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
本文将从气候条件、温度控制、湿度调节、气体浓度、病虫害、包装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气候条件是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条件包括光照强度、光周期、相对湿度和气温等。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影响果蔬的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进而影响果蔬的生长和质量。
相对湿度的升高有利于果蔬保持水分和防止脱水,而湿度过高则容易导致果蔬发霉和腐烂。
气温对果蔬的物理、生理和生化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高温会使果蔬脱水、腐烂和风味变差,而低温则易导致果蔬冷害。
其次,温度控制是果蔬贮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适宜的贮藏温度可以延缓果蔬的生理代谢速度和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产热和水分蒸发,从而有效地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同时,温度也会影响果蔬的抗病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湿度调节也是果蔬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果蔬的水分含量,延缓果蔬的脱水速度,防止果蔬失水导致质量下降。
对于一些果蔬来说,如蔬菜、水果等,适宜的湿度还可以减少贮藏产生的自由水分,延长果蔬的新鲜期。
气体浓度也对果蔬贮藏质量产生影响。
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无机物和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其浓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果蔬的新陈代谢速率和品质变化。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果蔬贮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对果蔬的生长和贮藏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病虫害也是果蔬贮藏质量的重要因素。
病虫害的发生与果蔬的品种、种植技术、生理状态、贮藏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病虫害会导致果蔬腐烂、病斑、感染病原菌等问题,使果蔬贮藏寿命缩短和质量降低。
因此,在果蔬贮藏的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发生。
最后,包装材料也是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直接影响到果蔬的通气、渗透、保护和保鲜效果。
适当的包装材料可以减少果蔬的水分流失、呼吸和腐败,延长贮藏期和保持果蔬的质量。
果蔬的化学成分解析

二、维生素
(4) 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两种维生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局部,性质稳定。葛根、
莴苣富含维生素E;菠菜、甘蓝、花椰菜、青番茄中富含维生 素K。维生素K是形成凝血酶原和维持正常肝功能所必需的物 质,缺乏时会造成流血不止的危险病症。
花青素
–在果实成熟时合成,是果蔬红、蓝、紫色的 主要来源。是一类非常不稳定的水溶性色素。
想一想: 苹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胡萝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二、构成香味的物质
果蔬具有的香味来源于果蔬中的芳香物质。果蔬的 芳香物质是成分繁多而含量极微的油状挥发性混合物, 包括醇、酯、醛、酮、萜类等有机物质,也称精油。
二、维生素
(4)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的含量与果蔬的品种、栽培条件等 有关,也因水果蔬菜的成熟度和构造部位不同 而异。如野生的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多于栽培 品种;在蔬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 栽培的,成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高于绿色未熟 番茄;苹果表皮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果肉,果心
二、维生素
纠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临床用于防治血管性紫癜、视 网膜出血、高血压等。
二、维生素
2. 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油脂,不溶于水。
(1) 维生素 A原(胡萝卜素) 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但有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果蔬中
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它在人 体内能维持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护眼睛和皮肤等,能提高对 疾病的抵抗性。它在贮藏中损失不显著。
想一想: 淀粉含量高和含量低的苹果比较,
哪一种耐贮藏?哪一种品质好?
