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2021/6/7
1
学习目标
理解孔和轴的概念。
掌握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的概念及 其关系。
掌握尺寸偏差、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 关系。
掌握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 方法。
1.偏差 2.尺寸公差(T) 3.零线与公差带
2021/6/7
10
1.偏差
偏差——某一尺寸,如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公 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分类: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称为极限偏差。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称为实际偏差。
2021/6/7
23
1.配合
配合——公称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 间的关系。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的公称尺寸应该是相同的。 孔、轴公差带之间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孔、轴结合的松 紧程度,也就是决定了孔、轴的配合性质。
2021/6/7
24
2.间隙与过盈
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正,一 般用X表示,其数值前应标“+”号。
孔的极限偏差计算示例
15
【例1-2】 计算轴φ60
mm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
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φ60.012mm,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解题过程
2021/6/7
轴的极限尺寸计算示例
16
2.尺寸公差(T)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孔的公差 Th=│Dmax-Dmin│ =│ES-EI│ 轴的公差 Ts=│dmax-dmin│ =│es-ei│
EI≥es时,为间隙配合; ES≤ei时,为过盈配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精品课件
极限偏差尺寸标注为:公称尺寸下 上极 极限 限偏 偏差 差
精品课件
(2)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 偏差。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极限偏差 之间。
精品课件
【例1-1】某孔直径的公称尺寸为φ50mm,上极限尺寸 为φ50.048mm,下极限尺寸为φ50.009mm,求孔的上、下极
Ymax=Dmin-dmax=EI-es
最小过盈:孔为上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的轴为下极 限尺寸,配合处于最松状态。
Ymin=Dmax-dmin=ES-ei
精品课件
过盈配合的孔、轴公差带
精品课件
【例1-7】孔φ32
mm和轴φ32
mm相配合,
试判断其配合类型,并计算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解题过程
精品课件
寸为φ50mm,孔的公差带代号为H8,轴的公差带代号为f7,
为基孔制间隙配合。
精品课件
3.常用和优先配合
国标在公称尺寸至500mm范围内,对基孔制规定了 59种常用配合,对基轴制规定了47种常用配合。这些配合 分别由轴、孔的常用公差带和基准孔、基准轴的公差带组 合而成。在常用配合中又对基孔制、基轴制各规定了13种 优先配合,优先配合分别由轴、孔的优先公差带与基准孔 和基准轴的公差带组合而成。
精品课件
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上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 尺寸称为下极限尺寸。
精品课件
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
2.尺寸公差(T)
3.零线与公差带
精品课件
1.偏差
偏差——某一尺寸,如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 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B01-3596 4模块四 常见结构的公差及检测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B01-3596 4模块四  常见结构的公差及检测
M16-6g和“M16-6H”的中径公差带代号 与顶径公差带代号相同,其基本偏差相同
课题二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四、查表求普通螺纹的公差
中径公差带代号在前,顶径公差带代号在后 M10-5g6g:中径公差带为5g,顶径公差带为6g
若中径公差带代号和顶径公差带代 号相同,只需标注一个公差带代号
课题二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课题二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M16-6H的顶径(小径)的上极限尺寸为:
D1up= D1low+TD1=13.835+0.375=14.210㎜
D1up——内螺纹顶径(小径)的上极限尺寸,㎜ D1low——内螺纹顶径(小径)的下极限尺寸,㎜ TD1——内螺纹顶径(小径)公差,㎜
课题二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三、用正弦规和千分表测量锥度
1.塞规去除毛 刺、油污。正弦 规、精密测量平 台、千分表擦净
2.正弦规放在铸铁平板上, 塞规放在正弦规的工作平面上
3.计算正弦规垫起的高度,选 择标准量块,垫入正弦规圆柱下
4.用千分表在 圆锥台最高素 线的两端相距 为l=110㎜的a、 b两点测量,测 得高度差Δh
三、处理数据,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1.处理数据
角度β换算成圆锥半角α/2, 再转换成圆锥角α
α/2=β-90°
