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无机d区元素

普化无机d区元素
普化无机d区元素

d 区元素练习

一、选择题 ( 共38题 59分 )

1.(4603) 下列物质不能大量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

(A)-3

6Fe(CN)和OH -

(B)-36Fe(CN)和I - (C)-46Fe(CN)和I 2 (D) Fe 3+ 和Br -

2. (4601) 在硝酸介质中,欲使 Mn 2+ 氧化为-

4MnO 可加的氧化剂是……………( )

(A) KClO 3 (B) (NH 4)2S 2O 8(Ag +催化)

(C) K 2Cr 2O 7 (D) 王水

3. (1699) CrO 5中Cr 的氧化数为 ……………………………………………………( )

(A) 4 (B) 6 (C) 8 (D) 10

4. (1695) 在强碱性介质中,钒(Ⅴ)存在的形式是………………………………… ( )

(A) VO (B) VO 3+

(C) V 2O 5·n H 2O (D)-3

4VO

5. (7644)下列物质中,不为黄色的是…………………………………………………( )

(A) PbI 2 (B) HgI 2 (C) CdS (D) K 3[Co(NO 2)6]

6. (7643)与Na 2CO 3溶液作用全部都生成碱式盐沉淀的一组离子是…………………( )

(A) Mg 2+,Al 3+,Co 2+,Zn 2+ (B) Fe 3+,Co 2+,Ni 2+,Cu 2+

(C) Mg 2+,Mn 2+,Ba 2+,Zn 2+ (D) Mg 2+,Mn 2+,Co 2+,Ni 2+

7. (7642)下列硫化物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MnS (B) SnS (C) PbS (D) CuS

8. (4681) 用Cr 2O 3为原料制备铬酸盐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浓硝酸 (B) KOH(s) + KClO 3(s)

(C) KMnO 4 (D) H 2O 2

9. (4679) 性质最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

(A) Zr 和Hf (B) Ru 和Rh (C) Mn 和Mg (D) Cu 和Cr

10. (4677) 在水溶液中不能存在的离子是…………………………………………… ( )

(A) [Ti(H 2O)6]3+ (B) [Ti(H 2O)6]4+

(C) [Ti(OH)2(H 2O)4]2+ (D) [Ti(O 2)OH(H 2O)4]

11. (4604) 根据价层电子的排布,下列化合物中为无色的是………………………( )

(A) CuCl (B) CuCl 2 (C) FeCl 3 (D) FeCl 2

12. (4606) 下列离子中磁性最大的是…………………………………………………( )

(A) V 2+ (B) Cr 3+ (C) Mn 2+ (D) Fe 2+

13. (4609) 对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不具备的性质是………………………………( )

(A) 形成多种氧化态 (B) 形成配位化合物

(C) 配位数为4或6 (D) 形成的离子必具有4s 23d n 的电子排布

14. (4610) 下列化合物中显反磁性的是………………………………………………( )

(A) NiCl 2 (B) CoSO 4 (C) VOCl 3 (D) TiF 3

15. (4616) 在某种酸化的黄色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颜色从黄经过蓝、绿直到变为紫色,该溶液中含有……………………………………………………………………………( )

(A) Fe 3+ (B) +

2VO (C)-24CrO (D) Fe (CN)-46

16. (4617) 下列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 CoF -3

6 (B) Co(NH 3)+33 (C) Co(CN)-36 (D) Co 3+

17. (7688)在酸性介质中,下列物质与H 2O 2作用不可能形成过氧化物的是…………( )

(A) Na 4TiO 4 (B) (NH 4)3VO 4 (C) K 2Cr 2O 7 (D) KMnO 4

18. (7692)维生素B12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及其所能医治的疾病是……………………()

(A) 铁,高血压(B) 钴,恶性贫血

(C) 锌,侏儒病(D) 钙,软骨病

19. (7707)下列氢氧化物中,能溶于浓NaOH溶液的是………………………………()

(A) Cu(OH)2(B) Cd(OH)2(C) Co(OH)2 (D) Mn(OH)2

20. (7711)下列水合盐中,加热脱水时发生水解的是………………………………()

