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万能模型的推广

数学建模万能模型的推广

数学建模万能模型的推广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十、模型的推广山于折旧费用相对总成本费用很少,折旧费用对公司经济利益的影响能力是很有限的,|11±面模型求解过程也有力地说明了这点。

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公司在预定财务计划的时候,可以忽略掉折旧费用的计算来对计划进行估算。

同时,我们给出下面的理论证明:对于建造费用和房产的折旧费用给出如下相对保守的比较:由于房产公司它的月建造能力最少是22套,建材成本按i月份与i+2月份建房数H相同计算,即:二G+0. 5 x N: x (1 + )丿―二G+0. 5x /V; x(l + u^2)A J = (G+O. 5X 222*1. 1)-(G+O. 5X 222)=0. 1*0. 5*222△丿表示:这是△丿的最小可能值对于Z,=0. IX所有房子的损耗总月数比较△丿与乙,只有当所有房子的损耗总的月数$0.5*222,即2242时乙才相对占优。

可见△丿影响盈利的能力远大于乙。

所以这时应该适当地多考虑房地的早建设。

证明了上述论述的正确性。

即:公司在实际中可根据估算公式:L = S-G-K-X进行预算。

九、模型的推广通过对题LI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类规划问题。

我们建立了一个双LI 标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仔细分析我们建立的模型不难发现:这个模型不仅仅适用于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它对规划类问题的求解都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规划问题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在解决工业生产组织、经济计划、组织管理人机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模型的建立是为了解决一定量的资源分配给多部门的问题,若A部门分到的资源多,其余部门分的资源就会相对的减少。

通过资源配置最优化为杠杆平衡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决策者要通过概念抽象、关系分析可将各类影响因子放入规划模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得到兼顾全局的最优解。

本题的求解是一个典型的规划问题,我们模型的使用范圉非常广泛,涉及到投资时,有限的资金如何分配到各种投资方式上;工厂选址时,要兼顾距离原料区和服务区的路程……这一类问题均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13068-数学建模-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

13068-数学建模-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

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日期:2007-03-25]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评阅要点[本要点仅供参考,各赛区应根据对题目的理解及学生的解答自主地进行评阅]本题考察的重点是:从决策问题的海量的、不完全的、甚至错漏(带有噪音、错误、异型)的数据中分析出决策的逻辑结构和提取有用的数据(附录中许多数据是没有用的!)以及依赖数据信息,进而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本题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是规划问题,其中也包括一些预测模型。

因此,理解并且实现优化问题的基础结构是取得基本分值的必要条件。

1、目标函数的构成成分主要包括销售额表达式(注意如果作者利用了附录数据说明中的假设,则赢利与销售额等价),可以以课程为单位,也可以以学科为单位;包括由市场信息产生的对于不同课程的调控因子(竞争力系数);由于数据说明中的提示,也应该包括每个课程的申报需求量的“计划准确性因子”(学生用词会不同)。

当然,前两点更重要些。

2、约束条件构成对于出版社来说,所谓产能主要是人力资源,即策划、编辑和版面设计人员的分布形成主要约束;此外,书号总量(500)也应该作为约束条件;同时,在数据说明中指出的“满足申请书号量的一半”也应该以约束方式表达。

3、规划变量可以以每个课程的书号数量,也可以以学科的书号数作为变量,但是得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实现以上三点,对于问题的理解是比较全面的,应该得到基本分值。

进一步提高的分值来源于实现上述三点的具体模型的考虑和建模水平。

1)如果注意到数据说明中提示的,同一课程的教材在价格和销售量的同一性,销售额表达式是比较容易表示的:构造每个课程的、用书号数表达的销售额,然后将所有书号的销售额的表达式累加,形成总社的销售额的基本表达式,这是目标函数的主体部分。

2)市场信息产生的对于不同课程的调控因子(也称竞争力系数)的表示,是一个信息不足情况下的决策模型。

配置模型

配置模型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模型摘要本文讨论出版社的资源优化问题。

根据出版社的工作流程,我们将问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总出版社如何将总数一定的书号分配给各分出版社;第二阶段是分出版社如何将分得的书号数分配到具体的课程上,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在建立模型确定第一阶段的书号分配方案时,本文侧重于体现长远发展战略和增加强势出版社支持力度的原则,为此我们引入强势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目标函数。