2.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如果测得的圆锥角都在误差 范围内,则零件的圆锥角合格
子课题2 用正弦规检测圆锥塞规的锥度
1.掌握用正弦规和千分表检测锥度及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圆锥塞规的结构,掌握用圆锥塞规检测锥孔 的方法 3.了解圆锥套规的结构,掌握用圆锥套规检测外锥 体的方法
dup= d+es=16+(-0.038)=15.962㎜
dup——外螺纹顶径(大径)的上极限尺寸,㎜; d——外螺纹的公称直径,㎜; es——外螺纹顶径的上极限偏差(基本偏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课件

基本度量参数
测量器具的选择
在选择测量器具时,应根据被测对象 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合理选择测量器 具的量程、分度值等参数,以确保测 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参数包括量程、 分度值、准确度和分辨率等,这些参 数直接关系到测量精度。
04
几何公差与检测
几何公差概述
几何公差定义
几何公差是用于限制零件几何要素的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误 差的指标,以确保零件的功能要求和互换性。
寸。
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 的代数差。
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制度
公差制度
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经济性,通 过标准化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位 置的制度。
配合制度
根据使用要求和制造经济性,通 过标准化确定配合种类和公差等 级的制度。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公差等级
01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以满足使用性能和制造经
方向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方向公差。
位置公差与检测
1 2
位置公差定义
位置公差是限制零件表面位置误差的指标,如同 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等。
位置公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位置公差检测方法包括光学干涉法和三坐 标测量法等。
3
位置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 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形状公差检测方法包括直尺法、平晶干涉 法、光学干涉法和三坐标测量法等。
形状公差选用原则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高精度的 形状公差。
方向公差与检测
方向公差定义
方向公差是限制零件表面方向误差的指标,如平行度、垂直度和 倾斜度等。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A02-3543 第五章

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A02-3543 第五章
特殊需要时,可注明旋合长度数值。
标记示例:
标记示例:
五、普通螺纹的偏差表及应用
【例5-1】查出M20×2—6H/5g6g细牙普通螺纹的内、 外螺纹中径、顶径的极限偏差,并计算其极限尺寸。
解题过程
§5-4 螺纹的检测
一、综合检验法——采用螺纹工作量规对影响螺纹 互换性的几何参数的综合结果 进行检验。
第五章 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5-1 概述 §5-2 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5-3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5-4 螺纹的检测 阶段性实习训练七 螺纹的检测
§5-1 概述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二、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三、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一、螺纹的种类及应用
螺纹是指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具有相同牙型、沿螺旋线连续凸起的牙体。
2.螺纹公差带的大小和公差பைடு நூலகம்级
螺纹公差等级
3.螺纹的旋合长度 标准规定将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
短旋合长度(S) 中等旋合长度(N) 长旋合长度(L)
三、螺纹的选用公差带与配合
四、螺纹在图样上的标记
螺纹代号:粗牙普通螺纹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表示; 细牙普通螺纹用字母M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 左旋螺纹在旋合长度代号后加注LH,右旋螺纹不加注。
d2 M 3d0 0.866 P
最佳量针
d 0(最佳)
P
2 c os
2
普通螺纹(=60°):
【例5-2】用三针法测量螺栓M20×2-5g6g的中径尺寸, 选用d0=1.2mm的量针,测得跨距M=20.43mm。若不计螺距误 差和牙侧角误差的影响,试计算该螺栓的中径的实际尺寸, 并判定该螺栓的中径是否合格。
二、螺纹几何参数误差对螺纹互换性的影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课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课件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2.3 基本偏差系列
2.基本偏差数值 轴、孔基本偏差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生产中直接查表即可。查表步骤 如下:◆根据基本偏差代号的大小写决定是查轴还是孔的基本偏差表。◆ 在表的横行中找到该代号,并查出该代号基本偏差是上偏差还是下偏差。 ◆以基本尺寸所在的尺寸段为横行,以该代号为竖列,其相交点即为基本 偏差数值。 3.
