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课件】【北师大版】

楚
方圆百里 不足1万人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葵丘会盟 (前651年)
齐桓公霸主地位 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 召集诸侯“葵丘 会盟”。
葵丘寺会盟殿齐桓公邀集诸侯会盟的塑像
晋文公是
怎样称霸的?
战国七雄形势图
B 晋 雍
新田
洛邑
A 齐 临淄
周
填 一 填
商丘 D 吴 吴 C 楚 郢 E 越 会稽
燕 赵 秦 魏 韩 楚
齐
填 一 填
你知道卧薪 尝胆的故事吗? 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十年复 国,能给我们什 么启示?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材料阅读
秦孝公即位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 法,即“商鞅变法”,大大加速了秦国 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 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写道: 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 三(3/10),然量其富居什六(6/10)”。
东 周
春 秋 :前770年—前476年
475770 年—前221年 战 国 :前 公元前
周平王 洛邑
春秋形势图 春秋五霸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燕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海
齐桓公 晋文公
秦
渭
晋
周
卫
齐
秦穆公 水
洛邑
鲁
宋
宋襄公
吴
越
海
王室土地: 方圆千里 楚庄王 周王城 王室兵力 : 14万人以上 封国都邑
(2)朝秦暮楚, 立场不坚定
合纵失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课件

总结: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一、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政治方面: 1、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2、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强化监察制度。 3、汉武帝提拔身边的侍从、宦官谋划军国大事 、发 布诏令成为实际掌权的“ 中朝 ”限制丞相的权力。 三、经济方面: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和严禁私铸货币等改革。
第
12 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汉武帝刘彻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及 作用,能够客观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2、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刘彻
认识一下汉武帝
高祖 刘邦(休养生息) 惠帝 刘盈
文 景 之 治
文帝 刘恒 景帝 刘启
结果: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 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总结:西汉与前朝相比疆域的拓展
匈
奴
西 汉 秦朝
商 战国 夏 战国 战国 西周 春秋
总结:比一比: 秦始皇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异同
秦始皇 汉武帝
不 同 点
相同点
思想上
政治上
焚书坑儒
废分封,立郡 县建立中央集 权制度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武帝 刘彻
(国势最强盛)
1、即位: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开始施展雄才大略。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回顾 以前内容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材料2: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 秦始皇: 所有《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 焚书坑儒
那么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 中央集权会如何来对待儒家思想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教学ppt课件

孔子的教育思想:
办 学: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论语》:其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而成。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 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7.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 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新确立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界对儒家学 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待传统文化的 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 我们的态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充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 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 适应中国的现代化。
第一单元
第1课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黄帝
炎帝的功绩: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 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 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 人,号称神农氏,他发明陶 器,开辟集市。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的含义:课本P46 2、“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殷墟
3、“甲骨文”的意义
(1)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2)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 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商朝青铜铸造业的高度发展 想一想:商朝使青铜器有那些种类?
时间
交战双 方
战争特 点
结果
声,文字异形。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件1北师大版 (1)

•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 B.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 C.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
一、元谋人
时间: 170万年前
地点: 云南元谋 (长江流域)
地位:我国最为著 名的早期直 立人
民民
二、北京人
不少 胜而上
——
地位:全世界最著名的晚期直立人韩
时间:约71万—23万年前
非 子
发现地:北京周口店
禽 兽 虫 蛇 。
禽 兽 众 , 人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4.“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 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 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 A.陕西省
B.云南省
• C.浙江省
D.北京市
• 5.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 是( )
表格整理:
名称 地位 时间 地点 体貌 工具
用火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 洞人
课堂检测:
•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最科学的是( )
•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 C.盘古开天说
D.古猿进化说
• 2.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3.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人中类国是:由女某娲种造古人猿进化西而方来:的上,帝我造国人是 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优质课件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1、贵族
诸侯、卿大夫、士 隶属于贵族,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 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2、平民
3、奴隶
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毫无人身
自由,随便被买卖或者杀死,殉葬。
按 血 缘 亲 疏 关 系 区 分 尊 卑 等 级
1.分封制的依据
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
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嫡长子继承制示意图
周天子 其 余 诸 子 和 异 性 贵 族 诸 侯 卿大夫 士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其余 诸子 周天子 诸 侯 卿大夫 士
庶
人
2、周王的分封: 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西周分封制
3、诸侯的义务:
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权利:授民授疆土 周王 定期朝觐、纳贡、服役。 诸侯 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
4、西周分封制的影响(作用) (1)巩固了国家统治,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2)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级身份
的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怎样理解
这句话?
• 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三种:
• 一、用祭祀弭灾
• 一个国家里的所谓重大事务,就是祭祀祖宗神灵与战争。 二、用祭祀求福 • 三、用祭祀报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天子 诸 侯 大 士 平 奴 民 隶 夫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角色扮 演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一、贵族、平民与奴隶
1、贵族
诸侯、卿大夫、士 隶属于贵族,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 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2、平民
3、奴隶
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毫无人身
自由,随便被买卖或者杀死,殉葬。
按 血 缘 亲 疏 关 系 区 分 尊 卑 等 级
1.分封制的依据
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
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
嫡长子继承制示意图
周天子 其 余 诸 子 和 异 性 贵 族 诸 侯 卿大夫 士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其余 诸子 周天子 诸 侯 卿大夫 士
庶
人
2、周王的分封: 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西周分封制
3、诸侯的义务:
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权利:授民授疆土 周王 定期朝觐、纳贡、服役。 诸侯 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
4、西周分封制的影响(作用) (1)巩固了国家统治,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2)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级身份
的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怎样理解
这句话?
• 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三种:
• 一、用祭祀弭灾
• 一个国家里的所谓重大事务,就是祭祀祖宗神灵与战争。 二、用祭祀求福 • 三、用祭祀报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天子 诸 侯 大 士 平 奴 民 隶 夫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角色扮 演
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早期中华文化

地
2000字左右。
点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3、发现意义 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重要活动,反
映了商朝多方面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 化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合作探究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1)甲骨文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于商王 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阶级关系,记录 了商朝后期大量的史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谢 谢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 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 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 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 种青铜器。
思考:青铜器的特点有哪些?
1.1米
重832.84千克,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
1.33米
精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影响: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青
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结构组成: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
治水特点:重在疏导 意义:既防洪又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当堂达标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 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
觥(ɡōnɡ) 酒器
尊 容酒器
兽面纹觯(zhì) 西周
酒器
高:16.6cm 拍卖价: RMB32,000,000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兵器 商朝龙纹钺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封面/前言/目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1页 0062页 0150页 0181页 0219页 0268页 0314页 0316页 0402页 0480页 0520页目录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学习与探究之二 寻访“丝绸之路”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 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4页 0103页 0161页 0205页 0221页 0248页 0275页 0327页 0354页 0356页 0381页 041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第7课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10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习与探究之一 破解彩陶之谜
第一单元 史பைடு நூலகம்时代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34页 0103页 0161页 0205页 0221页 0248页 0275页 0327页 0354页 0356页 0381页 041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 第7课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第10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12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14课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第16课 兼容进取的秦汉文化 第17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学习与探究之一 破解彩陶之谜
第一单元 史பைடு நூலகம்时代
2020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2页 0031页 0063页 0159页 0218页 0238页 0287页 0348页 0383页 0469页 0526页 0588页 0648页 0700页
封面/前言/目录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学习与探究之二 寻访“丝绸之路”
封面/前言/目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 课件
封面/前言/目录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6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第8课 早期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11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5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 学习与探究之二 寻访“丝绸之路”
封面/前言/目录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完整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