(A) CoCl2·6H2O (B) MgCl2·6H2O

(C) CuSO4·5H2O (D) NiSO4·7H2O

21. (4672) 在FeCl3与KSCN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F,其现象是……………………()

(A) 产生沉淀(B) 变为无色(C) 颜色加深(D) 无变化

22. (4671) 下列锰的氧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MnO (B) Mn2O3(C) MnO2(D) Mn207

23. (4670) 下列新制备出的氢氧化物沉淀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 Fe(OH)2(B) Mn(OH)2(C) Co(OH)2(D) Ni(OH)2

24. (4663) 欲使软锰矿(MnO 2)MnO4应选择的试剂是…………………()

(A) KClO3(s) + KOH(s) (B) 浓HNO3

(C) Cl2(D) O2

25. (4659) 下列提炼金属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 Mg还原TiCl4制备Ti (B) 热分解Cr2O3制备Cr

(C) H2还原WO3制备W (D) 羰化法提纯Ni

26. (4654) 在下列化合物中,属杂多酸盐的是…………………………………………()

(A) Na3[P(W12O40)] (B) KCr(SO4)2·12H2O

(C) Na4Mo7O23(D) Fe2(CO)9

27. (4653) 下列四种绿色溶液,加酸后,溶液变为紫红色并有棕色沉淀产生的是()

(A) NiSO4(B) CuCl2(浓) (C) NaCrO2(D) K2MnO4

28. (4648) Al(Ⅲ)和Cr(Ⅲ)化学性质的不同点表现在……………………………()

(A) 形成配合物的能力(B) 形成复盐的能力

(C) 盐类的水解性(D) 氢氧化物的两性

29. (4646) 欲将K2MnO4转变为KMnO4,下列方法中可得到产率高、质量好的是…()

(A) CO2通入碱性K2MnO4溶液(B) 用Cl2氧化K2MnO4溶液

(C) 电解氧化K2MnO4溶液(D) 用HAc酸化K2MnO4

30. (4645) 下列物质的氧化性与惰性电子对效应无关的是………………………()

(A) Pb(IV) (B) Bi(V) (C) Cr(VI) (D) Tl(III)

31. (4643) 下列气体中能用氯化钯(PdCl2)稀溶液检验的是………………………()

(A) O3(B) CO2(C) CO (D) Cl2

32. (1660) 下列氧化物与浓H2SO4共热,没有O2生成的是………………………()

(A) CrO3(B) MnO2(C) PbO2(D) V2O5

33. (1657) 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不生成黑色沉淀的一组是………()

(A) Fe2+,Bi3+(B) Cd2+,Zn2+(C) Fe3+,Cu2+(D) Mn2+,Pb2+

34. (1654) 在下列氢氧化物中,既能溶于过量NaOH,又能溶于氨水的是…………()

(A) Ni(OH)2(B) Zn(OH)2(C) Fe(OH)3(D) Al(OH)3

35. (1644) 在Cr2(SO4)3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其主要产物是……………………()

(A) Cr + S (B) Cr2S3 + Na2SO4

CrO+ S2-

(C) Cr(OH)3 + H2S (D)-2

36. (1638) [Ni(CN)4]2-和[Ni(CO)4]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是…………………………()

(A) 0和2 (B) 2和2 (C) 2和0 (D) 0和0

37. (1637) 在Fe3+溶液中加入NH3·H2O生成的物质是……………………………()

(A) Fe (OH)3(B) Fe (OH)6]3-

(C) [Fe (NH 3)6]3+ (D) [Fe (NH 3)3(H 2O)3]3+

38. (1627) 用作治疗癌症的含铂药物是……………………………………………( )

(A) H 3N Pt Cl H 3N Cl (B) H 3N Pt Cl Cl 3

(橙黄) (鲜黄)

(C) H 2PtCl 6 (D) PtCl 4

二、填空题 ( 共 8题 16分 )

39. (4417) 用NaBiO 3做氧化剂,将Mn 2+ 氧化为MnO 4-时,要用HNO 3酸化,而不能用

HCl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7652)FeSO 4和(NH 4)2Cr 2O 7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和 。

41. (4657) Co(II)的三种配离子:

