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知识

合集下载

英国地理知识

英国地理知识

英国地理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神奇的英国地理吧!
英国啊,就像是欧洲这个大舞台上一颗独特的明星!你看,它虽然面积不算特别大,但却有着极其丰富多样的地理风貌。

就拿英格兰来说吧,那广阔的平原,不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嘛,上面点缀着繁华的城市和宁静的乡村。

“哎呀呀,那曼城、伦敦不就是这地毯上闪亮的宝石嘛!”想象一下,在那片平原上驰骋,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再看看苏格兰,那高耸的山脉,简直就是大地的脊梁啊!类比一下的话,那些雄伟的山峰就像是勇敢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哇塞,爬上山峰俯瞰,那景色该有多震撼啊!”那壮丽的高地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还有威尔士,那连绵起伏的丘陵,多像一个个温柔的怀抱呀。

“可不是嘛,在那些丘陵间漫步,肯定特别舒服。

”而北爱尔兰呢,有着美丽的海岸线,那海浪拍打着岸边,就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场激昂的交响乐。

英国的河流也很有意思哦,泰晤士河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贯穿其中。

“你说它像不像城市的生命线呀?”
在英国的地理中,既有繁华热闹的都市,也有宁静祥和的乡村,既有高耸入云的山脉,也有广袤无垠的平原。

这一切构成了英国独特而迷人的地理画卷。

总之,英国的地理真的是让人着迷,让人陶醉,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和欣赏啊!。

英国文化知识有哪些_英国礼仪知识

英国文化知识有哪些_英国礼仪知识

英国文化知识有哪些_英国礼仪知识去英国工作或学习前,了解清楚当地的风俗习惯是有必要的。

英国是一个很讲究礼仪的国家,英国人同别人谈话时,不喜欢距离过近。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国文化知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英国文化常识一、社交从酒吧开始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觉得,英国人虽然有礼貌,却很冷淡。

的确,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

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

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

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

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

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二、吃饭、聊天交替进行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不要早到,更不能迟到,并准备一些小礼物。

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时聊天,但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应交替进行。

吃东西时张大嘴和说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

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

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三、有事要预约在英国,与人交往时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

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而晚上11点后打电话,则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

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

如需要取消预约,就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须支付取消费。

四、多学俗语用处大在英国生活,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

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

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

英国导游知识点总结

英国导游知识点总结

英国导游知识点总结英国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风景的国家,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景点和建筑,如大本钟、伦敦眼、巴斯温泉、温莎城堡等。

因此,作为一名英国导游,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讲解能力,以便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本文将就英国导游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历史、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以供导游参考。

一、英国地理知识1. 英国的地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面积约244097平方公里。

英国东临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南临大西洋。

2. 英国的地形地貌英国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

西北部是苏格兰高原,中部为英格兰平原,南部是丘陵和山地区,西南部是多山的威尔士地区,北爱尔兰则有许多湖泊和丘陵。

3. 英国的气候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四季分明。

夏季气候凉爽,温度大约在15-25摄氏度之间;冬季气候寒冷,温度在0-10摄氏度之间,雨水较多。

4. 英国的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剑桥、牛津等城市是英国的主要旅游城市,其中伦敦是英国最大的城市,拥有大本钟、伦敦塔桥、威斯敏斯特教堂、白金汉宫等著名景点。

二、英国历史知识1. 古代历史英国早期是凯尔特人的领地,后被罗马人占领,建立了罗马不列颠省。

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开始入侵不列颠群岛,形成了不列颠王国。

2. 中世纪历史1066年,威廉征服者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格兰国王哈罗德戴维德,建立了诺曼底王朝。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中世纪,英国的国家建设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内乱。

3. 近代历史16世纪,英国国教改革和殖民扩张推动了英国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17世纪末,英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内战和革命,最终由威廉三世夫妇接管政权,实施了君主立宪制。

4. 现代历史18世纪,英国实现了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建立了大英帝国。

英美概况考前知识点总结

英美概况考前知识点总结

英美概况考前知识点总结一、英国1.概况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位于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屿国家,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组成。

