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蔬菜贮藏讲义运销学(六)
果蔬贮藏运销

果蔬贮藏运销名解12-61 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球茎,根茎类蔬菜,在结束生长时,产品器官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休眠。
2鲜切蔬菜:是指新鲜水果蔬菜原料经整理,清洗,切分,保鲜盒包装等处理制成的不影响其鲜活状态的一种制品,是一种新型果蔬加工产品。
3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将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02和H20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5冷链流通:果蔬从采后的处理,运输,贮藏,销售直至消息的全部过程中,均处于适宜的低温条件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果蔬的品质。
6气调贮藏:是以改变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通常是增加CO2和降低02浓度)来实现长期贮藏果蔬的一种方法。
7减压贮藏:是在冷藏基础上,将密闭环境中的气体压力由正常的大气状态降至负压,把果蔬放置其中的一种贮藏方法。
8假植贮藏:是把带根收获的蔬菜密集假植在沟内或窖内,使蔬菜处在极其微弱的生长状态,但仍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的一种贮藏方法。
9呼吸越变:有一类果实从发育,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其呼吸强度的变化模式是在果实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此后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急剧上升的过程成为呼吸跃变。
10果蔬的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11呼吸温度系数:通常的化学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度,反应速度增加2-4 倍,这个规则称为范特荷夫规则,也称为反应速度的温度系数。
12 采后病害:果品蔬菜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是指果蔬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它可相互传染,有侵染过程,是果品蔬菜和病原菌在一定环境下相互的作用结果。
果蔬贮藏运销学

影响苦瓜贮藏呼吸强度因素摘要:以苦瓜为材料,初步研究了苦瓜在不同因素下果实的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苦瓜果实的贮藏保鲜的最佳组合,并分析了对苦瓜贮藏效果最好的环境因素。
苦瓜成熟于气温较高的7、8 月份,常温下果实呼吸代谢旺盛极易黄变腐烂,从而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因此,苦瓜的低温贮藏就显得非常重要,苦瓜又是一种冷敏性果蔬,对于低温很敏感,而在10℃以上条件下贮藏时果实呼吸旺盛,保鲜期短。
而在10℃以下贮藏又容易发生冷害。
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苦瓜的环境因素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呼吸强度;苦瓜;低温贮藏;影响1.果蔬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果蔬在采收后,其含有的化学物质不断的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由此引起贮藏性和抗病性的变化以及食用营养价值的变化。
因此,在果蔬贮藏中,要尽量控制其化学成分的变化,以保持其食用价值。
这些成分主要有水、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芳香类物质及蜡质。
新鲜的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在80~90%左右,这些水分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为游离水;第二种是胶体结合水;第三种是化合水。
在果蔬贮藏过程中,游离水最容易失去,使得果蔬硬度和重量下降,发生萎焉,商品价值降低。
所以使贮藏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草酸等,它们不仅起着调整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而且还影响着果蔬的风味。
目前主要通过保持贮藏库稳定的低温高湿环境、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或人工打蜡等措施进行控制。
2.温度对苦瓜呼吸强度的影响2.1低温处理低温贮藏可降低果蔬的呼吸代谢、果蔬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达到延缓组织衰老、延长果蔬货架期的目的。
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苦瓜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和消耗,显著性地抑制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
但是,过低的贮藏温度又会引起苦瓜的冷害,6℃和8℃的低温引起果实呼吸强度异常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果实表面凹陷、水渍斑等冷害症状,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果蔬贮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绪论1.果蔬贮藏保鲜的原理:就是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技术措施,抑制果蔬的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第一节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1.果品蔬菜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主要由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方面构成。
质量的好与坏,一般均依据产品的标准来判断。
2.卫生质量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得限量。
3.新鲜果蔬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⑴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⑵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⑶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⑷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感官质量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质地、适口性等,如形状、颜色、光泽、汁液、脆度、缺陷、新鲜度等。
5.理化质量是能够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检测的质量的总和。
第二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1.在果品蔬菜销售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方可销售。
根据不同目的的要求,可采取感官检验、生物测定和化学检验等方法。
2.为保证果蔬取样的客观性,应采用随机多点抽样法进行取样,抽样还应有一定的数量。
3.感官质量评价:①颜色的评价;②光泽的评价;③汁液的评价;④感官质地的评价;⑤缺陷的评价;⑥新鲜度的评价。
4.理化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硬度、可食部分比例、水分含量和其他一些化学指标的分析。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第一节果品蔬菜的成熟与衰老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2013年山西农业大学果蔬储运学word课件.doc