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上精品PPT课件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
果蔬生长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与温 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都是相互关联的。海拔高地 带、日照强,特别是紫外线增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 果实的着色及糖分的积累,色泽、风味和耐贮性都 较好。在高纬度生长的蔬菜,其保护组织比较发达,体 内有适宜于低温的酶存在, 适宜在较低的温度贮藏, 如北方生长的大葱。
生长在植株体内部、下部的果实,由 于光照不足,色泽、风味差,耐贮性也差。 向阳面的苹果果实大,颜色好,在贮藏中 不易皱缩。
二、采前因素 采前因素
果蔬生长的 自然环境因素
农业技术因素
果蔬生长的自然环境
果蔬生长的自然环境
温度
光照
降雨量和 空气湿度
地理因素
温度
温度
每种果蔬在生长期内都要求一定适温和积温,温 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耐贮 性产生影响。如柑橘类、瓜类和茄果类喜欢温暖气 候,若温度过低,果实的生长不良,成熟时品质差, 不耐贮藏。而白菜类、根菜类产品的形成需要冷凉 的环境,产品品质好,耐贮性强。
教学设计
❖ 学习回顾:与呼吸有关的概念 ❖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 穿插提问:讲课过程中 ❖ 互动环节:针对当堂讲课的内容
第三节 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知识目标: 1 了解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内在因素 2 了解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采前因素 3 掌握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贮藏环境因素
能力目标: 1 学会分析各种因素对果蔬贮藏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力,呼吸强度表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零。
温度对果蔬水分蒸发的影响
温度对果蔬水分蒸发的影响 温度升高,空气的饱和湿度就会增大,果
蔬水分蒸发加快,容易发生失水萎蔫,降低 耐贮性。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下,降低贮藏环 境的温度能抑制果蔬的水分蒸发,保持果蔬 的新鲜品质,有利于贮藏。
10℃或25℃,处理2d,减轻2.5℃或5℃贮藏期冷 害
15℃,处理7d,减轻在0℃贮藏下冷害
逐渐 降温
番茄
香蕉 鸭梨
从10~14℃,每周降1℃到7~8℃,每3d降1℃到 0℃贮藏
每12h降低3℃,从21℃到5℃, 5℃贮藏
每30~40d内逐渐降温到0℃贮藏
绿熟番茄
36~40℃处理3d,减轻2℃贮藏时的冷害
种类
桃子 柠檬 佛灵橙 葡萄柚 草莓
表2 几种果品Q10与温度范围的关系
温度范围(℃)
0~10 11~21 16.6~26.6 22.2~26.6 33.3~43.3
4.10 3.15
2.10
3.93 1.70
1.95
2.00
3.93 2.15
1.60
1.50
1.95
3.35 2.00
1.45
1.65
大都为表面出现凹点或凹陷的斑块; 局部表皮组织坏死,变色, 出现水渍斑块;不能正常成熟,有异味;果皮、果肉或果心褐变等, 具体症状随果蔬种类而不同。
冷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冷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冷害破坏了呼吸过程的协调性,引起果蔬不正常的 呼吸,导致生理失调,耐贮性和抗病性下降,极易被 微生物侵染,如香蕉的腐生菌、黄瓜的灰霉菌、柑橘 的青绿霉菌、番茄的交链孢霉菌,使受冷害的果蔬迅速 腐烂。
影响果蔬产品贮藏性的因素概述

三、气体组成
1. 低氧直接抑制果蔬产品的呼吸作用。 2. 高二氧化碳可减轻乙烯的催熟作用,抑
制微生物活动。 3. 各种园艺产品忍受O2和CO2的能力(阈
值)不同。 4. 环境气体浓度超出其阈值,将出现生理
伤害,影响贮藏寿命。 (如何把握最佳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
(四) 化学药剂
1.生长调节剂 依其使用效果,概括分为四种类型:
⑴ 促进生长,促进成熟 包括生长素类的吲哚乙酸、萘乙酸、2.4-D等。
