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合集下载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其制备及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一、纳米氧化铝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纳米氧化铝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是将溶胶和凝胶相互转化制备纳米材料。

溶胶是一种均匀的溶解液体,而凝胶则是静置后,具有凝固状态的胶状物。

溶胶的制备一般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等作为原料。

通过加入催化剂、保护剂等辅助剂,可以调节物质反应和氧化过程的速度及方向,从而制得不同质量的氧化铝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易于扩大生产的制备纳米氧化铝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可以将较难溶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结晶度、均匀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高温高压下气体分解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获得所需的气体和沉积材料。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气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二、纳米氧化铝的应用1. 电子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如高介电常数、低损耗、高绝缘强度等。

因此,纳米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例如,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压敏电阻、介电层等电子元件。

2.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材料在光学材料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可以调节其光学性质,如透过率、反射率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光致变色材料、高光谱材料等。

3. 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纳米氧化铝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将纳米氧化铝与磁性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例如提高介电常数、阻抗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材料等。

4. 生物医药材料近年来,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甄选范文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甄选范文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摘要:纳米氧化铝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其制备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本文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阐述了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并指出了纳米氧化铝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若干工作。

关键词:纳米氮化铝;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The research 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nanometer alumina powd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Wuhan, 43007) Abstract:Nanometer alumina is one of a kind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olid phase method, liquid phase method and gas phase method.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rocess .It also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nano alumina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me work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the future.Key words: nanometer alumina; solid phase method; liquid phase method; gas phase method引言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结构单元构成的材料。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铝(Al2O3)纳米粉体并研究了其形貌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l2O3纳米粉体呈现出较为均匀的球形形貌,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

此外,通过控制水热合成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为γ-Al2O3相,且晶型较为完善。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铝纳米粉体,形貌特征,均一性,分散性引言:纳米材料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关注,其中氧化铝纳米粉体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催化、传感、涂覆和陶瓷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热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材料。

因此,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为铝酸盐和蒸馏水,铝酸盐为Al(NO3)3·9H2O。

2. 水热法合成氧化铝纳米粉体:将一定量的铝酸盐溶解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得到铝酸盐溶液。

然后,在高压釜中加入铝酸盐溶液,并设定不同的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

完成水热合成后,用离心机将得到的样品分离,用蒸馏水进行洗涤,最终干燥得到Al2O3纳米粉体。

结果与讨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发现,采用水热法合成的Al2O3纳米粉体在形貌上表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

图1(a)显示了Al2O3纳米粉体的低倍放大图像,可以观察到纳米粉体均匀散布在样品表面。

图1(b)是对Al2O3纳米粉体高倍放大的图像,可以看到球形颗粒的细节,并且颗粒间的排列较为紧密。

根据粒径分析,Al2O3纳米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20-50纳米,且分布较为均匀。

通过调节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进一步调节Al2O3纳米粉体的粒径大小。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等。

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因此一般根据实际产品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

1.固相法固相法主要是将铝或铝盐研磨煅烧,发生固相反应后直接得到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法可分为:机械粉碎法、固相反应法;机械粉碎法是用各种超细粉碎机将原料直接粉碎成超细粉。

常见的超细粉碎机有:球磨机、行星磨、塔式粉碎机和气流磨粉碎机等;应用较多的是球磨机,但该法很难使粒径达到100nm以下。

固相法制备超细粉比较简单,但是生成的粉体容易产生团聚并且粉末粒度不易控制。

固相反应法又可大致化学溶解法、非晶晶化法、燃烧法。

a)化学溶解法化学溶解法主要包括碳酸铝铵热解法、喷雾热解法、铵明矾热解法三种;铵明矾热解法是通过用硫酸铝铵与硫酸铵反应制得明矾,再根据产品纯度要求再多次重结晶精制,最后将精制的铵明矾加热分解成Al2O3,其反应过程为: 2Al(OH)3+3H2SO4 → Al2(SO4)3 + 6H2O Al2(SO4)3 + (NH4)2SO4 + 24H2O → 2NH4Al(SO4)2·12H2O 2NH4Al(SO4)2·12H2O → Al2O3 + 2NH3 + 4SO3 + 13H2O 煅烧过程收集的炉气可制成硫酸铵循环使用。

