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课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2张PPT)

纪元: 中华民国纪年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的建立
二、袁世凯窃取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通过和 平的方式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的辞职承诺。(清帝退位,袁世凯 赞成共和,推举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2.过程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D 被迫退位的清朝皇帝是( )
A.同治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C 4.小刘于民国38年取得小学毕业证书,换算成公元是( )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5.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3.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
里的“胜 利”是指(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C.打倒了帝国主义
B.成立了中华民国 D.改变了中国命运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文献是 (C)
A.“明定国是”诏书 B.《海国图志》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5、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2521.8.2506:45:5506:45:55August 25,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上午6时45分55秒06:45:5521.8.2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优质课件: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论。 ——邓小平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合作探究一
邓小平理论指 导地位的确立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和总任务分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 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关键时刻, 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
南 方 讲 话
对于姓“资”姓“社”问题
南 方 谈 话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 话,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师改是为 革什 开么 放说 总邓 设小 计平
立导指邓 地小 位平 的理 确论
合作探究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 表大会
鲁教版历史(五四制)八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新经济政 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 作用知道苏联的成立。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 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 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 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不断出现农民 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
历 史 全册优质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
俄罗斯民众红场游行,纪念列宁逝世90周年 请问:后人为何如此敬重列宁?
目
新时代的曙光
录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新时代的曙光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 给材料,总结革命爆发 的原因、经过、结果。
义革命。(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
削阶级,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的局面。)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 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彼
得
格
勒
起
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打冬宫
武装起义者攻打冬宫后的留影
巩固政权的政治政策
全俄第二次苏
维埃代表大会上列
宁宣布苏维埃政权
成立,列宁当选为 人民委员会主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 其换算公式:
思 考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纪年)
元年 2年 3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1913年 1914年 1917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元年=民国年+1911
考考你
检测: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
C 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意义: 2024/1/9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国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君主专制)
人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 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袁世 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
总结: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袁胜世利后凯,军北事方实半壁力江强山大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 材料二:清末,袁世袁凯被世认凯为个是人“治威世望之高能臣”,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课ppt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 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全党的指导地位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当堂训练
• • • • 一 二(两) 三 四 个中心? 个基本点? 步走? 次会议?
•一
•两
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两个基本点) • 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 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 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 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 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 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 春天。
请回答:
• 1、1979年春天中“中国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的老人是谁?“圈”指的是 什么? 老人-邓小平。“圈”-设立经济 特区 •2、“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这两名说明了什么?
坚持改革开放
•三
步走——第一步· · · · · · 温饱
第二步· · · · · · 小康 第三步· · · · · · 比较富裕
•四
次会议——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十五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十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14张PPT)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背景: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 革命形势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
中央政府。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总统: 孙中山 副总统: 黎元洪
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
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02021/8/102021/8/10Aug-2110-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02021/8/102021/8/10Tues day, August 10,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课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中国国情和人民需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
具体来说,这一课讲述了以下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理论体系和建设目标,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俄二月革命(1917年3月)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2、结果: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⑵两个政权并存①士兵苏维埃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1、原因: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人物:列宁;地点:斯莫尔尼宫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革命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年共69年)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1、1924年列宁逝世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①措施: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工业)②成效: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由此加强3、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⑴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二是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 三是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四是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五是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 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 说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你知道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 么?它是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这次会议 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下列不属于党的基本路线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区迅 速发展起来。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自 学 指 导
• 1、为什么称邓小平 为“改革开放的总设 计师。” • 2、邓小平理论的形 成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提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 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
•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大事简表
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实行改革开放后
会议名称
内容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2年 1987年
1992年初 1992年 1997年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两个基本点) • 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 讲话,阐明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
坚持改革开放
•三
步走——第一步· · · · · · 温饱
第二步· · · · · · 小康 第三步· · · · · · 比较富裕
•四
次会议——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十五大
连一连: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 为党的指导思想 系统阐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建设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 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 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 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 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 春天。
请回答:
• 1、1979年春天中“中国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的老人是谁?“圈”指的是 什么? 老人-邓小平。“圈”-设立经济 特区 •2、“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 聚起座座金山”这两名说明了什么?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 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发展才是硬道理
确立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当堂训练
• • • • 一 二(两) 三 四 个中心? 个基本点? 步走? 次会议?
•一
•两
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