能促进果树的生长,防止落花落果,同时也促 进果实的成熟。例:(略) ⑵ 促进生长,抑制成熟
如:赤霉素(GA3)—— BA(N6-呋喃甲基腺嘌呤)—— 2.4-D——
4.镁
可活化水解酶。高镁也易 得苦痘病,发生果肉褐变。
目前已经明了,镁、钾与 果实生理失调是和果实中钙 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从某 一种元素含量去分析。
5.钙 钙能影响果蔬的许
多生理过程,如细胞伸 长、脱落、衰老、结瘤 和保持果蔬良好的贮藏 品质。
钙能维持细胞膜功能,保持细胞壁结构。在 果蔬生产施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影响果蔬产品贮藏性的因素
● 采前因素对贮藏性状的影响 ● 环境条件对贮藏的影响 ● 果蔬贮藏品质的采前预测
第一节 采前因素的影响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农业技术因素
采前因素与果蔬质量的关系
一、生物因素
(一) 种类和品种 1. 地区差异——热带地区/高温季节成熟的果实,
贮藏性差,不同种类的果蔬有其适宜的生态区域 范围。 2. 低温季节形成的贮藏器官, 耐贮性好。
•
军队无放任,学校无放任,此今日世 界各共 和国之 道例。 军队放 任,则 将不能 以令, 学校放 任,则 师不能 以教; 将不能 令则军 败,师 不能教 则学校 败,其 为国忠 ,莫此 之尤。 。上午8 时16分 52秒上 午8时1 6分08: 16:5222 .3.23
果蔬贮藏

一.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 O2、CO2其它因素1.温度不仅引起果蔬的各种生理、生化的量变,也引起深刻质变。
因此,高温对贮藏不利。
过低的温度易发生冷害、冻害。
2.湿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影响果蔬的蒸腾作用2)影响微生物活动3. 通常,低氧、高二氧化碳有利于果蔬的贮藏,但不同果蔬耐低氧与高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O2过低,出现缺氧呼吸,易感染病菌;CO2过高,易引起风味和颜色的恶化4.其他因素◆机械伤害◆环境卫生◆药剂处理二.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果蔬贮藏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长水果蔬菜长存期的一种贮藏方式。
水果蔬菜的保鲜温度范围为0℃~15℃,保鲜贮藏可以降低病源菌的发生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还可以减缓果品的呼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阻止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根据实际的进库温度和数量进行能量调节,隔热保温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外形美观。
了解各类果蔬的呼吸特征,可以依据其具体的呼吸特征进行特定的保险处理。
三.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贮藏方法以及其优缺点1.机械冷藏法机械冷藏起源于19世纪后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新鲜果蔬贮藏方式。
机械冷藏现已成为我国新鲜果蔬贮藏的主要方式。
目前世界范围内机械冷藏库向着操作机械化、规范化,控制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冷藏库温度管理的原则是适宜、稳定、均匀及产品进出库时的合理升降温。
温度的监控可采用自动化系统实施2.气调保鲜贮藏法气调贮藏是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浓度和降低O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新鲜果蔬的一种方式。
包括人工气调贮藏(CA)和自发气调贮藏(MA)。
对代谢的影响高CO2浓度和低O2浓度会抑制呼吸作用和其它的代谢作用,延缓果蔬成熟和衰老,保持品质。
不同的果蔬所适宜的气体组成各不相同,应由实验来确定.气体环境对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高CO2浓度和低O2浓度会减轻果蔬对乙烯的敏感性,减弱乙烯的生物作用。