该方法工艺简单,但由于生产周期长,难于应用于实际规模化生产。

对铵明矾热解法改进后形成了碳酸铝铵热解法,通过前驱体NH4AlO(OH)HCO3的合成和热解得到高纯度超细氧化铝。

李江[6]等应用分析纯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单分散超细NH4Al2(OH)2CO3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灼烧得到平均粒径为20nm的α-Al2O3纳米粉体。

该方法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热分解时的溶解现象,有利产品粒径的控制并且能简化操作,适合于工艺化生产。

喷雾热解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高温气氛中,从而使其中的水分蒸发,金属盐发生分解,析出固相,直接制备出纳米氧化铝陶瓷粉好方法。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简介纳米级氧化铝粉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氧化铝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纳米级氧化铝粉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制备方法纳米级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溶胶-凝胶法、气相法、水热法、燃烧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1.溶解:将铝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透明的溶液。

2.凝胶形成:通过加入适当的凝胶剂,使溶液逐渐变稠,形成凝胶。

3.干燥:将凝胶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溶剂,得到氧化铝粉末。

气相法1.气相沉积:通过将铝源蒸发或分解,使其在气相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2.沉积:将气相中的氧化铝颗粒沉积到基底上,形成氧化铝薄膜或粉末。

水热法1.溶解:将铝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

2.反应: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溶液中的铝源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3.分离:将生成的氧化铝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燃烧法1.混合:将铝源和氧化剂混合均匀。

2.点燃:用点火器点燃混合物,使其燃烧。

3.氧化:燃烧过程中,铝源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颗粒。

表征技术对纳米级氧化铝粉进行表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可以获取纳米级氧化铝粉的粒径、形状和表面结构等信息。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截面,可以获取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X射线衍射(XRD)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的衍射图谱,可以确定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晶体相、晶格常数和晶体尺寸等信息。

比表面积测定(BET)通过比表面积测定仪测量样品的气体吸附量,可以计算出纳米级氧化铝粉的比表面积,进而评估其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

应用领域纳米级氧化铝粉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催化剂纳米级氧化铝粉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环境治理、能源转化等领域。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

纳米级氧化铝粉纳米级氧化铝粉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高硬度和高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因此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氧化铝粉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铝粉的制备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溶胶-凝胶法、机械法和电化学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水热法、水解法、共沉淀法和微乳液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和植物法等。

二、氧化铝粉的性能氧化铝粉具有以下优良性能:1.高比表面积:氧化铝粉的比表面积很大,可以达到100-300m2/g,因此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催化性。

2.高化学稳定性: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酸、碱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稳定存在。

3.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高温下稳定存在。

4.高硬度: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材料。

5.高抗腐蚀性: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可以用于制备耐腐蚀的材料。

三、氧化铝粉的应用氧化铝粉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催化剂:氧化铝粉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催化剂。

2.陶瓷材料:氧化铝粉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用于制备高硬度的陶瓷材料。

3.涂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涂料,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和耐磨性。

4.填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填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和过滤性。

5.电子材料:氧化铝粉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电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绝缘性和导电性。

综上所述,纳米级氧化铝粉具有很多优良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超声亚饱和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

超声亚饱和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

54
32
165
4321
6\v n ^
54
32
16
54
32
16
\v n ^
\vn^\vn^\on^
\on^
1/1131/66214/3:
1/11
B; EGN Cǖ Բ EGN
图1 扫描探针显微原图
实验用低浓度N a HC O 3溶液为母液,
在搅拌条件下缓浓度K A l (S O 4)2,充分保证反应始终处于亚饱和HC O 3过量环境中沉淀出富含碳酸的纳米级氧化铝前驱体
[AlO(OH)HCO 3]-(沉淀中的M +表示一价离子或基团)沉淀在后续的煅烧过程中,因释放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气体,块状氧化铝粉体结构疏松,在粉碎时容易分散。

有效减少颗粒团聚,缩小纳米颗粒的二次粒径分布。

反应过程处于亚饱和状态,还能避免前驱体沉淀颗粒的长大,为最终获得纳米氧化铝提供先期保证。

本实验在超声振动条件下完成反应过程。

利用超声空化作用产生的微区高温高压环境为处于亚饱和状态的前驱体晶胚提功,使得原本在亚饱和状态下无法形核的晶胚得以长大成其次,超声空化作用在固体颗粒表面产生的大量微小气泡又抑制了它的聚集和长大,同时又为溶液提供了更多的非均匀形核界面,形核率由此大为提高。