首都为伦敦,是英国最大的城市,也是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 地理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主要由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组成。

英国陆地面积约为24.2万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包括英国本土以及北爱尔兰地区。

英国地势起伏,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包括英格兰北部的湖区和苏格兰的高地。

英国气候多变,主要受大西洋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夏季温和多雨。

3. 政治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为英国女王,目前由伊丽莎白二世担任。

英国议会由两院组成,包括由选举产生的下议院和由上议院成员组成的上议院。

英国政府由首相领导,议会制度是英国政治的核心。

4. 经济英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英国主要产业包括金融、保险、科技、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医药等。

伦敦作为金融中心,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英国是欧盟成员国,但于2016年公投决定脱离欧盟。

5. 文化英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英国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莎士比亚、狄更斯、爱默生等文学巨匠为世人所熟知。

英国还是摇滚乐的发源地之一,披头士乐队、皇后乐队等乐团享誉世界。

二、美国1.概况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是位于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由50个州组成。

首都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的城市是纽约。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最先进的科技。

2. 地理美国地处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界加拿大,南濒墨西哥湾。

美国领土面积约为9.83万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国家。

英国国情英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总结

英国国情英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总结

英国国情、历史、文化知识点总结:
1. 政治体制:英国是议会制民主国家,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由国王颁发公告召开。

2. 消费文化:英国人喜欢购物,购物中心、商场等都非常普遍。

牛津街、伦敦市中心、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地是英国购物的热门地点。

3. 饮食文化:英国的饮食文化以糖果点心、烘培、鱼类和炸鱼薯条为主。

英式早餐和下午茶是英国饮食文化中的代表。

4. 体育文化:足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同时板球也是英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5. 建筑文化:英国的建筑文化非常丰富,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和城市景观,如议会大厦、伦敦塔桥、巨石阵等。

6. 文学艺术:英国拥有深厚的文学和艺术传统,从莎士比亚到爱默生,在英国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经典作品。

7. 历史文化:英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其历史文化非常悠久。

从古代凯尔特人到罗马帝国,英国都被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洪流所影响。

8. 教育文化:英国教育文化非常丰富,被认为是全球最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教育系统之一。

其名校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关于英国的17个冷知识

关于英国的17个冷知识

1. 英国的鸟类保护法:在英国,所有的野生天鹅都属于女王陛下。

这一传统源于中世纪时期,当时天鹅被认为是皇室的私人财产,因此设有相应的法律保护。

2. 伦敦的地铁鼠标志:伦敦地铁的标志上有一只老鼠,它的名字叫做“Tube Mouse”(地铁老鼠)。

这只老鼠是为了象征地铁系统的清洁,因为老鼠通常在干净的地方难以生存。

3. 国家食物:咖喱:尽管咖喱的起源是印度,但在英国却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物。

英国人甚至将其视为国家食物之一,咖喱居民数量在英国多于印度。

4. 英国的秘密地下政府总部:英国政府曾在冷战期间建造了一处地下秘密基地,名为“Burlington Bunker”,用于应对核战争。

这个基地直到1990年代才被公之于众。

5. 飞行邮递员:在苏格兰的一些偏远地区,邮递员曾经使用小型飞机,将邮件空投到难以抵达的地方。

6. 非常独特的岛屿名称:英国有一座名为“非属任何地方”的小岛,其名称为“No Man's Land”(非人之地)。

7. 蘑菇形状的电话亭:在英国的一些乡村,你可能会看到蘑菇形状的电话亭。

这是由于设计者受到了蘑菇的灵感。

8. 最老的犬类雕像:英国有一座雕像,被认为是全球最古老的描绘犬类的雕像,它被称为“狗石”(Dog Stone),位于英格兰东约克郡。

9. 秘密情报机构MI6总部的天窗:伦敦MI6(英国情报局)总部的一部分是一片巨大的玻璃天窗,被称为“面包片”(Slice of Cake)。

这是一个天窗,既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也有助于隔绝无线电信号。

10. 英国的微国家:在英国,有一些微型国家,如“Sealand”和“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这些地方通常是由个人或团体宣布独立,但并未得到国际承认。

