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的尝试.docx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言文阅读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文言文阅读在学生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进而加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促进文言文传承与发展。
部分就是针对这一现状进行详细阐述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前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普遍存在兴趣不高、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探讨如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完善监测评估机制,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促进文言文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阅读时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1.3 研究意义文言文阅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于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课教学的效果,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提升文言文阅读课教学的效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文言文作为汉语文字的原始形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而且,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研究文言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和传承,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推陈出新,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docx

推陈出新,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选入课本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意蕴。
但是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屮,教师大多以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传授文言文知识,导致学牛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文言文的鉴赏分析能力难以提高。
为此,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用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的文言文理解与鉴赏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水平,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上,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了耐心,产生厌学心理。
钱梦龙老师说:“教师教的重点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精彩的导语、讲授多样的文化知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苏轼的《赤壁赋》时,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乂是需要学生整篇背诵的文言文,授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起苏轼大起大落的传奇的一生以及有关苏轼的一些民间故事,激发起学生对苏轼的好奇心,学生纷纷被苏轼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进而对《赤壁赋》的学习也就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要一睹东坡居士的文采,与其共游赤壁,羽化登仙。
再如,讲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众所周知,文章不仅是了不起的书法作品,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
于是在讲授时,我先给学生呈现了《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并向学生简要介绍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法作品,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比如《兰亭集序》中一共有二十一个“之”字,学生观察会发现每个“之”都写得不同,眼中跳动着光亮, 跳动着他们对屮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憧憬,学生口然地对《兰亭集序》的学习产牛强烈的愿望,教师讲授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
利用精彩的文化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对于理解古代经典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学生普遍对文言文阅读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提升文言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当前,文言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文言文较为晦涩难懂,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2. 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古诗文或经典故事的阅读,缺乏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和习题练习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文言文阅读课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有必要探讨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包括古代散文、文章、诗词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接受度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理解古文背后的深层含义。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古文的内在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3. 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方式,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例谈高三文言文阅读有效复习策略.doc

例谈高三文言文阅读有效复习策略从2018年开始,高考从分省命题逐渐走向全国统考。
到2017年,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分别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三套试题。
2017年的高考语文全国试题,依据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考查内容和题型设置做了不少的调整。
在近几年的全国统一命题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选材沿袭往年对人物传记的考查,包括所设题型都是近年语文高考试题中最为稳定的模块之一。
针对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实际,总结规律,研究方法,高三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可以更加有效。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高三语文复习有一句口号:“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其实,在老师们的复习教学中,“回归课本”最多的是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课。
那么,回归那些课文?怎么回归课文?笔者试图从高考命题中找到较为有说服力的依据。
以文言虚词的考查为例,高考命题常常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虚词用法异同的方式,检测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为了降低考试难度,同时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试题命制时,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中选取4个句子外,另外4个句子全部选自中学课本,考查考生知识迁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对近五年高考选用的课内文言虚词涉及的课文篇目进行统计,情况如下:2012年试题中,文言虚词考查命题涉及课内文言语句作比较的,有安徽、天津、江西、湖南、浙江、山东、四川七卷,覆盖了中学语文新旧课本的17篇文章。
选句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赤壁赋》,各有3句;其次是《逍遥游》《兰亭集序》和《师说》,各有2句。
《陈情表》、《劝学》、《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苏武传》、《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游褒禅山记》、《祭十二郎文》、《孔雀东南飞》、《伶官传序》等也是命题者选材的对象。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逐渐淡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中小学教育逐渐将文言文阅读作为常规规定的课程之一。
而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完善文言文综合性学习的知识框架。
文言文阅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还需要了解对应时代的历史、政治、文化等背景知识。
建立完整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知识框架,便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
其次,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简单地通过讲解或让学生阅读大量文言文课文,是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的。
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文字解释、实地考察、情景演练等。
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理解文言文的语言、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新视野。
再次,需要通过不间断实践来巩固文言文学习成果。
语言是一种技能型学科,需要不停地进行反复推敲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加深理解。
为此,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各种文言文学习实践活动,如模拟文言文读者讨论会、文言文语境速写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能力。
最后,需要营造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学习氛围的优劣对于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开放思考,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中的语言禅境、人文情感和现代思考。
