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中级)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内科中级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内科中级相关专业知识中医内科中级相关专业知识一、中医诊断1、观察诊断中医诊断的首要步骤就是观察诊断,是中医诊断的基础。

观察诊断主要是靠看、闻、问、静脉搏动、抚触、按压等诊断方法,来获取诊断所需的信息。

其中,看见的是表象,闻见的是气味,问获得的是病史,静脉搏动的是脉象,抚触的是体温,按压的是肌张力。

2、诊断诊断是判断病因病机,查出病证,准确诊断病症,定出诊断结论。

中医诊断,其主要应用的是辨证法,即分辨每一个病人的“证”,把标准的病证排列起来,从而判断病的病机,以确定诊断结果。

3、治疗治疗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是治疗病因,也可以是治疗病机。

中医治疗有十个主要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草药治疗、手法治疗、膳食治疗、补气补血、活血调经、发汗排毒、减制养生、按摩拔罐。

二、中医内科的主要病症及处理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咳痰等,治疗原则是抑制炎症,调节免疫,改善营养。

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抗炎药、袪痰药、镇咳止嗽药、改善营养的药物等。

2、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治疗原则是抗菌、抗炎、改善营养。

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抗菌药、抗炎药、改善营养的药物等。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气促、乏力等,治疗原则是改善气流,消除炎症,改善营养。

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抗炎药、改善营养的药物等。

4、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烧心、胃痛等,治疗原则是抑制酸分泌、调节免疫、改善营养。

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抑制酸分泌的药物、调节免疫的药物、改善营养的药物等。

中药中级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药中级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药中级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基本作用?A. 调整阴阳B. 祛邪扶正C. 活血化瘀D. 补益气血答案:D2.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四气五味B. 归经C. 毒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四气五味中的“五味”?A. 酸B. 甜C. 苦D. 涩答案:D4.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温性药物?A. 黄连B. 黄芩C. 附子D. 芍药答案:C5.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补血药?A. 当归B. 黄芪C. 人参D. 熟地黄答案:D6.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清热解毒药?A. 银花B. 黄连C. 麦冬D. 知母答案:A7.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祛风湿药?A. 羌活B. 独活C. 防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平肝熄风药?A. 天麻B. 钩藤C. 石决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利水渗湿药?A. 泽泻B. 茯苓C. 车前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药物属于温中止泻药?A. 肉桂B. 干姜C. 茱萸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四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12. 中药的“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_________。

答案:归入某经或某脏腑13. 中药的毒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14. 根据中药的药效,可以将中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答案:补益药、祛邪药、调和药15. 补益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答案: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药的性能与其所含化学成分有关。

中基重点总结——中级职称考试必备

中基重点总结——中级职称考试必备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科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科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科中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 中医理论中,"肾藏精"的含义是:A. 肾主生殖B. 肾主水液C. 肾主纳气D. 肾主骨生髓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肝"的功能?A. 肝主疏泄B. 肝主藏血C. 肝主筋D. 肝主运化答案:D4.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藏血C. 主疏泄D. 主纳气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关系?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木答案:D...(此处省略中间的题目和答案)30. 中医治疗中常用的"八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汗法B. 吐法C. 下法D. 补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31. 中医理论中,"心"的功能包括:A. 主神明B. 主血脉C. 主呼吸D. 主运化答案:A, B32.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六淫"邪气?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A, B, C, D33. 中医的"三焦"包括:A. 上焦B. 中焦C. 下焦D. 外焦答案:A, B, C34.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四气"?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A, B, C, D35. 中医的"五味"包括: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A, B, C, D...(此处省略中间的题目和答案)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6.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与呼吸功能有关。

(对/错)答案:对37. 中医的"五志"包括喜、怒、忧、思、恐。

(对/错)答案:对38. 中医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

中医内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温胆汤中具有清热化痰、止呕除烦作用的药物是A.半夏B.竹茹C.枳实D.陈皮E.胆南星正确答案:B。

解析:温胆汤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

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共奏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