11. 在议会中不能提到的事物:在英国议会中,有一些被认为是“禁忌话题”的东西,例如在议会中不能提到女王的死亡,以避免引起过多的焦虑和混乱。

12. 最窄的街道:英格兰的一条街道,名为“Squeezebelly Alley”(挤肚巷),被认为是英格兰最窄的街道之一。

地理英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英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英国知识点总结英国是一个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岛国,它们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英国地处大西洋东部,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

英国地处北纬49°至61°之间,西经8°至2°之间。

地形地貌英国地貌具有多样性,包括高山、丘陵地带、平原和岛屿。

1. 高山地区英国最高的山脉是苏格兰的格兰奇尔山脉,其中最高峰是本·尼维斯山,海拔1344米。

威尔士的斯诺登山则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最高峰,海拔1085米。

2. 丘陵地带英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由丘陵地带构成的,特别是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

这些丘陵地带在冰川时期受到了冰川侵蚀,形成了美丽的山丘和峡谷。

3. 平原地区英格兰东部有着大片肥沃的平原,其中包括英格兰东部平原和英格兰南部平原。

这些平原地区非常适合农业和牧业发展。

气候英国气候温和,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暖夏凉,降水充沛。

英国整体上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英国南部气候相对温暖,北部气候相对凉爽,苏格兰高地气候则更加寒冷。

由于暖湿的气候,英国是一个非常适合农业和园艺发展的国家。

河流和湖泊英国有一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其中包括泰晤士河、塞文河、泰恩河、默西河、庞德克雷克河等。

湖泊方面,最著名的是英国最深的湖泊——斯科特兰湖。

经济地理英国拥有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其经济主要以金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1. 金融业伦敦被认为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有着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

2. 制造业英国的制造业曾经是世界闻名的,特别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如今,英国的制造业仍然非常发达,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纺织等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

3. 服务业英国的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旅游、娱乐、教育等多个领域,也是英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人口地理英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国家,其人口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

高考英国知识点总结

高考英国知识点总结

高考英国知识点总结英国是一个西欧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高考英语考试中,关于英国的知识点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考英语考试中常见的英国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地理与人文1. 首都: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国最大的城市。

伦敦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地标,如大本钟、伦敦塔桥和白金汉宫等。

2. 名山大川:英国有许多著名的自然地理景点,如九叠瀑布、英国湖区和苏格兰高地等。

此外,英国还有伦敦塔和温莎城堡等历史建筑景点。

3. 名人与文化:英国诞生了众多的文学巨匠和音乐之星,如莎士比亚、狄更斯、披头士乐队和皇后乐队等。

这些名人和他们的作品成为了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政治体系: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是国家的元首,首相是英国的政府首脑。

英国议会是英国的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二、历史与文化1. 大不列颠帝国:英国曾是一个拥有庞大殖民地的帝国,它统治过印度、美洲等地。

英国的殖民活动对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文学与戏剧:英国享有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众多文学作品和戏剧作品源自英国。

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狄更斯的长篇小说等。

3. 音乐与艺术:英国对现代音乐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英国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毕加索等艺术家也受到英国艺术的启发。

4. 温莎王朝:英国历史上的温莎王朝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时期,代表了英国的强大与辉煌。

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使英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三、教育与科技1. 名校与教育体系:英国拥有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如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

英国的教育体系严谨而高效,吸引了许多留学生前往就读。

2. 科学与发明:英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都源自英国。

四、体育与娱乐1. 足球与板球:足球和板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英超联赛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足球联赛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维·卡梅伦1966年10月9日出生于伦敦,家境富裕,父亲是股票经纪人,母亲是治安法官。

他先后就读于伊顿公学、牛津大学。

大学期间他学习了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

卡梅伦的政治生涯并不长,2001年他首次当选议会下院议员,2003年进入保守党影子内阁,2005年12月6日,39岁的卡梅伦高票当选保守党领袖。

在任职之时,他表示将改革保守党。

在本次竞选中,卡梅伦打出“为变革而投票”的口号,抓住选民“求变”的心理,希望可以由他领导保守党取代工党政府,打造新英国。

接任首相职务后,卡梅伦表示,他和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克莱格将抛开政党分歧,为公众和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为此,他将与自民党结成联盟,组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政府”。