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高CO2浓度能降低多种腐败性细菌的活性。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果蔬的贮藏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考虑果蔬采收后贮藏的环境条件之外,果蔬的内在因素以及果蔬在采收之前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栽培中的农业技术措施等对它的生长发育、化学成分、理化性状的形成及所表现出的耐贮性、抗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也影响果蔬的耐藏质量。
所以只有优质、耐贮性、抗病性良好的产品在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下,给予科学的管理,才可能获得较好的贮藏质量。
一、内在因素(一)种类和品种1.种类。
果蔬的种类很多,分别来自植物的不同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同,导致其新陈代谢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其耐贮性有很大差异。
果蔬种类间耐贮性的差异是由它们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产于热带地区或在高温季节成熟的果蔬,收获后新陈代谢旺盛,不耐贮;产于温带地区或在低温冷凉气候成熟收获的果蔬,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收获后新陈代谢已降低,具有比较好的贮藏性。
另外一方面,果蔬的不同组织结构,也使耐贮性受到影响。
完整、致密、坚固的外皮组织纤维较多,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有利于降低呼吸消耗,减少水分蒸发,保护产品免遭机械损伤和微生物的侵染。
结构良好的表面保护层和蜡粉、茸毛等附着物也有同样的作用,都有助于贮藏,如老熟的南瓜、冬瓜,蜡层果粉较厚的果、梨、葡萄都比较耐贮藏。
2.品种。
在相同种类中,不同品种的果蔬其耐贮性也有差异。
一般晚熟品种生长期长,干物质含量较高而耐贮藏,而早熟品种耐贮性差。
如苹果中的黄魁、祝光、伏锦等早熟品种耐藏性差,而晚熟品种富士、秦冠、国光等都较耐贮藏。
柑橘中的红橘、早橘不耐贮藏。
梨中的鸭梨、雪花梨等都是品质较好耐长期贮藏的品种。
大白菜品种类型较多。
一般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直筒型比圆球型耐贮藏,青帮比白帮耐藏。
(二)砧木。
果树的砧木影响嫁接后果树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性、果实的产量、品质、化学成分、耐贮性和抗病性。
如山西省果树研究所的试验观察到,红星苹果嫁接在保德海棠上,果实色泽鲜红,最耐贮藏。
《农产品仓储管理》课件——2.2.1果蔬贮藏的影响因素

果蔬贮藏还要考虑适宜的采收时机
柑橘
葡萄
柑橘、葡萄,可以在充分成熟时 采收,更有利于保证质量和提高其耐 藏力。
果蔬贮藏还要考虑适宜的采收时机
香蕉
菠萝
苹果
梨
香蕉、菠萝、苹果和梨等,果实已 达到一定大小,质量已有一定保证的情 况下,尽可能提早采收,这有利于延迟 呼吸高峰的到来,有利于长期储运。
果蔬商品化处理效果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关注温度、湿度的变化
2 冷害
• 每一种果蔬都有其最适的储藏低温范围,即储藏适温。 • 当温度高于储藏适温时,会加快呼吸消耗,缩短储藏的
时间。 • 当温度低于储藏适温时,轻者出现冷害,重者出现冻害。
关注温度、湿度的变化
2 冷害
• 冷害存在于绝大多数果蔬,不同果蔬的冷害表现状 况不同。例如,叶类蔬菜的冷害一般表现为叶体变 黄;瓜果类蔬菜、柑橘类果品则呈现出果心果肉褐 变的情况。
不正确的商品化处理对产品质量和储藏 性状的影响
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果蔬商品化处理,则会改变产品的外观、质地和风味, 使产品的储藏性状明显变劣,失去食用价值及储藏价值。
不正确的商品化处理对产品质量和储藏 性状的影响
1 清洗时未进行干燥处理
• 果蔬采摘后需对果体进行清洗,以便清除果体表 面污物和病原微生物。果品清洗后必须进行干燥 处理,除去游离水分,否则果蔬易腐烂变质。
果蔬贮藏还要考虑适宜的采收时机
农产品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处于嫩绿、幼果时的代谢程度最为旺盛,此时 果蔬的贮藏时间较短。老熟的果品及蔬菜,新陈代谢强度较低,耐贮藏性强。
果蔬贮藏还要考虑适宜的采收时机
