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 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2. 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 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二、递等式计算。

2400÷80-14×2 108-(83+360÷60)

(432+48)÷(375-345)420÷[(205-198)×4]

460÷(29-18÷3)1450÷[2×(16+9)]

三、解决问题。

1. 粮库有大米850吨,面粉是大米的2倍。玉米比大米、面粉的总和少30吨,玉米有多少吨?

2. 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 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各9箱,梨共重270千克,苹果共重180千克。每箱苹果比每箱梨轻多少千克?

4. 3辆卡车共运480箱。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5.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车上已经装了每袋75千克的大米40袋,还能装每袋25千克的面粉多少袋?

答案:

一、1. 32×(800-400)÷25

2. 32×[800-(400÷25)]

3. 32×[(800-400)÷25]

二、2400÷80-14×2 108-(83+360÷60)

=30-28 =108-(83+6)

=2 =108-89

=19

(432+48)÷(375-345)420÷[(205-198)×4] =480÷30 =420÷[7×4]

=16 =420÷28

=15

460÷(29-18÷3)1450÷[2×(16+9)]

=460÷(29-6)=1450÷[2×25]

=460÷23 =1450÷50

=20 =29

三、1. (850×2+850)-30=2520(吨)

2. (18+20)×6=228(个)

3. (270-180)÷9=10(千克)

4. 480÷3×(3+2)=800(箱)

5. 5吨=5000千克

(5000-75×40)÷25=80(袋)

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25091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1.540÷﹙30×15÷50﹚ 6×58-﹙174+89﹚ ﹙75+49﹚÷﹙75-44﹚25×﹙22+576÷32﹚ 2.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3.180÷[36÷﹙12+6﹚] 75×12+280÷35 12 ÷-18×24﹚﹙564 48×﹙32-17﹚÷30 ×36 ﹚4.490÷[210÷﹙750÷25] (53-588÷21) ÷12 -78×50144﹚﹙736÷16+27×18 360 ×5.﹙87+16﹚﹙85-69﹚680+21×15- 19 35×972 ÷18++[175-﹙4926﹚]×23 ÷286﹚39 26×34﹚102 ×﹙304-544 6.﹙29+÷÷-[4756÷×﹙5635﹚] 12 36+300 132﹙+68﹚×﹙97-12 800848 7.-÷16×57﹚3] 15[﹙+10﹚﹚-﹙972÷72021×33 ×450 ÷﹚38 24 ﹚-+﹙453816×-500﹙240+×6 8. ×]4287-[64﹙-﹚15 ﹙7100-100 ÷137-263﹚40 ×÷840 5 ×8240250 9. +÷40+40 ] ﹚÷

﹙[12002400÷÷60015 ×8÷-9607209 ﹚+15﹙22+520×45-20÷+16074037 10. 900÷26 ×﹚290-320﹙×[2] ]﹚192+238﹙-[492 11.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12.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3.12×[﹙76+57﹚÷19] 840÷﹙320÷80﹚ ﹙28+32﹚×﹙90-40﹚480÷[4×﹙50-40﹚] 14.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15.720+34×18-340 ﹙120-54﹚×﹙42+98﹚ [203-﹙25+75﹚] ×16 380÷[240÷﹙36÷3﹚] 16.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7.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18.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39—40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材简析: 本课时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的内容,属于混合运算的范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及三步计算中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属于整数混合运算中的最后一节,对它的学习将标志着我们将整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告一段落,它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好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为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数学,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 80÷5+3×2 80÷(5+3)×2 80÷(5+3×2) 指名生汇报,并说出理由。 2. 追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课件出示)

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0001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540+( 30 X 15- 50) 6X 58—( 174+ 89) (75+ 49 )-( 75 —44 ) 25X( 22+ 576-32) 84-[ ( 8+ 6)X 2] 42X [169—( 78+ 35)] 72 - [960+( 245—165)] 540 - [ ( 3+ 6)X 2] 180 + [36+( 12+ 6)] 75 X 12 + 280 + 35 48X( 32 —17)+ 30 (564 —18X 24 )+ 12 490 + [210+( 750+ 25 )] 576+( 33+ 15 ) (736 +16+ 27 )X 18 902—17X 45 (87+16 )X( 85—69 ) 680 + 21X 15— 360 [175—( 49+ 26) ] X 23 972+ 18+ 35X 佃 (29+ 544 + 34 )X 102 26X( 304—286 )+ 39 756 + [4X( 56—35)] 36 + 300+12 848 —800+ 16X 12 (132 + 68)X( 97 —57 ) 972+( 720- 21X 33) 450 + [ ( 15+10 )X 3] (45+ 38 —16 )X 24 500—( 240+ 38X 6 ) [64 —( 87—42) ] X 15

