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

含油级别的划分及各类岩性的描述方法

1 含油级别的划分

2 岩性描述

1 含油级别的划分

1.1 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1.1.1 孔隙性(碎屑岩)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划分依据及描述见表1。

1.1.2 缝洞性(非碎屑岩)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划分依据见表2。

1.2 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1.2.1 孔隙性(碎屑岩)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划分依据见表3。

表1 孔隙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表2 缝洞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

1.2.2 缝洞性(非碎屑岩)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划分依据见表4。

表3 孔隙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表4 缝洞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

注:含油岩屑指表(断)面肉眼可见原油斑点的岩屑。

2 岩性描述

2.1 碎屑岩的描述

2.1.1 分类(粒度分类法见表5)

表5 碎屑岩类分类标准

2.1.2 定名

采用“颜色+含油级别+岩性”进行综合定名。岩性定名原则:

2.1.2.1 以含量>50%的粒级作为岩石的基本名称。

2.1.2.2 以含量在10—50%间的次要粒级,作为附加名词加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当次要粒级含量为25—50%时,用“XX质”表示;若含量占25—50%的为“砾级”,则改“质”为“状”;当次要粒级含量为10—25%时,用“含XX”作为附加名词加在基本名称之前。

2.1.2.3 含量<10%的粒级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

2.1.2.4 对泥质、灰质、白云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胶结物,其含量为10—50%时,按附加名词的原则参加定名。含量10%以下的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若含量超过50%,则作为基本名定名。

2.1.2.5 对于砾岩,只要砾石级含量超过50%,次要粒级可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当充填物主要为泥质,含量达25-50%,应定名为泥质砾岩;另外还可根据砾石的磨圆度进一步命名,砾石圆状-半圆状占50%以上的为砾岩;砾石半棱角状—棱角状占50%以上的则称为角砾岩。

2.1.3 颜色

在自然光下观察描述干燥新鲜面的颜色,并注意局部颜色的变化。

2.1.4 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由碎屑成分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岩屑、变质岩块、火成岩块、暗色矿物及云母等组成。现场描述时,应用放大镜或实体双目镜观察估计各种矿物成分的百分含量及各粒级含量。

6.1.4.1 碎屑成分含量>50%的,描述为“以××为主”;含量在25-50%的为“××次之”;含量在10-25%的为“含××”;含量<10%的为“微含××”;不能估计百分数的称“偶见”。

2.1.4.2 若没有一种成分超过50%,但有两种含量在40-50%之间,则描述为“成分主要为××及××”,优势矿物放在前面。

2.1.4.3 对泥质、灰质、白云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胶结物含量﹥10%的,按6.1.2.4 执行。

2.1.5 结构

碎屑岩的结构,是指碎屑颗粒本身的特点,如粒度、圆度、球度、分选性及颗粒表面特征。

2.1.5.1 粒度

碎屑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度,以颗粒直径计量,划分标准见表5。当粒度比较均匀,分选好,主要粒度已参加了定名,可不再描述,只补充描述次要粒度含量情况;分选较差的,应分粒度估计含量,对碎屑岩中的砾石,应分别描述一般,最大和最小砾径,但岩屑描述中只描述未破碎的原始砾径。

2.1.5.2 分选性

即衡量碎屑颗粒的均匀程度,一般分为好、中等、差三级。

2.1.5.3 磨圆度

指碎屑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和圆化的程度,一般分为棱角状、半棱角状、半圆状、圆状四级。

2.1.5.4 球度

指颗粒的形状,主要为中轴与长轴之比,短轴与长轴之比的关系,三轴长度愈接近相等,其球度愈高。一般分四种:圆球状、椭球状、扁球状及长扁球状。

现场工作中,只描述砾的球度,对砂级颗粒不作球度描述。

2.1.6 构造

2.1.6.1 层理构造: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2.1.6.2 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雹痕、槽模与沟模等。

2.1.6.3 变形构造: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滑塌构造、包卷层理等。

2.1.6.4 化学成因构造:结核、龟背石、叠锥等。

2.1.6.5 生物成因构造:虫孔、足迹、爬痕等。

2.1.6.6 裂缝描述:长度、宽度、缝面及充填情况等。

2.1.7 胶结物、胶结类型及胶结程度

2.1.7.1 胶结物:泥质、钙质、白云质、硅质、铁质、凝灰质、石膏质等。2.1.7.2 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

2.1.7.3 胶结程度:分疏松、中等、致密三级。

2.1.8 含有物

2.1.8.1 化石的类型、大小、丰富程度、完好程度及其分布状况;

2.1.8.2 斑点、斑块、团块、结核的成分、大小、形状及分布状况;

2.1.8.3 特殊矿物:如黄铁矿、褐铁矿、煤等.