强势是反映各分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满意度、市场排位等的一个综合指标。

我们首先对附件2所给数据提取市场占有率、满意度、市场排位等影响书号数分配的因素,统计出各因素历年的数据,并采用熵权法得到相应的指标权重,然后通过TOPSIS方法得到各分社在总社中的排名强势系数。

最后我们将所得到的强势系数带入目标函数,利用Lingo软件计算出各分社应分配的书号数。

为了取得更好更贴近实际的结果,我们对模型进行优化,通过引入稳定性的概念来约束分配方案中的奇异现象,最后得到更好的分配方案(表4.6)。

在第二阶段的书号分配过程中,我们以各分社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又建立了一个优化模型。

这里需要解决的难点是预测当年各课程的单位书号的销售量。

通过对附件3,4的分析处理,得到各课程往年的单位书号的销售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的方法预测出2006年单位书号的销售量。

最后用Lingo软件包求解得到结果(表4.8与附录3)。

最后我们根据得出的结果,对出版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给出了出版社在分配书号的过程中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时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资源优化,熵权法,TOPSIS方法,灰色预测,强势值。

1 问题的重述出版社资源配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发展战略,所以如何合理的分配出版社的资源,以达到出版社每年获得的利润最大,而且有利于出版社的长远发展,这就是本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书号,书号就包括了一个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信息,所以对出版社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是对出版社的书号进行合理的分配。

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

信息不对称(无法沟通,独自策略选择)
博弈过程---他招我不招,我判10年,招了5年,招划算
他我都不招,判2年,但无法串供,风险大
他不招我招,我马上被释放,招了合算

乙 甲 结果

招 -5,-5
不招
-10,0
不招 0,-10 -2,-2
甲的优势策略:“招” 乙的优势策略:“招” 优势策略组合:各判5年。当事人劣势。
但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会
作为证人无罪释放,他将被判10年;如果你招了,他也招 了,你们都将被判5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无罪释 放,你将被判10年;如果你们都不招,各判2年。”
思考:招还是不招?为什么?
分析:
博弈规则---坦白从宽(规则非常重要)
博弈前提---参与者都是经济人(自利、理性)
(2)资源配置中的公平原则
机会均等 程序正义 按贡献分配 确保基本生存
十八大提出: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 规则公平
权利公平:
罗尔斯的正义论(平等原则的平等,不 平等的平等)
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 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
机会均等: “在社会的所有部分,对每个具有相似动 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拥有大致平等的 教育和成就前景,而那些具有同样能力和志 向的人的期望,不应当受到他们的社会出身 的影响”。
P
MSR
0
Q
边际收益(效用)递减规律 (生理、心理作用,理性使然)
总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
P
MSR
TR
Q
TR线上某点的斜率是该点对应产量的边际收益
净收益 TNR MNR TNR=TR—TC MNR=MSR—MSC
(3)生产中的帕累托最优 以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为例 假如某种产品有市场,那么,配置多少资

模糊数学方法在出版社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方法在出版社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20 0 7年 2月
Fb O 7 e .2 o
文章 编号 :6 2— 5 X(07 0 — 0 2—0 17 0 8 20 ) 1 0 1 4
模 糊 数 学 方法 在 出版 社 资 源优 化 配置 中的应 用
金检华 , 李永 明 , 春泉 李
( 陕西师范大学 数 学与信息科学学 院, 安讯
第1 期
金检 华, :模糊数 学方 法在出版 社资源优化 配置 中的应用 等
1 3
版社 的教材估计该 出版社主要教材 的市场 占有率 、 场竞 争力等其他相关 因素。利润 与销售量 息息相 市 关, 而影响销售量的因素很多 , 主要有: 产品的市场 占有率 ( 反应市场的现有需求量) 产品单价 、 、 顾客 的满 意度 ( 反应市场对产品的潜在需求量) 。而作为决策依托 , 采集信息可靠性对其影响巨大。作为教材出版 社, 其消费群体主要是学校 , 根据数据可统计 出学校需求 占总需求 的9 %以上 。 5 然而 , 市场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稳定系统。考虑到市场信息 ( 主要是需求与竞 争力 ) 不完全 , 很难精 确地确立各因素与最终利益之间的量化关系 , 基于此类数据精确化程度低、 模糊性强的特点 , 建立模糊数 学模型 , 其基本思路为 :1 ( )提取影响书号数分类 因素的数据样本 ;2 ( )数据规范化 , 建立数据库 ;3 ( )选 择指标 因子和分类对象 ;4 (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给出总社的一个分类 ;5 ( )对分得的各类 进行书号数分配 ;6 ( )根据算得的历年册数利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下一年每 门课程的册数。 以下一 年 的最 大利润 为 目标 函数 , 立模 糊数 学优 化 模型 如下 : 建


