职权职责分明;发展多元化投资,允许境内外股东持股;提高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制定法律法规要求对监督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进行完善管理;发展中外投资者协议,维护境内外股东权益;实行良性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发展良性竞争;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完善的公司法律法规框架等。

二、公司治理热点问题分析

1.董事会结构优化和规模控制

随着企业治理模式的发展,董事会规模与结构也成为治理问题中的热点。董事会的结构优化是指实现董事会各职能、职责、职权的整

合和调整,包括上市公司拟上市的财务会计、投资者关系、监督等细分部门的添加,实现董事会结构的优化。同时,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控制董事会的规模,保持规模合理,以减少治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

2.激励机制优化

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是一种具有组织认知和价值共识的激励措施,通过对管理人员绩效的补偿,来激励管理人员实现企业目标。它是企业以激励高管为发展战略而实施成功的关键,合理设计高管激励机制因此成为当前公司治理热点议题。

3.分红制度完善

分红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是政府、股东、董事会及经营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合理的分红制度不仅能保护股东利益,而且利好企业的发展。为此,国家政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分红制度,使其在股东利益保护、市场竞争、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稳定等多个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三、未来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未来公司治理工作将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经过上述研究分析,未来公司治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建议如下:

(1)追求多样化治理模式,引入市场监管和社会制度监管,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2)改进董事会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优化和规模控制,破除保护主义、政治干扰和家族操纵;

(3)改善激励机制,设定高管补偿方案,保持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积极性和负责性;

(4)完善分红制度,使分红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分红制度的持续改革。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工作将向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未来公司治理任务艰巨,但是也充满了机会。因此,未来公司治理应抓住有利机遇,树立正确宗旨,加强理论探索,改进治理机制,完善治理体制,积极推进公司治理工作,保证企业良性发展。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摘要: 一、引言 1.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2.文献综述的意义和目的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1.定义与内涵 2.主要理论和方法 三、文献综述内容 1.股东与董事会关系 2.管理层激励与治理 3.企业绩效与公司治理 4.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5.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 6.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文献综述方法 1.文献检索与筛选 2.文献分类与分析 3.研究方法与技术 五、文献综述成果与应用 1.治理实践改进

2.政策建议与启示 3.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六、结论 1.文献综述总结 2.对公司治理研究的启示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治理成为了各类企业关注的焦点。良好的公司治理不仅能够确保企业高效运作,降低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作为一种梳理和总结研究成果的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众多研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公司治理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司治理领域的文献综述,探讨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旨在明确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主要内容包括:股东与董事会关系、管理层激励、企业绩效、企业风险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三、文献综述内容 1.股东与董事会关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治理机构如何协同发挥作用,以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2.管理层激励与治理:激励机制如何激发管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

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公司治理理论综述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很早就已存在,但是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综观国内外有关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本文试图把它们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与利益导向1,公司治理的内涵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以及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 1976)认为公司治理应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的焦点在于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相一致。法马和詹森(Fama and Jensen, 1983)进一步提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人问题,其中心问题是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施莱佛和维什尼(Shleifer and Vishny, 1997)认为公司治理要处理的是公司的资本供给者如何确保自己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途径问题,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课题是要保证资本供给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上述学者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偏重于所有者(一般情况下即为股东)的利益,因此他们信奉“股东治理模式”。?科克伦和沃提克(Cochran and Wartick,1988)认为,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高级管理人员、股东、董事会和公司的其他相关利益者相互作用产生的诸多特定的问题。布莱尔(1995)认为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拥有公司,如何控制公司,风险和收益如何在公司的一系列组成人员,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用户、供应商以及公司所有的社区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以上学者对公司治理的阐述把利益相关者放在与股东相同的位置上,因而他们提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2,利益导向(一)股东治理模式与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治理模式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的目标。其假设条件是:在典型的公司中股东得到“剩余回报(residual return)”并承受“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从而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就实现了社会财富最大化。但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着两种观点(布莱尔,1995):第一种观点:金融模式(finance model)认为公司由股东所有并进而认为公司应按股东的利益来管理,试图促使经理人员对股东利益更负有责任(尤其是在伯利与米恩斯企业中)。金融模式的主张者相信,通过政策激励和采取最大化短期股票价格的行为是为股东利益服务的最佳形式,因为他们相信,今天的股票价格是反映公司未来利润和增长的最佳市场评估。其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因此,他们主张为公司控制提供一个不受限制的市场,并主张增大股东的权利。第二种观点:市场短视市场短视派认为金融市场的压力使公司经理只关注短期利益,这样会对公司的长期管理产生一种经营决策上的偏导,从而降低公司长期资产的价值。罗伯特?哈耶斯和威廉姆?爱伯纳思(Robert Hayes and William Abernathy,1980)指出美国公司正在遭受“竞争性短视”(Competitive myopia)的损害,包括驱使经理过于沉重地倾注在以短期资本测量作为经理业绩评估准则的投资回报上。当金融模式主张者希望增加股东对公司的监督和影响时,市场短视派则希望公司治理可以在股东压力下,特别是在短期股票价格业绩中保护经理,或替代性地通过阻止交易和鼓励长期持有股票来试图实现股东的利益。但两者都认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可导致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二),利益相关者治理与社会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应把社会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布莱尔(1995)认为,在大多数现代公司中,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股东的风险可以通过投资

