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关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关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楚艳平

引言:同一性(identity)几乎是当代社会科学无所不在的概念,它遍及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政治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同一性概念的内涵和理论角色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存在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心理学领域中,虽然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中,它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研究者理论框架的不同,同一性的概念也存在内涵不一的使用。大体上存在 3种相对区别的取向:(1)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定向的自我同一性;(2)个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2],包括 McCall和 Simmons (1978)的角色同一性以及Stryker(1968,1980,1987),Burke(1980),Stryker 和 Serper (1982)的同一性;(3)集体水平定向的同一性,即社会同一性,包括Tajfel (1974,1978,1982),Turner(1982,1985)的社会同一性。在3种取向的同一性中,尤以 Erikson(1963)定向的自我同一性提出最早,产生的具体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丰富。

1.关于同一性的概念

1.1国内的一些翻译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在国内心理学中有 3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本文采用自我同一性的译法意在强调自我同一性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和实体性存在。

1.2 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奠基

自我的精神分析理论是 Erikson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起源,Erikson被称为同一性之父。尽管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有时被作为人格形成的理论图式,但同一性作为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植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之中。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来源于他的临床研究的,Erikson(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这些士兵缺乏的是同一感。他们知道他们是谁,有

个人的同一性,但似乎他们的生活不再连结在一起,有一个核心的障碍,称为自我同一性的缺失”。

Erikson 认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来使用以强调不同的问题。有时同一性指结构,有时指过程;有时指主观经验,有时指功能;有时指个体独特的意识感,有时指经验连续的潜意识追求;一个时期指集体理想的一致性,另一时期指比较的差异性。Bourne(1978)对埃里克森丰富而复杂的同一性概念概括出 7 个方面的特征:(1)发生学特征:自我同一性是儿童期的结果,是处理早期发展任务的成功与失败;(2)适应性特征:它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3)结构性特征,它是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 3 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4)动力学特征:同一性调节自我与客体、本我与超我,同一性形成是一主动的过程;(5)主观性特征:它使人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之感;(6)心理交互的特征:相对于儿童期的依赖,出现了自我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了与他人的关系;(7)实体的存在:同一性提供给自我和世界意义感。

Augusto Blasi和 Kimberly Glodis(1995)总结了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多方面性质:(1)同一性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外显的和内隐的回答;(2)是在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对将来的期望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统一;(3)它产生基本的一致感和连续感;(4)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通过现实的评价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将来,尤其是应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同时探询文化和社会以及他人对自己知觉的适宜性来达到;(5)同一性整合和探询的过程围绕一定的领域发生,如职业、宗教信仰、性、政治观点;(6)这一过程在各领域产生灵活但持久的承诺(commitment);(7)从客观的角度,它保证一个人与社会有效的整合;(8)从主观的角度,它产生基本的忠实和忠诚感以及深刻的下意识的植根感、安宁感、自尊、自信和目的感;(9)同一性发展的敏感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但它是一生的追求。

由此可见,Erikson只是从理论上阐述了同一性,而关于同一性的概念并不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这也给实证研究带来了困难。

2.同一性研究的模型

2.1玛西亚的同一性状态(地位)理论(identity status)

2.1.1四种不同的同一性状态

Marcia 认为可以从 3 个方面来考察自我同一性,即结构的、现象学的和行为的方面。结构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具有内在心理动力过程总的平衡的特征,它

从结构或内在心理的角度,证实自我成长的渐进增强以及自我机能随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自我同一性提供了人格发展的参照框架。现象学的方面是指同一感的经验的方式,并指出赋予的同一性经验和建构的同一性经验,人们以经验的术语渐渐地认识到人的基本特征和在世界上的位置。行为的方面是指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可观察的成分,即人们可以观察的同一性风格(identity style)。Marcia 从 3 个方面考察自我同一性意在超越内在心理结构和现象学的同一性研究而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领域,离开了内在心理和现象学描述的水平,寻求可观察的行为,并将它假定为自我同一性结构的指标。

