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解析卷)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解析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解析卷)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 ( 2分) 2473+(6000-2632)= ()A. 4862B. 5841C. 4702D. 4802【答案】B【解析】2473+(6000-2632)=2473+3368=5841故答案为:B【分析】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2. ( 2分) 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

A. 880+651B. 229+651C. 651-229【答案】B【解析】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229+651。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法的验算方法为:用差加减数看等于不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等于不等于减数。

3. ( 2分) 下面算式中先计算减法的是()。

A. 24+32-24B. 20+(65-60)C. 36-(19+9)【答案】B【解析】A项中,先算加法;B项中,先算减法;C项中,先算加法,所以20+(65-60)先算减法。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的计算中,按照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即可;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 2分) 8×12÷8×12的结果是()。

A. 1B. 144C. 64【答案】B【解析】8×12÷8×12=8÷8×12×12=12×12=144故答案为:B。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能利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就进行简便运算,据此计算即可。

5. ( 2分) 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A. (58+22)×(34-19)B. 150+(180-4×28)C. (102×5-110)÷2 【答案】B【解析】A:去括号前:(58+22)×(34-19)=80×15=1200去括号后:58+22×34-19=58+748-19=806-19=787本选项不符合要求;B:去括号前:150+(180-4×28)=150+(180-112)=150+68=218去括号后:150+180-4×28=330-112=218本选项符合要求;C:去括号前:(102×5-110)÷2=(510-110)÷2=200去括号后:102×5-110÷2=510-55=455本选项不符合要求.故答案为:B.【分析】先计算原算式,再去掉括号计算,看结果是否相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提升试题附答案(共3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提升试题附答案(共3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提升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2分)32×5÷32×5=()。

A.1 B.0 C.252.(2分)计算3607+(935-525÷25×6),第一步应算()。

A.935-525 B.525÷25 C.25×6 D.3607+9353.(2分)如果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28,那么被减数是( )。

A.128 B.64 C.464.(2分)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被除数=商×除数+余数B.余数=被除数-商×除数C.商=(被除数-余数)÷除数D.除数=被除数-余数÷商5.(2分)把38+52=90、56÷4=14、14×90=126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A.90×(56÷4) B.(38+52)×56÷4C.38+52×56÷4 D.(56÷4)×(38+52)二、填空题(共27分)6.(3分)计算178-156÷12×13时,要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最后算________法.7.(4分)根据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16×57=912,______,_____360÷20=18,______,_____8.(2分)____减去176得239;185加上____,得数是530。

9.(1分)除数是9,商是21,余数是8,被除数是___________。

10.(4分)计算(56+18)-24÷6时,先算括号里面的______法,再算括号外面的_______,最后算______法,得_______。

小学5年级分数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大全

小学5年级分数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大全

四则混合计算(一)同级运算:只含有同级的运算(只含有加减或者乘除的运算).运算顺序从左至右。

例如:12+23-23 12×23÷32(二)不同级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如:12+45×5 12-45÷5(三)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是小括号—中括号—括号外。

例如:12×[35-(35+4)÷3](四)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1、加法(1)加法结合律:a+b+c=(a+c)+b在连加算式中.可以把任何两个和为整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加数先加起来.再与其他加数相加。

例如:75+94+957212+998+2+88 =(75+72)+(94+95) =(12+88)+(998+2)=1+1 =100+1000(2)多加要减:在加法算式中.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凑成整整十数、整百数.后用和减去所凑的数。

例如:549+199 =549+200-1 =749-12、减法(1)连减:a-b-c=a-(b+c)在连减算式中.可把后几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去减。

例如:149—98—2 2- 75-72=149—(98+2) =2-(75+72)(2)多减要加:在减法算式中.可以先把减数凑成整整十数、整百数再减.然后加上所凑数。

例如:456-198=456-200+2 =256+23、乘法(1)乘法结合律:a ×b ×c=(a ×c)×b在连乘的算式中.可以先把任何两个积为整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因数先乘起来.再于其他数相乘。

例如:75×94×14×16938×25×4 =(75×14)×(94×169) =38×(25×4) = 10×41=38×100(2)乘法分配律:a ×b ±a ×c=a ×(b ±c )在求两积之和(差)的算式上.如果两积有相同的因数.可以先把不同因数相加(减).再以相同的一个因数相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_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_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

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同时注意针对自学检测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订正。

达标训练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1、学生练习做出示的达标训练题1、2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1、2题千千300达标训练1、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2、从终点出发向( )方向走( )米到2,再向( )方向走( )米到1,再向( )走( )米回到起点。