A. [Co(H 2O)6]2+

B. [Co(NH 3)6]2+

C. [Co(CN)6]4-

(1) 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溶液中稳定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4675) K 2Cr 207溶液分别与BaCl 2、KOH 、浓HCl(加热)和H 2O 2(乙醚)作用,将分别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 (1613) 在三份Cr 2(SO 4)3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溶液,得到的沉淀是:

(1) 加入Na 2S 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入Na 2CO 3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加入NaOH 得到_________________;加入过量NaOH 生成______________。

44. (4600) 实验室常用变色硅胶做干燥剂,变色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5. (7685) Fe 3O 4是一种具有 性的 色氧化物,其中Fe 的价态分别为 和 。Pb 3O 4是一种可作颜料的 色氧化物,其中Pb 的价态分别为 和 。

46. (1647) 在水溶液中,Fe 2+ 和Fe 3+ 的稳定性对比是________比________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1题 5分 )

47. (1621) Fe 的元素电势图为:

-24F e O ──── Fe 3+ ──── Fe 2+ ──── Fe

(1) 问酸性溶液中Fe 3+ 能否将H 2O 2氧化成O 2;

已知 O 2 + 2H + + 2e - = H 2O 2

?= 0.682 V (2) 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酸性溶液,298K)。 Fe(s) + 2Fe 3+(aq) =

3Fe 2+(aq)

四、问答题 ( 共 8题 40分 )

48. (1606) 写出下列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 V 0.771 V -0.414 V

在硫酸铬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析出灰绿色絮状沉淀,后又溶解。此时加入溴水,溶液则由绿色转变为黄色。向溶液中加酸酸化后,由黄色变为橙色。

49. (4629) 现有硫酸、石灰、亚硫酸氢钠可供应用。 试设计一个从含Cr(VI),Cr(III)的废水中除去铬的简单方案,并写出各步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50. (4638) 某绿色固体A 可溶于水,水溶液中通入CO 2即得棕黑色固体B 和紫红色溶液C 。B 与浓HCl 溶液共热时得黄绿色气体D 和近乎无色溶液E 。将此溶液和溶液C 混合即得沉淀B 。将气体D 通入A 的溶液,可得C 。试判断A 、B 、C 、D 、E 各为何物?

51. (6701) 在酸性溶液中,锰元素的电势图为:

MnO -4──── MnO -24──── MnO 2──── Mn

3+ ──── Mn 2+ ──── Mn

(1) 计算电对MnO -

4/MnO 2 的 ?;

(2) 锰的哪几种氧化态在酸性溶液中是不稳定的,容易歧化?

(3)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 4氧化Fe 2+ 时,当KMnO 4过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52. (1684) “溶液中含有+4NH 、Cu 2+、Co 3+、-24SO 、

I -”,这一说法是否合理? 为什么?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53. (7622) 在酸性介质中,Co 3+可以氧化Cl ,但[Co(NH 3)6]3+却不能。由此事实可以推断[Co(NH 3)6]3+及[Co(NH 3)6]2+的稳定性大小吗? 为什么?

54. (7631) CoCl 2与NaOH 作用所得的沉淀久置后用HCl 酸化时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请给于解释,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5. (7715)根据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讨论Fe 3+对H 2O 2的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

( A ?(Fe 3+/Fe 2+) = 0.77 V , A ? (O 2/H 2O 2) = 0.68 V , A ? (H 2O 2/H 2O) = 1.77 V )

0.56 V 2.26 V 0.95 V 1.51 V -1.18 V 1.23 V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F列电子的量子数(n, I, m和m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0,0,+1/2 B. 3,1,0,-1/2 C. 3,0,0,-1/2 D. 3,3,0,+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 的共轭酸是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 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I 原子平均质量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12 12 6C 的摩尔质量的1/12 的比值,这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 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 pKa=4.75 ) B. NaH2PO4-Na2HPO4 (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 Ar ] 3d64s0 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 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载体和核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元素化合物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元素化合物。 异。了解Na+、K+离子的检验方法。 铝单质及其重要化能说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认识铝的主要 化学性质(与氧气、酸、强碱反应);认识氧化铝和 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氢氧化铝的制备原理及加热 分解的性质; 化学 第一、二、三节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 (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金属的复习中,充分发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及化合物知识整合方面的功能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极为有利。 金属与氧气反应 常温极易氧 化,燃烧产生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 常温形成氧膜,点燃剧烈反应 常温与氧气缓慢 反应,高温下Fe 可在纯氧中燃烧 铜加热与氧化合,余难反应Mg 加热反铁与水蒸气反应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无机化学s区元素练习题

