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接入网的建设
如何建设接入层光缆网络

如何建设接入层光缆网络随着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接入网络中。
过去,光缆网络主要是满足传输网络建设需求,接入层光缆需求较少,少量的接入层光缆一般直接从汇聚节点拉出。
随着近年来数据光纤和用户光纤需求的迅速增加,电信运营商在接入层光缆的建设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如何建设接入层光缆网络,已成为业界广泛讨论的课题。
一、接入层光缆建设原则根据网络分层原则,我们将本地网光缆分为中继层和接入层,接入层光缆是指从本地局用局站到用户设备终端之间的光缆,接入层光缆又分为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
接入层光缆是各电信运营商重点建设的基础资源,总体上要从网络投资控制、安全性、可扩展性、结构清晰等几方面进行组织建设。
1.适度超前、分步实施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同时快速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
同时由于接入层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接入技术日新月异,在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接入层光缆网络规划,并按照规划分步实施。
---(学电脑)2.分层建设根据网络结构清晰的要求,接入层光缆要分为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进行建设。
主干层包括主干层光缆和光交接节点设备,配线层包括配线层光缆、光分配节点和用户终端设施。
主干层光缆建设要根据规划保持相对稳定,配线层光缆建设要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快的特点,要满足这些要求和特点就需分层建设。
3.拓扑结构选择光纤接入层主要有星型、线型和环型三种基本结构。
主干层光缆原则上采用环形拓扑结构,主要是因为用户业务接入的汇集层所承载的业务都需要提供环形保护或双路由保护。
对于农村等业务非密集区,光缆路由不具备成环条件的,主干光缆拓扑可以考虑暂不成环。
配线层光缆主要受成本和路由限制,难于成环组网,常采用树型或星型结构。
对部分需要较高安全性的业务,可以采用环形结构或双路由保护。
根据配线区域内用户及业务分布情况、安全性要求、客观地理条件等因素,灵活采用多个光分配点与单光交接点组网,或多个光分配点通过双光交接点组网的拓扑结构。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

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是指在建设和维护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它的出台旨在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确保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
首先,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阶段,需准确分析用户数量、覆盖范围和业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光缆总长度、节点设置和设备布局等关键参数。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未来扩容需求,保证网络的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
其次,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应符合光纤网络的基本要求。
光纤网络的核心是传输高质量的数字信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光缆的敷设质量,确保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遵循光纤的弯曲半径要求,防止光纤的弯折产生损伤,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另外,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应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作为用户与外界互联的入口,宽带光纤接入网络需要具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施,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此外,还需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更新安全设备软件,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应有完善的维护和管理体系。
在网络建设完成后,需建立相关的运维团队,负责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定期光缆检查、光信号测试、设备升级等,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建立故障报修机制,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并解决。