果蔬产品一定要在其适宜的成熟 度时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均对产品 品质和耐藏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影响果蔬贮藏质量的因素果蔬的贮藏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考虑果蔬采收后贮藏的环境条件之外,果蔬的内在因素以及果蔬在采收之前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栽培中的农业技术措施等对它的生长发育、化学成分、理化性状的形成及所表现出的耐贮性、抗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也影响果蔬的耐藏质量。
所以只有优质、耐贮性、抗病性良好的产品在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下,给予科学的管理,才可能获得较好的贮藏质量。
一、内在因素(一)种类和品种1.种类。
果蔬的种类很多,分别来自植物的不同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食用的植物器官不同,导致其新陈代谢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其耐贮性有很大差异。
果蔬种类间耐贮性的差异是由它们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产于热带地区或在高温季节成熟的果蔬,收获后新陈代谢旺盛,不耐贮;产于温带地区或在低温冷凉气候成熟收获的果蔬,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收获后新陈代谢已降低,具有比较好的贮藏性。
另外一方面,果蔬的不同组织结构,也使耐贮性受到影响。
完整、致密、坚固的外皮组织纤维较多,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有利于降低呼吸消耗,减少水分蒸发,保护产品免遭机械损伤和微生物的侵染。
结构良好的表面保护层和蜡粉、茸毛等附着物也有同样的作用,都有助于贮藏,如老熟的南瓜、冬瓜,蜡层果粉较厚的果、梨、葡萄都比较耐贮藏。
2.品种。
在相同种类中,不同品种的果蔬其耐贮性也有差异。
一般晚熟品种生长期长,干物质含量较高而耐贮藏,而早熟品种耐贮性差。
如苹果中的黄魁、祝光、伏锦等早熟品种耐藏性差,而晚熟品种富士、秦冠、国光等都较耐贮藏。
柑橘中的红橘、早橘不耐贮藏。
梨中的鸭梨、雪花梨等都是品质较好耐长期贮藏的品种。
大白菜品种类型较多。
一般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直筒型比圆球型耐贮藏,青帮比白帮耐藏。
(二)砧木。
果树的砧木影响嫁接后果树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性、果实的产量、品质、化学成分、耐贮性和抗病性。
如山西省果树研究所的试验观察到,红星苹果嫁接在保德海棠上,果实色泽鲜红,最耐贮藏。
不少研究表明,苹果发生苦痘病与砧木的性质有关,矮生砧木上生长的苹果比中等树势的砧木上生长的苹果发生苦痘病少。
(三)树龄和树势。
树龄和树势不同的果树,不仅果实的产量、品质有明显差异,耐藏性也有较大不同。
一般老龄树的长势表现衰老,所结果实小,干物质含量少,耐贮性和抗病性较差;幼龄树的长势旺盛,所结的果实数量少,体积大,组织疏松,呼吸水平高,耐贮性也差。
(四)果实大小。
同一种类、品种的果实,大果实不如中等大小的果实耐贮藏而且抗病性也不同,采收后出现病害的几率大。
(五)结果部位。
同一棵植株上,不同部位形成的果实,大小、颜色、化学成分以及耐贮性有明显的差异。
生长在植株体内部、下部的果实,由于光照不足,色泽、风味差,耐贮性也差。
向阳面的苹果果实大,颜色好,在贮藏中不易皱缩。
二、采前因素。
(一)果蔬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果蔬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生长期间的温度、光照、降雨量及地理条件等因素。
1.温度。
每种果蔬在生长期内都要求一定适温和积温,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耐贮性产生影响。
如柑橘类、瓜类和茄果类喜欢温暖气候,若温度过低,果实的生长不良,成熟时品质差,不耐贮藏。
而白菜类、根菜类产品的形成需要冷凉的环境,产品品质好,耐贮性强。
尤其是采收前4-6周的气温和昼夜温差与果蔬的品质、耐贮性密切相关。
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品质好,耐贮藏。
2.光照。
光照的时间、强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及理化性状,从而与果蔬的品质、耐藏性密切相关。
适宜的光照时间,生长发育快,营养状况良好,耐藏性增强。
光照充足时,果蔬的干物质含量明显增加。
除了光照时间和强度外,光质也有一定影响。