最新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综述

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综述

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综述(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公司治理评价对于衡量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领域有众多评价体系。在阐述研究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主要的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进行回顾和综述。 关键词: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综述 1 研究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意义 大量对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均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 对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对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综述

公司治理评价萌芽于1950年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的董事会业绩分析。美国机构投资者协会在1952年设计了第一个正式评价董事会的程序,随后出现了公司治理诊断与评价的系列研究成果。1976年9月,英国学者米勒在美国管理协会《管理评论》上发表了“Are Directors BoardWorthy?-A Report Card for Board Members”,从能力、道德、代表性、独立性、准备程度、实践经验、发展潜力、任职经历、任职时间保证程度、任职资格、特殊服务能力十一个方面对董事人员素质进行评价;1990年12月,美国学者托马斯在《欧洲管理》发表了“Developing Directors”一文,对董事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作了研究,认为董事应具备的个人素质按重要性排序是:战略意识、客观性、责任感、客户思想、自律能力、团队精神、创造力、预见性、任职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公司治理评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日益深入,公司治理评级的内容从专题性向综合性方向发展。1997年,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构造了一套公司治理评级指标,主要涉及公司所有权结构和影响、金融相关者关系、财务透明性和信息披露、董事会结构和运作等方面,并对世界1500家超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评级。1998年,美国《商业周刊》推出了1997年全美25家最佳董事会和25家最差董事会的排名。1999年,戴米诺公司在欧洲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进行了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接管防御的范围、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等。2000年,里昂证券(亚洲)总部对25个新兴市场国家的495家公司进行了公司

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综述

【内容提要】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公司化改革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梳理与借鉴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公司制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 【英文摘要】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 Problem in the economic field in china,an d also is th e center o f state-owned reform.Guidin g by the modern throri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 e.in west,It provides a series of practical ways and theoretical measures for Chinese corporate reform.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股东治理模式/剩余索取权/人力资本所有者Corporate governance/siockholder Corporate governance/residual claim/human capital proprietor 【正文】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01)05-114-02 1公司治理结构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什么是公司治理,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制度安排学说 斯坦福大学教授钱颖一在他的《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一文中也说:“在经济学家看来,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于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①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②如何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员工;③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利用这些制度安排和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降低代理人成本。近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投资者(外部人)如何监督约束经理(内部人)。 中国经济学者胡汝银在他的《中国需要公司管治革命》一文中认为,公司管治(即公司治理结构)是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为了股东、职员、顾客、供应商及提供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利益而管理和控制公司的一种制度和方法。 (2)组织结构学说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他的《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文中指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革委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3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上述3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这实际上是标准的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中国大部分经济学者都持此种观点,例如陈清泰在他的《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文中认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形成这样的机制: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3者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且此种观点与十五届四中全会党的文件完全一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 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说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督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出资人权益,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发挥监事会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的监督作用。 (3)控制决策学说 奥利弗·哈特在英国《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治理结构被看作一个决策机制,而这些决策在初 始合约中没有明确地设定。更确切地说,治理结构分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即资产使用权如果在初始合约中没有详细设定的话,治理结构将决定其将如何使用。” 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他的《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一文中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应当尽可能地对应,既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承担风险的人应当拥有控制权;或者反之,拥有控制权风险的人承担风险。