总的来说,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遵守对于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接入网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注重光纤设施质量、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可保证宽带光纤接入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卓越的网络体验。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间 的光 缆 ,主要 实现 接人层 的业 务汇 聚 ,并实现 与核心 层
城域网包括城域传送 网和城域数据网。中国移动的城
域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大多采取共缆方式。核心层局间中 继光缆和汇聚层光缆由于光缆容量较大 ,并且安全稳定,
能够满足长期基站、用户等全业务发展需求,暂不考虑光
TEL E C o M E N G I E E R I G TE C H N I S A N D S T N D A R 0 I A T I N N N C A Z o
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王 雪
( 国移 动通信 集团设计 院有 限公 司山东分公 司 济 南 2 0 0 ) 中 5 01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城域网光缆网络现状 ,对现网光缆能否满足全业务接入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了全业务接入网光缆 建设思路 ,并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方案。对于未来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网络规划、建设具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 关 键 词 城域 网 用 户接入 网 基 站接入 网 光 缆
( )按照 “ 5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用户接 入网规划、建设。根据各地市 自身地理、城市发展、基站 分布、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管线资源分布等整体合理规
划,重点包括综合业务汇聚点的设置、基站分纤点的设置、
光 缆网络 的规 划方案 。
()采用 “ 6 综合业务汇聚点 +主干光缆 +配线光缆+
P ̄ Rl f:日交 硒 换
I基 站
0光 端 终盒
■ 汇聚节点 固 光配线箱
图1 城 域网典型光缆 网络结构
对应城域网各分层 , 城域网光缆可分为 : 局问中继光缆、 城域汇聚光缆、城域接入光缆。局问中继光缆是连接各交 换局之间的光缆,主要为高端路 由器和多业务交换机之间 提供大容量 的S H或波长通道 ,实现汇聚层之问大容量 D
FTTH规模发展下光缆接入网络建设策略探讨

目 F TH规模 化发 展 的动 力 1
() 带 提 速 的 需 求 1宽
上 网 冲 浪 、视 频 通 信 、在 线 游 戏 、 I TV P 等 业 务 丰 富 了人 们 的 沟 通 与 生 活 ,给 运 营 商 带 来 了 丰 厚 的收 入 ,成 为 其 新 的 利 润 增 长 点 和 战 略 投 资 重 点 ,同 时 也 对 当前 网 络提 出 了更 为 严 峻 的 挑 战 。根 据 业 务 预 测 ,近 期 接 入 带 宽 需 求 为 :2 标 清 视 频 需 要6M bt ;1 高 速 上 网 需 路 is 路 /
F T 建 设 与 部署 Tx
余
劢
姜
杰
江苏省 邮 电规 划设计 院有 限责任 公司
南京
200 10 6
口 引言
国 内 各大 运 营 商 的 全 业 务 竞 争 已如 火 如 荼 地 开 展 ,原 传 统 固 网 运 营 商 在 固 话 业 务 下 滑 明
普遍 带 宽需 求 在 8 1 i s ~ 0Mbt 。 / 随着高 清视频 的逐步 发展 ,1 高清视频 路 的 带 宽 需 求 至 少 为 1 bts 引入 高 清 视 频业 M i , 0 / 务 后 接 入 带 宽 需 求 至 少 为 2 bts 0M i 。远 期 随 着 /
幅 减 少 ,易 维 护 且 维 护 界 面 清 晰 ,便 于 管理 ,
且 接 入 网 络 整 体 耗 电 少 。F TTH建 设 模 式 彻 底
摒 弃 了铜 缆 ( 括 五 类 线 ),建 设 与维 护 成 本 包
会 因 光缆 价格 的总 体走 势不 断 下 降 。此外 ,
F TTH建设还 可打造楼 盘光纤化 、信息化的亮
适应FTTH的接入光缆网规划与建设

』 b ) ~ 十 』,( d 6 , 0
一 2
平均 一
主 要 采 用 1: 4 光 ;政 企 客 户 接 入 按 6分
5 % P P 式 独 占光 纤 、5%以P N方 0 2方 0 O 式 收 敛 ,分 光 比取 1: 2 3 。取 某 城 市 现
—
般 进 行估 算 时 ,取 , 每个 光 则
该 区域 内平 均 配线 长 度 为
一
现 有 光 服 务 区 家庭 固 话 数 ×11 .。 近 2 3 内 ,家庭 客 户F TH接 入  ̄年 T
层 纤 芯 需 求 主 要 控 制 在 9 芯 以 内 。 通 6 过 分 别 测 算 家 庭 客 户 和 政 企 客 户 用 纤
可 知 , 政 企 客 户 用 纤 始 终 是 接 入 光 缆 网 纤芯 资 源 占 用 的主 体 。
图1 示。 所
在 1: 2 光 比 条 件 下 ,每 客 户 至 少 可 获 得 3分 1 bt 以上 的接 入 带 宽 ,接 入 光 缆 每 纤 芯 0M i/s
承 载 效 率 可提 高2 %以上 。 0
( 主干光缆 :指从本地端局出局的光缆 , 1 )
主要 拓 扑 组 网 形 式 为环 型 。 ( 配 线 光 缆 : 指 从 光 环 交 接 节 点 至 光 分 2 )