(7100-137 —263 )- 100 72 + 36+ 29X 3 250 + 240- 8X 5 840 - 40 + 40 X 40 960 —720- 8X 9 2400- [1200+( 600 -15)] 520 + 22X( 15+ 45) 160 + 740- 20— 37 900-[2X( 320 —290 )] [492—( 238+ 192) ] X 26 972—( 270+ 31 X 9) 600—( 165+ 35X 3)[196 +(84—12) ] X 5 7100—137 —263+ 300 675—600- 15X 12 720-[ ( 187 + 18)- 41] 14X [( 845—245)+ 12] [668—( 132+ 245)] -97 12X [( 76+ 57 )+ 19] 840+( 320-80) (28+ 32 )X( 90—40 ) 480 + [4X( 50—40 )] 320 —50 X 4+ 25 12X( 34 + 46 )+ 32 (53+ 47 )X( 86 —24 ) 720 + 34 X 18 — 340 (120—54)X( 42+ 98 ) [203—( 25 + 75 ) ] X 16 380 + [240+( 36 + 3 )] 120 + 24 —20 + 4 900+( 120- 20X 3 )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四课时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 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60 ÷ 4 + 2 ×3 60÷(4+2)×3 60÷(4 + 2× 3 ) 学生活动: 1、交流运算顺序。 2、算一算,比一比。 教师活动: 1、设置问题:上面各式数相同,排列顺序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相同? 2、课件出示:的确,()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3、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又应该怎样加括号呢? 学生活动:

交流各自想法。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中括号 教师活动: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学校兴趣小组正在开展活动呢,从图中你们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活动: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 1.提问: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用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同时说说想法: 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 ( 8 + 6 )× 2 = 14 × 2 = 28(人) 84 ÷ 28 =3 教师活动: 设疑:如果列成84 ÷( 8 + 6 )× 2这个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矛盾吗?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 1、说明: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就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这里光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84 ÷[( 8 + 6 )× 2 ])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3.提问: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呢? 你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出示: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1.4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含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材第4~7页,例4,练习一,3,4,补充题目及你知道吗。 ◆教学提示 例4是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括号是第一次出现,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遇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符号而引起新的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个情境,由教师来回答学生的提问,告诉这个符号的名称,并说明它的作用和该算式的运算顺序。也可以先说一说“900÷15+10×3”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按提出的要求添括号再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这时学生得到“(900÷(15+10))×3”,又提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这时学生可能得到“900÷((15+10)×3)”,或感到括号不够用而没有办法解决时,从而引起新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算的顺序,异级运算从高到低,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有括号时,先小括号,后中括号,最后再算括号外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28-(80÷16×3)280×(280÷14)+44 (53+19)÷(12×2)(253-195)×(72÷6) 分组练习,集体订正。 2.通过多媒体课件产生矛盾冲突,引出中括号。“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为学习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老师直接引出知识“[]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用中括号。中括号一般放在小括号的前面。” 2.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算式里面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计算时应该先算哪个括号里面的呢?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带中括号混合运算60道

196+(84-12)]X 5 720 -[(187+18)-41] 72- [960 - (245-165)] 540 - [(3+6) X 2] 180- [36 - (12+6)] 450 -[( 15+10)X 3] [64-(87-42)]X 15 2400 -[ 1200-( 600- 15)] 900-[ 2X( 320-290 )] [492-(238+192)]X 26 84 - [(8+6) X 2] 42 X [169-(78+35)]

14X [(845-245) - 12][668- (132+245) - 9 12X (76+57)+ 19]768 +[8X (76-68)] 130X (600-235) - 7]14 X[(860-260)+15] 84015X( 32-28)]909- [36X( 350+ 14)]