Marcia(1966)正是在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椐个体应对自我同一性形成任务的策略和结果来给出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以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为变量对自我同一性进行操作定义。加以操作化。探索( exploration) 是指主动地探询和权衡各种同一性选择。具体表现为个体在同一性发展过程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考虑多个选择, 以便做出有意义的抉择。承诺( commitment) 是指作出一个或多个同一性选择后,个人将对其保持信念。具体表现为个体对于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在精力、毅力和时间等方面作出的投入。由探索和承诺 2个变量的组合提出了 4 种同一性状态(identity status):(1)成就型同一性(achieved identity):高探索和高承诺,指经历了一段可能性选择的探索并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承诺;(2)延缓型同一性(moratorium identity):高探索和低承诺,指正处于可能选择的探索过程中并积极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但没有达到最后的承诺;(3)早闭型同一性(foreclosed identity):低探索和高承诺,指从未经历同一性危机(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作出了承诺;(4)同一性扩散(diffused identity):。低探索和低承诺,指没有探索也没有固定的承诺。

Marcia地位模型只重视同一性发展的结果,而不能很好地描述同一性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1.2关于同一性状态的一些国内外研究

此外,一些学者对同一性形成的状况和影响同一性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沃特曼( waterman etal 1971,1974,1976) 研究了大学生的同一性形成情况,对刚人学的新生同一性进行调查,在他们毕业时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毕业时的同一性完成状况比入学时得到了发展。

考司塔和凯佩斯(costa & campos 1986) 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存在差异,法律和艺术专业有更多的学生处在较高的同一性状况,而工程和医

学专业有更多的人处于早期闭合状况。他们认为这是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因而对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艾德姆斯(Adems 1996) 建立了一个同一性形成的模型,系统论述了环境背景、社会认知等因素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他认为人处于一定的环境背景中,同一形成过程是一种社会化过程,是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环境对同一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社会认知是个体和环境问的桥梁,它对同一性的影响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

Schwartz.SethJ, Beyers.Wim等(2011)对Macial的同一性状态模型进行评估,并且对美国入校大学生的不同同一性的形成。被试是来自不同种族,来自于美国30所大学的9034人,平均年龄是19.7岁,他们需要完成对同一性探索、同一性承诺、同一性整合、同一性混乱、积极心理社会功能、健康妥协行为(health-compromising behaviors)的测量,这个研究进一步验证了Masial同一性状态模型的合理性。

1982年,台湾学者黄淑芬参考马锡亚研究方法,调查台大各年级学生739人自我统合的情形,为比较不同大学教育环境对青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另外抽样调查了378位辅仁大学各年级的学生。调查问卷主要限于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考虑,按其不同的回答方式,将全部学生分类归属于马氏的4种类型。除问卷资料外,还搜集了受试者的性别、年级、社团参与、工作经验等项目以分析性别及大学生活经验与自我同一程度的关系。结果,除迷失方向者外,在自主定向,他主定向、寻求方向三类学生中,台大与辅大二校无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自我同一程度,女生稍优于男生;他主定向与迷失方向者两类中,女生均较男生为少;在寻求方向者中,女生反比男生多;自主定向者比例随年级升高而剧增;寻求与迷失方向的比例随年级而剧减;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与工作经验,显然比一般学生高出很多;四类学生人数分配上,八学之初绝大多数均不能自主定向,即使到了四年级,自主定向者也只有1\3。

大陆学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也有一些研究。俞瑞康(2004)采用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1983)的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无锡市一所重点高中、一所一般高中、一所实验初中、一所一般初中各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二个班学生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经由一个理想朦胧——困惑疑虑——现实提升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地位度数分布中间大、两头小,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与学习成效自评交互影响。

冯聪、管雷(2005)采用张日升编制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度的测定问卷”以

及“网络成瘾问卷”对武汉市四所普通高校中35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分量表上得分与网络成瘾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行为会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负面影响;性别、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网络成瘾问卷总分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叶景山(2003)采用自编一般状况问卷、同一性状况量表(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Adams, Shea, & Fitch, 1979)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北京市2所高校本科一至四年级学生403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同一性完成状况(A)和延缓状况(M)的得分与SCL- 90各因子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不同同一性状况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徐红红、洪炜、梁宝勇(2009)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OM-EIS)对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新生234人进行调查,发现成就型同一性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忧虑性呈显著负相;弥散型同一性与人格特征的显著相关方向与前者正好相反;排斥型同一性与恃强性、敢为性呈显著负相关;延缓型同一性与怀疑性呈显著正相关;男生的成就型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弥散型同一性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说明自我同一性状态、人格的性别差异显著,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性别差异与人格的性别差异具有一致性。