果蔬贮运学概述1. 果蔬贮运学:研究采后果蔬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原理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采收后的果品和蔬菜。
(1)果品:可鲜食的木本或草本植物果实。
核果类:一般不耐贮;浆果类:不耐贮藏;坚果类:耐贮藏;柑橘类:多耐贮藏;复果类:不耐贮藏;仁果类:耐贮藏.(2)蔬菜:一般指可用于烹调各种菜肴的植物及其器官,有的可以鲜食。
根菜类:相对耐贮;茎菜类:最耐贮;叶菜类:最不耐贮;花菜类:较难贮;果菜类:因种类而异; 食用菌类:不耐贮.3. 基本原则和要求:维持产品尽可能低而又正常的呼吸过程.4. 原理: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措施,抑制果蔬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期,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果蔬贮藏的意义1. 生活需要:解决果蔬供应的时空差,满足提高生活水平需要;营养膳食供应; 满足一些人社会地位的需求.2.生产需要:减少损失;延长原料加工时间;经济效益.国内果蔬贮藏业的现状及趋势1. 大宗水果基本解决贮运技术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多数蔬菜的贮藏受到设施技术的冲击;3.贮运条件大大改善;4.名、优、特、奇果倍受重视;5.商品化、标准化告急:我国经商品化处理的果蔬不足50%,而欧美各国高达90%以上;6.采后生物技术升温7.产业化经营成为果蔬贮运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果蔬的采后生理第一节成熟和衰老1. 成熟: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增加,达到充分长成的时候,又称为绿熟或初熟.达到可采摘程度或可食用的阶段,但往往不是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一、基本概念果实成熟时发生的变化:定型——果实长到一定的大小和形态;变甜——淀粉减少,含糖量增加,含酸量降低;变软——果胶物质变化;呈香——单宁变化致使涩味减退,芳香物质形成;呈色——叶绿素分解,色素形成;抗性提高——果皮出现光泽或带果霜果蜡。
2. 成熟度:指根据果蔬成熟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所反映出的果蔬的成熟进程.用途作为标准划分.生理成熟:指果蔬离开母体后,可以单独维持很久的寿命,果实的色、香、味等方面具有完全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特性. 园艺成熟:指达到用途标准的成熟度.3. 完熟:成熟过程的最后阶段,指果实达到完全表现出本品种的典型性状,而且是食用品质最佳的阶段。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

果蔬贮藏运销学复习资料果蔬贮藏运销学一、基本概念成熟: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衰老:果实在完熟后,进一步发生一系列的劣变,最后衰亡民,所以完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
定义为代谢从合成转向分解,导致老化并且组织最后衰亡的过程。
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是评价呼吸强弱最常用的生理指标,指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果蔬放出的co2量或吸收02的量。
呼吸热:在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到ATP和NADH 分子中,供生命活动之用。
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跃变: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1、果品蔬菜的商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2、果品蔬菜的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果品蔬菜的卫生质量包括哪些方面?(1)、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2)、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3)、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4)、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4、如何进行果品蔬菜的感官评价?(1)、颜色的评价;(2)、光泽的评价;(3)、汁液的评价;(4)、感官质地的评价;(5)、缺陷的评价;(6)、新鲜度的评价5、我国果蔬产品农药残留标准与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如何提高我国果蔬产品标准的技术水平?答(1)差距: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涉及的限量指标少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对具体蔬菜品种的针对性我国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残留的指标太少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中农药的种类与发达国家差异大我国蔬菜标准缺少贸易的因素(2)1、加强有关农药毒性评价工作。
果蔬贮运学要点