Y=I1 or s. I ∑Nc . 1 / 1  ̄ ; t

2006年全国数学建模A题题目和优秀论文赏析

2006年全国数学建模A题题目和优秀论文赏析

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A题:出版社的资源配置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由于各个分社提交的需求书号总量远大于总社的书号总量,因此总社一般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完成后,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

资源配置是总社每年进行的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

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种情况下的决策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本题附录中给出了该出版社所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请你们根据这些数据资料,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

[附录]附件1:问卷调查表;附件2:问卷调查数据(五年);附件3:各课程计划及实际销售数据表(5年);附件4:各课程计划申请或实际获得的书号数列表(6年);附件5:9个分社人力资源细目。

出版社的资源优化配置摘要本文针对出版社资源分配问题,在满足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目标的前提下,以量化分析为基础,对出版社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的分配。

首先,对题目给出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从市场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三项指标来综合考虑总的效益。

根据盈利和销售额的同一性,预测出06年的实际销售额。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项指标的权重,将所得数据归一化得到最后的分社的综合排名。

数学建模资源分配方案

出版社资源分配方案摘要:针对信息量不足且历史数据量少的问题,为了减小预测的误差,本文运用了灰色预测法对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了很好的预测,譬如2006年各个课程的销售量和计划准确度。

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采用了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Excel,将所给的数据进行筛选和统计。

在灰色预测法中,我们先利用01~04年的数据分别对各个课程05年进行预测,求得预测的误差率。

若误差率小于20%,则采用该预测法来预测06年所需的数据,反之,应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筛选,重新预测。

灰色预测法有效地、合理地解决了本题的预测,并将销售量的预测误差控制在了15.51%以内。

最后,我们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将资源配置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用LINGO软件求得分配方案的全局最优解,总经济效益为74.697393*10个单位。

具体方案如下表所示:各分社分配到的书号数关键词:灰色预测线性规划市场竞争力计划准确度满意度一、问题的重述1.1背景知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提出,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十一五”也宣告了出版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出版发行业将面临因特网、手机短信、数字出版等科技发展引发的对出版环境的影响,不少出版社和发行单位已经或者正在开始着手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和规划,这种现象本身也是出版业理性回归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于出版发行单位而言,战略规划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过程,在于培养一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系统思考与应变能力,而不仅仅是规划的结果。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是我国出版分销行业全面放开的最后一年,深化体制改革以应对入世,正在成为出版发行行业的重中之重。

行业对竞争力的关注前所未有的重视,任何研究报告、市场调查、行业排名都会触动出版社敏感的神经。

教育出版对出版社的竞争力影响大,经营成为最主要的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力优势。

因此,占据出版业优势地位的教材出版业更注重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对市场做出科学的评估和预测,需要的就是一种科学的调查、评估和预测方法。

基于中台理念的出版单位统一资源中心建设——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

129传媒个案1.什么是中台中台是一种企业互联网架构,与前台、后台相对应,指系统中被共用的中间件的集合。

中台按照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可分为两个重要方面:(1)业务中台,构建组件化、服务化、高内聚、低耦合、高复用的业务能力,赋能前台应用敏捷开发,实现全网业务能力共享与业务流程贯通。

(2)数据中台,聚焦于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模型、数据服务。

2.中台在出版单位应用的背景与意义内容资源是出版单位最核心的资产,内容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是出版单位的核心工作,是出版单位融合发展的基础。

出版单位经过多年数字化建设,积累了大量数字化资源,形成若干满足不同需求的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

但出版单位数字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各平台独立建设,资源数据、运营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功能重复建设,资产管理粗放,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文件版本混乱,现有技术开发模式在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系统迭代升级上不具竞争力。