公司治理研究的国内外分析

公司治理研究的国内外分析 公司治理研究的国内外分析 摘要:国外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EO和执行董事的创新自由,CEO和执行董事对股东或相关利益者的责任。国内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产权明晰、政企分离以及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基本上还没有把公司治理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 关键词:制度创新;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4)01—0043—03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六个主题 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关于公司治理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六个主题: 1.谁是企业的主人 关于这个命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1)股东拥有企业。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会导致经济效率的增加,而让经理对所有相关者负责,等于对谁都不负责,而只能为其捞取个人利益找借口。在存在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产权影响着企业效率的高低。人力资本必须以物质资本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物质资本的所有也应成为对人力资本控制的依据。 (2)相关利益者拥有企业。股东只是拥有企业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真正拥有公司的是公司的各相关利益者。该观点认为,公司并非属于股东们的实物资产的集合体。股东除了投入物质资本,对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作为创造财富的公司,它是确定所有参与企业在财富创造过程中进行合作的各方主体相互关系的法律框架。股东拥有实物资本,但不可能拥有人力资本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专用性投资,否则会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关于这一命题的争论难解难分,争论各方均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所以很难得出定论。事实上,这个命题包括两个子命题:一是谁应是企业的主人?二是谁是企业的主人?前者讲的是从企业的产生及其本质看,企业的主人应该是谁。企业作为法人,其本身并不具有实际的民事能力,而必须通过独立的自然人来实现。从现有法律构架来说,基本上都是以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确定其组成形式,当然其他投入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资本作为投入,但这一般只局限于事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衡量的非物质资本,对于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反映出非物质资本在创造财富过程中的作用,则很难事先作出规定。另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或然性和多变的环境,也使得难以在法律上把非物质资本的价值包括在内。这样,从一开始建立在物质资本投入上的法律构架,使其在与非物质资本的谈判过程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而后者则是强调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其实际的主人是谁。因为企业的目的在于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而在企业形成以后,经营过程中谁对创造财富最有发言权,谁自然就成为企业的事实上的主人。 2.董事会内部结构设计 由于经理主权的加强,经营者对股东的责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实施公司控制的资本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从而使许多学者开始转向企业内部,即对董事会的结构及其成员构成进行分析。关于董事会内部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