3、四个人一组,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

1、 学生练习做出示的达标训练题1、2、3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1、2、3题”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回想这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哪一部分最容易出错?(学生发言,师总结)。

出示复习提纲:(一)看图填空。

以学校为观测点:①邮局在学校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②书店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③图书馆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④电影院在学校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二)根据要求画一画。

1、某勘探队在A城南偏西50°方向上约60千米处发现稀有金属矿。

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金属矿的位置。

1、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本单元学习内容。

2、学生总结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3、学生练习做课件出示的复习提纲拓展训练1、看一看、填一填。

以灯塔为观察点A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B岛在偏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2、用心选一选。

(1)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

期中测评卷(1-4单元)(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期中测评卷(1-4单元)(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评卷(1-4单元)一、快乐填空。

(第6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25分)1.14 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计算43.22÷0.13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移动位。

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是8.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10÷99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5.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厘米,面积是40平方厘米,梯形的高是厘米。

6.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或“=”。

4÷250.2 10.5÷0. 310.5 4.2÷0.3÷0.2 4.2÷0.06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

8.同时是2、3、5 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9.有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十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个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四位数是。

10.明明计算4.56 除以一个小数,移动除数的小数点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少移动了一位,得到商是0.15,这道题的除数是,正确的商是。

11.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078 7.07 7.0777… 7.777… 7.0707… 7.077077…<< <<<1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 平方分米,底是8分米,它的高是分米,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都与这个三角形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

二、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 16分)13.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它的周长一定是,面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不能确定14.一个质数()。

A.没有因数B.只有一个因数C.只有2个因数D.只有3个因数15.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本书12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从第()页看起。

A.48B.72C.81D.49【答案】D【解析】120×+1=48+1=49(页)答:第二天从第49页看起。

2.饲养场养白兔51只,占兔子总数的,要求()可以列式为“51÷35”A.黑兔只数 B.兔子总数 C.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列式为“51÷”是求兔子总数是多少。

3.(+)×(1-)【答案】【解析】这道题里面有两个括号,需要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和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1-=,×=【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答案】【解析】分数混合运算,此题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再算÷=。

解:×÷=××=【考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5.++【答案】【解析】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关键是看是否可以进行简便计算,看是否有同分母的,可以先算同分母的;此题和同分母,而且相加的和是1,利用加法的交换律,把和交换位置,先计算+。

解:++=(+)+=1+=【考点】加法的交换律的应用。

规律总结: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的运用可以使计算简便。

6.÷[×﹙+﹚]【答案】【解析】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要看清算式中都包括什么,然后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名师详解:先确定算式中包含哪些运算符号,按照计算顺序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解题过程如下:÷[×﹙+﹚]=÷[×(+)]=÷[×]=÷=×=易错提示:读清题目,弄清计算顺序。