郭金山、车文博(2004)还根据中国人特点利用王登峰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检测了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19],结果发现,同一性完成型与智慧、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等人格变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关系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弥散型与外向性、善良、处世态度有极显著负相关,与行事风格呈较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正相关。

何健飞,卢宁(2010)使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与Aitken 拖延行为量表对深圳大学267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中处于延缓型同一状态的人最多( 42.3%),其次是弥散型(27%)男生在获得型同一状态的总量表和2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文科生在延缓型、早闭型和扩散型同一性状态上的得分均低于理工科的学生,获得型同一状态上得分无差异;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在所有扩散型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所有获得型分量表上的得分则相反个体在所有获得型同一性状态量表上的得分与学业拖延行为成负相关,在其他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学业拖延行为成正相关。这说明了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也需要受到关注。

2.1.2对同一性状态进行研究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对同一性状态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构式、半结构式访谈法(Identity Status Interview,简称 ISI),另一种是问卷法,比较常用的问卷有《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简称EOM-EIS),该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是测量4个同一性状态的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分2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的子量表和人际关系领域的子量表,前一子量表测职业、宗教、政治观点和哲学生活风格领域的内容,后一子量表测友谊、约会(dating)、性别角色和娱乐方面的内容,每一内容包括2 个项目,共64 个项目,采用 6 点量表计分。不过这种量表测的是总体的同一性状态。具体领域的同一性状态多采用《Della同一性状态问卷——职业、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识形态》(Della′s Identity Status Inventory-Occupation,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Ideology,简称DISI-ORP),这种问卷有5个同一性状态,即除了完成型、早闭型、延缓型同一性状态外,还有弥散—弥散型(Diffused-diffused)和弥散—运气型(Diffused-luck)两种状态。其中弥散—弥散型与Marcia的弥散型相同,弥散运气型的个体常依赖于运气、命运并且没有强烈的同一性承诺,在这种问卷中包含3部分,即职业、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识形态,其中每部分有7组,每组有5句话,每句话分别代表前面提到的每一种同一性状态,被试必须在其中做出一种选择。

对于同一性状态的研究的论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大概有500多篇,曾经统领同一性研究的舞台30余年,说明学者们对同一性状态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成熟,同时也意味着新的角度即将出现。

2.2 Bersonsky的同一性风格模型(identity style)

Berzonsky(1989)认为处于不同同一性地位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社会认知过程, 而且在加工(评价和使用)自我相关信息、解决同一性问题以及做决定时存在差异。同一性风格模型中包括三种同一性风格(identity style,即同一性的社会认知取向):信息化风格( informational style)、规范化风格(normative style)和扩散或逃避风格(diffuse- avoidant style)。信息化取向的个体通过积极地加工、评价和利用自我相关信息来解决同一性问题。规范化取向的个体通常顺从或遵照重要他人的指示和期望,以相对自动化的方式处理同一性问题或做出决定。扩散或逃避取向的个体不愿面对个人问题,也不能做出有效的决定,他们的行为受情境需要和刺激的支配和控制。Berzonsky证实了三种同一性风格与四种同一性地位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5]。处于同一性达成和延缓地位的

个体进行自我探索时往往表现出信息化同一性风格;处于同一性早闭地位的个体倾向于依靠预先设置的规范化取向来解决问题;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受外部控制的扩散或逃避取向。

Berzonsky 关注同一性建构或形成过程的性质。同一性风格涉及微观过程中个体之间稳定的差异,是个体建构、修正和维持自身同一性的方式,同一性发展过程的不同模式依赖于个体这种稳定的认知加工风格。