2.用阴阳归纳药物性能,属阴的是A.温B.苦C.甘D.升E.浮正确答案:B。

解析: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3.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羚羊角B.赭石C.钩藤D.全蝎E.僵蚕正确答案:D。

解析:全蝎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作用。

主治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4.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解析:宗气又名“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

其主要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功能,视听的感觉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5.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邪气是A.风B.寒C.湿D.燥E.火正确答案:A。

解析: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整体观念指的是A.天人合一的整体观B.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C.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D.人体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E.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的统一性正确答案:E。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整体观念指的是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想法,是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中医全科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中级职称考试档

中医全科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中级职称考试档

中医全科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中级职称考试档中医全科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职称考试基础知识(一)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E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C、时令晨昏对人体的整体影响D、脏腑相关是一个整体E、人体是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相统一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B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必然的D、量变的 E偶然的3、可用于说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病机原理的是 B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4、用阴阳归纳药物性能,则下列属阴的是 BA、温B、苦C、甘D升E浮(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5、下列哪项是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A A、泻南补北 B、滋水涵木 C、金水相生 D、益火补土 E、培土生金(相生疗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相克疗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泻火补水))6、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病传肾属于 D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盗母气7、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CA、主管饮食消化B、传化食物糟粕C受盛传化水谷D化生贮藏精气E受纳腐熟水谷8、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9、肝的生理特点是C A主疏泄B主藏血C主升、主动D主血海E主筋,开窍于目10、肾主纳气,是指肾可摄纳B A元气B清气C肺气D肾气E精气11、主要体现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两脏是AA心与肺B心与肝C心与脾D肺与肝E肝与脾(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12、下列哪项不属于气的生理功能E A防御作用B固摄作用C气化作用D温煦作用E滋润13、五脏中,最易导致气机郁滞的是:肝14、治疗血瘀证时,常配以补气、行气药,其理论依据是B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15、性质较稠厚,分布于骨节、脏腑和脑髓等组织的物质是C A 血B精C液D气E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

中级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级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级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气血津液D. 病因病机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A.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B. 主运化C. 主疏泄D. 主气化答案:A4. 以下哪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A. 黄连B. 当归C. 黄芪D. 茯苓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治未病原则?A. 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 病后防复D. 病后防病答案:D6. 中医理论中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辛、辣C. 酸、苦、甘、辛、淡D. 酸、苦、甘、辛、涩答案:A7.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八纲辨证?A. 阴阳、寒热、虚实、表里B. 阴阳、寒热、虚实、气血C. 阴阳、寒热、表里、气血D. 阴阳、虚实、表里、气血答案:A8.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气化D.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答案:A9. 以下哪味中药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B. 黄芩C. 金银花D. 甘草答案:A10. 中医理论中的“五脏”是指:A. 心、肝、脾、肺、肾B. 心、肝、胃、肺、肾C. 心、肝、脾、胃、胆D. 心、肝、脾、肺、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六淫”?A. 风B. 寒C. 暑D. 湿E. 燥F. 火答案:ABCDEF2.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刮痧E. 食疗F. 草药答案:ABCDEF3.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属于“五脏”?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F. 胆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常用诊断方法?A. 脉诊B. 舌诊C. 耳诊D. 面诊E. 手诊F. 足诊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原则?A. 辨证论治B. 对症下药C. 整体观念D. 调和阴阳E. 治病求本F. 治未病答案:ABCDEF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宰。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基础知识》知识点辅导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基础知识》知识点辅导

中医全科医师中级《基础知识》知识点辅导知识点: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根、阴阳互用]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iii.阴阳互损iiii.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6.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爱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属性的归类:直接取象比类法,间接推演法8.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学说
1、六 淫 ⑴ 六淫致病的特点 ⑵六淫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七 情 ⑴ 含义 ⑵ 与脏腑的关系 ⑶ 与气机的关系 3、痰饮与瘀血
自测题
1、风邪的致病特点是(A) A 主动 B 收引 C 趋下 D 易夹湿 E 易动血 2、寒邪的致病特点是(B) A 主动 B 收引 C 趋下 D 易夹湿 E 易动血 3、六淫致病,易合邪伤人,多自肌表、口鼻而侵入。(√)
气血津液学说