2.1.9 含钙情况

用5%稀盐酸进行点滴试验,按起泡程度分为:强起泡(钙质)、中起泡(泥钙质)、弱起泡(钙泥质)、不起泡(泥质)四级。

2.1.10 地层倾角及接触关系

2.1.10.1 地层倾角:在岩心中,对清晰完整的层面应测量其倾角,按距顶距离进行记录。

2.1.10.2 接触关系:描述时说明上、下岩性间的接触关系。

常见接触关系有:渐变接触、突变接触(断层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冲刷接触等。

2.2 粘土岩的描述

描述的基本原则、方法与碎屑岩一致,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2.2.1 定名

现场根据成岩性及层理特征分为粘土、泥岩、页岩三种基本类型,并按非粘

土矿物含量进一步命名:

2.2.1.1 非粘土矿物含量为25-50%的,以“XX质”加在基本名称之前。如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等。

2.2.1.2 非粘土矿物含量<25%的,除少数有特殊意义的矿物(对比、分层的标志矿物、指相矿物)可作为“含××”参加定名外,原则上一般非粘土矿物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

2.2.2 颜色

有条件的情况下,粘土岩的颜色要区分原生色和次生色。

2.2.3 结构

描述非粘土矿物的外形特征(如砂、砾、泥砾的粒径)与分布状况。

2.2.4 构造

按2.1.6执行。

2.2.5 硬度

分软、硬二级。

2.2.6 其它特性:可塑性、吸水性等。

2.2.7 含有物及含钙情况

按2.1.8和2.1.9执行。

2.4 岩浆岩的描述

2.4.1 分类

见表7。

2.4.2 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是鉴定岩浆岩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结构可大致分为:非晶质(玻

璃质)、半晶质及全晶质。

2.4.3 构造

块状、条带状、流纹状、气孔及杏仁状构造、斑杂构造及枕状构造等。

表7 岩浆岩分类表

2.4.4 基本鉴别(肉眼)方法

2.4.4.1 岩石中若橄榄石含量很多就是超基性岩;若石英含量很多就是酸性岩;若二者都没有就是中性岩或基性岩。

2.4.4.2 深色矿物:黑云母多出现在酸性岩内,岩石中的深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者为中性岩,以辉石为主的为基性岩,以橄榄石及辉石为主的为超基性岩。2.4.4.3 深成岩:多具等粒、粗粒、中粒结构,也可能有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多见。可根据颜色进一步细分:

a) 黑色,其中不含石英,则为超基性岩;若矿物无明显节理,则可能为橄榄岩类,若岩石为黑色或灰色,含斜长石,无石英,可能是辉长岩或闪长岩。

b) 浅色,不含石英,可为二长岩、正长岩或霞石长岩;二长岩中正长石

数量接近斜长石,正长岩中主要含正长石,霞石正长岩中则含有霞石。

2.4.4.4 浅成岩:多具斑状结构,很少等粒结构,产状多脉状。

a) 岩石中若不含石英斑晶,可能为正长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辉绿岩斑状结构不明显,颜色为暗灰色;闪长玢岩具明显的斑状结构,斑晶为角闪石和中长石;正长斑岩的斑晶为正长石。

b) 岩石中若含石英,则可能为石英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石英闪长斑岩具正长石斑晶,花岗闪长斑岩具很少的正长石斑晶,花岗斑岩具较多的正长石斑晶。

2.4.4.5 喷出岩:多具玻璃质、隐晶质或斑状结构及气孔、杏仁、流纹、块状构造。

a) 岩石中若无石英,隐晶质的(微晶在阳光下反射可以鉴定)可能为玄武岩或安山岩、粗面岩。

b) 岩石中若有石英斑晶,则可能为流纹岩、英安岩。流纹岩为斑状结结,斑晶为石英和透长石,颜色很浅;英安岩具斑状结构,斑晶多为暗色石英,颜色较深。

2.4.5 描述要点

2.4.5.1 颜色

将岩心新鲜断面拿远一点,看它的总体平均颜色,颜色浅、灰白、肉红等岩石多为酸性岩;较深者,灰、黑灰、红褐等岩石多为中性岩;深色及暗色者多为基性或超基性岩石。

2.4.5.2 结构、构造(要全面命名)

a) 注意区分显晶、隐晶及玻璃质

显晶质:断面粗糙、可定出颗粒大小及矿物成分。

隐晶质:断口平整、一般看不到颗粒,定不出矿物成分,光泽弱、质韧。

玻璃质:断口光滑、质脆、具玻璃或松脂光泽。

b) 斑状结构岩石,基质结构应予描述。

3对于构造描述,一看有无气孔或杏仁状构造,若无一般为致密构造;