2.2.1 关于同一性风格的国内外研究

Cadely.hans, pittman等人(2011)对美国南部的1137名高中生的同一性风格、学业自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风格模式与学业自评呈正相关,而回避(扩散)风格与学业自评呈负相关;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学业自评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而回避风格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结构模型显示,在信息风格、回避风格与学业成绩之间,学业自评起着中介作用;学业自评与学业成绩之间的联系女生比男生更强烈,仅仅在欧裔美国人中,规范风格才与学业自评之间存在关联。

Seaton, Beaumont等(2011)研究了同一性、情绪智力、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对象是325名刚成年的成年人,69%是女性,这些被试共同完成了同一性风格、同一性投入以及亲密关系的测量,但是只有他们中的174人完成来了梅耶-沙洛文的情绪智力问卷,结果就发现,信息与规范风格与亲密关系呈正相关,而扩散回避风格与亲密关系呈负相关;信息风格与情绪智力呈正相关,而扩散-回避风格与情绪智力是呈负相关的,同时情绪智力与亲密关系也是呈正相关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信息风格与亲密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对扩散-回避风格与亲密关系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

Beaumont, Seaton,等人(2011)研究了应对模式与同一性风格之间的关系,被试需要完成自陈式问卷,即对同一性风格、同一性投入以及15种不同的应对策略的测量,发现扩散-回避风格与否认、拒绝、物质滥用以及幽默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则与积极应对、计划、克制、寻求支持、转向宗教有着显著地正相关,但是信息风格与转向宗教的相关相比于其他不是很高;在三种同一性风格中只有信息风格与接受、重新解释以及升华有显著相关。

Missotten,Christine1,Luyckx等人(2011)研究了青少年同一性风格与其冲突解决风格之间的关系,这种冲突是来自于与母亲的冲突。796名青少年以及他们的母亲共同完成对冲突发生频率以及冲突解决方式的测量,而青少年

还需完成同一性风格的测量。分层回归分析发现,信息风格与积极问题处理呈正相关,与冲突卷入以及退缩呈负相关;规范风格与顺从和决定呈正相关;扩散-回避风格与退缩和冲突卷入呈正相关,与积极的问题解决呈负相关。

Soenens.Bart1, Berzonsky.Michael D等(2011)研究了知觉到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认同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同一性风格的影响。对40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父母规范(Parental identification)对信息风格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在父母是具有高度责任感或是能够提供给青少年一定的自由和空间的条件下,父母认同与规范风格呈证相关,而在父母不给青少年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条件下,父母认同是与扩散-回避风格呈正相关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759196784.html,urenA,Ferrari. Joseph R.(2010)以1236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目标定向与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发现信息风格与掌握目标定向呈正相关,而规范风格与执行目标定向呈正相关,扩散-回避风格则不与任何目标定向存在显著地相关,大学三年级或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相比于大一新生更倾向于信息风格。

Seabi,Joseph(2009)研究了同一性风格与承诺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他对112名心理系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信息风格、规范风格与扩散-回避风格之间的承诺存在显著地差异;信息风格和规范风格的学生相比于扩散回避风格的学生更能适应学校生活。

Moghanloo,Mahnaz等(2008)探讨了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FFM)与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对359名大学生采用大五人格问卷(NEO)和同一性风格问卷(ISI)进行调查,发现外倾性、宜人性以及责任心与信息风格和规范风格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开放性则与信息风格呈正相关,与规范风格呈负相关,神经质与信息风格和规范风格呈负相关,与扩散-回避风格呈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尽责性、开放性对信息风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对规范风格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开放性则对规范风格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此外责任心对扩散-回避风格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国外对于同一性风格的研究近年特别活跃,国内还刚刚起步。

王树青,陈会昌等人(2008)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同一性风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233名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和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初中到高中,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表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高中和大学阶段处于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比例不

存在明显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 ,又以同一性风格为中介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一致(Michael D.Berzonsky 2004)。

王树青,张文新等(2007)采用问卷法对 594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中,延缓状态占67.5%,其余三种同一性状态各占10%左右;大学生在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与其他同一性状态相比,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在信息风格上得分最高,早闭状态的大学生在规范风格上得分最高,扩散状态的大学生在扩散风格上得分最高;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和问题既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又以三种同一性风格为中介间接影响同一性状态。