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研究。本文将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前沿进行综述,探讨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涉及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旨在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它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安排,明确了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责任,从而有效协调各方利益,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业绩表现。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治理理论逐渐丰富和完善。其中,关键的人物和事件包括: 1、董事会中心主义:这一阶段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拥有决策权和监督权,并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 2、股东权益保护:这一阶段于保护股东的权益,认为公司的最终目标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3、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一阶段强调除了股东和董事会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等)也应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公司治理理论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多元化的治理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模式不再单一,而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司治理模式。 2、董事会制度优化: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当前的研究主要董事会的结构、职能和独立性等方面的优化,以提高董事会在决策和监督中的作用。 3、股东权益保护: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以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力,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4、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拓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发展,学者们开始如何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公司治理体系,以实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 公司治理理论的未来趋势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一、引言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 益协调和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在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 是一个核心的议题,指的是代理关系中代理人行为可能偏离委托人的利益,造成资源配置 效率低下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代理问题分为两类:股东与经理人之 间的代理问题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 文献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二、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 1. 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是解释股东与经理人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该理论主要指出,由于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导致了代理成本的存在。这些代理成 本包括监督成本、控制成本和契约成本等,通过这些成本的存在使得代理问题变得复杂和 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机制,包括董事会制度、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市场竞争等。 2. 股东监督理论 股东监督理论主要强调了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在公司治理中,股东以监督经理 人的行为为核心,通过监督和激励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该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 有者,应该在企业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监督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3. 股东权利与公司绩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股东的权利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将股东权利水平与公司绩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股东的权利水平越高,公司的 绩效也越好。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支持。 1. 公司融资结构与债权人代理问题 公司的融资结构对债权人代理问题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债务水平较高时, 债权人的代理问题会随之增加。这是因为高债务水平会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从而使得债 权人处于更加脆弱的地位,公司有可能通过不当的行为减少债务的权益。 2. 公司治理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引言 代理问题是当一个人或群体委托另一个人或群体来代表自己的利益时所产生的问题。 在企业领域,代理问题尤为常见,因为公司股东委托董事会和高管来管理公司,但董事会 和高管可能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偏离股东利益,从而产生代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 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发展。本文将从两类代理问题的角度入手,分别探讨代理问题与 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 一、两类代理问题 1.1. 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代理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味着代理人拥有更多信息,并因此可以 利用这些信息来谋取个人利益。在公司治理中,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董事会和高管隐瞒 真实情况,或者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交易,从而损害股东利益。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在公 司治理中很常见,因此吸引了大量学者进行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方法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代理问题。通过加强内部 控制和监督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公司治理等方式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理 问题。一些研究也关注了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中的作用。 利益冲突是另一类常见的代理问题,指的是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 情况。在公司治理中,董事会和高管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而做出不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 从而引发利益冲突的代理问题。利益冲突的代理问题也是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方法来解决利益冲突的代理问题。建立激励机制, 使得代理人的利益更加与委托人的利益一致;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代理人的决策进行 监督和评估等。一些研究也关注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减少利益冲突中的作用。 二、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经济学、金融学、法律、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在公司治理领域,存在多种理论用来解释代理问题和企业治理的关系,例如代理成本理论、股东优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 问题的框架和方法。 除了理论研究,公司治理文献中还存在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研究者通过对不 同国家和不同公司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了在解决代理问题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近年来,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代理问题是指在组织中存在的代理关系所引发的冲突和利益不对称问题。公司治理则是指通过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来解决代理问题,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和价值。 根据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另一类是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是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核心研究方法之一。这类研究通常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代理关系和公司治理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财务经理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可以建立财务经理的行为模型,分析他们面临的激励问题,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实证研究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数据和统计方法,分析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例如公司治理机构、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等。 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是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研究的另一类重要方法。这类研究通常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的方式,对实际生活中的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公司董事会的代理问题,可以选择几家公司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董事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决策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经验性的建议和总结。还可以通过跨国比较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和时期的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经验。 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涵盖了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和结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本质和机制,为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经验。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定量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近年来,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公司治理可以被定义为企业的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企业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营者的短期利益及长期价值最大化,以及促进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治理的发展影响着企业管理和效率,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及相关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研究。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相关内涵,及其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来探讨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回顾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方法,简要讨论了公司治理评价方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首先,说明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相关内涵。公司治理是指企业管理及其组织机构的控制和把握,其本质是一种在多方利益共存的情况下,保证企业运行能力的体系化管理的过程。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方式,是以有序地营造企业的运行环境、积极开展企业管理及让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系统过程。 接下来讨论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理论层面上看,公司治理按照其运行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股权分置”与“内部管理”,由于“企业治理问题表征了股东与内部经营者的利益冲突”,因此“公司治理和企业的绩效是相对的概念,因此其关系也很难一言以蔽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公司

治理机制影响着企业管理和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改善企业绩效,使得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经营。 随后,本文探讨了关于公司治理评价的方法。近年来,公司治理评价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主要包括客观性指标法、专家评价法、实证研究法和投资者行为分析。客观性指标法通过定量计算来评价公司治理水平,它可以从公司治理机制结构、企业发展和财务状况等角度展开。专家评价法通过专家认可、习惯法则和经验知识等方式,对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实证研究法可以利用实证数据来衡量公司治理状况,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投资者行为分析可以从投资者行为中获取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从而对公司治理的优势及其局限性进行评估。 本文的研究指出,公司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勤支持,是企业实施财务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公司治理机制影响着企业绩效,决定着企业成功或失败,它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绩效,从而实现投资者最大化收益。未来,公司治理评价将会成为企业评估及其决策形成的重要依据,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的研究。 总之,本文综述了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的研究,阐明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相关内涵,讨论了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方法及其优势及其局限性。未来,公司治理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继续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治理的发展,从而为企业决策及其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代理问题指的是在公司和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东委托代理人(一般 是公司管理层)来管理公司,但代理人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而违背股东利益的现象。公司 治理则是指为了解决代理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规范,以促进代理人与股东利益 一致的管理方式。下面将对代理问题和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早期的代理问 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经理和股东之间的代理关系上。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经理人的行为可能存在代理成本,从而造成了委托—代理问题。 在代理问题的研究中,公司治理被视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种机制。Adams和Ferreira (2009)通过国际证券市场的比较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规模、内部控制制度等多个方面来衡量。Carter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具有独立董事的公司在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治理约束力度等方面表现更好。 除了公司治理,还有其他一些机制可以用来解决代理问题。契约理论是其中较为重要 的理论之一。Milgrom和Roberts(1992)利用契约理论,解释了公司内部的权责制设计问题。他们认为,公司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契约来提供经理人与股东的激励机制,从而解决 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研究也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La Porta等人(1998)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比较,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国际比较研究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司治理差异被认为是影响公司绩效和投资者保 护水平的重要因素。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是公司经营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人们通过建立 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减少代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代理问题和公 司治理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两类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领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代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根据研究角度和方法可以将代理问题分为两类: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利益冲突代理问题。 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是指在公司治理中,雇佣方(即股东)和代理方(即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股东通常无法完全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和管理层的行为,而代理方则可以通过掌握更多信息来捕获私利,从而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这类代理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司信息披露、董事会监督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关文献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设计激励机制以促使代理方更好地履行职责。 利益冲突代理问题是指代理方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导致代理方为了自身最大化利益而不顾公司利益的情况。此类代理问题主要集中在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研究表明,如果管理层的薪酬与业绩没有直接联系,就可能出现利益冲突代理问题。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激励合同、建立薪酬体系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解决利益冲突代理问题。 在公司治理文献综述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个角度进行综述。实证研究综述主要基于横截面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和面板数据研究等方法进行,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总结和归纳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理论研究综述主要从治理理论、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等角度出发,对代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根源和解决途径。两类综述相互补充,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从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利益冲突代理问题两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为解决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强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的结合,提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公司治理的发展和完善。