二看组成岩石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若无则为块状构造。与此相反则应考

虑为气孔、杏仁、流纹等构造。

c) 矿物成分

1)注意鉴别对定名起主要作用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霞石、石榴石等。

2)在鉴别对定名起主要作用的造岩矿物时,特别要注意区别;辉石与角

闪石;钾长石与斜长石;注意长石与石英的结构。

3)描述时首先说明岩石中矿物总的情况,分清主次,然后作单矿物特征

描述,并分别估计其百分含量。

d) 岩石定名

颜色+含油级别+结构(特殊含有物)+岩性

2.4.6 缝洞统计与描述

2.4.6.1 孔洞的分类、统计和描述

a) 孔洞的分类(按洞径大小)

1) 洞径≤5mm为小洞;

2) 5mm<洞径≤10mm为中洞;

3) 10mm<洞径≤100mm为大洞;

4) 洞径>100mm为巨洞。

b) 孔洞统计

以描述分段岩心长度为单位,统计岩心表面孔洞数量,计算面洞率。

分段岩心表断面各类孔洞数

面洞率=------------------------,个/10cm。

分段岩心长度

c) 孔洞描述

类型、大小(长X 宽 X深)、密度(面洞率)、连通性、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及其结晶程度。

2.4.6.2裂缝的分类、统计和描述

a) 裂缝的产状分类

1) 倾角>75°为直劈缝;

2) 15°≤倾角≤75°为斜交缝;

3) 倾角<15°为水平缝。

b) 裂缝的宽度分类

1) 宽度<0.01mm为超微缝;

2) 0.01mm≤宽度≤0.1mm为微缝;

3) 0.1mm<宽度≤1mm为小缝;

4) 1mm<宽度≤5mm为中缝;

5) 5mm<宽度≤10mm为大缝;

6) 宽度>10mm为巨缝。

c) 裂缝统计

以描述分段岩心长度为单位,统计裂缝条数,计算裂缝度。

分段岩心长度内裂缝总条数

裂缝度=-----------------------------,条/10cm。

分段岩心长度

a) 裂缝描述

类型、长度、宽度、密度(裂缝度)、分布状态、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及其结晶程度。

2.5 变质岩的描述

2.5.1 分类及命名

目前对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尚无统一的标准,加之在工作中接触较少,本标准仅对分布较广的区域变质岩分类和命名方法作如下要求。

2.5.1.1分类

以原岩的性质和变质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见表8)。

表8 常见区域变质岩分类表

2.5.1.2 命名方法

a)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及含量,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1)具变余结构、变余构造的,在原岩名称前冠以“变质”二字,如变质砂岩等;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先按构造划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及粒状岩几种基本类型。

b)对某一具体岩石详细命名时,应用下列原则:

1)基本类型确定后,将主要矿物置于基本名称之前,有数种矿物同时参加命名时,则按含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的原则命名。如岩石中片状矿物为主,呈现片状构造,定名为片岩,其主要片状矿物为黑云母,就叫黑云母片岩,若含少量石榴石,则称石榴黑云母片岩。

2)变质特征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等应在岩石名

中反映出来。如十字石榴黑云母片岩。

3)次要矿物含量在5-10%时,可加“含”字;对于含量﹥10%的,要直

接参加命名。

2.5.2 结构

2.5.2.1 变余结构:变余辉绿结构、变余花岗结构、变余凝灰结构、变余班状结构等。

2.5.2.2 变晶结构: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等。

2.5.2.3 碎裂结构:角砾状结构、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等。

2.5.2.4 交代结构:交代假象结构、交代蚕蚀结构、交代残留结构、交代穿孔结构、交代糯虫结构、交代斑状结构等。

2.5.3 构造

2.5.

3.1 变余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波痕构造、变余雨痕构造及变余泥裂构造等。

2.5.