刘楠(2010)的硕士论文以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青少年早、中期个体的同一性风格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首先根据两次预测结果修订同一性风格问卷(ISI-4);而后采用所订问卷以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河北省廊坊市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共921名学生进团体正式施测,结果显示,信息型同一性风格的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规范风格,占人数比例最少的是扩散/逃避风格;中学生同一性风格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信息风格得分及人数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扩散/逃避风格得分及人数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中学生同一性风格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年级差异;在同一性风格方面,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两两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信息风格的中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扩散/逃避风格的中学生倾向于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规范风格的中学生既采取指向问题的应对策略,同时也依赖于指向情绪的应对策略。

2.2.2 对同一性风格的测量工具

Berzonsky先后编制和修订了不同版本的同一性风格问卷(The Identity Style Inventory),其中第三版(ISI-3)应用较广泛。该问卷包括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以及承诺四个分量表,共40个项目。该问卷或其译本已经在多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使用过。Berzonsky等人2007年又在ISI-3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ISI-4, 此量表克服了ISI-3的一些缺点,研究显示其信效度指标良好 (Berzonsky,Soenens,Smits,Luyckx,& Goossens,2007)。

国内王树青等于2006年翻译修订的EOM-EIS2中文版该问卷是由Bennion 和Adams在1986年对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问卷的最初版(OMEIS)进行修订后形成的,包括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2 大内容领域,共64个条目,采用6点

计分有4个分量表: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和同一性扩散,每个分量表又包括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2个领域,共8个子量表。王树青的中文修订版仍沿用原问卷的结构和条目数,但对其中不符合我国文化习惯的的条目进行了修改,比如:对原量表中涉及到宗教内容的项目改为与道德内容相关的项目修改后的问卷,其4个分量表的a系数为0.65— 0.84,各子量表a系数为0.46—0.76; 4个分量表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56—0.64,各子量表重测信度为0.50—0.69。

3.关于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研究意义及展望

3.1 意义

首先,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相关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研究意义。同一性是一个多侧面的构念,包含着过程、结构、功能、情境及内容等多个相互依存的维度(Berzonsky,1992)。仅仅使用同一性状态范式对其进行研究显然存在很大局限。而Berzonsky提出的同一性社会认知加工过程模型及同一性风格理论则提供了一种解释同一性问题的新框架、新视角。不同的同一性风格是形成不同同一性状态的一个基础, 深入研究同一性风格问题并将其与同一性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无疑可以使同一性理论更加充实、明晰。

此外,该问题的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者们对于通过有效地干预同一性形成过程来促进青少年同一性的健康发展越来越感兴趣,而发展可操作的、有效的干预措施又需要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同一性的形成过程。青少年同一性风格的研究充实了有关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及青少年同一性健康发展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教育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由于同一性状态主要由个体的承诺水平决定,相比之下,青少年的同一性社会认知加工风格更易改变(Soenens etal,200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干预等手段来帮助在不同情境中由于采取非适应性的同一性风格而遇到问题的个体, 使其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3.2 问题与展望

首先,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均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这意味着一些研究发现可能受到了共同方法变异及自利倾向、记忆偏差等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更多样的方法(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从多种渠道收集更接近真实情况的数据。同一性风格问卷也需要不断的修订使之具备更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同时,大多数研究数据都是同时获得的,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地使用追踪研究和变量间的交叉滞后研究设计从发展角度解释研究结果,并进一步了

解同一性加工风格从青少年到成年的一般发展过程、稳定性以及个体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等等问题。此外为了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及相关因素,质化研究的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多数研究选取的被试均为处于青少年晚期的白人大学生,这限制了相应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早期、中期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个体以及非白人群体的同一性风格问题, 从而验证并丰富同一性风格理论。

最后,有关同一性风格的研究主要是在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进行的。其中有研究(Berzonsky etal.,1999; Vleioras & Bosma, 2005)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同一性风格问题,并发现在某些情境下确实存在一些文化间的差异。然而,有关同一性风格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还很缺乏。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别是东西方国家以及不同群体中青少年的同一性风格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跨文化和跨群体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63(4):284~298 [2] Richard D Ashmore, Lee Jussim. Self and Identity: Fundamental Issu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5~8