另外,超声空化作用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和微射。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及其形貌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各种纳米材料应用于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氧化铝纳米粉体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可应用于诸如高分子材料、吸附剂等领域。

因此,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技术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快速、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生成具有良好控制形貌和尺寸的纳米粒子。

本文将以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作为核心内容,研究其形貌及相关性能。

首先,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给出制备条件,重点关注材料的形貌及其物理性质。

其次,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实验结果,主要包括对均匀度、尺寸、表面形貌等参数的测试,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形貌和性质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将介绍水热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优劣势及其应用前景,主要着眼于其物理性质及其未来应用。

经过一系列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水热法对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具有优势:首先,水热法是一种简便、低成本、快速的方法,因此有利于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性能;其次,水热法能够有效控制粒子的尺寸和形貌,从而获得最佳的物理性能,满足应用要
求;最后,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多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铝纳米粒子,其分布突出,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因此,水热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备氧化铝纳米粉体的技术,将为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更多技术支持。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探索更多新的应用,为氧化铝纳米粉体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粒度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

2.学习纳米氧化铝的制备。

3. 了解粒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掌握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纳米氧化铝因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烧结温度低,比普通氧化铝粉有着更优异的物化特性,在人工晶体、精细陶瓷、催化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纳米氧化铝粉末的制备方法众多,大致可分为气相法、固相法和液相化学反应法等,其中液相法制备Al2O3具有平均粒径小,分布范围窄、纯度高、活性高、设备简单、制备工艺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

许多学者就纳米氧化铝的合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采用各种方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铝粉体,但困扰纳米超细制备和应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由于表面能造成的粉体的团聚,转相温度高而使颗粒明显长大,人们一般通过添加分散剂来克服团聚,因此对分散剂的合理选择,制备条件的有效控制及分散机理、分散效果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本实验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2 h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其在煅烧过程中经历Al(OH)3→AlOOH(勃姆石)→γ-Al2O3→δ-Al2O3→θ-Al2O3→α-Al2O3的相变过程,此方法能得到的最小平均粒径约为25 nm。

三.仪器与试剂
试剂:硫酸铝铵、浓氨水(25-28%)、聚乙二醇(PEG,聚合度n=200、600、2000、4000)、无水乙醇等,纯度均为AR级。

仪器: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40ml陶瓷坩埚、陶瓷研钵、500ml烧杯、真空水泵、布氏漏斗、抽滤瓶、马弗炉、50ml量筒、分析天平、空气塞、干燥箱、磁铁、容量瓶250ml、称量纸、滤纸、玻璃棒、钥匙、表面皿、分液漏斗。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

四.实验步骤
1.查文献
《分散剂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
2.样品的制备
将十二水合硫酸铝铵(M=453.33)配成0.2 mol/L的溶液(需加热溶解),分别取出100 ml加入3 g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恒温磁力搅拌(45±5 ℃)使PEG迅速溶解,保持水浴温度,用分液漏斗将25 ml氨水逐滴加入匀速搅拌的溶液中(10 min),形成白色胶状沉淀,氨水加完后,继续搅拌5 min,然后抽滤(抽滤时要防止滤纸穿破),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1次,得到胶体样品。

胶体经70~80℃烘干,再800~1100 ℃煅烧2h,得到α型氧化铝纳米粉体,研磨后保存。

查阅文献《粒度分析基本原理》。

五.结果与讨论
采用不同聚合度的PEG作分散剂,测氧化铝粉体的粒径分布曲线,曲线的峰宽反映体系中所含颗粒尺寸的均匀程度,峰宽越窄则粒子的粒度越均匀。

1.完成表1内容。

表1 PEG聚合度与粉体颗粒分布的关系
2. 1.445 μm— 10.000 μm含量:%
3. 从图中读取最频值、中间值和平均值。

六.思考题
1.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
2.写出煅烧前样品制备的离子反应式,并说明氨水的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溶
液代替氨水?
3. 激光粒度仪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 等效球体的概念?
5. 以每组学号末两位为粒径大小,计算D[1,0]、D[2,0]、D[3,0]、D[3,2]、D[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