22 O/ 设 备 部 署 和 接 入 光 缆 网 的统 筹 . T
规 划
P ON网络 中 的 分 光 器 和 OL 是 两 个 重 要 T
_ 1 S T日CH 0l G、 / r0 l 1 o ,20 1 1 ・ 6
()近期用纤估计 l f ,
() b 中期用纤估计
的 区 域 , 用 户 为 均 匀 分 布 ,每 个 用 户 接 入 光 缆 按 x、J 向 放 置 ,接 入 光 缆 , 方
接入网中光缆物理网的建设

光纤 接入 网是 一个 系 统工 程 ,其规 划 与建设 必
须考 虑光 缆 物理 网 、接入设 备 、网管 系统及 维护 管 理等 要素 。其 中 ,光 缆物 理 网的规 划尤 其重 要 ,因
为线 路 系统 服务 年 限较 长 ,一 般 2 3 0~ 0年 ,变 动 起来 非 常困难 ,而且 一次性 投 资很 大 ,在综 合建 设 成本 中 占有较 高 的 比重 。因此 ,网络规 划要 本着 结 构合 理 、灵 活安全 、适 应未 来 发展 的原 则进 行 。
2 光 纤选 择
光纤 接 入 网传输 距 离近 ,带 宽要求 不很 高 ,但 成本 要求 很 严格 ,因此 光纤 接入 网 中使 用 l1 m 30n
波 长 的单 模 光纤 ,即 G 6 2光纤 。 .5 对于 4 8芯 以上 的光 缆 采 用 带 状 光 缆 。带 状 光
纤 芯数很 多 ,光 纤资 源不 共享 ,利 用率 低 。如果 远
断 提高 ,通 信业 务 已从单 一 的语音 业务 向数据 、图 像及 综合 业 务方 向发 展 ,接入 方式 多采 用 光纤 接人
即光纤接 入 网 。
端节 点 的用户 预 测稍有 偏 差 ,就会 造成 新节 点无 纤 芯而 原有 节点 纤 芯过 剩 ,影 响新用 户 的发展 。 2 星型 无递 减 结 构 。该 结 构 增 加 了光 缆 交 接 . 箱 。从局 端 到光 缆交 接箱 ,以及光 缆交 接箱 之 间的 主干 光缆 纤 芯无 递减 ,配 线光 缆是 从光 缆交 接箱 中 引 出 。此 种结 构最 突 出 的优 点是 主干光 缆纤 芯 的通
1 网 络 结 构
1 1 星型 结构 .
出 。因 主干光 缆 闭合成 环 ,使得 整个 光缆 线 路 网的 可 靠性 大大 提 高 。特别 是接 人设 备也 采用 环路 保护 组 网后 ,当主 干光缆 上 的某 点 出现故 障 时 ,通 信业
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浅析

接入 网 的 发展 与建 设 直接 关 系到 通信 、 的拓 展 、运 营 I 菁 服务 质量 、 网路 建设 投 资 和 宽带 网的实 现 【前 . ^ 的建 j 接
柏
辉
设 已 向从 铜 缆 向光 纤 模拟 向数 字 化 、 , 从 宽 书化 、 能 化趋 势 智
发 展
光 纤 宽 带接 入 网络 结构 和 选 择
由于 目前 I I D 术 成 熟 有 源 双 星 型结 掏 l C技 如匿 : 现 在 l 在 用户 密度 较大 区域 ( 商业 区 、 宅小 区 ) 住 得到 采用
无 源 双 星 型 结 构 所 采 用 的 P N技 术 不 仅 兼 顾 刮 现 在 投 资 O
c s me s c n mia a a i t , t e e itd ut o r e o o c c p bl y l i h xse
人 网的配 线 和 引 人线 , 因此 大 楼
综 合 布 线 也 应 纳人 接 人 网 建设
1 .单 一 星 型 网 络 结 构
分利用现有 的铜轴 电缆 和双绞线 ,结合 光 纤
媒 质来 实现宽带接入 网。 主题 词 : 光 纤 宽带接 八 网 网络结构 光
坪/ N轴 混合 网 不对称敷 字用户线
Ab t a : sr d T e t lt r o o t a a C S h sn c u e f p i l C e S c n t r n l d s sn l — t r d u l— tr i - ewo k i cu e i ge sa o b e sa n cu i g c ie n p s ;e n rn , w i l d n a t a d a s ̄ a d i g v , hl e te in sr c u e n l d s i g + b i i g h r g tu t r i cu e rn ul n d c b i g n r g + s r la i a l a d i n n t +e dn a C n ie n os r g di
5G网络中传输接入光缆的建设及组网研究

5G网络中传输接入光缆的建设及组网研究摘要:4G网络技术出现以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5G技术的正式出现并面向社会,也势必会赋予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相较4G技术来说,5G技术更具有效率性、时效性与连接性,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互联网用户,丰富其网络应用体验。
我国对于5G技术的研究处于世界前沿,而若想真正实现5G技术的普及,还需要做好光缆网的建设以及组网的研究。
关键词:5G网络;光缆网;建设;组网5G技术,又被叫做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工程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对5G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全人类社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建设水平,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
