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方言的声调特点
济南方言特色读音浅析

济南方言特色读音浅析作者:杜杨雯丹来源:《语言文字学》2015年第04期摘要:作者根据在济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和钱曾怡先生的《济南方言词典》等论著,粗略总结了济南方言中那些区别于普通话的特色读音,主要按照声韵调的不同而分类,所举例子都是来自日常口语会话使用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读音。
关键词:济南方言;声韵调;特色读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都会产生独有的文化和地方方言,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府已有上百年历史,济南人深受儒家“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且济南方言原本就是汉语官话方言的一种,所以济南方言并不像南方方言那样晦涩难懂,但也多少带了些地方色彩。
一、济南方言分区济南方言是北方方言下属的冀鲁官话区内的一个地点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
因此,济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与普通话并无太大差别,即使一个不是本地人的外乡居民也能够自如的同济南人交流。
济南方言在语法手段、词汇构成方式上与普通话一致,只是由于地形、人口迁移等因素造成了语言发展不平衡,在个别词的语音或用法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别。
二、济南方言声韵调系统虽然济南方言听起来不像南方地区有多种声韵的方言那样难以理解,但济南方言还是有一套区别于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下面我们进行逐一分析。
济南方言共有声母25个,包括一个零声母在内。
济南方言的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并无太多区别,大部分与普通话发音一致,只是在普通话中只做韵尾的ng,在济南话中也做辅音声母,还有ȵ这一特殊声母,此外,v也单独算作一个声母,并没有归入零声母中。
济南方言基本韵母有三十八个,整体与普通话一致,只是济南方言中的韵母相较于普通话来说,带有些鼻音色彩,但整体构成并无区别。
关于济南方言的声调,按照钱曾怡先生在《济南方言词典》中的记述,分为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为213、42、55、21。
虽然调类同样只有四个,但由于调值不同,济南话的阴平调值接近于普通话的上声,呈降升调型;阳平调值区别于普通话的中升,有些降调;上声调值与普通话阴平调值相同,为高平调;去声调值虽与普通话同为降调,但幅度较小,普通话为全降,调值51,济南话则为21。
山东方言——精选推荐

⼭东⽅⾔⼭东各区⽅⾔语⾳特点仍按上⽂所述⼆⼤区四⼩区来分别介绍。
各地读者可以在⾃⼰所属的⽅⾔区⾥查考⾃⼰的⽅⾔语⾳跟普通话语⾳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
西区·西齐⼩区1.声母(1)普通话开⼝呼零声母的字“熬袄欧呕沤安俺岸恩昂”等,多数市县读ng声母。
(2)普通话r拼合⼝呼的字,多数地区读l声母,如“如⼊褥软荣熔”等。
2.韵母(1)“街解鞋、矮、崖涯”等字⽅⾔读【iεi】. (2)“责策⾊”等字靠河北省的地⽅读ê,其他地区读ei。
3.声调(1)淄博、莱芜、博兴、⾼青、⽆棣等地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
(2)利津、章丘、邹平、桓台等地“接国铁册”等字读⼊声。
(3)多数地区“接国铁册”等字读阴平。
(4)去声多读低降调31或21。
西区·西鲁⼩区1.声母(1)“袄安恩”等字读⾆根浊擦⾳【γ】声母。
(2)⼤运河两岸地区⽆zh ch sh r声母。
(3)“双书⽔”等字多数地区读f。
(4)普通话j q x声母字部分地区读两组,如:精≠经、清≠轻、修≠休。
2.韵母(1)“飞肥肺”多数地区读i。
(2)“责策⾊”等字读ei。
(3)“街解鞋、矮、崖涯”多数地区读iê。
3.声调(1)“接国铁册、业律麦”等字读阴平。
(2)去声调值多数地区为前⾼降后低升的降升调312或412。
东区·东潍⼩区1.声母(1)普通话的zh ch sh,⽅⾔分两类,如:争≠蒸、师≠失。
(2)普通话的j q x,多数地区分两组,如:精≠经、清≠轻、修≠休。
(3)普通话的r,⽅⾔读齐齿呼或撮⼝呼的零声母。
(4)“袄安恩”等字读ng。
2.韵母(1)环胶州湾地区把普通话的eng—ong、ing—iong分别合并,如:灯=东、英=拥。
(2)“责策⾊”等字读ei。
(3)“街解鞋、矮、崖涯”读iê 3.声调(1)青岛、崂⼭、即墨、平度莱州只有三个调类。
(2)阴平调为低降升调213型。
(3)“接国铁册”等字读上声。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