如蓝光和红光对叶绿素、胡萝卜素合成影响不同,在光照度较低时,红光有助于色素的合成;在强光下,蓝光照射能积累大量色素,一般短波和紫外线对果实着色和耐藏性有利。
3.降雨量和空气湿度。
降雨量与土壤、空气湿度有关系,影响着土壤水分、土壤PH 值及土壤可溶性盐类的含量,降雨也增高了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少了光照时间,对于果蔬的化学组成有影响,从而影响耐贮性。
阳光充足、空气湿度适宜,有利于提高果蔬的耐藏性。
如果在产品采收前一周,阴雨天较多,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裂果、腐烂,降低果蔬的品质和耐贮性。
4.地理因素。
果蔬生长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与温度、降雨量、光照强度都是相互关联的。
同一种类的果蔬,生长在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其质量和耐贮性有明显的差异。
海拔高地带、日照强,特别是紫外线增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及糖分的积累,色泽、风味和耐贮性都较好。
在高纬度生长的蔬菜,其保护组织比较发达,体内有适宜于低温的酶存在, 适宜在较低的温度贮藏,如北方生长的大葱。
(二)农业技术因素1.土壤。
不同种类、品种的果蔬,对土壤有不同要求。
土壤的理化性状、营养状况、墒情等直接影响到果蔬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进而与果蔬的贮藏特性有较大的关系。
大部分的果蔬要求在质地疏松、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到酸性土壤上生长。
如当土壤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时,生长的苹果很容易发生苦痘病、水心病和低温伤害。
2.施肥。
在果蔬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为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应根据果蔬种类、土壤肥力等因素适时适量施肥,除了氮、磷、钾相互配合外,微量元素如锌、钙、铜、锰、硼、钼等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影响果蔬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贮藏寿命。
如施用氮肥过多,果实的颜色差,物质的消耗快,在贮藏中硬度和糖、酸含量下降快,而且容易发生生理病害。
增施钙肥有利于加强果蔬的抗性。
3.灌水。
灌水的方法和时期,是影响果蔬生长发育、化学组成和耐藏性的重要因素。
合理灌溉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如果萝卜采前缺水,质地粗糙,品质差,产量低,在贮藏中容易糠心。
灌水过多,特别是收获前的大肥大水,不仅造成果实裂果,而且显著地降低耐贮性和抗病性。
4.植株管理。
应用果树修剪、果实套袋、整枝打杈、疏花疏果等植株调整技术,可以调节植株体内的营养物质供应,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叶片同化作用加强,产品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
5.病虫害防治。
田间病虫害是造成产品贮藏期间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病害在田间侵染,采后衰老才表现症状或扩大发展,造成贮藏中大量腐烂。
如甜椒和黄瓜的大多数病害与采后病害是一致的。
番茄抗病性强的品种,在贮藏期发病率就轻。
因此控制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就能提高贮藏质量。
6.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是增强果蔬采后质量、提高果蔬耐贮性的辅助措施之一。
在生产中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概括为四类:(1)促进生长成熟类,如萘乙酸、2,4-D(化学名为2,4-二氯苯氧乙酸)等能促进生长,减少落花落果。
采收前用0.05‰~0.1‰的2,4-D喷施果实以保持果蒂青绿、增强果实抗病力,提高果实的耐贮藏性能。
番茄用2,4-D喷花序能提高果实含糖量达5%,(2)促进生长而抑制成熟类,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有防止柑橘果蒂脱落,延迟衰老的作用。