4G网络发展并应用至今,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传输网络的数据信息拥堵问题,一旦在同一区域内的同一时间点存在多个信号传输工作同时进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拥堵现象,从而导致传输速度变慢,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而5G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然而,5G技术的面世与应用,对于通信建设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其能够进一步提升光缆网与组网的建设水平,从而为5G技术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5G技术应用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终将迎来5G时代,届时,信息的传输速度将会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相较4G时代来说,一些依托于网络的功能效率也将同样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时,5G技术的运行效率是4G技术的百倍以上,因而相对应的,现阶段需要耗费一定量时间才能够得到的分析结果,届时将极大地缩短分析时间。
除此之外,5G技术还赋予了人类发展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4G时代,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由于受到传输速率的限制而无法具备更多的功能,而通过应用具有更高速率的5G技术,智慧城市与智能驾驶将会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再比如,依靠人工智能机器人所进行的远程医疗工作,在4G网络下,机器人可能会由于数据传输的不及时而出现错误操作或操作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应用5G技术,提升了传输速率,便能够大大提升智能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得以为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奠定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电信运营市场的拆分、重组,接入网的重要性愈加显得突出,无论哪个运营商,只有拥有接入网才能将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接入网的光纤化在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电信业务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推动接入网的光纤化进程,逐步实现接入网的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目前的电信网现状,结合国家就接入网建设方面的相关技术政策及体制,在总结光纤网络先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接入网中光缆网络的建设作一探讨。
1光缆网络的重要性光纤接入网的建设需要考虑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接入设备与光缆物理网,其中光缆物理网的规划尤其重要,这是由线路系统的特殊性决定的。
① 线路系统的服务年限较长,一般在20~30年;② 线路系统扩容非常困难,网络终端设备可通过升级或更新(在提供宽带业务时尤其如此)来适应用户需求,而线路系统一旦敷设完毕则很难进行大规模变动;③ 线路系统一次性投资很大,在综合建设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鉴于以上原因,在接入网的建设中应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工作,以建设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安全、能充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光缆物理网络。
一个理想的光缆物理网络必须满足整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和区域部分结构的灵活性这两个特点,以适应新业务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2光缆线路网的建设原则2.1 光缆线路配线法因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内的不同区域对宽带业务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所以如何采用灵活方便且适应性强,并便于将来用户光缆网扩容的配线法,是目前用户光缆线路网络设计需要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
常用的用户光缆线路的配线方法有以下3种。
2.1.1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与以前的铜线电缆直接配线法类似,即接入用户的配线光缆直接从主干光缆中引出,主干光缆的芯数从局端起向远端节点(即远端光分纤箱)逐级减少。
因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是向各个远端节点分配用户所需的主干光缆纤芯,根据节点所需的光纤数量及递减情况确定主干光缆的纤芯数,因此光缆纤芯的通融性极差。
主干光缆的纤芯数很多,光纤资源不共享,利用率低。