山东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山东方言区隶属于官话大区即北方方言区,山东100多个县市方言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分布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北部和我省鲁南、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部分)等近30个县市。
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天津市及我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个县市。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其中包括我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40个县市。
山东方言除了具有北方方言共同的特点之外,在其内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中又以语音的差异最为突出。
我省学者钱曾怡等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和四小区。
两大区:西区、东区;四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各个方言小区的语音、词汇、语法也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如何根据受测人保留或残留的方言语音面貌进行评分定级,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研究课题。
我省自1994年开设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1995年开始测试10年来,按照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试行),在实践中对各个方言区应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如何界定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成果。
因为山东方言在词汇、语法两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小,受测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在词汇、语法两方面出现失误的机率很小,所以我们将专门就语音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我们以为,孙修章先生在《研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基本思路》一文里提示的“等的特征和分界”,对于测试中的等级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就经常以此精神来提醒测试人员。
一、一级孙修章先生指出:“一级是高级……高级也允许有失误,但失误应属于普通话的范畴。
如异读词、连读音变等,原则上不能有方言性质的失误。
误差极少的是甲等,稍多的是乙等。
”按照这个原则,一级甲等所能够允许的失误就非常有限了。
就总体而言,应试人应该显示的语音规范程度,从声母、韵母两个方面来说,各个组成音素不能偏离普通话音位系统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应该出现与普通话音位不同的区别特征。
山东方言简介:归属、分区、特点

山东方言简介一、山东方言的归属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等主编)的最新汉语方言分区结果,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官话大区(也叫北方方言)。
参考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指通行于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东省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
中原官话指分布在河南省、陕西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及该省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其中该省有青岛、烟台威海等40个县,大致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胶东方言”的范围。
二、山东方言的分区山东方言内部存在不少差异,这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
钱增怡、高文达等学者根据各地方言特点,把山东话分成两个大区:西区、东区;四个小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
西区69个县市。
其中西齐小区4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平阴、济阳、沾化、利津、广饶、博兴、桓台、淄博、邹平、高青、滨州、无棣、乐陵、阳信、惠民、商河、泰安、莱芜、新泰、新汶、肥城、临邑、德州、陵县、平原、禹城、武城、齐河、夏津、临清、高塘、茌平、东阿、聊城、阳谷、梁山、莘县、冠县。
西鲁小区27个县市:临沂、郯城、苍山、费县、平邑、枣庄、滕州、微山、泗水、曲阜、邹城、宁阳、兖州、济宁、东平、汶上、郓城、巨野、嘉祥、金乡、成武、单县、鄄城、东明、菏泽、定陶、曹县。
东区40个县市。
其中东莱小区15个县市:威海、荣城、文登、乳山、烟台、牟平、海阳、长岛、蓬莱、龙口、福山、招远、栖霞、莱阳、莱西。
东潍小区25个县市:莱州、平度、即墨、青岛、崂山、胶州、高密、昌邑、寒亭、寿光、潍坊、青州、昌乐、临朐、安丘、诸城、胶南、五莲、日照、莒县、莒南、沂水、沂南、蒙阴、沂源。
以上大致是西齐区归冀鲁官话,西鲁区归中原官话,东莱和东潍归胶辽官话。
山东方言与普通话_钱曾怡

