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 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训练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

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垫以棕垫或软枕保持脊柱平直位。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指导吸气呼气训练给予高纤维饮食鼓励多饮水和多吃水果。训练患者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每日按摩腹部35次。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的被动、主动训练轮椅训练直到行走训练。

骨折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被固定肢体的血液、淋巴循环。固定物不宜过紧或过松。

3、尽早鼓励患者对患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一天数次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渐从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到抗阻力运动。

4、用微波、中、低频电刺激、红外线、各种透热疗法、超声波疗法、按摩、脉冲超短波等治疗时护士应按时完成治疗每日1-2次每次15分钟避免患者烫伤。

5、根据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

1肘关节附近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在外支具、吊带的保护下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幅度逐渐加大术后2-3周可以每日定时去除外固定进行活动。

2腕关节附近的骨折抬高患肢加强由远端向近端的向心性手法按摩。

3手局部的疼痛、肿胀如果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可以进行冷热对比治疗即将手浸入42℃热水中4分钟然后浸入20℃的冷水中1分钟交替以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相当于对血管进行按摩。

4膝关节附近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开始接受持续性被动活动CPM治疗活动的范围和速度逐渐由小边大由慢变快骨折线穿越关节面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关节的磨损。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牵引为主肌力训练以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为主。髌骨横行骨折作张力纲丝固定的患者可以早期进行膝关节屈曲活动。

5脊柱融合、固定术后卧床34周卧床期间可做床上保健操常见的有卧位活动支撑站立活动站立位活动等。

6、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里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康复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保持正确体位。

3、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

部保持自然曲度上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枕头的要求长度4060cm为宜高度以1016cm为宜高度1015cm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头宽÷2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蒲绒、绿豆壳等若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

4、颈围的护理指导。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的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颈围的高度必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最好给患者定做。急性期过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5、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牵引的方式有简易牵引、气囊牵引、电脑自动牵引、以及手法牵引等。牵引的姿势可采用卧式、坐式两种。1牵引角度大多采用微屈曲位或垂直位不作后伸牵引。除保持15°左右的前倾角外还应让患者自然内收下颌个别枕骨较平者应在枕部垫一毛巾以避免牵引中头后仰。2牵引重量可按体重的1/21/8计算牵引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颈牵引带着力点要侧重于枕部支架应足够宽保证撑开牵引带不压迫颞浅动脉否则可能会发生头晕。3牵引治疗后要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患者休息片刻方可离开。4急性期疼痛剧烈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

6、医疗体操注意事项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左右旋转、伸颈拔背、与项争力、环绕颈项、擦颈按摩。1应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2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3

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4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7、预防措施。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调整桌面或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坚持工间活动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8、体育锻炼禁忌证1颈椎病术后患者因恢复和愈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局部制动故在术后3个月内应禁止做颈部运动和体操。2体温高于38℃以上者3静息状态下脉搏100次/分钟以上者4舒张压大于120mmHg或收缩压低于100mmHg并有自觉症状者5心功能不全伴有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腹水者6近期有心肌梗死史者7严重心律不齐者8在安静时亦有心绞痛发作者9体质特别虚弱者。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护理常规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2、良肢位的摆放。一般取健侧卧位在患者胸前放臵普通木棉枕将患肢放臵上面。患侧卧位时在患侧肩下放臵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如此可使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避免俯卧位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3、缓解疼痛。在早期疼痛较重时可服用消炎镇痛药物或舒筋或血药物也可外用止痛喷雾剂、红花油等适当物理治疗可改善血循环消除肌肉痉挛防止粘连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4、对功能障碍者指导功能锻炼。如下垂摆动练习、上肢无痛或轻痛范围内的功能练习等。

5、配合手法松动治疗护理。肩关节松动术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痉挛、松解关节粘连等。治疗时嘱咐患者全身完全放松感觉到舒适。实施者抓握和推动关节切记手法粗暴不应引起疼痛避免出现骨折、脱位等并发症。治疗结束指导患者立即进行主动

活动否则常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6、保护肩关节。在同一体位下避免长时间患侧肩关节负荷维持良好姿势减轻对患肩的挤压维持足够关节活动度范围和肌力训练在疼痛时要注意局部肩关节的休息防止有过多的运动在疼痛减轻时要尽量使用患侧进行ADL技能的训练。

7、预防措施劳逸结合保护关节不受风寒注意夏季夜晚不要露宿防止肩关节长时间受冷风吹袭。肩关节损伤后及时治疗以免遗留后遗症。老年人应每日做各种体育锻炼如体操、太极拳等。8、社区康复护理指导。如锻炼爬墙、划圈、拉轮、梳头动作及屈肘甩手、展翅站立牵拉、头枕双手、旋肩等。腰椎肩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2、卧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要求卧硬板床或较硬的棕床。减少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已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3、良肢位。仰卧位时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可在腰部另加一薄枕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腰椎间盘后突。侧卧位时宜右侧卧位最好并在双上肢之间放臵一软枕在其后背放臵硬枕已稳定脊柱的受压同时右侧卧位时不压迫心脏不影响胃肠蠕动功能。

4、保持正确的姿势并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兼顾加强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调整腰椎两侧和下肢肌张力而达到缓解症状的功效。

5、严格遵医嘱佩戴腰围。选择腰围的规格应与患者体形相适应一般上至下肋弓下至髂脊下后侧不宜后分前凸前方也不宜束扎过紧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屈度。

6、预防措施。避免因日常生活不良姿势而引起腰痛如电视机放臵的高度和人体视线相平选择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