7.(浦口区)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怎样算.226÷2+14×5 8×(﹣) 1÷(1﹣0.9)×÷×【答案】183;3;10;.【解析】(1)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先算减法,再算除法;(4)调整运算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解答:解:(1)226÷2+14×5=113+70=183;(2)8×(﹣)=8×﹣8×=6﹣3=3;(3)1÷(1﹣0.9)=1÷0.1=10;(4)×÷×=÷××=.点评: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适当运用运算定律计算.8.在横线上填“<”、“>”或“=”.×;÷.【答案】<,>【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故答案为:<,>.9.计算下面各题×+×9÷﹣÷÷(+)×75%3﹣×﹣(﹣÷6)×+×15﹣【答案】(1)×+×=×(+)=×1=;(2)9÷﹣÷=9×﹣×9=0;(3)÷(+)×75%=÷×=×2×=;(4)3﹣×﹣=3﹣﹣=3﹣(+)=3﹣1=2;(5)(﹣÷6)×+=(﹣)×+=+=;(6)×15﹣=×(15﹣1)=×14=10.【解析】解:(1)×+×=×(+)=×1=;(2)9÷﹣÷=9×﹣×9=0;(3)÷(+)×75%=÷×=×2×=;(4)3﹣×﹣=3﹣﹣=3﹣(+)=3﹣1=2;(5)(﹣÷6)×+=(﹣)×+=×+=+=;(6)×15﹣=×(15﹣1)=×14=10.【点评】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适当利用运算定律简算.10.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54 14÷(×)×+××86 (+)÷.【答案】3;52;;;3;.【解析】(1)(3)(6)根据运顺序直接计算即可;(2)(4)(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1)÷÷,=××,=3;(2)(+)×54,=×54+×54,=42+10,=52;(3)14÷(×),=14÷,=14×,=;(4)×+×,=×(+),=;(5)×86,=×85+,=3;(6)(+)÷,=×,=.【点评】解答此类计算题,注意运算顺序,合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11.一件商品,先提价,再降价,现价是原价的()A.B.C.D.【答案】A【解析】提价的单位“1”是原价,设原价为1,那么提价后的价格就是原价的1+,用乘法求出提价后的价格;再把提价后的价格看成单位“1”,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1﹣,用乘法求出现价,然后除以原价即可.解:设原价是1,那么:1×(1+)×(1﹣)=1.1×0.9=0.99,0.99÷1=,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找清各自以谁为标准,再把数据设出,问题容易解决.12.用递等式计算.+++×+× 5.93﹣0.64+0.07﹣0.361﹣÷÷4×÷(+)【答案】2;;5;;;.【解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2)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3)利用加法交换律与减法的性质简算;(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5)先算除法,再算乘法;(6)先算加法,再算除法.解:(1)+++=++(+)=1+1=2;(2)×+×=×(+)=×1=;(3)5.93﹣0.64+0.07﹣0.36=5.93+0.07﹣(0.36+0.64)=6﹣1=5;(4)1﹣÷=1﹣×=1﹣=;(5)÷4×=××=;(6)÷(+)=×=.【点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13.植树节,东方小学把栽21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答案】一班栽树69棵,二班栽树66棵,三班栽树75棵.【解析】解:46+44+50=140210×=69(棵)210×=66(棵)210×=75(棵)答:一班栽树69棵,二班栽树66棵,三班栽树75棵.14.一壶油,用去,还剩5kg,求为壶油原来有多少kg的正确列式是()A.5+5×B.5÷C.5÷(1﹣)D.5÷(1+)【答案】C【解析】将总量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可知,用去后还剩下全部的1﹣,又还剩5kg,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剩下数量除以其占总数的分率,即得这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解:5÷(1﹣)=5÷=(kg),答:这壶油原来有kg.故选:C.【点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15.脱式计算(写出主要过程,能简算的要简算)+++ 23﹣×÷÷(﹣)+×4+ 1÷[(﹣)×] ÷3+÷5.【答案】(1)+++=(+)+(+)=1+1=2(2)23﹣×÷=23﹣×18=23﹣6=17(3)÷(﹣)+=÷(﹣)+=﹣+=﹣(4)×4+=×(4+1)=×5=2(5)1÷[(﹣)×]=1÷[×]=1÷=(6)÷3+÷5=×(+)=×1=【解析】(1)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简算;(2)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3)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和加法;(4)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5)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中括号内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6)把除法变为乘法,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1)+++=(+)+(+)=1+1=2(2)23﹣×÷=23﹣×18=23﹣6=17(3)÷(﹣)+=÷(﹣)+=﹣+=﹣(4)×4+=×(4+1)=×5=2(5)1÷[(﹣)×]=1÷[×]=1÷=(6)÷3+÷5=×+×=×(+)=×1=【点评】完成此题,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16.求未知数X.x÷=﹣x=(1+)x=.【答案】(1)x÷=x÷×=×x=(2)﹣x=﹣x+x=+x=+x﹣=+x﹣=x÷=x÷×=x1=xx=1(3)x+x=(+)x=x=x÷=÷x=×x=(4)(1+)x=x=x÷=÷x=×x=【解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x,再同时减去,最后同时除以求解.(3)先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4)先计算1+,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1)x÷=x÷×=×x=(2)﹣x=﹣x+x=+x=+x﹣=+x﹣÷=x÷×=x1=xx=1(3)x+x=(+)x=x=x÷=÷x=×x=(4)(1+)x=x=x÷=÷x=×x=【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方程两边同加、同减、同乘或同除以某数(0除外),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相等;注意“=”号上下要对齐.17.一个与的和等于4的,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先求出4的是多少;然后根据在加法中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所以这个数为4×﹣.解:4×﹣=1﹣=答:这个数是.【点评】本题也可通过设这个数为x,列方程完成:x+=4×.18.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0.6+÷×(÷)24×(﹣﹣)【答案】0;;;7【解析】(1)利用加法的结合律与减法性质计算;(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内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4)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0.6)=1﹣1=0(2)+÷=+×=(3)×(÷)=×=(4)24×(﹣﹣)=24×﹣24×﹣24×=16﹣3﹣6=7【点评】考查学生对四则运算法则以及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掌握情况.19.直接写出得数÷3= 1.39+0.11= ×= ﹣= 3﹣1=7×÷7= (+)×24= ×2÷= ﹣= +0.625=【答案】÷3= 1.39+0.11=1.5 ×=﹣= 3﹣1=7×÷7=(+)×24=14 ×2÷=﹣=+0.625=1【解析】根据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3= 1.39+0.11=1.5 ×=﹣= 3﹣1=7×÷7=(+)×24=14 ×2÷=﹣=+0.625=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四则运算,计算的结果是分数的,要化为最简分数.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0.25×1.3×4﹣+﹣×+÷(1÷+÷1)×.【答案】1.3;;;;【解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3)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和加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解:(1)0.25×1.3×4=0.25×4×1.3=1×1.3=1.3(2)﹣+﹣=1﹣=(3)×+÷=+=(4)(1÷+÷1)×=(6+)×=×=【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21.一个饲养厂,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少,养的鸡有多少只?【答案】480只.【解析】根据“养的鸡比鸭少”,把鸭的只数看做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要求养鸡的只数,也就是求1200只的(1﹣)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解:1200×(1﹣),=1200×,=480(只);答:养的鸡有480只.【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决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比较量,就用乘法计算.22.计算.×÷×(+)×2.4÷7+×÷÷2﹣÷﹣.【答案】(1);(2)3.4;(3);(4);(5)0.【解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2)、(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4)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5)先算除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解:(1)×÷×=1×=;(2)(+)×2.4=×2.4+×2.4=1.6+1.8=3.4;(3)÷7+×=×+×=(+)×=×=;(4)÷÷=÷=;(5)2﹣÷﹣=2﹣﹣=2﹣(+)=2﹣2=0.【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23.一件商品涨价后,又降价,现价与原价相比较()A.下降了 B.提高了 C.一样【答案】A【解析】将商品原价当做单位“1”,则涨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再把涨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又降价,则降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前的1﹣,即是原价的(1+)(1﹣),计算后比较即可.解:(1+)(1﹣)==,即现价是原价的,下降了.故选:A.【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第一次涨价与第二次降价分率的单位“1”是不同的.2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学校计划栽树85棵,已经栽了50棵,剩下的分给5个班级栽,平均每个班级栽多少棵?正确列式为()。