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为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总之,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不断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学习状态。
让我们在推进文化传承的道路上,共同为祖国的未来建设献出更多的力量。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摘要】现代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复习课通常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实教学资源以及评估教学效果等步骤进行探讨。
在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
结论部分指出了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对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学生参与度、教学资源、充实、教学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言文阅读在古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汉语和文学的基础。
在现代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普遍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学方法传统而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教学资源匮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教材支持;教学效果难以评估和检测,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对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水平。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实教学资源,以及评估教学效果,旨在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随着教育水平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面临着更新
和改进的问题。
为了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
化。
建立系统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内容。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
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古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句式结
构等基本知识,以及古代文章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效果。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传统的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厌倦和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参与到
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解题训练、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改编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教师应
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答题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
学习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言文的地位逐渐下降,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
然而,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兴趣首先,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该多以故事与生活中人物为主题,将文言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
比如,可以用"援助老人"这样的主题,让学生学习并比较各个时代的文言文文章,感受其中的爱心、责任、感恩等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教学效率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很多学校的语文老师而言,文言文阅读复习课只占很少的时间。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文章的要点。
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如通过多元化的策略,利用切入点、认真解析、全文备选、独立仿写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学生口语表达再次,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一项关键是注重学生口语表达。
虽然文言文的语汇和语言结构都比较复杂,但是学生对文言文的口语表达、朗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对于阅读文言文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即兴歌唱、即兴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而且要在教学中多指导学生朗读,保持语音纯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度与正确性。
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教师们应该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和其他现代技术,制作一些富有互动性的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这些资源有着很高的教学效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尽管文言文的地位已经不如以前,但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高三占诗文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广州市第一中学语文科杨雪梅
在高三语文备考中,古诗文复习备考至关重要。
从08年广东省语文高考试卷组成来看,古诗文所占的分值达35分,古诗文在语文基础知识总分90分中所占的比例是39%,在全卷总分所占的比例为23%,成为高考仅次于作文40分的主要考核内容(见附表一)。
附表一08年广东省髙考语文试卷各部分知识分值分析
—- 语言基础12分13%8%
二古诗文阅读35分39%23%
三必考现代文阅读16分18%11%
四选考现代文阅读15分17%10
五语書运用12分13%8%
六作文60分40%27%古诗文复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考试的成败。
但到了高三,古诗文复习却要面临种种困难。
首先要学好古诗文,学生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因为古诗文的学习非常注重积累。
如果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积累并掌握各种文言现象和规律,学好古诗文几乎是不可能的。
古诗文的教学也是非常讲究序列性的,只有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逐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到了高三,古诗文的复习才能初见成效其次,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的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面临两次行政分班。
这样的行政分班在客观上造成古诗文学习的序列性难以延续。
尽管有教材为教学依据,但是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都不尽相同,哪怕是同一篇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掌握的方向难以一致。
行政分班会让每个教师都要面临一个难题:接了新班后,必须在最短的吋间内缩短与学生的磨合期,了解学生,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
当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己经到了高三冲刺阶段。
高三阶段复习古诗文,还要解决两个难题:第一,根据高二的学情,如何在高三
拾遗补漏;第二,如何在拾遗补漏的基础上,强化古诗文的复习,提升学生占诗
文阅读的能力。
如何在高三提高古诗文的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
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提高古诗文复习的有效性做了尝试。
一、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会古诗文阅读
到了高三,有部分老师认为高考古诗文考的是课外的阅读,就认为没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复习。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所学的古诗文知识是零散的,如果能够采用他们熟悉的教材来对文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类,尤其是掌握分析文言现象的方法和规律,结果会事半功倍。
二、充分利用典型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在对教材的复习整理过程中,学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些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和规律。
就可以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精心挑选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学以致用,提升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当然,在做题过程屮,也可以逐步拾遗补漏,逐个攻破高考必须掌握的文言文的知识点(例如虚词、实词、句式和翻译),以及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技巧、主题和情感等知识点。
为了强化复习效果,适宜采用先易后难精炼细讲的方式完成高考试题的练习,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对部分比较精彩的文段,进行必要的笔译作业,更能保持并强化文言文翻译能力。
三、树立信心,坚持每周的阅读训练至关重要
学生阅读古诗文最常见的障碍是信心不足。
因此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宜经常鼓励学牛,相信自己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面对不同的古诗文阅读。
并及时调动旧知识,让学生在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享受到能力提升的快乐,不断采用心理暗示地方式告诉学生:我能阅读古诗文。
四、利用月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每次月考后的讲评,一定要引导学牛总结每个阶段的得与失,例如:是否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存知识的漏洞?如何能攻克难点?别人是如何复习提升的……
要提升古诗文复习的有效性,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如果能够坚持做好以上四方面工作,相信,古诗文复习的有效性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