3.2 变成构造: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构

造、条带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等。

2.5.4 描述要点

2.5.4.1 颜色:描述岩石新鲜面的总体颜色。

2.5.4.2 矿物成分

除描述含量最多的的主要造岩矿物外,还要注意变质特征矿物。

a) 若有变斑晶,先描述斑晶,后描述基质成分。

b) 若无变斑晶,则一般按矿物含量多少的顺序,依次一一描述,其中要特别注意变质特征矿物。

c) 常见变质特征矿物:红柱石、兰晶石、堇青石、十字石、硬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硅灰石、矽线石、方柱石、滑石、叶腊石等,还有一些矿物虽然不属于变质岩特有,但它们大量出现,也可作为变质岩的特征。如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刚玉、石榴石、钠长石等。

2.5.4.3 结构与构造

a) 结构:主要根据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及自形程度等方面进行描述。

c)构造:主要依据矿物颗粒排列方式。定向排列的要考虑片状、片麻

状、眼球状构造;无定向的应考虑为块状构造。构造是变质岩命名的主

要依据之一。其它特征如断口、光泽、裂缝及风化程度等。

2.5.4.4 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变质岩根据其构造可以大致分为二类:

a)具片理构造的片状岩石,根据片理特征还可分为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

b) 没有片理构造的块状岩石,如石英岩、大理岩等。

2.5.4.5 岩石定名

颜色+含油级别+(结构、构造、含有物)+岩性

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

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描述性研究论文

描述性研究 综述: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 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3.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 普查的缺点: 1.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2.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3.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其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人。 抽样调查优点:

课题研究地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

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

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评价指标体系 目录 展开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国家高新区的新要求,建立新的发展导向,引导国家高新区 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使命,体现国家目标要求和政策导向的目标需要,日前,科技部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环境测度指标两大部分组成。 与以往不同,本次制定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国家高新区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评价指标体系应定位于“政策评价”,从“四位

一体”和“五个转变”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从支撑性、投入性、和产出性等不同角度选取指标,尽可能使同一层次各指标具有独立性;用效率等比值型指标,不用总量等规模型指标,消除总量或规模等政策覆盖面的差异性影响;尽可能用可统计的量化指标,适当选择定性指标;按少、简、易操作的原则选择指标。 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重点,引导方向 通过人才、专利、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下科技企业等以及资本、技术、土地、资源等各种效率指标,重点强调“自主创新、创业环境、内生增长、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引导高新区的发展方向。 考虑差异,分类指导 充分考虑各高新区的土地面积、发展基础、支撑环境等差异,用“人均”、“地均”等指标,并引入“区域测度指标”,体现分类指导的思想,消除客观条件不平衡的影响,使评价结果和排序科学、公平、合理。 定量为主,定性为辅 在44个评价指标中,定量指标共39个,定性指标只有5个。 动态监测,国际接轨 评价指标尽量能与国际通用指标对照,便于与国际接轨,并借鉴《OECD 科学技术和工业记分牌》,建立高新区评价记分牌,通过长期观察和分析大样本的统计指标,既能不断筛选出更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高新区统计和评价指标,也能实现对每个高新区发展状况的动态监测。 自国家高新区建立以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先后于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制定和修改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时期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往的国家高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探索性

探索性 什么是探索性研究? 目的-提供对问题或状况的理解。 作用-加深对市场问题的理解,帮助分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真正的问题。有助于考察、解释消费者动机、态度与行为,并可提供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常用探索性研究技术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探索性研究就是定性研究。但实际上,两者虽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却仍有所不同。定性研究指由于收集的数据类型的限制其结果不能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可以说它是根据研究项目产生的数据的特点确定的。而探索性研究是由研究的目的定义的。 情境调查与个案研究 研究某种情境的一个方法就是考察其它相似的情境。如果效果理想,就可以将从其它情境中得到的信息有效地应用于目前想要研究的情境。

情景调查:选择曾遇到过相似情境的人或了解该情境的内行,向他们了解对该情境的体验。例如,当一个公司要设计自己的MIS 系统时,可能会去寻找那些曾设计过其他的信息系统的顾问,向其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经验。情境调查的数据通常从与个体的交谈中获得。 个案研究:研究其他情境并为之开发出一个详实、深入的情境测验,应用到目前的情境中。例如,利用个案研究在一段时间跟踪、监测一个高效的和一个低效的销售,其行为上的差异是可能导致成功的原因,但这些假定需要进一步验证。除与个体交谈外,个案研究的数据有多种来源,如公司记录的数据、已公布的信息、简单的观察均可以对研究有所帮助。 小组访谈:相对其它探索性研究技术而言,各公司更常应用小组访谈。小组访谈一般8-12位参加者,有主持人监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非结构性的讨论,时间约为1-2小时。参加访谈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讨论的主题和与会者的类型。一般来讲,有