无机化学s区元素练习题 S区元素练习题 一、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Na +H2→ 2、LiH → 3、CaH+H2O→ 4、Na2O+ CO→ 5、 Na2O+ MnO4- + H+→ 6、BaO+ H2SO4 → 7、纯氧中加热氧化钡 8、唯一能生产氮化物的碱金属与氮气反应 9、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金属钙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产物再与水反应 11、写出氢氧化锂和过氧化钡的常用制取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二、请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碱金属的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请用热力学数据计算碱金属超氧化物的稳定性也在逐渐增强 三、已知r=227pmr=197pm,Ar=39.0Ar=40.078,计算钾和钙的密度。 四、写出Ca2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

该反应在298K下的标准平衡常数K? 五、已知NaH晶体中,Na与H的核间距离为245pm,试用Born-Lande公式计算NaH的晶格能。再用波恩-哈伯循环计算NaH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六、计算反应MgO + C?的?rHm,?rSm和???CO +Mg+- ?rGm,以及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 七、已知镁的升华焓?SubHm=147.70kJ·mol,第一,第二电离分别为I1=743.94 ?2?kJ·mol-1,I2=1456.8kJ·mol-1,?fHm=-466.8kJ·mol-1,?-1 ?fGm=-454.kJ·mol,试计算?fHm,计算E和Mg的水合热2+2?/Mg)。 八、s区某金属A与水反应剧烈,生成的产物之一溶液呈碱性。B与溶液C反应可得到中性溶液D,D在无色火焰中的焰色反应呈现为黄色。在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E生成,E可溶于氨水中。一淡黄色粉末物质F与金属A反应生成G,G溶于水得到B溶液,F溶于水则得到B和H的混合溶液,H的酸性溶液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并放出气体I。试确定各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某碱土金属A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橙红色,反应产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 l, m和m 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 0, 0, +1/2 B. 3, 1 , 0, -1/2 C. 3, 0, 0, -1/2 D. 3, 3, 0, +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的共轴酸是 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 . . 、?…、...... 12 . . 一■.一....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6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 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l原子平均质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pKa=4.75) B. NaH2PO4-Na2HPO4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A门3d64s0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一历程影响收藏

2020年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二轮复习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和应用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及应用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B.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 C.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D.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解析:选B SiO2不导电,不可用于制作光电池。 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解析:选B A项,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正确;B项,SO2具有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在作漂白剂时并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形成无色不稳定物质而使其褪色,错误;C项,NaHCO3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可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正确;Al(OH)3分解是吸热反应,吸收大量热量并有H2O生成,可作阻燃胶合板,正确。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作食品膨松剂 B.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C.氯化铁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 D.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解析:选C A项,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可用作食品膨松剂,与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无关,错误;B项,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是因为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与晶体硅熔点高无关,错误;C项,氯化铁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铜制线路板,正确;

D 项,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氧化铝具有两性无关,错误。 4.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解析:选A A 项,Fe 2O 3是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涂料,正确;B 项,SiO 2是酸性氧化物,错误;C 项,因为Al 2O 3耐高温,所以Al 2O 3可用作耐火材料,没有因果关系,错误;D 项,晶体硅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作半导体材料,没有因果关系。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的胶粒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 B .CaO 能与SO 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 C .NaHCO 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D .SO 2和湿润的O 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得到漂白性更强的漂白剂 解析:选B A 项,“血液透析”利用胶体粒子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与胶粒带电无关,错误;B 项,CaO 能与SO 2反应生成CaSO 3,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正确;C 项,NaHCO 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与酸反应也能生成气体,有气体生成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错误; D 项,SO 2和湿润的O 3都有漂白性,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酸没有漂白性,错误。 6.(2019·福州四校联考)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 A .由铝土矿冶炼铝:铝土矿――→提纯Al 2O 3――→HCl AlCl 3――→电解 Al B .从海水中提取镁:海水――→石灰乳Mg(OH)2――→加热MgO ――→电解Mg