对业务系统较多的出版单位或集团来说,利用中台整合、集聚内容资源,进行规范化、资产化、智能化管理,构建全面合理的数字资产管控及应用体系,建立起支撑各业务平台快速迭代的公共能力复用中台,是促进媒体深度融合[2]、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基于中台理念的统一资源中心建设实施路径出版单位统一资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数据中台及业务中台,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构建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新生态”。

系统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统一资源中心建设以“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的双中台架构为基础,建设重点是“三统一五中心”。

3.1 统一什么?3.1.1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资源中心的“统一”首先是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标准在实践中可从三个层面去落实——数据模型、元数据标准、分类标准。

3.1.1.1 数据模型对各类产品及其他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必要组件、可选组件)、数据操作、人员角色、数据约束等。

教育出版领域数据模型可参考标准包括“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标准《GCZX 14—2014 图书数字资源内容标引规则》、国家标准《GB∕T 36642-2018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GB∕T 29802-2013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测试试题信息模型》《GB∕T 36453-2018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电子课本信息模型》《GB∕T 36098-2018 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虚拟实验构件封装》以及国际标准EPUB等,但这些标准还远远不够,出版单位需要在这些标准基础上修改完善并补充缺失的标准,建设企业数据标准体系。

Matlab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在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办更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最优化问题。

线性规划方法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计划安排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生产计划本质就是在目标一定时,对于人力、时间和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1。

综述了最优化方法,归纳了最优化闯题中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法,并给出了相应的matlab求解代码。

2。

提出了基于信息增益率的用电客户指标选择方法,根据信息增益率的大小选择对分类有贡献的指标。

关键词:Matlab,最优化方法,应用举例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people always hope with the least amount of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ime to do more things, this is the so-called optimization problem. 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is to solve the optimal problem, so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 by people's attention.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tion plan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but in essence is the production plan for the target certain human, time and material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problem.1·Studying the optimization,summing up the solutions of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both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and proposing the matlabcode.2·Proposing a new way based on information-gain-ratio to choose the powercustomer indices,selecting the indices which are more contributive to theclassification,in order to avoid over learning。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历年题目分析以及参赛成功方法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历年题目分析以及参赛成功方法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分析1. CUMCM历年赛题简析2. “彩票中的数学”问题3. 长江水质的评估、预测与控制问题4. 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5. 其他几个数学建模的问题数学建模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竞赛的水平主要体现在赛题水平;赛题的水平主要体现:(1)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即时性等;(2)多种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灵活性、开放性等;(3)海量数据的复杂性、数学模型的多样性、求解结果的不唯一性等。

纵览16年的本科组32个题目(专科组13个),从问题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题型三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1992年:(A)作物生长的施肥效果问题(北理工:叶其孝)(B)化学试验室的实验数据分解问题(复旦:谭永基)1993年:(A)通讯中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问题(北大:谢衷洁)(B)足球甲级联赛排名问题(清华:蔡大用)1994年:(A)山区修建公路的设计造价问题(西电大:何大可)(B)锁具的制造、销售和装箱问题(复旦:谭永基等)1995年:(A)飞机的安全飞行管理调度问题(复旦:谭永基等)(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问题(浙大:刘祥官等)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 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1996年:(A)最优捕鱼策略问题(北师大:刘来福)(B)节水洗衣机的程序设计问题(重大:付鹂)1997年:(A)零件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清华:姜启源)(B)金刚石截断切割问题(复旦:谭永基等)1998年:(A)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浙大:陈淑平)(B)灾情的巡视路线问题(上海海运学院:丁颂康)1999年:(A)自动化机床控制管理问题(北大:孙山泽)(B)地质堪探钻井布局问题(郑州大学:林诒勋)(C)煤矸石堆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贾晓峰)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2000年:(A)DNA序列的分类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钢管的订购和运输问题(武大:费甫生)(C)飞越北极问题(复旦:谭永基)(D)空洞探测问题(东北电力学院:关信)2001年:(A)三维血管的重建问题(浙大:汪国昭)(B)公交车的优化调度问题(清华:谭泽光)(C)基金使用计划问题(东南大学:陈恩水)2002年:(A)汽车车灯的优化设计问题(复旦:谭永基等)(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D) 球队的赛程安排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2003年:(A)SARS的传播问题(集体)(B)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问题(吉林大:方沛辰)(D)抢渡长江问题(华中农大:殷建肃)2004年:(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浙大:刘康生)(C)酒后开车问题(清华大学:姜启源)(D)公务员的招聘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2005年:(A)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问题(信息工大:韩中庚)(B)DVD在线租赁问题(清华大学:谢金星等)(C) 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问题(复旦:谭永基)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2006年:(A)出版社的资源管理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问题(天大:边馥萍)(C)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设计问题(北理工:叶其孝)(D)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2007年:(A)中国人口增长预测问题(清华大学:唐云)(B)“乘公交,看奥运”问题(吉大:方沛辰,国防科大:吴孟达)(C)“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D)体能测试时间的安排问题(首都师大:刘雨林)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一、CUMCM历年赛题的简析1.CUMCM 的历年赛题浏览2001年夏令营三个题:(A)三峡工程高坡开挖优化设计(三峡大学:李建林等)(B)城市交通拥阻的分析与治理(北京理工大学:叶其孝)(C)乳房癌的诊断问题(复旦大学:谭永基)2006年夏令营三个题:(A)教材出版业的市场调查、评估和预测方法问题(北工大:孟大志)(B)铁路大提速下的京沪线列车调度问题(信息工程大学:韩中庚)(C)旅游需求的预测预报问题(北京理工:叶其孝)2、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分析32个问题从实际意义分析大体上可分为:工业、农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生物医学和社会事业等七个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社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
摘要:本文首先对影响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各因素进行量化,在各课程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以经济效益最大也就是使销售总额最大为目标,以各课程分得的书号数要小于其申请的书号数;各分社得到的书号数大于等于其申请书号数的一半为主要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利用Lingo进行求解,得到出版社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竞争力量化准确度优化模型
1 引言
出版社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源、资金和管理资源等,它们都捆绑在书号上,经过各个部门的运作,形成成本(策划成本、编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财务与管理成本等)和利润。

