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县中小学教育联盟实施方案

XX年区县中小学教育联盟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促进城区教育向农村辐射,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县域内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我县义务段教育优质均衡、品质化发展。结合全县义务段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遵循“县域统筹、政策引导,城区牵头,片区配合”的原则,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带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县域内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实践和探索,实现两个方面协调发展:一是通过联盟合作与交流,将牵头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优质资源等辐射到联盟各校;二是通过联盟内学校之间教育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文化建设、项目合作等内容的共研,进一步推动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三、组织机构

为扎实推进中小学教育联盟工作,县局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全面督导指导联盟工作开展情况。

成员:基教股、教研室负责人片际视导小组组长

联盟牵头学校校长

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基教股,由X同志兼任主任,全面负责中小学教育联盟工作。

四、联盟方式及对象

按照《指导意见》,联盟方式及对象由县局每学年统一安排,联盟期限为一年(特殊情况可以调整)。同时,各片际视导小组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自行联系确定联盟对象单位,上报县局审核备案后,纳入全县整体联盟工作。各联盟学校要及时签订联盟协议,并常态化开展联盟活动。

五、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联盟要突出牵头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文化,重点研究制约联盟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管理水平。

X、通过举办联盟校长论坛、联盟管理团队研讨、学校管理专家讲座等方式,共同建设好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X、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展示牵头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工作方案、资料成果,通报每月工作安排、重大活动开展、管理制度,互学互促。

X、各联盟要建立由牵头学校组织的月例会制度,每学期确定X-X个主题,每个主题开展X次活动。

X、联盟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可列席牵头学校校务会议,参与开展的重大活动。

X、联盟学校不定期邀请牵头学校参与本校年度工作计划制订、日常教育管理、教学业务研究、教师培养发展、教育评价考核等学校重要工作的研讨。

(二)师资队伍建设

X、学习锻炼。各联盟学校每学期至少派出X名中层或后备干部到牵头学校学习不少于X次。学习人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提交X份学习体会及回校后的打算。

X、对口指导。牵头学校的中层干部每学期到成员学校对口处室指导工作不少于X次,并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建议书X 份,供联盟学校参考。

X、创新交流。定期举行管理方法交流活动,展示干部管理才能,提升干部创新能力。

(三)教学教研

X、突出课堂建设的研究。牵头学校要分批送派各科名师、骨干教师到联盟学校开展课堂指导、送课、同科异构等活动,每学期不少于X次,深入推进课程实施水平,着力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X、突出教研活动的开展。联盟内要制订本联盟教科研总体计划,共同参与教科研活动,实现联动互通。每学期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疑惑研讨会等教研活动,要组织X-X 次校际间教研活动,营造校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提升联盟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X、突出教学质量的管理。积极开展联盟内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合作,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

X、突出德育科研与交流。加强联盟内德育模式、内容、载体、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德育论坛或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促使联盟学校德育队伍共同成长。

(四)学校文化共建

X、显性文化的研讨。联盟内各校要加强学校显性文化建设的研讨,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积极向上的师生活动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

X、制度文化的交流。联盟内各校要加强对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的专题交流与研讨,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科学和高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