计量指标
定义
分度值
刻度间距 示值范围 测量范围 灵敏度 测量力
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称为分度值(又称为刻 度值),用i来表示,单位为mm。
计量器具刻度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的距离称为刻度间距,用a来表示, 单位为mm。
计量器具所指示或显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称为示值范围。
第2章 技术测量基础
2.1 测量基础知识
2.1.3 测量方法的分类
◆直接测量是指被测量的量值能直接从测量器 具上获得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又可分为绝对 测量和相对测量。 ◆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已 知函数关系的其他量而得到该被测量 量值的测量方法。
◆绝对测量是指从量 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 的方法。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是指通过 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 何量数值的方法。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第2章 技术测量基础 第3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4章 表面粗糙度 第5章 技术测量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返回
1.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1.3
极限与配合的应用
第1章 孔、轴的极限与配合
1.1 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全套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

全套电子课件: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
绪论
绪论
一、 互换性 二、零件的加工误差和公差 三、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四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自行车上的螺母掉了,链
条坏了,辐条断了,都可以 换上相同规格的继续使用
台灯的灯泡坏
了,买一个相同 规格的换上,即 可重新使用
绪论
一、互换性
1.互换性的概念
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 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 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 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 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1.公称尺寸
公称尺寸是设计者 根据零件使用要求, 通过计算、试验或按 类比法确定的尺寸
孔、轴的公称尺寸
分别用D、d表示
直径符号
上极限偏差
φ40 0.052 0.010
公称尺寸
下极限偏差
课题一 尺寸公差与检测
2.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 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 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 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和轴的上极限尺寸分 别用Dup和dup表示
3.求φ10H8上、下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EI=0
公差:Th=0.022㎜
上极限偏差:
ES=EI+Th=0+0.022=+0.022㎜
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
4.求16M8上、下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 ES=-7+△=-7+9=2μm=+0.002㎜
公差: Th=0.027mm
下极限偏差:
EI = ES-Th=+0.002-0.027=-0.025㎜
子课题2 用千分尺检测工件
1.了解千分尺的结构 2.掌握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3.培养使用千分尺测量工件的能力 4.了解使用千分尺的注意事项
课题二 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
1.尺寸φ45

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ppt课件

汽车机械基础第五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ppt课件
二、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 1.测量器具的分类 测量器具包括量具与量仪两大类。 量具———使用时,以固定形式复现一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一种测量器具。 量仪———将被测的或有关的量转换成批示值或等效信息的一种测量器具。
解:孔的极限偏差 ES=Dmax-D=50.025-50=+0.025mm EI=Dmin-D=50-50=0 轴的极限偏差 es=dmax-d=49.950-50=-0.050mm ei=dmin-d=49.934-50=-0.066mm 孔的实际偏差 Da-D=50.010-50=+0.010mm 轴的实际偏差 da-d=49.946-50=-0.054mm 孔的公差 TD=Dmax-Dmin=50.025-50=0.025mm 轴的公差 Td=dmax-dmin=49.950-49.934=0.016mm
图5-1
*
二、 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1. 尺寸 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长度值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单位:毫米(mm)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给定的,孔用D表示,轴用d表示。 3.实际尺寸(Da,da)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孔的实际尺寸以Da表示,轴的实际尺寸以da表示。 4.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如图5-2所示。
图5-3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
*
5.尺寸公差带 零件的尺寸相对其基本尺寸所允许变动的范围,叫做尺寸公差带。用图所表示的公差带称为公差带图。 零线为确定极限偏差的一条基准线,是偏差的起始线,零线上方表示正偏差,零线下方表示负偏差。在画公差带图时,注上相应的符号“0”“+”和“-”号,并在零线下方画上带单箭头的尺寸线标上基本尺寸值。 上、下偏差之间的宽度表示公差带的大小,即公差值。公差带沿零线方向的长度可适当选取。公差带图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偏差及公差的单位也可以用微米(μm)表示,单位省略不写。 6.标准公差 标准中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7.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称为基本偏差。一般为公差带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间隙:孔为上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的轴为下极限 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
Xmax=Dmax-dmin=ES-ei 最小间隙:孔为下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的轴为上极限 尺寸,配合处于最紧状态。
Xmin=Dmin-dmax=EI-es
.
27
间隙配合的孔、轴公差带
.
28
【例1-6】孔φ25 mm与轴φ25
mm相配合,试
判断配合类型,若为间隙配合,试计算其极限间隙。
解题过程
.
29
(2)过盈配合
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 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最大过盈:孔为下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的轴为上极限尺 寸,配合处于最紧状态。
Ymax=Dmin-dmax=EI-es
最小过盈:孔为上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的轴为下极限尺 寸,配合处于最松状态。
第一章 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1-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1-3 公差带与配合的选用
.