药学、药物制剂-《无机化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编写日期:2009年8月28日 前言 【开设目的】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s区、p区、d区、ds区主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该课程发展史,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与药学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四个性质,了解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的要求】 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能的定义,会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吉布斯能变,标准吉布斯能变。熟悉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利用吉布斯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环境、过程、途径、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是------------------------------------------------------------( B ) A. KClO B. KClO3 C. HClO D. 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是----------------------------------( C ) A. O, Si, Al, H B. O, H, Al, Si C. O, H, Si, Al D. 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D ) A. HClO B. HClO2 C. HClO3 D. 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是-------------------------------( B ) A.硫酸 C. NaCl D. 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B ) A. O3 B. SO2 C. CO2 D. 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 ( B ) A. H2S 2 C. H2SO3 D. 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是---------------------------------------------------------------------( B ) A. SO2 3 C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的下列硫化物是-----------------------------------------------( B )

无机物性质判断题

无机物性质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 B.水玻璃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NaNO2具有碱性,可用于使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 D.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蚀刻剂 答案 D 解析A项,铝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可用铝罐贮运浓硝酸,错误;B项,水玻璃可用作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与能否与酸反应无关,错误;C项,NaN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使铁零件表面生成Fe3O4,错误;D项,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蚀刻剂,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活性炭有还原性,可用作制糖业脱色剂 B.二氧化氯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C.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D.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答案 B 解析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制糖业脱色剂,错误;B项,二氧化氯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正确;C项,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铜电路板,错误;D项,晶体硅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液氨汽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B.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C.盐酸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D.浓硝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钝化铁、铝 答案 A 解析A项,因NH3易液化,汽化时吸热而快速致冷,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正确;B项,KAl(SO4)2===K++Al3++2SO2-4,Al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Al(OH)3(胶

《无机化学》第十三章p区元素

第十三章p 区元素(一)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6解:铝矾土的主要成分为Al 2O 3。 (1) Al 2O 3 + 2NaOH + 3H 2O 2Na[Al(OH)4] (2) 2Na[Al(OH)4] + CO 2 == 2Al(OH)3 + Na 2CO 3 + H 2O (3) 2Al(OH)3 Al 2O 3 + 3H 2O 第一步中Fe 2O 3不与NaOH 反应以固体存在,经溶解过滤即可去除. 12解:(1)碳酸盐分解的温度 对于Na 2CO 3:△r H θm =-414.22-393.51+1130.68=322.95(kJ/mol ) △r S θm =75.06+213.74-134.98=153.82(J/mol ·K ) 对于MgCO 3:△r H θm =-601.70-393.51+1095.8=100.6(kJ/mol ) △r S θm =26.94+213.74-65.7=175.0(J/mol ·K ) 对于BaCO 3:△r H θm =-553.5-393.51+1216.3=269.3(kJ/mol ) △r S θm =70.42+213.74-112.1=172.1(J/mol ·K ) 对于CdCO 3:△r H θm =-258.2-393.51+750.6=98.9(kJ/mol ) △r S θm =54.8+213.74-92.5=176.0(J/mol ·K ) (2) Na 2CO 3 MgCO 3 BaCO 3 CdCO 3 实际分解温度/℃ 1800 540 1360 345 估算分解温度/℃ 1826 302 1292 289 从结果来看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对Na 2CO 3和BaCO 3总体偏差不太大,而MgCO 3和CdCO 3实际分解温度高于估算值。这是因为实际分解是在非标态下进行,即 因P(CO 2)分压小于105Pa, △r S θm -Rln(P CO2/P θ)<△r S θm 分母减小, 则T 增大. (3)阳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构型,电荷等数据如下表 从离子电子构型来看, 由于Cd 为18e-构型的阳离子,其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均大于8e-的离子,所以CdCO 3的稳定性最差. 而8e-的离子,其Z/r 值越大, 极化作用越强, 碳酸盐稳定性越差,即稳定性:MgCO 3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 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下压强为101、325KPa =760mmHg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高考化学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1.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 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 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 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 分解反应。 5.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 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金属性逐渐增强。 7. 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 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 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二、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 依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和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其非金属性越强。 2. 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 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简单阴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非金属性弱的。 5. 非金属单质与具有可变价金属的反应。能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其非金属性强。 6. 气态非金属原子在得到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释放的能量越多,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教育革新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教育革新 药学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从业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的好坏,更密切联系着病人的用药安全。2009年,海南省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时,不仅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药学各个专业,生物无机化学、酶化学等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无机化学在医药学科中的地位。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和今后的工作道路至关重要。笔者从无机化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入手,提高学生的素质,实施“优化、培养、提高”的教学方法改革,可称为SRE(Superior、Raises、Enhancement)模式,即优选讲授内容,优化讲授方法,优质讲授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根本转变教育观念。 一、调查研究及分析 本项目选择本校2010级药学、中药学本科学生共90人作为调查对象,从调查内容及结果可知,大一学生都可以认识到学习化学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这点,学生对学习化学较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不同,对学好化学的信心不同,有37.5%的