[2]卡梅伦说,他将着手解决英国面临的财政赤字、社会问题以及重建对英国政治体制的信任等难题。

他希望能带领人民克服困难,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2007年12月19日,卡梅伦曾率领英国保守党代表团访问中国。

卡梅伦和妻子萨曼莎1996年结婚。

戴维·卡梅伦(1966年10月9日-)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具有纯正的英国王室血统,是英国保守党的政治明星,2001年成为英国上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起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英国政党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目前英国属于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1历史沿革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在议会内部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

1679年议会就詹姆斯公爵(后来的詹姆斯二世)王位继承权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反对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被政敌斥为辉格(Whig,苏格兰强盗),赞成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继承权的议员们则被对方骂作托利(Tory,爱尔兰信仰天主教的歹徒)。

以后两派逐渐以此自称,形成两个政治派别。

辉格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主张限制王权,提高议会权力;托利党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维护君主特权。

1688年两党由于一致反对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作,共同以政变方式发动“光荣革命”。

辉格党在政变中起了主要作用,政变后成为执政党。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托利党人成分逐步发生变化,辉格党内的部分土地贵族、银行家、军火商和官僚政客加入托利党,使该党实力增强,而辉格党因其分裂逐步丧失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1783~1830年托利党执政。

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组阁时期,党派活动只限于议会内部。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同时,英国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变化,形成了代表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商人利益的保守势力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改革势力。

前者以土地贵族为核心,在原托利党的基础上组成保守党;后者以热心于自由贸易的工厂主为核心,在原辉格党的基础上组成自由党。

1832年选举改革以后,扩大了普选权。

为争夺选民,获取议会多数,两党竞相发展自己的议会外组织,建立选区协会,作为竞选机构。

随着议会和两党制的确立及发展,两党在19世纪中叶都成为有严密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全国性政党,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代替后,保守党逐步由土地贵族的党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党。

与此同时,自由党逐步衰落,该党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使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大批工业资本家转向保守党。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工党崛起。

从1924年开始,工党取代自由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到80年代末,英国除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外,还有社会自由民主党、社会民主党、英国共产党、合作党、威尔士民族党、苏格兰民族党、民族阵线以及英国革命共产主义同盟等。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执政时期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后,英国逐渐形成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议会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的宪法惯例,从而使内阁被议会多数党控制。

辉格党和托利党依据议会席位多少的变化而轮流组阁,为两党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保守党与自由党轮流执政时期在这个阶段中,两党从议会内的政党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政党,这是两党制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

经过多次议会改革,彻底改变了下院与上院、王室之间的力量对比,国王成为虚君,削弱了上院的权力,提高了下院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两党制。

第三阶段——两党制逐步完备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两党制逐步完备。

保守党于1907年首创影子内阁,以后凡在大选中获得下院次多数议席的政党则成为法定的反对党。

反对党在议会中有可能通过不信任投票取代执政党的地位。

2政党特点英国两党制与内阁制相结合,具有以下特点:①内阁由下院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单独组成。

②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③一党内阁和阁员只对下院负责,如失去下院信任,内阁全体辞职;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组成新的一党内阁。

④下院最大的反对党可建立“ 影子内阁”。

英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由两党或三党组成的联合内阁,主要是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

3主要政党前身为托利党,1833年改为现名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

创始人是罗伯特·皮尔(著名英国首相)。

1868年起同自由党轮流执政,逐渐变为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和贵族利益的代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自由党联合组阁。

1924年后,与工党轮流执政,1941年丘吉尔成立了战时内阁。

1945年7月大选前,除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由工党两度短期执政外,保守党一直处于执政党地位或作为联合政府的最大政党。