◆山东大学中文系 钱曾怡 罗福腾山东方言与普通话 一提起山东话,我们本地人会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外地人会觉得就像山东人的性格一样,质朴、淳厚甚至有些土气。
但是不管怎样,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山东人的特征之一,是八千七百万山东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
一、山东话的特点把山东话与普通话相比较,可以发现山东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跟普通话有许多不同之处。
语音方面,有的地方没有普通话的卷舌音zh ch sh,造成卷舌音zh ch sh和舌尖前音(俗称平舌音)z c s不分,如枣庄、济宁等鲁南地区下列字同音:找=早、炒=草、师=丝;胶东和鲁西南还把普通话的j q x声母读成两类声母,下列字的声母不同:经≠精、轻≠青、休≠修;淄博市以东地区把普通话的e韵母读成了uo,下列字同韵母:哥=锅、贺=祸、饿=卧;从声调来看,大多数县市是四个声调,可是也有些县市只有三个声调,如:青岛市区、淄博市区、烟台芝罘区,另有的县市如利津、章丘、邹平等又有五个声调。
方言词汇,山东话有一大批特有的方言词,如:俺、小厮(男孩儿)、妮子(女孩儿)、汉子(男人、丈夫)、两乔儿(连襟)、黄子(东西、家伙)、棒子(玉米)、地瓜(白薯)、营生儿(活儿、事儿)、疵毛(差、不好)、孬(坏、不好)、嘲(傻)、彪(傻)、巴(从)、从(在)等。
一些地名用字颇为人们所注意,如:胶东地区的“夼”(刘家夼、大夼)“疃”,鲁南地区的“崮”(孟良崮、抱犊崮)、济南的“趵”(趵突泉)等。
方言语法也有独到之处,如某些词语的后缀比较丰富,除了“子”、“头”以外,还有“巴”、“汉”等;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比较特别,像比较句多采用“N1+形容词+起(或“的”)+N2”的说法,如:一天热起一天、他不高的我。
像反复问句的形式也跟普通话有别,如济南、潍坊一带的:你去啊吧?你去了没价?胶东地区则说:你是不去?你是没去?二、山东方言的分区山东方言内部有很大的差别,平时大家根据语感,可以分出胶东话、鲁南话、鲁北话等等。
山东土话—济南方言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山东土话—济南方言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山东土话—济南方言一霎儿——一会儿的意思。
如;你等俺一霎儿,俺上上茅房!得(dei)为的——故意的。
如:他就是得为的气我!丧门——不吉利。
如:你在这里丧门么啊!难揍儿——一般指人不容易满足.如:你说你难揍儿吧,气也不行,不气也不行!半截儿不拉快儿——不完整的意思。
如:把你的馒头都吃了,别剩个半截儿不拉快儿。
点化儿——骗。
如:他点化儿你来,你别上他当!道儿化——一般和点化儿连用,指人神道儿!如:这孩子正天点化儿道儿化的,没正事!梭揖——顽皮,不听话!如:俺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梭揖俩!趋拉——踢。
如:你小了嘛你,一边走还一边趋拉石头!紧子——本来就。
如:我这里紧子就忙活,你还来木乱。
木哥张——指人木讷。
如:他是个木哥张,不会说话。
罗罗儿——谈论某事,否定形式是“胡罗罗儿”如:别胡罗罗儿俩,该睡觉俩!航航(读二声)子——一般是指琐事,没意思的事。
如:罗罗儿这航航子干么,赶紧说正事!将——刚刚地。
如:我将来,你来多长时间俩?拼拼的——一般指人出汗多。
如:今天天儿真窝门儿热啊,你看我这汗,拼拼地!资(轻声)——着的意思如:我看资看资书睡着俩。
拽(一声)——扔的意思。
如:你把俺那本书拽哪里俩?揍是——一般形容人清高。
如:你揍是么啊!橛——脚。
如;晚上睡前要洗橛!月——药。
如:你病俩,为么不吃月啊?罗北——萝卜。
如:今天吃地罗北包子!瓷——踩。
如:你要是够不着就瓷资个凳子。
不楞——乱动弹或拨弄别的东西。
如:你在床上胡不楞么啊?如:小强哥在宿舍不楞他的吉他呢!不拉——拨弄某样东西。
如:别乱不拉俺的琴!……不垃圾地——后缀,一般跟在形容词后,没有实际意义。
普通话声调的一些特点

普通话声调的一些特点
①四个声调的调型有明显的区别,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除阴平外,其他三个声调升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普通话听起来抑扬交错,音乐性很强。
②高音成分多,阴、阳、去声都有最高度5,上声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话语音显得比较高昂。
③四个声调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上声最长,阳平次长,去声最短,阴平次短,在词语中形成和谐的节奏。
方言跟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差异有三:
一是声调种类的多少不同;
二是声调的调值不同;
三是方言跟普通话之间各类声调所包含的字不尽相同。
普通话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也就四种调类。
这个声调系统是从中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声调分合演变而来。
吴方言等许多方言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个调类;
江淮西北方言五种调类,多了入声;
江淮东南区六种调类,入声分阴阳,有的还有七种调类,去声也分阴阳;
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苏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上共同差异是入声,至于调值则存在很大差异。
济南方言解释

济南方言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济南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方言,主要在山东省济南市及周边地区使用。
济南方言有其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体现了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济南方言的发音特点、常用词汇和语法规则进行解释。
济南方言的发音特点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
在济南方言中,有些声母和普通话发音不同。
“zh”在普通话中发音为/z/,而在济南方言中发音为/dz/。
济南方言中的韵母也有一些特点,如“er”韵母在普通话中发音为/ər/,而在济南方言中发音为/ɪ/。
这些发音特点使得济南方言听起来独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济南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卜”代表吃,“裙子”代表裙子,“老子”代表我,“内儿”代表里面,“墩子”代表台子等等。
这些词汇常常在当地人的日常交流中使用,让人感受到济南方言的魅力和独特性。
济南方言的语法规则也有一些特点。
在句子结构上,济南方言与普通话有一些不同。
“你吃没吃饭?”在普通话中为“你吃饭了吗?”在济南方言中,往往加上“没”表示过去时。
济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现象,如“把”字结构的句子中,“把”字后面的宾语往往加上一个“子”字,例如“把面子吃了”表示吃面条,而不是指面子。
这些语法规则体现了济南人对语言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篇示例:济南方言,又称鲁中方言或济南话,是山东省的济南地区所使用的方言。
它是一种北方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的晋语族。
济南方言在山东省的方言中非常有代表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济南方言的特点和解释。
一、语音特点1. 济南方言的韵腹清晰明朗,音调平稳自然。
在普通话中几乎看不到的轻声现象,在济南方言中则比较常见。
2. 济南方言的声母常常有浊化的现象,例如“b”、“d”、“g”等辅音会发生变化,听起来更加柔软。
3. 济南方言的语音特点比较接近北京话和东北话,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音韵特征,如“嘎子”(鸡蛋),“絮儿”(烟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