如果节点的用户预测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新节点无纤芯而原有节点纤芯过剩,从而影响新用户的发展。
另外,该配线法在可靠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当主干光缆线路出现故障时,因无备用或迂回光纤,受影响的用户面较广。
在用户光缆线路网建设初期,因光缆价格高、高速宽带业务需求量小且用户分散等原因,目标局至远端节点可采用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进行小范围内的用户光缆线路网建设。
随着光缆价格的逐渐降低和高速宽带用户的逐渐增多,则应该从光纤宽带、低损耗的特性出发,寻求一种更新型的用户光纤配线法。
2.1.2星树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星树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的网络结构与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相类似。
两者间的主要区别是:无递减交接配线法增加了光缆交接箱。
该配线法中,从局端到光缆交接箱、光缆交接箱到光缆交接箱之间的主干光缆纤芯无递减,配线光缆从光缆交接箱中引出。
星树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的最突出优点是主干光缆纤芯的通融性极高,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新用户的需求,且不同光缆交接箱中的节点可使用主干光缆中的同一对光纤,这就充分利用了光纤宽带、低耗的特性,使主干光缆的纤芯使用率增高。
另外,也降低了用户光缆线路网的综合建设成本。
这种配线法的最大缺点也是可靠性差。
2.1.3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是指主干光缆闭合成环,在环路上主干光缆纤芯无递减,配线光缆也从光缆交接箱中引出。
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与星树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有相同的优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主干光缆闭合成环,使得整个用户光缆线路网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特别是设备采用环路保护技术组网后,当主干光缆上的某一点出现故障时,通信业务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愈恢复,使用户受影响的程度减至最低,甚至感觉不到光缆线路发生了故障。
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安全性随着环上节点的增加而降低。
2.2光缆配线法的选择由于接入节点的业务类别、范围大小、节点位置远近以及经济能力等诸多因素,使得光纤接入网的网络结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基本原则是:首先建设主干光缆网,确定主干网络的网络结构,然后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发展配线网。
只要有业务需求,有可发展的用户,就可建设配线网络,使其就近接入主干网。
在选择用户光缆配线法时应考虑主干光缆的长期稳定性、配线光缆的灵活性,以及整体网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环型无递减交接配线法无论在通融性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是较好的,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择。
这种网络结构主要针对大中城市业务量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用户密集,可组成含多个局(所)的环型结构。
在用户分散和需求稳定的区域,可考虑采用星树型递减直接配线法。
在城市郊区或小城镇,由于用户密度较低,业务种类简单,在接入网建设的初期,用户业务需求暂时不太明朗,很难作出准确的业务预测,大规模的光缆网络建设可能会使投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发挥效益,因此可对确有业务需求的用户以及适宜光纤接入的地区采用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小区的方式进行建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利用自愈环的方式提高网路的安全性。
这种网络结构的特点是基本不划分主干和配线光缆,而是根据明确的用户需求决定光缆的路由和芯数。
因此初期宜采用星型或总线型结构,待以后业务和用户发展起来时再逐步建立环型混合网。
在以上几种结构的光缆网中,光缆路由的选择以及芯数的取定都要以城市整体发展建设规划为指导、以业务需求预测和用户分布为基础来进行,但由于光缆的服务年限较长,而业务预测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对其预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中远期),因此在进行用户光缆线路网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用户光缆线路配线法,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2.3光缆交接区的划分由于光缆与电缆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用户电缆线路网中交接区最佳容量的计算方法不适用于用户光缆线路网。