963+ [732- (496+227)] 17X [586- (863-365)] 863X [183 -(521-338)] 342- [(2268 - 6) - 21] 72-[960 - (245-165)] 490- [210 - (750 - 25)] 540- [(3+6) X 2] 180- [36 - (12+6)] 42X [169 -(78+35)] 87X [386 -(238+79)] 2070- [(1804 -274) - 17] 84 - [(8+6) X 2]

[175- (49+26)] X 23 [64-(87- 42)] X 15 450- [(15+10) X 3] 756- [4 X (56 -35)] 2400- [1200 - (600 -15)] 900- [2 X (320 -290)] [196+(84- 12)] X 5| 12X [(76+57) - 19]

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题 540÷﹙30×15÷50﹚ 6×58-﹙174+89﹚ ﹙75+49﹚÷﹙75-44﹚25×﹙22+576÷32﹚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 ﹙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23 972÷18+35×19﹙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972÷﹙720-21×33﹚ 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 [64-﹙87-42﹚]×15﹙7100-137-263﹚÷100 250+240÷8×5 840÷40+40×40 960-720÷8×9 2400÷[1200÷﹙600÷15﹚] 520+22×﹙15+45﹚ 160+740÷20-37 900÷[2×﹙320-290﹚] [492-﹙238+192﹚]×26

972-﹙270+31×9﹚ 600-﹙165+35×3﹚[196+﹙84-12﹚]×5 7100-137-263+300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97 12×[﹙76+57﹚÷19] 840÷﹙320÷80﹚ ﹙28+32﹚×﹙90-40﹚480÷[4×﹙50-4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16 380÷[240÷﹙36÷3﹚]120÷24-20÷4 900÷﹙120-20×3﹚ 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 480÷﹙60+10×2﹚ 640÷[140÷﹙630÷9﹚] [368-﹙132+129﹚]×34

20以内带括号加减混合运算

20以带括号加减混合运算( 1)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 9-() = 1 5-() = 2 5+() = 14 16-() = 6 10-() = 4 5-() = 3 8-() = 7 11-() = 6 9+() = 11 11-() = 3 5-() = 1 7+() = 16 5+() = 14 12-() = 6 10-() = 3 18-() = 8 14-() = 5 12-() = 4 3-() = 2 12-() = 7 8-() = 1 1+() = 6 8+() = 9 4+() = 14 9+() = 19 8-() = 7 3+() = 13 11-() = 1 10-() = 2 8+() = 9 1+() = 9 9+() = 18 5+() = 14 18-() = 9 12-() = 6 3+() = 4 3+() = 5 14-() = 6 4+() = 12 15-() = 6 14-() = 9 15-() = 5 8+() = 14 13-() = 6 16-() = 7 4+() = 6 2-() = 2 16-() = 10 1+() = 2 10-() = 10 6+() = 9 4+() = 14 5-() = 5 12-() = 3 3+() = 9 7+() = 14 14-() = 4 9-() = 7 3+() = 5 4-() = 4 15-() = 7 2+() = 8 3-() = 3 6-() = 2 3-() = 3 8+() = 15 7+() = 14 6+() = 11 8+() = 15 8-() = 8 6+() = 16 1+() = 9 13-() = 5 9-() = 9 13-() = 4 3+() = 12 1+() = 7 17-() = 7 6-() = 4 4+() = 12 8-() = 8 5-() = 5 3+() = 11 5-() = 3

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540÷﹙30×15÷50﹚ 6×58-﹙174+89﹚ ﹙75+49﹚÷﹙75-44﹚ 25×﹙22+576÷32﹚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 ﹙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 680+21×15-360 [175-﹙49+26﹚]×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 972÷﹙720-21×33﹚ 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 [64-﹙87-42﹚]×15

﹙7100-137-263﹚÷100 250+240÷8×5 840÷40+40×40 960-720÷8×9 2400÷[1200÷﹙600÷15﹚] 520+22×﹙15+45﹚ 160+740÷20-37 900÷[2×﹙320-290﹚] [492-﹙238+192﹚]×26 972-﹙270+31×9﹚ 600-﹙165+35×3﹚[196+﹙84-12﹚]×5 7100-137-263+300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97 12×[﹙76+57﹚÷19] 840÷﹙320÷80﹚ ﹙28+32﹚×﹙90-40﹚ 480÷[4×﹙50-4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 720+34×18-340 ﹙120-54﹚×﹙42+98﹚ [203-﹙25+75﹚]×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