[3] John Heaa. Working with Adolescents: Constructing Identity.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7.7~10

[4] Marcia J E,A S Waterman, Matteson D R et al. Ego-identity: the Handbook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pen university

[5]Marcia J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6,3:551-558

[6]Bosma H A, Kunnen S E.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A review and synthesi s. Developmental Review, 2001, 21: 39- 66

[7]Berzonsky M D, Kuk L. Iden tity status, identity processing style, and the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00, 15(1):81-98 。。。。。。。。。。省略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形成及影响因素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性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的发展周期与发展课题

但在此,“危机”有着 者说是 会 艾里克森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课题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及后几个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八个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是艾里克森聚焦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论及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时,艾里克森提出了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egoidentity)。他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石,也是他最大成就之所在。 二、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发生在12——19岁左右。 艾里克森正是因为对这一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 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 确立(identityachievement 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成大人了。获得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如果年轻人不达到同一性的确立, 就有可能引起统一性扩散或消极统一性发展。 统一性扩散指个体在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对西华大学380名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及其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男女学生在自我效能、人际公关、自我控制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生在目标计划、观念意识、工作态度、趋势需要、自我效能和自我表现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和城镇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结论基础上,文章对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分析;对策 文章主要以西华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支持模式。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王荣发认为自我管理,是指社会的个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期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规划和控制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郭海龙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包括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这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自我管理;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呈金字塔排列,自我管理是在塔的底部,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其实,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对自己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就是要根据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进行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达到社会和个人预期的目标。 从文献中发现,自我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最早对自我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临床医学,研究者主要针对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关节炎等慢性病,目的是通过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接着,教育领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在工业领域也出现通过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发展。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一开始主要聚焦在有情绪问题、人格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学生,通过提高这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随后研究者把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扩展到了对普通正常学生的学业研究。这一研究的转移导致了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热潮。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电影《风雨哈佛路》片段的探讨及自我情况分析解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针对电影《风雨哈佛路》片段的探讨及自我情况分析 林亚南1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E.H.Erikson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自我同一性问题涉及到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探索自我和同一性是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核心。本文对电影《风雨哈佛路》中个别人物及笔者本人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进行分析,将片中主人公Liz与她的朋友Chris进行对比,探讨了片中主人公自我同一性确立成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风雨哈佛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获得;同一性扩散 看完电影《风雨哈佛路》,让我产生思绪种种。许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将关注重点放在了Liz悲惨的出身和生活上,从小生活在贫民窟的Liz,父母吸毒,母亲患有精神分裂,从小开始乞讨,在垃圾桶里捡吃的,上学的次数屈指可数。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了收容所,Liz和她的朋友Chris开始了流落街头的生活……我固然敬佩她没有被如此艰苦黑暗的经历打垮,但更令我深思的是,是如何强大的力量使她能够在经历彷徨、绝望后始终不放弃心中的爱与希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片段中结尾Liz的”Yes,I do”是如此坚定,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其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呢?下文将进行探讨。 一、J.E.Marcia提出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 Marcia将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操作化,根据Erikson自我同一性理论中的两个主要维度/变量——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将青少年划分为四种同一性状态,即: 表1. Marcia提出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 1[作者简介]林亚南,女,汉族,1991年生,辽宁丹东人,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院系: 姓名: 班级: [摘要]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在上课时基本能够认真听讲,自制力和自觉性比较高,但仍有部分幼儿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在游戏规定场地里乱跑,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受其他幼儿的活动的干扰。为了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更快地适应社会,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独立意识,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 一、引言 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有所控制的体现。它主要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幼儿自制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性的能力,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极其重要成分。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目的和行动动机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并受社会的规范调节支配,即使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坚持原则,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完成目的的品质。自控能力的发展对幼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要完成在社会中的每一项任务,就必须要学会自我控制。