但交接区划分的原则是一样的,即光缆交接区应依附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物为界,并结合城市中现有通信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光缆交接区一旦划定,应相对长期稳定,不宜频繁地调整,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这是因为,光缆交接区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光缆交接箱为中心的小区域线路网络中心。
光缆交接区的稳定,有利于用户光缆线路网的规划和管理,同时也减少了调整线路的工程量。
换句话说,“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
电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被淘汰,所以在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期内,用户电缆和用户光缆将长期共存,两个网为重叠网。
在划分光缆交接区时,应根据现有电缆交接箱的分布情况,尽量做到一个光缆交接箱分管几个电缆交接箱用户。
2.4光缆交接箱的设置光缆交接箱应尽量设置在安全、隐蔽、施工维护方便、易于进出线、不易受外界损伤及自然灾害影响,同时又符合城市规划和不妨碍城市交通、不影响市容观瞻的地方。
另外,从无递减配线法的特点可以看出,光缆交接箱的设置地点越靠近主干光缆路由,则引入光缆交接箱的主干光缆受损伤的机会就越少。
除此之外,光缆交接箱内的光纤接头对防尘、防潮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光缆交接箱也应尽量设置在有良好防尘、防潮的地方。
在高压走廊,高温、腐蚀严重、易燃易爆的工厂和仓库附近,易受淹没的低洼地等场所不宜设置光缆交接箱。
综上所述,光缆交接箱最好设置在靠近主干光缆路由、进出线方便的地方,并考虑长远的维护便利。
光缆交接箱的箱体容量应考虑远期需求,即采用大容量、模块化结构,其配线单元可按满足近期业务进行配置,箱体容量选择需考虑中远期灵活方便地上下光纤,这样将来业务发展时可采用增加模块的方式扩容。
2.5用户光纤及光缆的选择策略接入网传输距离近,带宽要求不很高,但成本要求很严格,因此在接入网中使用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即G.652光纤。
考虑到光纤本身的传输损耗很低,光节点间距离一般也较短,所以应尽量避免追求过低的衰减参数,光纤衰减参数越低,光纤的造价就越高。
光纤损耗过小时,光设备可能要加装衰减器,额外增加工程造价,并使系统的可靠性下降。
对于48芯以上的光缆采用带状光缆。
带状光缆是一种高密度的光缆结构,这主要是多芯数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抗微弯性能好,机械保护性能也好,而且带状光缆的直径小,光纤密度高,便于实现一次多芯连接,每带光纤可以是4~16芯,建议采用每带12芯的光纤带。
总之,带状光缆在用户接入网建设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适合纤芯数量较多的场合。
应尽量统一在少数几种光缆类型和光缆纤芯数,使相应的纤芯连接器等器件品种一致,方便日后线路施工、维护和管理。
2.6主干光缆芯数的取值主干光缆纤芯数量是由光纤接入网结构、接入节点的数量以及接入网设备等诸多因素来决定的。
主干光缆纤芯数量的取定应充分满足近期组网所需芯数,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考虑期限应为5~10年,至少应为48芯。
建议主干光缆的容量以满足5~10个的光交接点的接入为宜,光缆的容量尽可能选择大对数带状光缆,一般以96、144、192等芯数为主。
对于用户密度较低、用户需求较为单一的地区,也可选择48芯的光缆;对主干光缆长度较长、用户密度较大、光交接点数量较多的段落,亦可选择更大芯数的光缆,如216、288芯等。
从经济性考虑,在确定光缆芯数时,主干光缆芯数须考虑远期的宽带业务。
考虑到用户对宽带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的经济性,并充分利用光交接技术的优点,主干光缆建设可分期实施。
从管孔的利用考虑,在用户光缆线路网发展初期,主干光缆的芯数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则浪费主干光纤,浪费投资,太少则主干光缆中可通融使用的光纤数量少,不利于业务的变更和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城市宝贵的地下管孔资源。
另外应该注意管孔的管径,现城市铺设的管道大部分是内径90mm的水泥管道和内径100mm的塑料管道。
按目前光缆的制造水平,100~250芯光缆外径一般在16~21mm之间,在管孔中穿放3孔28/32mm塑料子管,100~250芯光缆具有较高的管孔利用率;若主干光缆的芯数小于100芯,则管孔的利用率较低。
2.7主干光缆纤芯带的使用若将主干光缆的纤芯在各光交接箱终端并配线,则可方便灵活地组网,但过多的光纤跳接可能引起线路指标劣化以及增大投资。
为保证纤芯的灵活调度和保护投资,在工程实施中可将主干光缆纤芯带规划为共享纤芯带、独享纤芯带和直通纤芯带3种类型。
2.7.1共享纤芯带在主干光缆上安排1或2带纤芯(12芯/带),在每个光交接箱都进行熔接配线,作为公共纤芯,可与配线光缆网经光纤连接器连接灵活组网。
一般来说,此纤芯带纤芯在整个光缆纤芯带中最为重要,最为宝贵,一般供多个节点组成环网用。
以SDH业务为例:按2芯作为5+1的线路保护备用,则1带纤芯最少可组成5个SDH网络,按一般每环(或链路)10个节点、每节点平均容量为1000线计算,则此光纤带12芯至少可纳入5万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