描述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

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的适宜性评价

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的适宜性评价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持续改进,创制精品,顾客满意。预 防为主,安全健康,绿色环保。”它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持续改进确保装饰工程项目及相关活动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按合同、质量标准、图纸施工,创制精品工程,让顾客满意满。贯彻国家环境、安全方针。在装饰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强化事前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确保人员健康、财产安全。选料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预防或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创建绿色环保工程。 本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度≥90%。环境目标指标是:控制噪声污染: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固废分类收集率100%;合法处置率80%。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重大伤亡、火灾、机械事故为0;杜绝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职业病控制年度为0。 我公司通过两年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公司最高管理者也在思考和追求四方面的问题。(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顾客需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顾客期望的装饰工程;(2)确保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选用先进的工艺,环保材料,加强控制,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和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适合于人身安全与健康的活动与环境,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4)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合作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多回报,给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上述问题体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适应了顾客、社会、投资者及员工等各方的需求。公司在质量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引入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管理方针的变化也适应了上述变化。并通过严谨的管理,长期施工的经验磨练,严格的技术培训,优良的服务态度,并融入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作为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的可靠保障。 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使各装饰企业在不仅质量上、服务上争创最优,并且还应在环保、安全方面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又淘汰出许多质量或服务与内外环境不适宜的装饰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我公司之所以能在装饰市场保持不败,并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标志就是我公司所执行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与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宜,并以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为宗旨和方向,开拓本地市场、省内市场以及其他省市市场,并赢得顾客的好评。在长期的经营施工中,在对众多的顾客服务中,获得了顾客和社会的认可,并连续十六年被市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公司按照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使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完全适宜内外环境,实现公司的方针和目标。 总经理:年月日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

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

05.第五讲 描述性统计分析评价方法

第五讲描述性统计分析评价方法——综合指标 实际上,从这一讲开始的教学内容都是介绍教育评价技术中的重要方法——教育统计分析方法,也即是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两大部分。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对数据资料计算综合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指标值对教育客观事物给予评价。所谓综合指标指的是从数量方面综合说明事物特征的指标。常用的综合指标有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和标准差。重点介绍后面两种。 二、综合指标的计算及解释 (一)绝对数(规模) (二)相对数(程度) (三)平均数(水平) 通常可用符号表示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未经分类汇总的测量数据资料)计算方法见p62的(4.1)公式。 2.加权平均数(已经分类汇总的资料)

①组距数列平均数(对测量数据分组统计人数)例如P63表4-1的资料。计算方法如P63的(4.2)公式及83名教师平均年龄的计算。 * 为了减少计算的麻烦,在此介绍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 A、操作步骤 计算器的统计功能的计算只能得到如下六个统计结果:n(数据个数)、(数据和)、(数据平方和)、(平均数)、(总体标准差)和S(样本标准差)。操作步骤如下:1)显示统计状态:2ndF STAT(或SD) 2)输入数据:每输入一个数据按DATA 3)取出统计结果:这时六个统计结果均处于待取状态,可根据需要取出其中的结果。 B、注意事项 1)若需继续进行第二组数据的统计运算时,需取消统计状态,再按上述步骤操作。按2ndF STAT即可取消统计的状态。 2)若不需要计算、、、、和S时(即进行 其他一般运算时),也应取消统计状态)。

筛选评价指标的综合方法(完稿)

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组合方法 李斌1毕永斌2潘欢2樊会兰2 (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2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工程的发展,需要改变过去对油田开发效果单一评价及确定评价指标凭经验的状况,必须要进行综合评价。而筛选评价指标又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筛选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与可信。在简单分析了筛选方法的利弊后,采用简化的专家一次打分法、比重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组合方法。组合筛选方法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指标相结合,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出发,在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中优化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并能反映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指标,避免了因量纲、单位、数值量级的不同,而造成的筛选前需进行评价指标一致化与无因次化处理,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单便捷。从筛选评价指标两种方法的结果看,应该说是可行的。 关键词油田开发影响因素筛选指标综合评价组合方法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screening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LI Bin Biyongbin panhuan jidong oilfield company of CN PC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need to change the past in oilfield exploitation effect a single evalu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the situation with experienc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project. Screening evaluation index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screening of the correct or not, related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reliable and credible . Use combination method of simplified experts a scoring method, method of specific gravity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aft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reening method. Combination screening method combine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d combined with technology, economy, management and so on various index,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theory, optimization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independence, and can reflect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from Influence factor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effect, I t avoids uniformization and non-dimensional processing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of Dimension, unit, orders of magnitude different. It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simple and convenient. It is