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的阶段,还没有达到高度灵活的自我监督调节,实现幼儿的自我控制的灵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体现幼儿缺乏自控能力的各种行为表现,入园时不能自觉做好入园准备,把书包放好;参加集中教育活动时不能认真听课,喜欢做小动作,说各种无关的话,与身旁伙伴嬉戏打闹;参加游戏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只有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进行区域活动时,一个区里的任务还没完成就跑到了其他区域;排队的时候与前后的同伴说话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促进幼儿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什么是儿童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impulse control)、顺从(compliance)、自我控制(ego-control)、自我调节/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self-control)、抑制性控制(inhibitoy control)。而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下,对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描述也用截然不同。Vaughn和Kopp(1984)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自我控制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我国学者如朱智贤则从儿童个性发展角度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之一,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并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将自我控制分为对内在心理历程的控制和对外在行为方式的控制两个方面,如行为的自觉性和对动机的自我控制属于对内控制,而行为的坚持性、自制力、独立性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属于对外控制范畴。 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早期表现 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compliance)和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服从是最低水平的依从行为,儿童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这类儿童对行为的社会性意义缺乏认识,只能在成人直接的监督下才可能完成对其的行为要求。延迟满足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Mischel提出的延迟满足含义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在80年代初,Karniol、Miller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童极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情境,即一个小的立即就可以获得的满足与一个较大的但需要忍耐一段时间的奖赏。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延迟满足。因此,Karniol、Miller 提出了延迟满足的EID(externally imposed delayed reward)范式,即儿童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1](P. 293-307)这种研究范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Vaughn,Kopp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三个延迟满足任务。这三个任务都是采用的EID范式,第一个为电话任务(Telephone task),要求孩子不去碰他们伸手就能拿到的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等到下一个游戏时再玩;第二个称为葡萄干—杯子任务(Raisin-cup task),将孩子喜欢吃的葡萄干(或其它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杯子下面,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允许之前不去碰那个杯子;第三个任务称为礼物任务(Gift task),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完成一项工作之前不要打开装着礼物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 的方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1950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出版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在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那么如何在青少年阶段获得自我同一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及获得方式 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 校园应该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再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提倡积极向上,民主开放,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 3、社会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背景。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其次,社会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榜样,青少年很容易对社会中或者学校中的榜样进行模仿,例如现在较为广泛的“追星”现象。那么学校和社会应尽可能的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来引导青少年;社会还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民主包容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创造自由发挥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民主、和谐、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体认知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案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案内容 1.自我意识含义、发展及特点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3.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案课时:2学时 教案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案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 教案内容及过程 [导学案例] 教材案例2-1 “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思考:看完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启发?如果你是案中主角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课堂练习:p34 专栏2-9请你完成以下句子,然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景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种类: (一)生理自我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对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等的感受等。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它可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 (二)心理自我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这阶段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从青春期一直到成年。自我意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分化、矛盾、统一而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宋 辉 杨丽珠 摘 要 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综述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自我控制的结构;(2)自我控制的发生与发展;(3)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4)自我控制与个性发展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培养儿童自我控制提供心理依据。 关键词 自我控制 结构 发生与发展 影响因素 自我控制与个性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一个人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时期,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研究作一概述,以供借鉴。 一、有关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 自我控制是心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心理的整体功能,它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有人将自控能力分为外显行为的自控和内隐行为的自控。外显行为的自控包括对情绪的控制、坚持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四个因素;内隐行为的自控包括对动机的控制和自觉性两个因素(谢军,1994)。还有的研究者对涵盖自控含义的自我监控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把自我监控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的一般——特殊结构;自我监控的微观——宏观结构;自我监控的隐密——外显结构;自我监控的发生结构(董奇等,1996)。Zi m m er m an提出自我监控“W HWW”结构,认为自我具有动机自我监控、方法自我监控、结果自我监控和环境自我监控四维结构(Zi m m er m an,1994)。 国外对自控结构成分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对自我调控的不同定义上,认为自我调控是一个复杂的构成物。它是一种遵照要求的能力;根据情境要求引发并结束活动的能力;在社会和教育的环境下调节言语的强度、频率和持久性并控制行为的能力;延缓实现一个渴望目标的能力;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形成社会赞许行为的能力。 