1、含 义 2、来 源 3、分 类 4、功 能 5、气的运动

1、含 义 2、来 源 3、功 能
津液
1、含 义 2、生 成、输 布 与 排 泄
气、血、津液的关系
1、气与血 ⑴ 气为血帅 ⑵ 血为气母 2、气与津液 3、血与津液
自测题
1、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D) A皮肤 B孔窍 C肌肉 D关节 E血脉 4、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五 脏
1、功 能 2、在 窍、在 华
六 腑 脏腑之间的关系
自测题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3、水谷之精又称为(B) A 先天之精 B 后天之精 C 宗气 D 清气 E 营气 4、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5、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 。( × ) 6 、一脏一腑相表里的主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
自测题
5、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D) A治法 B 因人制宜 C 因地制宜 D 因时制宜 E 扶正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预防的意义是(A) A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B 重视精神调养; C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D 注意生活起居 E人工免疫
自测题
7、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E)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8、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E) A心 B肝 C 脾 D肺 E肾 9、脾之华在:(B) A毛 B唇 C发 D 面 E爪 10、“血之府”是指:(C) A心 B肝 C脉 D冲脉 E任脉
自测题
11、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D)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 12、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C) A脾 B小肠 C胃 D大肠 E三焦 13、“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肝 14、下列哪项不是阴阳平和体质的人的特点(C) A 目光有神 B 患病后往往不药而愈或易于治愈 C 亢奋多动 D舌红润 E脉和有神
自测题
5、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6、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藏象学说
1、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2、六腑: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 3、奇恒之腑: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自测题
6、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 某种食物 7、由于饮食不洁而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症,一般是由 于发生了(A) A 蛔虫病 B 蛲虫病 C 肺吸虫病 D 钩虫病 E 血吸虫病 8、劳神过度,长期用脑过度,可以导致(A) A 耗伤心血 B 损伤肾精 C 肝气郁结 D 脾虚气滞 E 气血不足 9、痰饮的形成多与(A)功能失调有关 A 肺、脾、肾 B 肝、脾、肾 C肺、脾、胃 D肝、脾、三焦 E肺、 大肠、小肠
自测题
4、七情致病引起气机紊乱,以下哪项是正确的?(B) A 惊则气下,悲则气消,恐则气乱,喜则气缓; B 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喜则气缓; C 惊则气缓,悲则气下,恐则气消,喜则气乱; D 惊则气消,悲则气乱,恐则气下,喜则气缓; E 惊则气结,悲则气下,恐则气郁,喜则气乱。 5、不能按时进食,或长期饥饿,饮食量少,可以导致 (A) A 气血津液不足 B 易生疮疖 C 易生痰湿 D嗳腐吞酸 E 小儿疳积
中医学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自测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 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C 恒动观 D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界的统 一性 E辨病治疗和辩证治疗
自测题
2、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 于整体。(√) 3、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 辨病。(×)
自测题
10、 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D) 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 11、瘀血病证所致的疼痛,多为(E) A 隐痛 B 胀痛 C 绞痛 D 掣痛 E刺痛
病机学说
1、邪正与发病 2、阴阳失调
自测题
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2、证候虚实的“实”是指(C) A 体质壮实; B 正气旺盛; C 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D 素体虚弱,痰瘀内阻引起的证候;E 疾病早期 3、虚寒的产生多由于(A) A 阳偏衰 B 阴偏衰 C 阴偏盛 D 寒邪直中 E 寒邪袭表 4、肝气郁结证主要临床特征是(E) A 胸闷善太息 B 咽喉如梗 C 妇女乳房胀痛 D 胸胁、少腹胀痛 E 病情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或减轻
阴阳学说
1、定 义 2、基本内容 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
1、定 义 2、基本内容 3、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自测题
1、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D)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2、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木克土 B火生土 C金生水 D金克木 E水克木 3、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4、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 (√ ) 5、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