(3)抑制生长促进成熟类,如乙烯利可促进果实着色、成熟,矮壮素(CCC)、B9(化学名为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酸)是生长抑制剂。
(4)抑制生长延缓成熟类,如青鲜素(MH)、多效唑(对氯丁唑、PP333)等。
青鲜素能抑制马铃薯、洋葱、大蒜、胡萝卜等萌芽。
洋葱在采收前用青鲜素喷叶是提高耐贮性的有效方法。
三、贮藏环境因素当确定了某一种类果蔬为贮藏对象时,贮藏环境条件则成为影响果蔬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
(一)相对湿度对果蔬贮藏的影响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影响果蔬的水分蒸发,使果蔬的含水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呼吸强度。
1.相对湿度。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影响果蔬水分蒸发的直接因素。
一般用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率来表示,也可用水蒸气压表示。
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减少果蔬和周围空气间的水蒸气压力差,从而减少果蔬的水分蒸发。
增加空气湿度常采用地面撒水或铺湿锯末、库内挂湿草帘、还可用自动加湿器向库内喷迷雾或喷蒸气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果蔬有其最适宜的贮藏湿度,不是所有的果蔬都适合于高湿度,如温州蜜柑在高湿条件下果皮容易吸水而产生“浮皮”,果肉内的水分和其它成分向果皮转运,结果,果实外表虽然饱满,但果肉干缩,风味淡,易发生枯水生理病害,最适宜的贮藏相对湿度为85%左右。
2.结露。
在果蔬贮运过程中,当贮藏环境中空气水蒸气的绝对含量不变,而温度降到露点温度时,空气水蒸气达到饱和,会使过多的水蒸气在果蔬表面、塑料包装袋内壁等处凝结成水珠,这种现象称为结露。
结露后,附着或滴落到果蔬表面的水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侵入,特别是受机械伤的果蔬更易引起腐烂,对贮藏极为不利。
在果蔬贮运中.应严格防止产生结露现象,如维持稳定的低温状态,保持相对平稳的相对湿度,库内外温差较大时缓慢通风,产品堆积不宜过大,堆垛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果蔬预冷后入库,升温后出库等。
(二)温度对果蔬贮藏的影响1. 温度对果蔬呼吸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 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消耗增加,贮藏寿命缩短。
一般在5~35℃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呼吸强度增加的倍数,称为温度系数(Q10)。
大部分果蔬的温度系数(Q10)=2~2.5。
从表1-9看出多数果蔬的温度系数,在低温范围内要比高温范围内大。
这一特性表明果蔬在低温贮藏时,应严格维持稳定的低温,若忽高忽低,有时仅为0.5~1℃的变化,也会使呼吸明显增强。
当温度超出果蔬正常生活范围(一般超过35℃)时,催化呼吸反应的酶受高温破坏,失去活力,呼吸强度表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零。
2.温度对果蔬水分蒸发的影响。
温度升高,空气的饱和湿度就会增大,果蔬水分蒸发加快,容易发生失水萎蔫,降低耐贮性。
在一定的空气湿度下,降低贮藏环境的温度能抑制果蔬的水分蒸发,保持果蔬的新鲜品质,有利于贮藏。
3.温度对冷害的影响。
冷害是指果蔬在冰点以上不适宜低温条件下贮藏引起生理代谢失调的现象,是果蔬贮藏中常见的生理病害。
(1)冷害的症状。
大都为表面出现凹点或凹陷的斑块;局部表皮组织坏死,变色,出现水渍斑块;不能正常成熟,有异味;果皮、果肉或果心褐变等,具体症状随果蔬种类而不同。
(2)冷害对果蔬贮藏的影响。
冷害破坏了呼吸过程的协调性,引起果蔬不正常的呼吸,导致生理失调,耐贮性和抗病性下降,极易被微生物侵染,如香蕉的腐生菌、黄瓜的灰霉菌、柑橘的青绿霉菌、番茄的交链孢霉菌,使受冷害的果蔬迅速腐烂。
同时生理失调使果蔬新陈代谢紊乱,产品的外观、质地和风味等贮藏性状明显变劣,失去食用价值及贮藏价值,所以当果蔬遭受冷害应立刻终止其贮藏。
(3)影响冷害发生与否及程度轻重的因素。
贮藏温度和持续时间是影响冷害发生与否及程度轻重的决定因素。
在导致冷害发生的温度下,温度越低,发生越快;持续时间越长,越严重,如甘薯在0℃下1d就受冷害,但在10℃下4d尚无明显伤害,10d后损伤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