1
学习目标
理解孔和轴的概念。 掌握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的概念及
其关系。 掌握尺寸偏差、公差的概念及其与极限尺寸的
关系。 掌握标准公差数值表和基本偏差数值表的查表
方法。
理解尺寸公差带代号。
.
24
2.间隙与过盈
间隙——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正,一 般用X表示,其数值前应标“+”号。
过盈——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负,一 般用Y表示,过盈数值前应标“-”号。
.
25
3.配合的类型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
26
(1)间隙配合
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 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
6
2.公称尺寸(D,d)
公称尺寸——由设计给定,设计时可根据零件的使用 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类比的方法,经过标准化后确定。
注:孔的公称尺寸用“D”表示,轴的公称尺寸用“d” 表示。
.
7
3.实际尺寸(Da,da)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由于存在加工误差,零件同一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实际 尺寸不一定相等。
.
19
3.零线与尺寸公差带
极限与配合示意图
.
20
公差带图
.
21
【例1-5】绘出孔φ25
带图。
mm和轴φ25
mm的公差
解题过程
.
22
四、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1.配合 2.间隙与过盈 3.配合的类型 4.配合公差(Tf)
.
23
1.配合
配合——公称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 间的关系。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的公称尺寸应该是相同的。 孔、轴公差带之间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孔、轴结合的松 紧程度,也就是决定了孔、轴的配合性质。
极限偏差。
解题过程
孔的极限偏差计算示例
.
15
【例1-2】 计算轴φ60
mm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
后测得的实际尺寸为φ60.012mm,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解题过程
轴的极限尺寸计算示例
.
16
2.尺寸公差(T)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孔的公差 Th=│Dmax-Dmin│ =│ES-EI│ 轴的公差 Ts=│dmax-dmin│ =│es-ei│
.
17
【例1-3】求孔φ20
mm的尺寸公差。
解题过程
孔的尺寸公差计算示例
.
18
【 例 1 - 4】 轴 的 公 称 尺 寸 为 φ40mm , 上 极 限 尺 寸 为 φ39.991mm,尺寸公差为0.025mm,求其下极限尺寸、上极
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
解题过程
轴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与公差计算示例
.
Hale Waihona Puke 4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 2.公称尺寸(D,d) 3.实际尺寸(Da,da) 4.极限尺寸
.
5
1.尺寸
尺寸——用特定长度单位和角度单位表示的数值。长 度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
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例如 30 mm。
注:机械图样上尺寸单位为mm时,通常可以省略单位。
掌握极限偏差数值表的查表方法。
.
2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一、孔和轴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四、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
3
一、孔和轴
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 圆柱形内表面和其他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 包容面。
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 圆柱形外表面和其他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 被包容面。
Xmax=Dmax-dmin=ES-ei
最大过盈:孔的尺寸小于轴的尺寸时,具有过盈。当 孔为下极限尺寸,而轴为上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 态。
Ymax=Dmin-dmax=EI-es
.
33
过渡配合的孔轴公差带
.
34
【例1-8】孔φ50
mm和轴φ50
mm相配合,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称为实际偏差。
.
11
(1)极限偏差
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I=Dmin -D 轴: ei=dmin -d
.
12
极限偏差尺寸标注为:公称尺寸下 上极 极限 限偏 偏差 差
.
13
(2)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极限偏差之间。
.
14
【例1-1】某孔直径的公称尺寸为φ50mm,上极限尺寸 为φ50.048mm,下极限尺寸为φ50.009mm,求孔的上、下
.
8
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上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尺寸 称为下极限尺寸。
.
9
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 2.尺寸公差(T) 3.零线与公差带
.
10
1.偏差
偏差——某一尺寸,如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公 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分类: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 差称为极限偏差。
Ymin=Dmax-dmin=ES-ei
.
30
过盈配合的孔、轴公差带
.
31
【例1-7】孔φ32
mm和轴φ32
mm相配合,
试判断其配合类型,并计算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解题过程
.
32
(3)过渡配合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 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最大间隙:孔的尺寸大于轴的尺寸时,具有间隙。当 孔为上极限尺寸,而轴为下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 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