但在1945年以后到1979年,除了1951~1964年和1970~1974年执政外,均处于反对党地位。

1975年2月,M.H.撒切尔夫人当选党的领袖后,提出自力更生、自由企业和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针。

1979年5月大选中,该党获得绝对多数议席,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和西欧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并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蝉联首相。

1990年大选再次获胜。

该党1979年执政后,进一步强调“反对国有制和社会主义集权,捍卫个人自由”这个卡梅伦传统的信条,改变了战后30多年历届政府实行的凯恩斯主义,推行货币主义为主的经济政策,重现保守的传统特性。

保守党的组织由领袖、议会党团、全国联盟和中央事务所组成。

领袖权力很大,不受党的任何组织机构约束,执政时出任首相,在野时为反对党领袖。

议会党团由下院全体保守党员组成,并由它组织内阁或影子内阁。

设置业务委员会(亦称1922年委员会)、后座议员委员会和督导会。

全国联盟是保守党议会外的组织,它包括保守党年会、中央评议会、执行委员会、区组织机构和选区协会等。

全国联盟只起讨论和建议作用,无权决定党的政策,其主要任务是在议会外从事宣传和组织工作,以扩大党的势力和影响。

中央事务所是党的行政机构。

另外,保守党还有卡尔登俱乐部、樱草俱乐部等外围组织。

保守党从未公布过党员数,据估计,1945年有100万,1954年有280万,1970年有225万,80年代以来约200万人。

1990年,约翰·梅杰成为领袖。

在1997年大选后,威廉·黑格成为了新任党魁。

现任党魁是戴维·卡梅伦,他也是英国现任首相。

英国工党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

1906年改称工党。

1906~1914年在议会中依附自由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政府的战争政策,并加入了自由党的联合内阁。

战后,加入伯尔尼国际。

20世纪初,力量日益增强,逐步取代了自由党。

1918年2月通过了由费边社创始人S.J.韦伯帮助起草的新党章,规定除保留原有的集体党员制度外,还在各选区设立组织以吸收个人党员。

同年6月,通过了由韦伯等起草的纲领性声明《工党与新社会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1945年以前,仅于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两次短期执政。

1945年大选至1951年,组织过两届内阁。

在此期间,发起重新建立社会党国际。

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后组织了4届内阁,这是工党历史上执政最长的两次。

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4次大选连遭失败。

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

主张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管理,以达到公平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艾德礼工党政府将此付诸实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但5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工党内出现意识形态分歧。

右派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变了,社会主义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而不是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为目的;反对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主张在现存制度基础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

50~60年代,这些思想在工党内占上风。

但左派仍坚持国有化,认为没有国有化就没有社会主义。

60年代初,“新左派”从文化上批判资本主义,认为资产阶级文化上的统治使人们处在全面异化的状态中,因此,必须向资产阶级发动全面的文化进攻,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行总体改造。

这对70年代后再次活跃起来的工党左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者据此提出国有化还应该加上工业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对工党传统的社会主义进行了补充。

工党的组织由领袖、议会党团、议会外组织和总部组成。

在野时每年选举领袖,并设副领袖;执政时可不改选,也不设副职。

议会党团由下院全体工党议员组成。

每届议会开始即选举领袖、副领袖和总督导员。

在野时,由领袖、副领袖、下院议会党团主席、上院工党领袖、两院总督导员以及工党议员代表等组成议会委员会,领导议会党团活动。

执政时,则由工党内阁代替,另设联络委员会与后座议员保持联系。

在议会外,全国代表大会(工党年会)是工党的最高权力机构。

下设全国执行委员会、区域会议、选区组织和全国劳工理事会。

工党总部是行政机构。

党员数:1947年是500万人,1957年是660万人,1975年是650万人,1984年是622万人。

领袖爱德华·米利班德(2010年起)。

自由民主自由民主党于1988年,由成立于1859年的自由党和短暂存在的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两党于合并前就已结为政治同盟数年)。

内外政策主要是在原自由党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对内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平衡,重视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以及环境、生态的保护;对外反对种族歧视,主张改善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强调维护和平,共同发展。

有党员约10余万,领袖尼克·克莱格(1988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