公司治理研究40年:脉络与展望

公司治理研究40年:脉络与展望 公司治理研究40年:脉络与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制度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公司的兴起,公司治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下,公司治理研究已有40年之久,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介绍公司治理研究的脉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公司治理研究的历史脉络 公司治理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次大崩盘,使得市场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美国学者贝尔等人提出了“代理 理论”作为解释公司治理问题的理论基础。代理理论认为,公 司中的经理人员代表股东行使股东权利,但由于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经理人员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进而加剧了公司治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公司治理问题在实践中反复出现,更 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公司治理问题。同时,不同的理论角度也逐渐展现出来,比如新制度经济学、社会资本论、行动者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使得公司治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动态的领域。 第二部分: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公司治理研究的过程中,国际上的研究领先于国内,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更为出色。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公司治理研究中有着很强的实践和理论积累,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而中国的公司治理研究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应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但是,中国的公司治理问题也呈现出诸多独特性,如股东结构分散,政府干预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入探讨。 同时,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在过去的研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董事会、股东益处等问题上,而近年来,随着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新的公司治理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比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公司治理研究将随着社会、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第三部分:未来公司治理研究发展的展望 面对未来,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将会面对很多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遇。从宏观上看,全球化的趋势将会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很多机遇,因为公司治理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更深层次地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公司治理研究将会越来越注重于信息披露、网络安全等问题。 同时,公司治理研究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如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等作为公司的相关利益方,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重视。公司治理中还有许多角色和利益关系,需要未来研究全面囊括这些因素。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一)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速度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和配置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挑战,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企业制度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关系的探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1 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八十年代初期。威廉姆森曾于1975提出过“治理结构”(ovemancestructure)的概念,这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己相当接近。Phliph和SyevenL:W artick在1988年发表的《公司治理-文献回顾》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相关利益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产生了。哈特认为,在以下两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将产生。第一,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代理问题,或者说是利益冲突问题;第二,存在着交易成本,从而代理问题小能通过一个完全合同来解决。也就是说,存在代理问题和小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将产生。公司治理可以当作是对初始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问题作决定的一种机制。 2 内部控制的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总体上说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早期的内部控制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的可能性,要求企业对交易实行授权与批准,对资产实行控制,对财务记录的审核与经营保管职务分离。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大量的财务舞弊现象,一些大公司相继出现经营失败,这些现象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为了研究经营失败及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反对虚假财报告委员会” ( COSO)对则务舞弊事件进行了全而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务舞弊事件都是由内部失控造成的,Coso随即开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布了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 2.2 国内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内部控制初步发展时期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会计和审计领域,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 (1)政府法规建设方面。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开始加大对企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doc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热点问题,如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代理成本、国家控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其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 近年来,国外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的焦点从最初的对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转到近年来对控 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研究。Shleifer和Vishny(1997)发现,当大股东掌握公司的控制权时,公司主要的代理问题已不再是经理人员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而是如何防止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占。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nes和Shleifer(2000)用一个概念“隧道挖掘”来形象地描述大股东的侵占行为。Bertrand,Mehta和Mullainathan(2002)认为隧道挖掘不仅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还会影响股票市场。李增泉等(2005)指出,资金侵占作为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的一种,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 现有文献对股权结构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 泛研究。Johnmn等(2000)的分析表明,公司控制者的持股比例由低到高变化对其侵占行为的影响体现出由持股比例低 时的堑壕效应到持股比例高时的利益协同效应。当控制者的持股比例较低时.其侵占能力随其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侵占也随之增加,产生堑壕效应;当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者在上市公司占有的利益很大,其与公司的利益趋于较高程度的一致,此时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侵占会减少,产生利益协同效应。李增泉等(2004)分析了资金占用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在较低的持股比例上,资金侵占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当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40%――50%时,资金侵占达到最大值;一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50%,资金侵占则随持股比例的提高而降低。高雷和何少华(2006)发现,在1998年,二次曲线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该模型既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也支持利益协同效应假说;在1999年、2001年和2002年,幂函数模型能够描述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且这些模型只支持壕沟防御效应假说;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大量侵占是公司治理失败 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法律对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力且股权高度集中情况下,控股股东对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侵害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治理问题。在我国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对抑制控股股东的资金侵占的有效性如何的问题上,高雷和何少华(2006)认为,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开会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公司治理模式论文