学生是因为喜欢化学、25%的学生认为化学非常容易对学好化学很有信心,还有25%的认为非常难、12.5%的学生不喜欢化学对学习化学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有86.5%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写小论文并扩展知识专题。而且认为学生写小论文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易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促进师生和组员间的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自觉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后学生喜欢教师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式教学模式,喜欢有责任心、严格要求学生而又不失幽默感的教师。 二、改革方案 在对国内外同类教育以及社会需求、历届药学专业学生反馈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本课程的现状、问题、发展与改革方向作比较分析,从而提出课程改革的SRE模式方向、建设要求与任务。 1.优化 (1)优选讲授内容 优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授内容需具有针对性,并且需适应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严格制定教学大纲,选择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点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 2 2 O O 2 O O 22 (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3 HCl NaCl HCl NaCl 2HCl2NaCl NaOH 2 NaHCO 3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 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2.铝及其铝的化合物 (1)铝及其铝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铝 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物理性质 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它可应用于制导线、电缆、炊具,铝箔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铝还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 ②化学性质 2Al 2 2 6HCl Al O 3 (3)氧化铝 ①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不溶于水。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氨基酸等。 O Al 3HCl NaOH 3 (5)Al3+、- AlO、Al(OH)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Al3+Al(OH)3- AlO 2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两瓶无色的溶液其中一瓶是AlCl3溶液,另一瓶是NaOH溶液,采用互滴法可以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在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盐酸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3HCl AlCl3+3H2O 3.铁及其铁的化合物 (1)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实验题专题训练 (20)-0801(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实验题专题训练 (20) 1.某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并探究其性质。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 (3)甲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乙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4)将蘸有浓盐酸的棉球放在玻璃片上,用集满NH3的集气瓶扣住棉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备并探究SO2的某些性质。 (1)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________。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高温煅烧硫铁矿 (2)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Ⅰ中红色褪去,Ⅱ中无变化。 ①甲同学设计对照实验,但用足量碱石灰代替了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序号为________(填字母)。 ②为了验证c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在上图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后,取c中的溶 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Ⅰ: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方案Ⅱ: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Ⅲ:往第三份试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指出上述不合理的方案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NO2?、NO3?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 现象滴管试管 1mol·L?1FeSO4溶液 (pH=4) 1mol·L?1NaNO2溶液 (pH=8) a.滴入1滴FeSO4溶液,溶液 变黄色,继续滴加,溶液变 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 化 1mol·L?1NaNO3溶液(加 NaOH溶液至pH=8) b.持续滴加FeSO4溶液,无明 显变化 已知:[FP(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图所示。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经检验该气体为NO。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药学新修)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090201 学时数: 54 学分:3.5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药学、医学检验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无机化学是药学、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第一门化学课。它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独立进行无机化学试验和自学一般无机化学书刊,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应该运用辩论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阐明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以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根据我院教学中实际特制订本大纲,供药学、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关系。无机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什么是无机化学。了解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了解无机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溶液3课时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况。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含义。掌握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 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熟悉渗透压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了解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状况。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 三化学反应速率4课时 【教学内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大纲 学时:51学分: 1.5 课程属性: 实践课开课单位: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先修课程: 无后续课程: 各类实验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本科石油化工、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各种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实验作风。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科学态度,逐步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现象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课时为51学时。(按教学计划,17周上课计) 实验序号