小学四年级-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例题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列式时根据需要使用小括号。 教学重、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混合计算中,体会使用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红在林文邀请下,来参观养鸭场(板书)啦!快看(出示情境图) 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2生说,评价(认真,仔细,能 按一定顺序说) 2、能提哪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肯定学生提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先解决:还剩多少个鸭蛋?和哪些信息有关?(指2生说,评价学生的回答)出示小情景图。 (1)下面请大家先认真思考,再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一听。好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2-5种)

(2)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吗? 解法会出现以下几种,老师相机板出: (1)分步600-200=400(个)(2)综合600-200-150=250 400-150=250(个) (3)分步:200+150=350(个) (4)600-200+150 600-350=250(个) a.先出示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有谁也是这样列式的?你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及时评价。 学生自己说想法,如果说不出教师引导:600-200求的是什么? {b.出示第三种情况:600-200+150 看这个同学做的,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这样做,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使孩子们产生认知冲突,明确:这样写,应该先算600-200,而不能先算200+150) 如何表示就能先算“200+150”呢?请你发明个符号。学生可能出现画线、画三角等多种方法。教师小结:大家这样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后面的算式。} 如果学生说出正确的算式,让学生说想法即可:你为什么加上()?是为了先算200+150,也就是要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那 200+150先算的是什么呢?再算什么?(课件出示:算理)数学上的习惯是用小括号把要先算的算式括起来:(表扬学生)怎么读600-(200+150)呢?课件出示“600减200加150的和”。 指男、女生来读算式。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20页复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乘法。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除法。 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说明运算/顷序。 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请同学们照课本上 读一读,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告诉大家。 提问: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怎样算?(板书: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学例题。 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 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板书算式,说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提问: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板书递等式)接着要再算哪一步? (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请同学们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及反思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基 础上学习的。例题以学生熟悉的题材为背景,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在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矛盾:对列出的综合算式,如果按已知的顺序计算,那么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符。这是,适时地引出中括号,并通过说明使学生认识到:运用中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计算并概括出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求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知道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6人,可以求出航模组共有8+6=14人,知道美术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可以求出美术组有(8+6)×2=28人,强调8+ 6要加小括号,接下来出示问题,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要用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84÷(8+6)×2,通过计算,使学生发现,如果这样列式,在算完8+6=14后,就要计算84÷14,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符,得数也不对。让学生独立思考,有的同学说要加括号,可算式中已经有了小括号,怎么办呢?此时,我提出了新的符号——中括号,让学生思考中括号应该加在什么位置,然后让学生看算式说运算顺序,接下来在书上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说说在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学生能够说出: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这样的安排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这时介绍中括号和含有中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快速说出下面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59-22 ×11 1000-725+275 1200-400×2 (105+245)÷5 2、小结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总结: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例题:计算:525÷[(81-56)×3]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的回答有:(1)有除号、减号和乘号。(2)不仅有小括号还有一个方括号。 师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带中 括号的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试着计算结果。 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5÷[(81-56)×3] =525÷[25×3] =525÷75 =7 2、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教学“练一练”。 (1)课件出示题目。 (2)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计算,全班集体交流答案。 4、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1)比较:说说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独立计算。

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20页复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

的顺序计算? 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乘法。 24X18—16÷2 ……最后一步算除法。 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说明运算/顷序。 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请同学们照课本上 读一读,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

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告诉大家。 提问: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怎样算?(板书: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学例题。 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 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板书算式,说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提问: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板书递等式)接着要再算哪一步?(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请同学们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 追问: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顷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525÷(81-56)×3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中括号,引入新课 1、计算525÷【(81-56)×3】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介绍:“【】”叫做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计算,说说三步混合运算要按怎样的顺进行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小结。 3、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 三、学习“你知道吗”。 阅读教科书第74页的“你知道吗”,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找出典型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