资源配置是总社每年进行的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

由于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种情况下的决策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

2 模型假设
(1)假定同一课程不同书目价格差别不大,同时销售量相近。

(2)该出版社在定价时保持对所有教材利润率同一。

(3)调查问卷所提供的数据样本可反映A出版社在整个图书销售市场的销售状况。

3 模型准备-量化分析
3.1 市场占有率的量化
市场占有率充分体现了出版社的竞争力情况,对指导总社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出版社对学生做的市场调查,可以将学生购书的情况分别进行筛选。

这里分三部分考虑,依次是总体→科类→课程,逐步细化,得到各情况在各个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情况。

3.2 竞争力的量化分析
竞争力是由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决定的,合理的将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量化得到每个课程的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反映了某个课程在总体上的情况,但对于满意度,我们在前面只是量化了不同学生对A出版社各个课程的满意度,无法反映其在总体中情况,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

占有率和满意度都是小于1的,具有可比性,衡量二者在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将其权值定为:占有率0.7,满意度0.3,根据竞争力指数计算公式:
3.3 书号-销售量关系的确定
将各个课程每年的单位书号对应的销售数量计算出,利用平均移动法计算其销售量的走势,从而确定10年的各课程单位书号对应的销售量。

3.4 确度的量化分析
计划销售量和实际销售量都是根据书号计算出来的,假设每个课程每年的计划数量和实际销售数量都是由其书号和单位书号销售量推算的,并且单位书号代表销售量不变。

就可以根据下式确定前几年的申请书号数: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 目标函数
4.2 约束条件
(1)申请书号约束
根据附录四的数据说明:为保持工作连续性和对各分社计划一定程度上的认可,A出版社在分配书号时至少保证分给各分社申请数量的一半。

所以在进行分配时各课程实际得到的书号的大于等于申请数目的一半。

(2)人力资源约束
根据附录4提供的资料,可以将每个出版社的最大处理书号数得出。

每个分社的策划人员、编辑人员、校对人员的数量及最大完
4.4 模型的求解
利用lingo编程求解可以得到具体方案如表1。

5 模型改进与评价
本模型是利用优化设计思想,建立有关合理安排出版社书号分配问题的最优化模型,进行编程求解。

本文首先运用模糊数学的知识对72种不同的教材进行量化分析,并综合排名各教材的市场竞争力,找出
其中强势产品,在以增加强势产品支持力度的原则下,以经济利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合理的解决了不同类型教材市场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并在其基础上找到了合理的书号分配方案。

本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对于题目中各教材提取的市场占有率是根据题目提供的调查问卷中的有限数据求得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