第二部分910 11 12实验项目名称 无机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多媒体教学片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灯的使用和玻璃加工技术(备选实验)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备选实验) 试剂的取用和试管操作 溶液的配制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氯化钠的提纯 化学基本原理的验证及某些物理量的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的测定(备选实验)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备选实验) 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备选实验)学时数19 13 14

15 16 17 18 第四部分 19 20 21 22 23 24 第五部分 25 26 27 28 29 30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配位化合物(备选实验)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无机化学 p区元素习题

P区元素习题目录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完成方程式;五计算并回答问题一判断题 (返回目录) 1 硼在自然界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 在硼与氢形成的一系列共价型氢化物中,最简单的是BH3。() 3 硼酸是三元酸。() 4 硼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电负性比氢小。() 5 由于B-O键键能大,所以硼的含氧化合物很稳定。() 6 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2O7。() 7 B2H6为平面形分子。() 8 硼是缺电子原子,在乙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9 三卤化硼熔点的高低次序为BF3BCl3>BBr3>BI3。() 11 地壳中丰度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 12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因而各种晶型的Al2O3既可溶于酸,又可溶于碱。() 13 只有在强酸性溶液中才有Al(H2O)63+存在。() 14 在气相中三氯化铝以双聚分子Al2Cl6的形式存在。() 15 AlX3都是共价型化合物。() 16 KAl(SO4)2·12H2O与KCr(SO4)2·12H2O属于同分异构体。() 17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金属铝可制得无水AlCl3。() 19 因AlCl3分子中Al为缺电子原子,所以AlCl3中有多中心键。() 20 碳酸盐的溶解度均比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小。() 21 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同理,CaCO3比Ca(HCO3)2的溶解度也大。() 22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23 分子筛是人工合成的硅铝酸盐,具有吸附和催化作用。() 24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它是颗粒状的石墨。() 25 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即使在纯氧气中,金刚石也不能燃烧。() 26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助燃,但是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能燃烧。() 27 高纯度的硅和锗是良好的半导体。() 28 金刚石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由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r H>0。() 29 用碳酸钠溶液沉淀溶液中的Ca2+,Mg2+,Cu2+时,均得到碳酸盐沉淀。() 30 水溶液中Cu2+与CO32-作用形成的沉淀是Cu2(OH)2CO3。() 31 水玻璃可用作不烧砖的粘合剂。() 32 Na2SiO3·5H2O是高效洗衣粉的助剂,以取代Na5P3O10。() 33 四卤化硅熔点高低的次序为SiF4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练习题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练习题 [第01章 物质的量] 一、名词解释 1、气体摩尔体积 2、阿伏伽德罗定律 二、单项选择题 1、摩尔是( ) A 、物质的量的单位 B 、摩尔质量的单位 C 、体积的单位 D 、物质微粒的单位 2、SO 42- 的摩尔质量是( ) A 、96g B 、48g/mol C 、96g/mol D 、98g/mol 3、H 2SO 4 的摩尔质量是( ) A 、98g B 、49g/mol C 、96g/mol D 、98g/mol 4、NaOH 的摩尔质量是( ) A 、40g B 、40g/mol C 、40 mol D 、40 L 5、Na + 的摩尔质量是( ) A 、23 g/mol B 、22 g /mol C 、24g/mol D 、11g/mol 6、1 mol 水蒸汽、1 mol 液态水、1 mol 冰各自所含的分子个数( ) A 、一定相等 B 、水蒸汽含水分子多 C 、液态水含水分子多 D 、冰含水分子多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5N A B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10N A C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5N A D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N A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 、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 C 、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用克做单位,数值上就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 、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 做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9、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 、4℃时10mL 水 B 、0.8 mol H 2SO 4 C 、54 g 的铝 D 、3.01×1022个的氧分子 10、2 mol MgCl 2 和1mol AlCl 3 中,Cl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 B 、2:3 C 、4:3 D 、3:4 1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H 2SO 4 B 、O 2 C 、CO 2 D 、H 2 1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