总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我控制的结构有一定成效,但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年龄特征研究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儿童自我控制发生与发展的研究 人类个体绝非一出世就具备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儿童是在生理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在成人的指导教育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并逐渐克服其冲动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过程完成的。幼儿的行为缺乏思考,冲动性是幼儿行为的主要特点。儿童控制自身冲动的能力有极大的个别差异。有些儿童能够很好地忍受正常的挫折,有些儿童则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拒绝或延迟满足,并表现为大发脾气或其他一些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大多数是后一 本文于1999年3月20日收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1950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出版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在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那么如何在青少年阶段获得自我同一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及获得方式 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 校园应该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再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提倡积极向上,民主开放,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 3、社会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背景。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扬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其次,社会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榜样,青少年很容易对社会中或者学校中的榜样进行模仿,例如现在较为广泛的“追星”现象。那么学校和社会应尽可能的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来引导青少年;社会还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民主包容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创造自由发挥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民主、和谐、自由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体认知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的自我存在。这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渡自卑。在青春期个体中经常开展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把握青春期个体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的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自从1963年艾里克森将同一性概念引入心理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一种能力。自我同一性是行为的建筑师,行为所凭借的蓝图就出于自我同一性心灵,主体行为是自我同一性的外在表现。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失败会导致自我发展的无目的性、无意义性,会使青少年丧失发展的动力源泉。临床心理学家也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主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是个体毕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逾越的重要里程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健康人格进行理论探索,认为自我同一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同一性形成始于婴儿依恋的出现、自我感的发展、独立倾向的出现,止于老年阶段对人生的回顾与自我整合。已有关于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Marcia和其他同一性研究者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条发展路径,即由同一性扩散发展到提早成熟或延缓状态,最后达到同一性获得。通过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变化的跨文化研究和追踪考察,研究者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多数研究者发现,个体在18岁之前一般不能建立前后一致的同一感,并且18- 21岁之间最能体现出同一性状态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青少年中期或晚期,直到青少年晚期个体才会建立起稳固的同一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间是建立稳固同一感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早期的个体大部分处于同一性扩散、提早成熟和延缓状态,而很少有人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研究发现从高中到大学这一时期,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人数增加,而处于同一性扩散的人数减少;大学高年级比大学一年级和高中学生更可能达到同一性获得。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路径可能是波动的,如前进或倒退,也可能是稳定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同一性发展是一个不断丧失与获得的过程,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不断地由一种同一性状态向另一种同一性状态转换。这说明,在某一时期已经明显解决的同一性危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至少没有最终解决。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个体与社会互相调节的过程,因此,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有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国内对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的考察集中在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大众传媒和群体交往等。 (一)家庭因素。郭金山的研究发现,相互支持,帮助,关心,自由表达、鼓励资助和独立的家庭环境促进大学生同一性的发展,形成高级的成熟的同一性状态;而缺乏支持、关系疏远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学生形成混乱的同一性状态;王树青,张文新的研究发现,溺爱型、权威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在获得状态上得分均较高,权威型还有较高的早闭状态得分,专制型教养方式有较高的扩散状态得分和最低的获得状态分数。 (二)学校环境。江南发的研究发现,学校规模越大,班级人数越多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不利影响越大;按能力编班比按常态编班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不利影响较大;男女同校、同班以及学校声望的高低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有不同影响。 (三)大众传媒。陈卓然、丁家永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媒介接触影响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印刷媒介有利于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过多地接触电子媒介不利于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电视、报纸、课外书、网上信息中的知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 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案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单位名称: 专业学院: 教师姓名: 授课时间:

第二章大学生自我意识 一、教学内容: 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和大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体验法的教学方法。对于第一部分《自我意识概述》事实性资料的学习,采用讲授法。第二、三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学习有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误区。第四部分属于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采用体验教学法。通过课堂体验,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我意识的涵义; 2、熟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掌握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自我意识的涵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存在的误区; 3、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从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和中国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入手,说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提出了认识人本身的要求,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大学生自我意识。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自我意识概述 1、自我意识的概念: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与特征,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2、自我意识的结构: 从内容上划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划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从自我观念上划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3、自我意识的形成 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 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约经过20年时间,大约经历三个阶段,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