果蔬贮运学要点果蔬贮运学学习要点绪论:⼀、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1果蔬产品在⼈们⽣活中的地位重要(1)新鲜果蔬在⼈类营养中的主要作⽤:维⽣素C(98%)和维⽣素A(57%)主要供给者;果蔬富含钾、钠、钙、镁、铁等⾦属矿物质,被称为碱性⾷品,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含有丰富的膳⾷纤维(2)经济价值:2002我国园艺作物中蔬菜、⽔果、花卉总产值近4000亿元⼈民币,占农业总产值的27%以上,占整个经济作物总产值的70%以上。
(3)其他价值:观赏、药⽤、⽊材等2 贮运技术在很⼤程度上决定着园艺产品的采后利⽤程度和采后损失(1)减少损失(2)促进流通(3)提⾼产品质量和商品档次(4)出⼝创汇3 解决消费需求与果蔬产品⽣产的季节性与区域性的⽭盾第⼀章⼀、园艺产品品质分四个⽅⾯:卫⽣品质、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商品化处理品质⼆、1、⾹味物质来源于各种微量的挥发性物质;2、甜味来源于糖及其糖醇、⼀些氨基酸、胺类等,甜度取决于取决于糖的种类、含量和糖酸⽐。
⼤多⽔果的含糖量在7%~18%之间,⽽蔬菜的含糖量⼤多在5%以下。
3、柿⼦脱涩原理:⽤温⽔、⼄醇等处理、诱发果实⽆氧呼吸,产⽣⼄醛,与⽔溶性丹宁结合⽣成不溶性丹宁可使果实脱湿。
4、在果蔬产品中主要的苦味成分是⼀些糖苷类物质。
三、⾊素种类:⽔不溶性⾊素:叶绿素、类胡萝⼘素;⽔溶性⾊素:花青素、类黄酮素四、质地:1、质地与下列化学成分有关:⽔分、果胶、纤维素2、果胶物质的形态变化五、果蔬产品品质评价的⽅法:感官评定、理化检验、⽆损伤检测第⼆章⼀、为什么说在果蔬贮藏保鲜中,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氧呼吸都是有害的。
原因:⼀⽅⾯它提供的能量⽐有氧呼吸少,消耗的呼吸底物更多,使产品更快失去⽣命⼒;另⼀⽅⾯,⽆氧呼吸⽣成的有害物⼄醛和其他有毒物质会在细胞内积累,并且会输导到组织的其它部分,造成细胞死亡或腐烂。
⼆、概念1、呼吸强度(Respiratory intensity )或呼吸速率(Respiration rate)定义:它是指⼀定温度下,单位重量的产品进⾏呼吸时所吸⼊的氧⽓或释放⼆氧化碳的毫克数或毫升数。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1.果蔬贮藏保鲜的原理:就是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技术措施,抑制果蔬的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第一节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1.果品蔬菜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主要由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方面构成。
质量的好与坏,一般均依据产品的标准来判断。
2.卫生质量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得限量。
3.新鲜果蔬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⑴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⑵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⑶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⑷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感官质量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质地、适口性等,如形状、颜色、光泽、汁液、脆度、缺陷、新鲜度等。
5.理化质量是能够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检测的质量的总和。
第二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1.在果品蔬菜销售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方可销售。
根据不同目的的要求,可采取感官检验、生物测定和化学检验等方法。
2.为保证果蔬取样的客观性,应采用随机多点抽样法进行取样,抽样还应有一定的数量。
3.感官质量评价:①颜色的评价;②光泽的评价;③汁液的评价;④感官质地的评价;⑤缺陷的评价;⑥新鲜度的评价。
4.理化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硬度、可食部分比例、水分含量和其他一些化学指标的分析。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第一节果品蔬菜的成熟与衰老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完整word版)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一、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定义:是研究园艺产品采收以后生命活动规律、贮藏保鲜方法、运输与销售技术与方法的学科。
性质:综合性的、应用性的学科。
以采后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化工原理、建筑学、物理学及生物技术等多门学科。
意义:科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产生了人类生存的危机目前世界公认的四大危机①人口②食物③环境④能源。
人口和食物之间的平衡问题。
①增加园艺产品的产量①增加食物的供给②减少园艺产品的采后损失②控制人口的增长。
学习意义园艺产业迅猛发展园艺产品:水果、蔬菜及花卉。
果蔬是副食品、农产品,也是加工原料。
米袋子工程:解决全民主食和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解决居民的副食和营养平衡问题餐桌子工程:解决全民健康、食物营养与安全、方便快捷的厨房革命社会对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的需要①身体需要: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②客观需要:延长园艺产品的供应期,平衡淡旺季,保证园艺产品周年供应,解决地域问题。
③经济需要:是生产与销售的中间环节,是丰产而且丰收的关键:1.减少损失2.提高产品附加值3.提高农民收入4.增强国力5.提高经济收益国内外果蔬保鲜贮运现状1.发达国家现状①生产专业化、区域化②技术与设备先进③健全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2.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①在最适合的地区栽种②专业化种植农业三化机械化环保局标准化3.三个部门负责FDA农业部我国园艺产品的贮藏加工现状1.产量大幅度提高2.园艺产品商品化的小国(果蔬贮藏能力不足,商品化率低)3.贮藏保鲜水平落后4.加工环节薄弱,加工水平落后问题①贮藏能力严重不足②贮运保鲜技术落后③损失严重④设备与技术落后⑤农药残留及质量问题突出差距①技术差距②关键技术③关键设备④创新能力产业差距①企业规模②竞争能力③企业家素质我国园艺产品贮藏运销业的发展方向①产品总类发生转变②产品保鲜技术向综合控制的方向发展③标准化、自动化、配套化以及有机(绿色)化④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从果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监控体系⑤加强品牌意识⑥加强果蔬保险的研究与技术推广1、未来我国果蔬采后流通一定需要冷链的专业化公司2、未来我国果蔬采后需走冷藏结合气调之路3、未来我国果蔬采后流通一定需要信息化4、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二、园艺产品品质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品质:①风味物质②营养物质③色素物质④质构物质(一)风味物质:酸、甜、苦、辣、香、涩、鲜①香味物质:醇、酯、醛、酮和萜类等化合物,大多挥发性物质多具有芳香物质②甜味物质:蔗糖、果糖、葡萄糖甜度100 173 74吸湿性葡萄糖<蔗糖<果糖手持糖度折光仪测的是可溶性总糖③酸类物质: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