2、练习十二第2题。 比较每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3、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张红平均每小时比王莉多采莲蓬多少个,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 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2. 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 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二、递等式计算。 2400÷80-14×2 108-(83+360÷60) (432+48)÷(375-345)420÷[(205-198)×4] 460÷(29-18÷3)1450÷[2×(16+9)] 三、解决问题。 1. 粮库有大米850吨,面粉是大米的2倍。玉米比大米、面粉的总和少30吨,玉米有多少吨? 2. 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 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各9箱,梨共重270千克,苹果共重180千克。每箱苹果比每箱梨轻多少千克? 4. 3辆卡车共运480箱。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5.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车上已经装了每袋75千克的大米40袋,还能装每袋25千克的面粉多少袋? 答案: 一、1. 32×(800-400)÷25 2. 32×[800-(400÷25)] 3. 32×[(800-400)÷25] 二、2400÷80-14×2 108-(83+360÷60) =30-28 =108-(83+6) =2 =108-89 =19

(432+48)÷(375-345)420÷[(205-198)×4] =480÷30 =420÷[7×4] =16 =420÷28 =15 460÷(29-18÷3)1450÷[2×(16+9)] =460÷(29-6)=1450÷[2×25] =460÷23 =1450÷50 =20 =29 三、1. (850×2+850)-30=2520(吨) 2. (18+20)×6=228(个) 3. (270-180)÷9=10(千克) 4. 480÷3×(3+2)=800(箱) 5. 5吨=5000千克 (5000-75×40)÷25=80(袋)

三年级中括号混合运算练习题

练习题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250+240÷8×5

840÷40+40×40 960-720÷8×9 2400÷[1200÷﹙600÷15﹚] 520+22×﹙15+45﹚160+740÷20-37 900÷[2×﹙320-290﹚] [492-﹙238+192﹚] ×26972-﹙270+31×9﹚600-﹙165+35×3﹚ [196+﹙84-12﹚] ×5 7100-137-263+300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 480÷[4×﹙50-4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 640÷[140÷﹙630÷9﹚] [368-﹙132+129﹚] ×34

100以内带括号混合运算1600题

数学混合运算1600题(带括号) (1) 64÷(24-16) = (2) (39-30)×6= (3) 64÷(24-16)= (4) 72÷(32-24)= (5) 79-(46+32) (6) 88-(38+26) (7) 69-(39-23) (8) (2+7)×8 (9) 84-(27+16) (10) (58-34)÷8 (11) 4+(27-16 ) (12) 99+(25-24) (13) 6×(2+6)(14) 3×(9÷3) (15) 93-( 4×6) (16) 85-8×7 (17) 4×6+7 (18) 20÷4+5 (19) 6×8+5 (20) 77-76+32 (21) 61-38+26 (22) 10+5×4 (23) 77-5×4 (24) (62-38)÷4 (25) 79+19-16 (26) 18-36+27 (27) 73-(23+4 ) (28) 93-(39-23) (29) 71-(25-24) (30) 87-(27+16 ) (31) 84-(25+16) (32) 4+(25-1) (33) (76-22)÷9 (34) 25- 5×4 (35) 88+(25-24) (36) 55-(56-22) (37) 61-(28+26) (38) 68-(28-22) (39) 40-(42-28)

(40) 58+18-16 (41) 85-(25+16 ) (42) 82-(28-22) (43) 82-22+84 (44) 22-(28-22) (45) 88-(25-24) (46) 88-86+22 (47) 6×(5+4) (48) 76+72÷8 (49) (100-93)×8 (50) 38-(49-21) (51) 42÷(1+6) (52) 77-(34+32) (53) 63-(38-26 ) (54) 79+19-36 (55) 80-(22+28) (56) 22+(22+36) (57) 82-(28-22) (58) 88+(28-15) (59) (42+30)÷8 (60) 6×8+6 (61) 6+8×4 (62) (6+2)×7 (63) (40-28)÷6 (64) 5×3+9 (65) 9×8+30 (66) 8×7+30 (67) 6×8+6 (68) (66-50)÷2 (69) 36÷(2+4) (70) 38-36+27 (71) 84-27+16 (72) 99+(25-24) (73) (9+27) ÷6 (74) 93-23+94 (75) 69-(39-23) (76) 4+27-16 (77) 93-89+94 (78) 9×(39-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