第3章 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A 观察法 B 临床试验法 C 病例询问法 D 干预试验法 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二代发病率 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B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以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C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D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从最后一个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暴露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 早期发现病人 C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 治疗病人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

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

土地适宜性评价标准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已经对农、林、牧、渔等各业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的评定。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 二、评价的工作程序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室内准备及资料收集、适宜性评价、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具体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明确的评价目的 (2)组织技术力量及准备评价用品 (3)评价对象的选择 (4)资料的收集 (5)评价因素的选择 (6)评价因子极限指标的确定与指标分级 (7)评价因子图的制作 (8)评价单元的划分 (9)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10)土地适宜类的确定 (11)土地适宜等的确定 (12)土地限制型的确定 (13)评价结果的核对 (14)面积量算、平差与统计 (15)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制作 (16)评价成果的分析与评述

有关时间的描述方式 有关时间的描述方式

有关时间的描述方式 ⑴直接表达: 所有的时间都可以用“小时+ 分钟”直接读: 5:10 five ten 7:30 seven thirty ⑵添加介词表达: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可以用“分钟+ past + 小时”: 5:10 ten past five 4:20 twenty past four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在半小时之外,可以用“(相差的)分钟+ to + (下一)小时”:5:50 ten to six 9:49 eleven to ten 如果所表述的时间恰好为半小时,可以用“half + past + 小时”: 11:30 half past eleven 2:30 half past two 如果所表述的分钟和15有关,就有三种表达法:(15分钟又叫一刻钟:a quarter)9:15 - nine fifteen ; fifteen past nine ; a quarter past nine 3:45 - three forty-five ; fifteen to four ; a quarter to four ⑶整点:现在是两点整。 It's two. It's two o'clock. 另外英语中的noon 和midnight 可分别直接表示白天和夜晚的12点: It's (twelve) noon. 现在是中午十二点。 It's (twelve) midnight. 现在是半夜零点。 ⑷大约时间: It's almost two. 马上到两点了。 It's not quite two. 还不到两点。 It's just after two. 刚过两点。 *若想表明是上午,可在时间后加上a.m.,如:thirteen past six a.m.(上午六点十三分)。若想表明是下午,可在时间后加上p.m.,如:four o'clock p.m.(下午四点)。 一、课时内容 A. Let’s learn A. let’s do 二、课时分析 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本课时围绕“时间”这个话题展开内容,包括A. Let’s learn A. let’s do 两个板块。 本课时的A Let’s learn.部分通过张鹏和John 讨论John 的一天来呈现有关课程和三餐的单词及词组的词形及意义。 A Let’s do 部分则是通过活动来操练A Let’s learn. 中的词汇及词组。本活动训练孩子们手脑眼的配合,强烈训练单词的音义匹配,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惜时、守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三、课时目标 1. 能够听、说、认、读A Let’s learn.部分关于课程和三餐的单词及词组:English class ,music room ,PE room ,breakfast ,lunch ,dinner 。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附件1 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表1 广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代码代表性指标指标性质 创新A1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正向指标A2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正向指标A3专利授权量(件)正向指标A4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A5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正向指标 协调B1总资产贡献率(%)正向指标B2产品销售率(%)适度指标B3民营工业产值占比(%)正向指标B4工业投资效果系数正向指标B5区域工业经济差异系数逆向指标 绿色C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逆向指标C2单位工业产出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亿元)逆向指标C3单位工业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4单位工业产出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亿元)逆向指标C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立方米/亿元)逆向指标 开放D1工业出口贡献率(%)正向指标D2工业出口交货值(亿元)正向指标D3广东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正向指标D4外商及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正向指标D5外商及港澳台控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正向指标 共享E1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正向指标 E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正向指标 E3劳动者报酬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正向指标 E4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正向指标 —1—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A1 研究与发展(R&D)投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A2 研究与发展(R&D)人员数(万人)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人员数。 A3 专利授权量(件) 指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的件数,是发明、实用新颖、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授权数的总和。 A4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A5 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指规模以上工业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 —2—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 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3、偏相关:在某一现象与多种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 六、方差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