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公司治理模式论文: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缺陷日益突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模式受到越多越多的青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此,总结了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方法,对目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为国内外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治理模式 1 引言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过去那种认为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工具的传统观点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刘俊海,1997)。 随着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学者们不断地围绕利益相关者理论展开长期讨论。本文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旨在对前人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求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

2.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些学者受到启发,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他们利用另外一个与股东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来表示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Freeman& Reed,1983)。该定义揭示了企业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并非仅为股东服务。自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诞生之后,不同的学者给予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表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出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Freeman,1984)。该定义不仅把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把被企业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采取的行动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然而,弗里曼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产生了许多实际的问题,如利益相关者仅仅局限于“人”。美国管理学家威勒就认为,非社会性的个体与群体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比如恶化的或改善的自然环境(wheeler,1998)。卡拉克森(1994)则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卡拉克森的这一概念强调了资产的专用性,把弗里昂的定义范围进一步具体化和集中化。 国内学者贾生华、陈宏辉(2002)对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有一定代表性,他们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

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郑志刚 公司治理机制是解决现代公司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的各种机制的总称,它既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公司控制权市场、职业关注等外部控制系统,同时包括激励合约设计、董事会、大股东治理、债务融资等内部控制系统。 研究意义 公司治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资金的提供者按时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它构成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现代公司制度运行的核心。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显然对于提高中国现代公司的治理效率,从而最终推进企业改革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部控制系统 外部控制系统指的是尽管机制的实际实施超出了公司资源计划的范围,仍然可以用来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总称,它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公司控制权市场、声誉市场等。 1.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 ①公司治理的法律途径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②此外,政治因素的考虑对一国法律的制定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而言,对雇员的保护与对投资者的保护负相关,因而,法律规定是谋求高投资者保护程度的企业家与谋求高雇员保护程度的雇员的政治妥协。 ③公司治理体系的不同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 2.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 ①产品(要素)市场竞争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整体经济效率十分强大的力量,同时,它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②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监督力量对于新的和存在因量经济租或准租的活动而言十分微弱。 3.公司控制权市场 所谓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指建立在现代放熟的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基础之上,通过包括公司舞管、杠杆收购以及公司重组等在内的公司战略而实现的公司资产控制权力转移的各种市场行为的总称。这里的接管包括兼并、敌意和友好要约收购以及代理权竞争等。 接管实际发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接管者能够战胜目标公司经理人的“反接管”措施。 对接管的主要批评是,接管的收益来自享受的税收优惠、与原公司经理人、雇员终止合同,以及非效率的资本市场在价值评估中的错误 对以接管为代表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争论表明,公司控制权市场单独同样不是一个约束经理人的有效机制。 4.声誉市场与职业关注 市场交换的经济范式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存在一个政府来定义产权,并执行合约。即使不存在第三方,声誉或品牌作为私人机制,同样可以向当事人提供履行合约的激励。职业关注所提供的隐性激励不仅适用于经理人,同时适用于董事。风险的规避与折旧成为市场约束激励的能力的限制。因此,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可能既是有利的,同时,也可能是有害的,这要取决于企业与个人利益的协调程度。 二、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系统指的是机制的设计或实施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用来实现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它包括激励合约设计、董事会(外部董事)、大股东治理、债务融资等。 1.激励合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