A. 50÷5+85B. 85-50÷5C. (85-50) ÷52.26与19的差乘5,结果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 26-19×5B. (26-19)×5C. 26×5-193.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 8×3+50B. 50-8×3C. 50-8-34.与6×2+6结果相等的是()。

A. 6×3B. 6×4C. 6×25.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B. 295C. 06.三(1)班举行同读一本好书活动。

《孔子的故事》共131页,小明每天看10页,已经看了2天。

要求“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10×3B. 131-10×2C. 10×2+17.每枝钢笔9元钱,用50元买6枝钢笔,还差()元钱。

A. 4B. 6C. 98.18减去6与7的和,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 18-(6+7)B. 18-6+7C. 18-(6-7)9.幼儿园买了1个足球和4个小皮球,一共花了26元,一个小足球10元。

一个小皮球多少钱?()A. 26-10B. 26÷4C. (26-10)÷410.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元?()A. (68-32)÷6B. 68÷6C. 68-32÷611.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数同样多.王晓星原来有()张画片.A. 15B. 51C. 7412.二年(2)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5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五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例如:(1)/(2)+(2)/(3)-(1)/(4),先算加法(1)/(2)+(2)/(3)=(3 + 4)/(6)=(7)/(6),再算减法(7)/(6)-(1)/(4)=(14 - 3)/(12)=(11)/(12);又如(3)/(4)÷(1)/(2)×(2)/(3),先算除法(3)/(4)÷(1)/(2)=(3)/(4)×2=(3)/(2),再算乘法(3)/(2)×(2)/(3) = 1。

2. 含有两级运算的情况。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例如:(1)/(2)+(3)/(4)×(2)/(3),先算乘法(3)/(4)×(2)/(3)=(1)/(2),再算加法(1)/(2)+(1)/(2)=1;又如(2)/(3)-(4)/(5)÷2,先算除法(4)/(5)÷2=(4)/(5)×(1)/(2)=(2)/(5),再算减法(2)/(3)-(2)/(5)=(10 - 6)/(15)=(4)/(15)。

3. 有括号的算式。

- 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如果有的话),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 例如:[(1)/(2)-((1)/(3)-(1)/(4))]÷(1)/(5),先算小括号里的(1)/(3)-(1)/(4)=(4 - 3)/(12)=(1)/(12),再算中括号里的(1)/(2)-(1)/(12)=(6 - 1)/(12)=(5)/(12),最后算括号外的(5)/(12)÷(1)/(5)=(5)/(12)×5=(25)/(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五、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
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